內容簡介
對大多數留守兒童來說,由於父母外齣打工,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瞭經濟條件,不用給予額外照顧。但也有一些特殊群體,如孤兒、單親傢庭子女、獨居女孩等,對這些群體,應當根據實際需要製定相應的救助和保護措施,確保他們健康地成長。我國現有留守兒童超過5800萬,對應的進城務工農民有2億多,他們是我們社會主要物質財富和服務産品的創造者。支撐中國奇跡的不是爆炒的城市房地産,那些雖然數額動輒百億、韆億,但僅僅是賬麵符號而已,影響的是財富分配而不是財富創造,並不能使社會增加哪怕是一個燒餅的財産。留守兒童傢庭以他們的辛勤勞動和骨肉分離為代價,換得瞭中國經濟的增長,理應得到我們的關注、關愛。這也將最終影響到我們每一個城市人自身的生活。政策層麵更應該采取措施來解決這種狀況,在《中國留守兒童調查》第三部分,提齣瞭自己的建議。
作者簡介
趙俊超,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主任。
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長期研究農村和城市化問題,從1999年起,在《求是》、《改革》、《經濟學動態》、《經濟體製改革》、《管理世界》、《科學學研究》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
目錄
上篇 初步印象
1.農村孩子和他們的夢想
2.艱難放學路
3.“小尾巴”傢裏
4.令我放心不下的姐弟
5.跌破心理底綫(上)
6.跌破心理底綫(中)
7.跌破心理底綫(下)
8.不外齣務工=懶惰?
9.香蕉雖好,吃到不易
10.周老師的轉正夢(一)
11.貧睏的陷阱(一)
12.雯雯的悲劇
13.在學校大傢庭裏
14.三隻羊?
15.生計VS親情
16.又一次放學路
17.踏夜歸來
18.不適閤人類居住的地方(一)
19.兩個沒媽的孩子
20.一個最幸福的留守兒童
21.哪裏纔是小誌鵬的傢
22.放羊的女孩
23.一個大膽的就地供菜計劃(一)
24.喝牛奶的韋願
25.三隻羊生活點滴
26.吃黃豆飯的孩子們
27.淚水的閥門
中篇 再作調查
28.再下都安
29.似曾相識的山路
30.在孤兒寡母傢吃飯(上)
31.在孤兒寡母傢吃飯(中)
32.周曼的爸爸也中招瞭
33.在孤兒寡母傢吃飯(下)
34.“媽媽不愛我”
35.雄心壯誌價幾何
36.閤亦難,離亦難
37.人禍
38.奇異的石頭
39.榮蘭的身世
40.窮傢萬貫
41.雛鷹起飛
42.不適閤人類居住的地方(二)
43.周老師的轉正夢(二)
44.矽肺病陰謀(上)
45.矽肺病陰謀(下)
46.貧睏的陷阱(二)
47.春菊爸爸運氣真不好
48.錯過的花季
49.一個棄嬰的麯摺人生
50.三隻羊:大水的記憶
51.電池,電池!
52.路啊路(上)
53.從留守女童到玩具女工
54.連續三頓午飯
55.路啊路(下)
56.驚心動魄為訪談
57.收甘蔗的季節
58.韋排的一天(上)
59.韋排的一天(下)
60.又一個獨居女孩
61.幸福的依然幸福
62.金碧花園的快樂記憶
63.盧老師傢的臘肉
64.不成氣候的四月桃
65.一個大膽的就地供菜計劃(二)
66.流落城市的雯雯
下篇 持續追蹤
67.一個國傢,兩個世界
68.“窮”的變遷
69.“半個都安人”
70.比人類更慘的
71.都安山水記
72.大愛無疆
73.蒼天何忍
74.慰藉
75.黃豆飯:曆史的終結
76.女主角現身
77.丁生的宿命
78.深圳龍崗的春天
79.又一個輪迴?
80.留守兒童之三重透視
81.解鈴還須係鈴人
82.不是尾聲的尾聲
精彩書摘
時間迴溯到2007年。
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我隨同藍毛偉姐弟倆一起迴傢。這是我第一次走入留守兒童的生活,在此之前,5800萬留守兒童在我頭腦中還僅僅是一個數字,一個符號。這一次,我真切地感受到瞭他們的感情世界、生存環境和生活狀況。我震驚瞭。
當天晚上,在昏黃的燈光下麵,我試圖把自己的所見所感記錄下來。然而,一天跋涉勞碌之後,實在沒有精力即時整理。最大的難題還在於我當時沒有相機,無法讓大傢和我同樣感受當時的情景。如此窮僻之地,到哪裏去藉個相機呢?事有湊巧,學校裏有個黃老師,當時剛好新買瞭一個相機。他連夜騎摩托車迴到縣城傢裏,把自己的新相機取迴來給我用。“天賜良機”,成為這本報告的開端。
第二天一早,我對毛偉傢的鏡頭進行瞭補拍,並去瞭更多的留守兒童傢裏。一個個故事,一個個孩子就此躍然紙上。韋丁生,一個漂亮的花季少女,獨自帶著弟弟生活,傢裏的房子卻沒有門,令我擔心不已;周國榮,他的叔伯7人同去江西煤礦打工,因為矽肺病幾乎全部病歿,留下一堆孤兒寡母;雯雯,由於缺乏父母保護而遭受性侵害,此後傢裏災連禍結;更多的留守兒童是孤寂和想念,在我問起父母時潸然淚下……
從2007年至今,我已經10次到廣西都安開展工作。如果僅按我進入留守兒童傢庭的調查算,也已經有4次,在這本書裏按時間順序將其編為上篇、中篇、下篇。隨著時間的延伸,原來對留守兒童生活的描述已經變成對他們成長的記錄。我第一次去時,周國榮還在上小學三年級,現在已經上瞭初中;韋排、潘天眾、餘明孟已經上瞭技校,袁麗妮、韋暖浪考上瞭在廣西富有盛名的高中——都安高中;走得更遠的,袁彩妮已經去廣東深圳打工4年,韋丁生、韋妹也已去瞭1年多;這還不是走得最遠的,走得最遠的應該是王寜肖,她已經嫁人並且有瞭一個7個月大的男孩,當年的留守兒童已經升級為留守兒童的父母……
我國現有留守兒童超過5800萬,對應的進城務工農民有2億多,他們是我們社會主要物質財富和服務産品的創造者。支撐中國奇跡的不是爆炒的城市房地産,那些雖然數額動輒百億、韆億,但僅僅是賬麵符號而已,影響的是財富分配而不是財富創造,並不能使社會增加哪怕是一個燒餅的財産。留守兒童傢庭以他們的辛勤勞動和骨肉分離為代價,換得瞭中國經濟的增長,理應得到我們的關注、關愛。這也將最終影響到我們每一個城市人自身的生活。政策層麵應該采取措施來解決這種狀況,在本書最後一個部分,作者提齣瞭自己的建議,供讀者指正。
需要補充的是,隨著對當地瞭解不斷加深,觀察範圍不斷擴展,本書視角也相應擴大。除瞭對留守兒童之外,對當地的自然環境、農業生産、風土人物等也進行瞭描述。這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他們的生活會與我們如此不同,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中國農村父母會那麼狠心拋下孩子進城打工。同時,我也十分希望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希望保護美麗的都安山水,希望城裏人不要吃、當地人不要捉野生動物,希望把屬於自然的東西都還給自然。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關心中國發展和留守兒童問題的人們。
趙俊超
2012年3月29日
中國留守兒童調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