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维、新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传统训诂和现代诠释等方法,以文献史料为主,兼顾考古发掘史料,尽力摆脱和打破以往哲学史简单分类、教条化及西方模式,凸显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国哲学的特点,围绕中国哲学史每一历史时期各哲学学派和哲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思想来展开有重点性的梳理、阐发、探讨、分析,力求准确地诠释和通俗地表达传统哲学思想的意蕴,并充分注意传统哲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全面展示其哲学本体论、价值论、人生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各个侧面,从而建构和撰写出一部耳目一新的中国哲学史教材。《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由冯达文、郭齐勇两教授主编。全书约70万字,时间跨度自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共分为先秦时期的哲学、汉唐时期的哲学、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近代中国(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哲学发展等五编。
目录
第三编 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儒、佛、道三教的并存与相互吸取
三、时代思潮与“造道”风尚
四、宋元明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与学术路径
第一章 道学初创
第一节 北宋三先生
第二节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通》
一、“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衍化论
二、以“诚”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第三节 邵雍的先天“象数”学
一、先天象数学的心学特征
二、“合一衍万”的宇宙推衍程序
三、“元会运世”的宇宙终始之数
四、“皇帝王霸”的社会历史观
第四节 王安石的变法哲学
一、气为道本的宇宙生成论
二、“新故相除”的自然、历史发展观
第五节 沈括的科学观
第二章 张载的本体论与境界论
第三章 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
第四章 朱熹的理学
第五章 陆九渊的心学
第六章 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
第七章 陈献章、湛若水的心学思想
第八章 王守仁的心学体系
第九章 罗钦顺、王廷相的气学
第十章 刘宗周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总结
第四编 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第一章 黄宗羲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第二章 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
第三章 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第四章 颜元、李塨与实学学派
第五章 戴震的哲学倾向
第五编 近代中国(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哲学发展
绪论
第一章 鸦片战争以后的社会变革思潮
第二章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哲学启蒙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与中西古今哲学的融会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编者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节 “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方以智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三大类:质测、宰理和通几。所谓质测,相当于实证自然科学;所谓宰理,则指传统的“外王之术”,相当于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至于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哲学。如“问宰理,曰:‘仁义’。问物理,曰:‘阴阳刚柔,。问至理,曰:‘所以为宰,所以为物者也’。”(《仁树楼别录》,《青原志略》卷三)在这里,宰理自然是指社会伦理而言,而揭示万物存在之具体特性的物理自然就是质测,至于“所以为宰,所以为物”的至理,正是就通几而言。所以,他又说:“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同上)
从认知方式来看,由于质测与宰理都具有实证实测的性质,其相互的差别仅仅在于是以自然为对象还是以社会为对象,因而可以说都属于具体的实证学科。至于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所以存在的依据,既难以证实又难以证伪,所以他划分这三种学科实际上就相当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其关系也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方以智作出了极为深入的思考。
一、“质测即藏通几”,“通几护质测之穷”
关于质测与通几的关系,方以智首先坚持的一点就是质测包含着通几。他说:“质测即藏通几者也。有竟扫质测而冒举通几以显其宥密之神者,其流遗物。”(《物理小识·自序》)就其最直接的涵义而言,是说具体科学本身就含着哲学的道理,或者说,哲学的道理也就表现在具体的实证科学之中。显然,这是从质测的角度看通几,说明通几并不在具体的实证科学之外,而是落实在实证科学之中。乍看起来,这一看法似乎近于常识,但实际上却是方以智对历史、对前人深入反思的结论。他说:“汉儒解经,类多臆说;宋儒惟守宰理,至于考索物理时制,不达其实,半依前人。”(《通雅·考古通说》)显然,在方以智看来,不仅宋人,就是汉人也有疏于质测实证之病,这正是其思想沦为“臆说”或“不达其实”的根源。具体到宋儒,自程朱以来,理气关系已成为一大理论问题,气学虽从理气关系中形成了面向实际的指向,但如果不质测化,不落实于具体的质测之中,就仍然难免“臆说”与“遗物”之病。最后,从明亡的教训来看,王门后学之所以“愧无半策匡时难,惟余一死报君恩”,正是因为疏于质测之学的结果。所以,方以智的“质测即藏通几”之说,不仅包含着对前人的批判与反思,而且对新崛起的气学,也有着明确地将其格致化、质测化的指向。
……
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卷上部分与其它出版社一版再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内容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与其价值所在可以说是肖伊绯先生整理出来的卷中讲义,实属不易,弥足珍贵。卷中内容主要是继先秦哲学,讲到了汉代哲学的内容。卷中首先是第十三篇汉之哲学,其后共有七章,主要讲到儒、道在当时的发展以及出现的迷信和科学的现象,并以其代表人物为对象做了论证,如董仲舒、王充等。此外,本书中的卷中篇目辑佚、附录也非常不错。
评分
☆☆☆☆☆
评分
☆☆☆☆☆
这书很抢手,买了还没有看
评分
☆☆☆☆☆
引用大量原著,适合考试
评分
☆☆☆☆☆
中国哲学书,值得研究研究
评分
☆☆☆☆☆
这个比冯友兰的读起来简单,原文引用比较少,白话文,冯友兰引用多,行文又半文半白,比较难读。钟泰更是文言文,更难读,而且写的又深,原著读的少的人根本不知道在说啥。总而言之,这本书是考研利器。
评分
☆☆☆☆☆
不错………………………………………
评分
☆☆☆☆☆
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就是,没有过多的西方哲学术语,但是这也导致了,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或者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评分
☆☆☆☆☆
麻烦填写10-500个字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