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组织国内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撰写。总主编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温长路教授。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痛风百家百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先从“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古今名家治疗痛风要领”三个方面。为痛风的防治作一个铺垫,下篇集古今国医精粹,汇中外医学先见,从“治疗痛风实证类方、治疗痛风虚实夹杂证类方,痛风石的治疗”三个方藤人手,将中医临床之百家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门别类,基本囊括了痛风防治经验。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痛风百家百方》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西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爱好者、痛风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尤其适合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概说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一、历史源流
二、病因病机
三、临床表现
四、治则治法
五、特色优势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一、现代医学对痛风病的诊断
二、痛风的治疗方法
古今名家治疗痛风要领
一、古代医家经验
二、医案医话
三、现代医家经验
四、中西医思路交汇点
五、临证心得
转归、预后、辨证护理和预防康复
一、转归
二、预后
三、辨证护理
四、预防康复
下篇 百家验方
治疗痛风实证类方
一、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类方
二、清热除湿,化瘀解毒类方
三、清热利湿,凉血散结类方
四、清利祛风,除湿化痰类方
治疗痛风虚实夹杂证类方
一、清热利湿,补益脾肾
二、健脾益气,利湿通络
三、清热利湿,调补肝肾
四、益气养阴,利湿化瘀
痛风石的治疗
清热利湿化石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金匮要略》对痛风的认识较为丰富,一是将痛风定名为历节,对痛风者的脏器归属、脉证进行了描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日:“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又日:“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在张仲景看来,痛风的发病与肝肾两虚有关,表现为脉沉和脉弱;与气血俱虚、风寒内侵、气血凝滞有联系,故脉象表现为浮、弱或涩。其症状为“疼痛如掣”、“历节疼,不可屈伸”,对痛风的体质、体征作了描述,好发于体胖之人(“盛人”),关节肿大,以足肿为甚等。同时提出了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代表方剂,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二是强调了饮食不节与痛风的关系。“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日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日枯。枯泄相搏,名日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认为过食酸咸之品,内伤肝肾,筋骨受损,发为“痛风”。三是对尿酸性肾病作了观察,将其命名为黄汗,“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其表现与尿酸肾病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最早提出“痛风”之名:“独活,味苦、甘,平、微温,无毒。主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痉,女子疝瘕。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
前言/序言
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痛风百家百方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