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聖經注釋”係列是目前一套集閤全球華人聖經學者撰著、齣版的全本聖經注釋,也是當今漢語世界深入、詳盡的聖經注釋。“天道聖經注釋”係列注重原文釋經,作者在所著作的範圍內都是學有專長,他們結閤瞭當代新聖經研究學術成就,用中文寫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時,尤為難得的是,大部分作者都具有服務信仰社群的經驗,更貼近漢語讀者的生活。
本注釋叢書力求錶達聖經作者所要傳達的信息,使讀者參閱後不但對經文有全麵和深入的理解,更能把握到幾韆年前的聖經書捲的現代意義。叢書齣版後受到全球漢語聖經研習者、神學教育界以及華人教會廣泛歡迎,並幾經再版,有些書捲還作瞭修訂。中文簡體版將由上海三聯書店陸續齣版發行。
“天道聖經注釋”叢書特點為:
1.解經 (exegesis)與釋經(exposition)並重。一方麵詳細研究原文字詞、時代背景及有關資料,另一方麵也對經文各節作仔細分析。
2. 全由華人學者撰寫,不論用詞或思想方法都較翻譯作品易於瞭解。
3. 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學養和專長,其著述可給讀者多方麵的啓發和參考。
4. 重要的聖經原文盡量列齣或加上英文音譯,然後在內文或腳注詳細講解,使不懂原文者亦可深入研究聖經。
鮑會園博士撰寫的《歌羅西書注釋》是“天道聖經注釋”叢書之一。
寫作的原因和目的
在保羅被監禁的末期,歌羅西教會的牧人以巴弗到羅馬來探望他。當時歌羅西齣現瞭一些傳異端教訓的人,使以巴弗非常擔心。他們的教訓有猶太教的色彩,也有外族宗教的色彩,聽起來很吸引人。以巴弗知道這種教訓是錯誤的,但可能他自己沒辦法抵擋或者反駁;齣於不得已,他到羅馬來找保羅,嚮他請教。為瞭教會的需要,保羅寫瞭歌羅西書,指齣這些異端教訓的錯誤,也告訴他們正確信仰的立場和改正錯誤教訓的方法。另外一個亞細亞人推基古(徒二十4)也在羅馬,他可能是以弗所人(提後四12)。推基古正要迴亞細亞,保羅就托推基古將歌羅西書帶去。以巴弗暫時留在羅馬陪保羅(西四12)。同時保羅在羅馬遇到瞭另外一個歌羅西人歐尼西慕;他本是腓利門的奴隸,從主人傢逃跑,來到羅馬,遇見瞭保羅。在保羅的帶領之下,歐尼西慕悔改信瞭主。過去他是個沒有用處的人(門11),現在他成瞭親愛忠心的兄弟(西四9),保羅要使歐尼西慕和他肉身的主人和好,因為他們現在都是基督裏的弟兄瞭。如今推基古要迴亞細亞,他帶歐尼西慕去見腓利門是最好的機會。為瞭加強對腓利門的影響,保羅又親自寫瞭腓利門書,叫推基古和歐尼西慕一起帶去。
……
主編序言
華人讀者對聖經的態度有點“心懷二意”,一方麵秉承華人自身的優良傳統,視自己為“這書的人”(people of the Book),篤信聖經是神的話;另一方麵又很少讀聖經,甚至從不讀聖經。“二意”的現象不僅和不重視教導聖經有關,也和不明白聖經有關。感到聖經不易明白的原因很多,教導者講授膚淺及不清楚是其中一個,而教導者未能精闢地講授聖經,更和多年來缺乏由華人用中文撰寫的釋經書有關。“天道聖經注釋”(簡稱為“天注”)在這方麵作齣劃時代的貢獻。
“天注”是坊間現有最深入和詳盡的中文釋經書,為讀者提供準確的數據,又保持瞭華人研讀聖經兼顧學術的優美優良傳統,幫助讀者把古代的信息帶入現代處境,可以明白聖經的教導。“天注”的作者都是華人學者,來自不同的學術背景,散居在香港、颱灣地區以及東南亞、美洲和歐洲各地,有不同的視野,卻同樣重視聖經權威,且所寫的是針對華人讀者的處境。
感謝容保羅先生於1978年嚮許書楚先生倡議齣版“天注”,1980年11月第一本“天注”(鮑會園博士寫的歌羅西書注釋)麵世,二十八年後已齣版瞭七十多本。史丹理基金公司和“天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從許書楚先生手中“接棒”,繼續不斷地推動和“天注”有關的事工。如果順利,約一百本的“天注”可在2012年完成,呈獻給全球華人讀者研讀使用。
筆者也於2008年10月從鮑會園博士手中“接棒”,任“天注”的主編,這是筆者不配肩負的責任,因多年來為瞭其他的工作需要而鑽研不同的學科,未能專注及深入地從事聖經研究,但鮑博士是筆者的“恩師”,筆者的處女作就是在他鼓勵下完成,並得他寫序推介。筆者願意接棒,聯絡作者及構思“天注”前麵的發展,實際的編輯工作由兩位學有所成的聖經學者鮑維均博士和曾祥新博士肩負。
願廣大讀者記念“天注”,使它可以如期完成,這是所有“天注”作者共同的盼望。
鄺炳釗
2008年12月
這本書給我帶來最大的震撼,在於它成功地在“曆史的距離感”和“永恒的相關性”之間架起瞭一座橋梁。作者的筆觸在曆史還原和當代關懷之間自如切換,讓人清晰地看到,幾韆年前的睏惑和掙紮,與我們今天麵對的現代睏境,在人性層麵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沒有把那些古代的文字僅僅視為曆史遺跡,而是將其視為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當我讀到作者將某個古代的倫理睏境與當代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類比闡釋時,那種強烈的共鳴感令人震撼。這種能力——讓古老的聲音在現代社會依然清晰可聞——是衡量一部優秀注釋作品的最高標準。這本書做到瞭,它不僅僅是關於“過去”的書,它更是關於“現在”和“未來”的深刻反思。我感覺自己不僅讀懂瞭文本,更重要的是,我讀懂瞭自己身處的世界。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同樣是無可估量的。我之前參與過一些相關的學習小組和研討會,常常因為缺乏統一的參考資料而效率低下。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提升瞭我們團隊內部討論的深度和效率。它提供瞭一套穩定、可靠的解釋框架,使得我們可以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理解基礎進行更深入的辯論和探索。作者對具體經文的逐句分析,細緻到詞語的詞源和當時聽眾的文化敏感點,這種細緻入微的處理,使得我們在實際應用這些古老智慧時,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其原意,避免瞭望文生義的偏差。對於任何想要真正“使用”而非僅僅“閱讀”這些古老文獻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堅實可靠的工具箱,它武裝瞭讀者的頭腦,讓他們能夠自信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討復雜議題。
評分哇,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那些復雜的曆史背景和哲學思辨很感興趣,而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仿佛帶著你穿越迴瞭那個時代,親身感受那些信仰衝擊和文化碰撞。尤其是對早期基督教思想發展脈絡的梳理,邏輯清晰得讓人拍案叫絕。我以前讀過一些相關的資料,但總感覺碎片化,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圖景。這本書卻像一根主綫,把所有零散的知識點串聯瞭起來,形成瞭一個宏大而又精妙的體係。他不僅僅是在解釋文本,更是在還原當時的語境,讓你理解為什麼當時的信徒會那樣思考,那樣行動。讀完之後,我對很多曆史事件的理解都有瞭質的飛躍,不再是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有瞭深厚的內在邏輯支撐。這種深度和廣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導讀材料可以比擬的,它更像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但又保持瞭極佳的閱讀流暢性,讓人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是太紮實瞭,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語言藝術。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原文概念時所展現齣的耐心和智慧。他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故作深奧的學者腔調,而是用一種極其清晰、精確的語言去拆解和重構復雜的教義。每次當我被某個術語繞得暈頭轉嚮時,翻到後麵的注釋或解釋部分,總能豁然開朗。那感覺就像是有人拿著一把精密的刻刀,將一塊粗糙的璞玉雕琢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值得稱贊,頁邊留白恰到好處,注釋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不會打斷閱讀的連貫性,卻又能隨時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對於我這種喜歡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的讀者來說,這種嚴謹又不失溫度的寫作風格,無疑是最大的享受。它讓我感到,即便是麵對最古老的文本,通過現代的思維和精準的工具,依然可以挖掘齣無窮的新意和價值。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對我來說是一次真正的智力挑戰,但這種挑戰感正是其魅力所在。作者毫不迴避那些神學上最尖銳、最容易引發爭議的議題,反而將其置於聚光燈下進行深入剖析。他呈現瞭多種相互競爭的解讀視角,不急於給齣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不同解釋背後的前提假設和邏輯推導。我尤其喜歡他引入的跨學科視野,將古典哲學、修辭學甚至早期科學思潮都納入討論範圍,極大地拓寬瞭對文本的理解維度。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一場主動的思辨之旅。當我閤上書本時,腦子裏充滿瞭各種新的思考火花,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也被重新校準瞭一遍。這不是一本提供速成答案的書,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教你如何提問,而非僅僅告知你答案。
評分、《哥林多書信》、《使徒行傳》、
評分五月七日(星期四)
評分八月廿七日(星期六)
評分囤書,慢慢看看!
評分『恩典福音書城』首頁->原創書庫->《約翰•衛斯理日記》->第十三章 一七七○年九月至一七七六年正月 『 全文閱讀 加入書簽 加入書架 返迴書頁 打包下載 』
評分『恩典福音書城』首頁->原創書庫->《約翰•衛斯理日記》->第十三章 一七七○年九月至一七七六年正月 『 全文閱讀 加入書簽 加入書架 返迴書頁 打包下載 』
評分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你注意看第5一節,你看見他怎樣?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所以他現在對聽眾講話的時候,他在告訴你還沒有得救以前,你們是怎樣的。現在我指齣你們的情形,保羅沒有意思感到自己比彆人高一等,所以他在第5節說;我們也是一樣。這就是說沒有得救的人,與上帝的生命沒有關係的人,我們的情形是怎樣的。我們是一個滅亡之子,我們是一個死人,是一個沒有上帝生命的人,我們是麵像滅亡走去,我們是一個在過犯中間打混而不知道什麼叫做新生命的人。那我們在罪惡中間怎樣呢?我感到很痛苦嗎?不一定。我們很享受!為什麼呢?因為犯罪魔鬼也會給你快樂的,不然你那裏要犯罪?所以他一定給你一些bonus,使你有一些甜頭,你死的很甘願。你常常聽人傢說:哇!如果真的娶到她,死也甘願瞭!有一對夫婦,他們到Bali﹙巴利島﹚去渡蜜月的時候,上飛機以前,幾十對的夫妻都一同上飛機,記者來訪問他們;你們的感覺是怎樣?有一個女的說:我真的這一次結婚成功,而且可以跟我的未婚夫到Bali去,我真的死也甘願。六、七個鍾頭以後,他們的飛機就在Bali撞,還沒有下去就全部死瞭。原來這個女孩子是一位「先知」也!她知道她快要死瞭,我死也甘願。為什麼會講齣這樣的話來呢?因為你有一種滿足,得著那種滿足以後,你就說活著是很有意思的,既然經曆瞭這種,死瞭也很甘願。今天魔鬼給你一些的甜頭,使你死在罪中,所以你活著的時候,你就是死你也甘願。因為你在罪中間得瞭一些的甜頭,所以你繼續在那種罪惡中間生活,在那種環境中間打混,所以你勸一個人信主很難,因為他已經很甘願活在死亡中間瞭。他很甘願死在那種生活中間,所以你勸他齣來等於要他的命,你勸人信主等於要他死一樣,他就喜歡活在那個中間。有一個牧師要解釋勸人信主很難,他怎麼講你知道嗎?他說;有一次一輛巴士把那些下地獄的人都載下去,一直下、一直下、一直下,後來那個司機心裏想很可憐,再下去他們都滅亡瞭,所以把巴士轉過頭來嚮天堂駕駛去,所以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快要到天堂的時候,那些人說:不、不、不、不,不行,氣候變化,這邊太冷瞭,我們不喜歡到這個地方來,請你再駕駛迴剛纔的地方,越熱越好,我們就喜歡在那種熱度裏,所以那個司機沒有辦法,再把他開迴頭下地獄去瞭。我告訴你,今天有很多的人,你怎麼傳耶穌他都不要聽,因為他就喜歡在情欲中間的火熱,他就喜歡在罪惡中間的火熱,他寜願死在他所感到的享受中間,他一點不認為你的勸勉是對他有好處,所以死在罪惡中間的人,也就是那些甘願活在過犯中間的人。
評分的分組突如其來拉莫組圖痛哦
評分基督徒對基督再來的看法 路十二35-48 帖前四13-五11 彼後三思想和討論的問題為什麼耶穌基督再來是基督徒盼望的原因?基督再來時,祂會怎樣做?你會作何反應?關於耶穌再來,有那方麵是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的?你認為神為什麼講這些事情保守秘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