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傢古籍整理齣版“十一五”重點規劃項目,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資助項目,山東大學人文社科齣版基金資助項目。
內容簡介
《二十五史藝文經籍誌考補萃編》收錄二十五史中的藝文誌或經籍誌及其在宋代至民國間的考澄、注釋與補逮之作,收錄清代至民國間補撰的各朝藝文誌或經籍誌,收錄宋、明、清三朝的國史藝文誌或經籍誌,共計83種,每一種都作瞭標點、校勘,大緻根據時代和篇幅分為27捲30冊。這是史誌目錄首次大規模的匯輯和整理,顯示瞭各代藏書與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瞭中國古代文獻典籍的傢底,反映瞭各僩時代各種學術的興起、發展與演變,體現瞭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技的繁榮,為貫通考察典籍的成書、著者、捲帙、真僞、流傳等情況,提供瞭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據。
內頁插圖
目錄
補續漢書藝文誌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補後漢書藝文誌
捲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捲八
捲九
捲十
跋
補後漢書藝文誌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侯康補後漢害藝文誌補
精彩書摘
高誘孝 經解
鄭玄孝 注《唐誌》一捲。
自序:《孝經》者,三纔之經緯,五行之綱紀。孝為百行之首,經者至易之稱。僕避兵於城南之山,棲遲於岩石之下,念昔先人餘暇,述夫子之誌而注《孝經》焉。《後漢書》:鄭玄漢末遭黃巾之難,客於徐州。今《孝經序》,鄭氏所作。南城山西上可二裏所,有石室焉,周迴五丈,俗雲是康成注《孝經》處。右見《太平禦覽》所引,考範史無此文,則未知為袁山鬆、華蠕之書與,抑薛瑩、謝瀋之書與,《唐會要》:開元七年三月一日敕,《孝經》、《尚書》有古文本,孔、鄭注旨趣頗多路駁,令諸儒質定。六日,詔日:“《孝經》德教所先,頃來獨宗鄭氏,孔氏遺旨,今則無聞。其令儒官詳定所長,令明經者習讀。”四月七日,左庶子劉知幾議曰:“謹案今俗所傳《孝經》題曰鄭注,爰在近古,皆雲鄭注即康成,而魏晉之朝無有此說。晉穆武帝十一年及孝武帝太元元年,再聚羣臣,共論經義,有荀茂祖者,撰集《孝經》諸說,始以鄭氏為宗。自齊梁以來,多有異論。陸澄以為非玄所注,請不藏於秘府。王儉不依其請,遂得見傳於時。魏齊則立於學官,著於律令。蓋由虜俗無識緻斯訛舛,然則《孝經》非玄所著,其驗十有二。案鄭君《自序》雲'遭黨錮事起'難。黨錮事解,注《古文尚書》、《毛詩》、《論語》。為袁譚所逼,來至元城,乃注《周易》。都無注《孝經》之文,其驗一也。鄭君卒後,其弟子追論師所著述及應對時人,謂之《鄭誌》,其言鄭所注,惟有《毛詩》、三《禮》、《尚書》、《周易》,都不言鄭著《孝經》,其驗二也。又《鄭誌目錄》記鄭之所注,五經之外,有《中候》、《書傳》、《七政論》、《乾象曆》、《六藝論》、《毛詩譜》、《答臨碩難周禮》、《駁許慎異義》、《發墨守》、《鐵膏肓》、《起廢疾》及《答甄子然書》,寸紙片言,莫不悉載。若有《孝經》之注,無容匿而不言,其驗三也。鄭之弟子分授門徒,各述師言,更相問答,編錄其語,謂之《鄭記》,惟載《詩》、《書》、《禮》、《易》、《論語》,其言不及《孝經》,其驗四也。
……
前言/序言
二十五史藝文經籍誌考補萃編(第6捲)(繁體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