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荷] H·弗洛里斯·科恩 著,张卜天 译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737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998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科学源流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5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是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著作,出版后即确立了其经典和地位。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系统地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史家们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质和原因的大约60种观点,并对其特点和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不仅涉及如何解释和看待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而且也涉及 科学革命根植于哪些哲学、宗教、社会土壤,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方式,以及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古希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诸多议题,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科学的思想、社会和文化起源的理解。《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是科学革命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也可供关心现代世界兴起的读者阅读。

目录

致谢
重要作者列表
第一章 “一个近乎全新的自然”
第一部分 定义科学革命的实质
第二章 大传统
2.1 “诸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
2.2 理解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最初尝试
2.2.1 康德的“思维方式的革命”
2.2.2 开始向科学的过去学习:威廉?休厄尔
2.2.3 关于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实证主义图像:恩斯特?马赫
2.2.4 迪昂论题
2.3 塑造科学革命概念
2.3.1 重新考察原始材料:安内莉泽?迈尔
2.3.2 戴克斯特霍伊斯与自然的数学化
2.3.3 “从‘大约的’世界到精确的宇宙”: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
2.3.4 伯特与自然的数学化
2.4 概念的拓宽
2.4.1 四位伟人:观点的比较与交流
2.4.2 新问题与新一代
2.4.3 巴特菲尔德与霍尔夫妇:英国的看法
2.4.4 库恩与科学革命
2.4.5 科学革命作为一个过程:韦斯特福尔对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构想
2.5 结论:连续与断裂的权衡
第三章 更大背景下的新科学
3.1 新科学及其新方法
3.1.1 科学方法史中的陷阱
3.1.2 从证明性科学到试探性科学
3.2 新科学及其新时间框架
3.2.1 权威在科学中的作用逐渐消失
3.2.2 科学朝着未知的未来重新定向
3.2.3 科学何时变成了累积性的?
3.2.4 从自然哲学到科学
3.3 新科学与旧魔法
3.3.1 近代早期科学的“玫瑰十字会”观念
3.3.2 17世纪科学中的玫瑰十字会员、化学家和炼金术士
3.3.3 难以把捉的争论核心
3.3.4 科学革命与世界的祛魅
3.3.5 关于近代早期科学理性的争论
3.4 新科学与“人造自然”的产生
3.4.1 近代早期实验的本性
3.4.2 科学仪器的兴起
3.4.3 科学的应用:观念与实在
3.4.4 对女性自然的征服
3.5 社会背景中的新科学
3.5.1 新的科学规范
3.5.2 社团和大学
3.5.3 赞助
3.6 欧洲历史中的新科学
3.6.1 科学革命与17世纪的危机
3.6.2 科学革命与封建制度的解体
3.6.3 “科学革命在西方文明史中的地位”
3.7 结论:从“自明的光环”转向“杂乱的偶然性”

第二部分 寻找科学革命的原因
第四章 近代早期科学从先前的西方自然思想中产生
4.1 第二部分导言
4.2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古希腊?
4.2.1 希腊科学的某些主要缺陷
4.2.2 跨越门槛所需的帮助
4.2.3 衰落问题
4.3 中世纪科学与科学革命
4.4 近代早期科学从文艺复兴思想中产生
4.4.1 哥白尼主义
4.4.2 人文主义的影响
4.4.3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变革
4.4.4 赫尔墨斯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
4.4.5 怀疑论的复兴
4.5 “内部”路线的收获
第五章 近代早期科学从西欧历史事件中产生
5.1 宗教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
5.1.1 霍伊卡与《圣经》世界观
5.1.2 默顿论题
5.2 近代早期欧洲的积极生活
5.2.1 奥尔什基与柯瓦雷论科学家对欧洲萌发活力的回应
5.2.2 赫森论题:近代早期科学与资本主义
5.2.3 默顿论17世纪的科学与技术
5.2.4 齐尔塞尔与近代早期科学的社会根源
5.2.5 霍尔对“外部”解释的反驳
5.2.6 近代早期科学的工匠起源:一种临时评价
5.2.7 时间革命:兰德斯与柯瓦雷
5.2.8 霍伊卡与航海大发现
5.2.9 爱森斯坦:科学从抄写走向印刷
5.3 本-戴维与新科学的社会合法性
5.4 “外部”路线的收获
第六章 近代早期科学未在西欧以外产生
6.1 恰当定义问题的最初尝试
6.2 伊斯兰科学的衰落
6.2.1 关于伊斯兰科学的一些基本事实
6.2.2 冯?格鲁内鲍姆与穆斯林共同体在律法之下的维护
6.2.3 萨耶勒与科学和宗教的调和失败
6.2.4 桑德斯与蛮族破坏的影响
6.2.5 一些结论和建议
6.3 李约瑟作为跨文化科学史的先驱
6.4 非西方科学对科学革命的贡献
6.5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
6.5.1 中西方科学的异同
6.5.2 李约瑟的关键问题及其回答
6.5.3 李约瑟的批评者提供的其他观点
6.5.4 一些结论和建议
6.6 比较路线的收获

第三部分 总结和结论:“真理的盛宴”
第七章 科学革命概念50年
7.1 第三部分介绍
7.2 科学革命概念的兴衰
7.3 对未来科学革命观的想法
中译本补遗(2012年)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前言/序言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现实中,人们对于科学革命的用法并不统一,有时甚至相当随便。例如,正像有人注意到的,柯恩在他研究科学革命的专著中[3],就曾提到了66场不同的科学或智力革命。[4]当然,这些不同的“革命”不仅仅涉及整体性的科学革命,也涉及把科学革命的概念用于科学的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柯恩只是在对那些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称之为革命的事件的历史进行具体的考查分析。而实际上,正是因为对于什么是近代科学的根本特征、什么是近代科学起源的标志以及什么是科学史所要描述和考查的内容等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才会出现这种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科学革命概念的现象。

评分

在这当中,库恩的著作影响最大。它使人们开始不仅仅关注规模巨大的第一次科学革命,而且使人们转而注意到科学中单个的、规模较小些的革命,并认识到革命在科学中的发生或许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特征。

评分

这本书绝对值得收藏,但就是品相不好,很是失望,新书怎么会变成这样,京东需要反思

评分

评分

一、科学革命的概念

评分

评分

出版社很认真,作者也很严肃,一本好书

评分

评分

买来有用,各方面感觉都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科学源流译丛8: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