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納豆和蛆蟲奶酪,哪個會惹人愛?
為什麼同性戀在一些國傢會被處以極刑?
政治傢是怎樣利用厭惡來贏得選票的?
戀屍癖是種罪行嗎?
內容簡介
這是一次揭示厭惡奧秘的科學之旅,妙趣橫生又發人深省。
我們為什麼喜歡看恐怖電影?讓一個人戒煙的最好方法是什麼?我們為什麼喜歡買下所喜歡的人剛剛觸碰過的東西?為什麼吃東西的比賽會如此吸引人?
在這本豐富多彩的新書裏,蕾切爾·赫茲(Rachel Herz)不僅迴答瞭上述這些問題,還把目光投嚮瞭人類從食物偏好到性吸引,從道德編碼到政治信仰等諸多方麵的特質。她使用瞭一種獨特的視角來揭示這些主題——厭惡。厭惡是人類復雜的情緒類彆之一,同時它也是先天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産物,因此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嶄新的視角來揭示先天與後天的關係。與此同時,厭惡作為恐懼與偏見的一個組成部分,還賦予我們一種強有力的(有時也是惱人的)視角來理解社會結構。
《這太惡心瞭!:揭開厭惡心理的奧秘》將有趣的科學研究與明晰的科學解釋相融閤,再勾兌進適量的幽默,闡明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問題:愛、恨、恐懼、同情、偏見、幽默以及幸福。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發酵的口水、腐爛的鯊魚、長蛆的奶酪?我們是否從一齣生就開始討厭糞便的味道?為什麼一張彆人用過的紙巾就能讓你對一傢餐廳敬而遠之?當蕾切爾·赫茲試圖解答這些韆奇百怪的問題時,便有瞭這本《這太惡心瞭》。這是一本寫給“極客”們的心理學科普書,在這裏你可以找到一大堆問題的答案——你想過的,你從未想過的。我一直對這些問題和答案們情有獨鍾,我得說這本書有點兒意思。
——姬十三 科學鬆鼠會創始人
世界雖大,但任何角落都離不開人類好奇的目光。有人從曆史的角度研究屁股,有人從文化的角度探討乳房,今天,輪到心理學者從科學的角度考察人類的厭惡情緒。名為惡心,卻是一本可以讓你讀得津津有味的書。
——遲毓凱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如果要給這本書貼標簽,大概可以用到這些詞:新奇、有趣、科學、縝密。這是一本既有趣又非常正經的書,幾乎每一段文字都能告訴你一些新奇的東西,同時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性。能將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字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實在是少有的佳作。讀完本書,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被作者循序漸進地灌輸並務實瞭對“厭惡”這種情緒機製的係統周密的研究。你對“惡心”這個詞的看法可能會被顛覆,甚至可能愛上這個看起來讓人厭惡的字眼。
——薑振宇 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成員,江蘇衛視《非常瞭得》嘉賓
厭惡是人類六種基本情緒類型中最晚發展起來的,主要通過後天習得,可能是人類區彆於其他動物的基本情緒。厭惡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一種文化群體感到厭惡的事物很可能是另一種文化所喜愛的;厭惡具有鮮明的個體特徵,一個人厭惡的東西可能是另一個人喜歡的對象;厭惡與腦島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腦島等腦區的損傷可能導緻人們無法體驗厭惡情緒;厭惡也具有強烈的遺傳特性,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傢庭的厭惡對象可能會代代傳承……蕾切爾·赫茲博士的這本書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通俗性、哲理性於一身,講述的雖是厭惡,卻著實令人喜歡。
——周仁采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目錄
第一章 從吃談起
腐爛的東西
汝之美味,吾之毒藥
對食物的看法
食物的終極禁忌
食物的正確與錯誤
思想中存在的問題
蟲子也可以既營養又美味
綠色又環保的吃法
吃到撐
第二章 “厭惡”一瞥
你的厭惡指數
什麼是厭惡
一切由思維導緻
習得的本能
厭惡與獵奇
感覺厭惡
第三章 厭惡的大腦機製
“不會厭惡”的疾病
厭惡的大腦機製
“草木皆兵”的疾病
“厭惡”的共情
越軌和厭惡
第四章 與細菌之戰
特彆的恐懼
一日一厭惡,不用看醫生
生育遊戲
敏感時期
我不能碰那個!
牛肉在哪兒
人與肉
第五章 彆人的都是惡心的
黑魔法
可愛與受歡迎
罪惡行徑
胖並痛苦著
好、壞、醜
奇怪與變化
死神
第六章 恐怖片
恐怖片簡史
恐怖的誘惑
恐怖療法
……
第七章 欲望與厭惡
第八章 法律與道德
第九章 從厭惡中學
注釋
精彩書摘
你是不是對以上這些發酵食物的描述感到厭惡瞭呢?這樣的反應閤情閤理。厭惡作為一種情緒,最基本的形式與目的就是放大以及迴避腐爛與有毒的食物。既然如此,為什麼發酵的口水、腐爛的鯊魚、長蛆的奶酪還會在某些地方如此受歡迎?我們不顧所有的腐爛特徵,渴望食用這些食物,這難道是人類自身的一個矛盾?答案是否定的。這種矛盾說明,從廣義上看來,惡心與不惡心,僅由個體自己決定。
汝之美味,吾之毒藥
我們獲得關於某種事物的態度或者信仰的主要途徑是文化學習。父母用特定的餐具教育後代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一勺冰淇淋;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通過文化遺傳習得何種食物為惡心。“有什麼吃什麼”,之所以食物的地方性如此強,是因為它們往往來自於當地的同一植物群、動物群以及微生物群,如製作韓國泡菜所用的微生物與製作洛剋福羊乾酪用的微生物是截然不同的。此外,文化對食物的定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我們用食物對敵友進行區彆,並以食物作為種族分界的標準:“我吃這樣的東西,而你不吃;我來自這裏,你來自彆的地方。”由此,我們不僅從文化中習得食物的含義,食物也同樣可以劃分文化之間的邊界。
在人類曆史上,多次齣現禁止食用某些特定食物來排除異己。例如羅馬帝國時期,異教徒與猶太教徒之間的友好與聯姻,造成異教徒的紅酒、啤酒以及食物得到盛行,並由此産生瞭飲酒與內部聯姻等問題,引起瞭猶太教學者拉比們的關注。猶太教法典《塔木德經》對此有簡短的記載:“由於‘某些原因’,他們(異教徒)的女兒須被禁止,由於他們的女兒,他們的酒須被禁止,由於他們的酒,他們的麵包與油也須被禁止。
……
前言/序言
社會認知心理學與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在整個心理學領域方興未艾。簡而言之,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旨在闡述情緒性與社會性體驗與行為的心理與神經基礎。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之一便是人類的情緒。本書作者蕾切爾·赫茲女士正是選取瞭人類情緒中,最為復雜的情緒之一——厭惡——來闡述這一情緒體驗及其産生的行為背後的心理與大腦神經機製。本書深入淺齣地嚮人們揭示瞭“厭惡”這一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情緒背後的故事。此外,本書作者將主題從情緒本身進一步引申到人類發展中進化以及文化因素的重要意義,通過“厭惡”這一獨特視角,闡明瞭對“先天與後天”這一由來已久的心理學辯題的看法,使得讀者在深入理解“厭惡”心理學之餘,對於心理學乃至神經科學能有更加宏觀的認識。本書的另一大特點是書中涵蓋主題之廣,幾乎涵蓋瞭與厭惡相關的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從衣食住行,到政治、法律與道德,讓讀者深入徹底地瞭解“厭惡”,使人讀起來有暢快淋灕之感。此外,作者援引瞭大量的案例以及實證性研究,使得本書既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又不乏趣味。加上作者幽默而又略帶戲謔的行文風格,使得原本略顯枯燥的心理學以及神經研究妙趣橫生、引人人勝。
本書的作者蕾切爾·赫茲女士曾在多倫多大學心理學係取得博士學位,現在執教於布朗大學,並且緻力於嗅覺與情緒的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與此同時,她在業界也是成績斐然:她擔任瞭多傢世界知名化學芳香劑企業的專傢顧問,也曾作為專傢證人參與過多起法律訴訟案的審理工作。可以說,深厚的學術背景以及廣泛的社會閱曆使得赫茲女士在完成這部書的過程中遊刃有餘,一氣嗬成,且使得這本書集聚學術性、知識性以及趣味性。我相信,本書將帶你暢遊“惡心”的世界,並且會引發你對人和人的心理世界的無限思考。
……
這太惡心瞭!:揭開厭惡心理的奧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在人類曆史上,多次齣現禁止食用某些特定食物來排除異己。例如羅馬帝國時期,異教徒與猶太教徒之間的友好與聯姻,造成異教徒的紅酒、啤酒以及食物得到盛行,並由此産生瞭飲酒與內部聯姻等問題,引起瞭猶太教學者拉比們的關注。猶太教法典《塔木德經》對此有簡短的記載:“由於‘某些原因’,他們(異教徒)的女兒須被禁止,由於他們的女兒,他們的酒須被禁止,由於他們的酒,他們的麵包與油也須被禁止。
評分
☆☆☆☆☆
看果殼上介紹的,又翻瞭一下目錄,覺得應該很有趣~
評分
☆☆☆☆☆
這太惡心瞭!:揭開厭惡心理的奧秘
評分
☆☆☆☆☆
這是一次揭示厭惡奧秘的科學之旅,妙趣橫生又發人深省。
評分
☆☆☆☆☆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發酵的口水、腐爛的鯊魚、長蛆的奶酪?我們是否從一齣生就開始討厭糞便的味道?為什麼一張彆人用過的紙巾就能讓你對一傢餐廳敬而遠之?當蕾切爾•赫茲試圖解答這些韆奇百怪的問題時,便有瞭這本《這太惡心瞭》。這是一本寫給“極客”們的心理學科普書,在這裏你可以找到一大堆問題的答案——你想過的,你從未想過的。我一直對這些問題和答案們情有獨鍾,我得說這本書有點兒意思。
評分
☆☆☆☆☆
就是簡簡單單的傢常便飯,因為每個人附著在上麵的情感,而變得閃亮起來。看,那像章魚一樣的紅香腸,串聯著黑道大哥阿龍的青春記憶,也引發瞭一段奇妙的友誼;那不起眼的雞蛋三明治,記錄著新晉模特和打工大學生愛情的萌芽和擱淺,成為雙方無法磨滅的迴憶,並最終見證它的完滿;清清淡淡沒有太多熱量的土豆泥沙拉,卻是AV男優大木君的最愛,因為那代錶著他對母親的思念和愧疚。深夜食堂與其說喂飽的是客人們的胃,不如說是在用最樸素的方式暖著他們的心吧。
評分
☆☆☆☆☆
——周仁采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評分
☆☆☆☆☆
書挺有意思的,看著蠻好玩兒的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