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後現代思想的數學根源》從數學的獨特視角,試圖構架科學與人文之間的橋梁。在這本令人著迷的論戰性著作中,弗拉第米爾·塔西奇追蹤後代理論的根源一直到20世紀初的數學基礎爭論。塔西奇認為,後現代思想並不意味著思想史的斷裂,而可以被視為數學基礎爭論的進一步繼續。他有力地加入瞭鬥爭激烈的“科學大戰”,並提齣瞭一個新的議題和看法,即爭論産生的原因大部分是齣自對數學的誤讀,這種誤讀來自後現代思想一方,也來自科學一方。本書把一些問題——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興起、人工智能問題、語言決定論問題——置於一個曆史/數學的語境中。通過這樣一個棱鏡,我們可以看到,德裏達的論點如何會與彭加勒對同一性邏輯的批評相提並論,而福柯的考古學怎麼會看起來像是來自希爾伯特的形式主義。
內容簡介
《後現代思想的數學根源》中,塔西奇挖 掘瞭數學基礎爭論和後現代思想的深層曆史綫索,澄清瞭數學和後現代之間 的隱秘聯係,試圖以實際行動來為科學和人文尋找共同的思想和曆史基礎, 從而超過雙方正在激烈進行的“科學大戰”。
一方麵,塔西奇著重考察和重構瞭後現代思想的某些方麵,特彆是“後 結構主義”和“解構”理論,證明瞭它們與數學之間的深層關聯。另一方麵 ,他考察瞭數學中受到的浪漫主義哲學的影響。最終他錶明,嚮來被認為是 對立的浪漫主義及其哲學———浪漫主義的反抗通常被稱為“反啓濛運動” ———與理性、與科學兩者之間竟然存在著理論上的復雜共鳴,而且,這一 復雜共鳴同樣也存在於當前的後現代理論與數學文化之間。
塔西奇在《後現代思想的數學根源》中討論瞭彭加勒、布勞威爾、希爾 伯特、 圖靈、查爾汀、哥德爾等數學傢和邏輯學傢的基本觀點,也考察瞭 維特根斯坦、鬍塞爾、海德格爾、福柯、德裏達等大陸哲學傢的核心思想, 並指齣瞭他們之間存在的復雜關聯。
作者簡介
弗拉第米爾·塔西奇係塞爾維亞人,1988年移民加拿大並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加拿大的New Brunswick大學數學係,主要研究方嚮是代數。作者學術興趣廣泛,橫跨數學、文學和哲學,對群論、PI理論、李代數,數學史、歐美文學乃至歐陸哲學均有研究和涉獵。本書齣版後,已經在西方學術界和教育界引起瞭廣泛的注意,並被翻譯成瞭多國文字。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譯者序言: 在數學與後現代理論之間
第1章 導言
第2章 圍繞著笛卡爾的循環
第3章 空間的奇異性與語言學的轉嚮
第4章 語言的傷害
第5章 超越編碼
第6章 終止瞭的主題
第7章 消失的作者
第8章 與結構幻局說你好
第9章 不要想,要看
第10章 後現代謎團
人名術語英中對照
譯後記
主編贅語
前言/序言
後現代思想的數學根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溝通中達成共識。
評分
☆☆☆☆☆
很好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教育智慧求妙點.從知識到能力,從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進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錶現為對教育本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不太乾淨
評分
☆☆☆☆☆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人人平等,在知識麵前人人平等。不因傢庭背景、地區差異而歧視,不因成績落後、學習睏難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數人的意誌而行事,教學民主的核心就是發展、提高多數人。可是總有人把眼睛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有意無意地忽視多數學生的存在。“抓兩頭帶中間”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抓“兩頭”變成抓“一頭”,“帶中間”變成“丟中間”。教學民主最好的體現是以能者為師,教學相長。信息時代的特徵,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師,未必一定是“好”學生。在特定領域,特定環節上,有興趣占有知識高地的學生可以為同學“師”,甚至為教師“師”。在教學中發現不足,補充知識、改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