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是一部全面、客观、宏大的军政类图书。它用纪传体讲述了共产党的历史。它回答了共产党为什么能统一大陆,人民为什么能当家作主的历史问题。全书二百余万字,条分缕析的结构,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以千余幅稀见的高清历史老照片。它不仅仅适合对共产党史感兴趣的读者,而且从中能品读出管理学、成功学的道理。同时也因为《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持论公允,也是一套不错的、区别于以往一边的史观的学生课外书籍,党史毕竟是中国人成长过程中必知必读的历史。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之所以能统一大陆,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所依靠的干部队伍是一个信仰坚定、不怕流血牺牲、不计个人私利、一心为国为民、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智慧群体,从而使他们建立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才能够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一举推翻几千年的旧秩序。他们那种彻底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的根本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武更斌,辽宁省盘锦人。1967年出生于天津大港油田。另著有《兵法权谋与经济竞争》、《军事艺术与企业领导》、《孙子百谈》、《义勇军抗战史》等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以土地革命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共领袖——毛泽东
第二章 中国第一军事家——毛泽东
第三章 白区工作的典范——刘少奇
第四章 为中华之崛起奋斗一生的世之完人——周恩来
第五章 与毛泽东浑然一体相称的人——朱德
第六章 中国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第七章 从商务印书馆学徒到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陈云
第八章 举重若轻——邓小平
第九章 一代儒将——叶剑英
第十章 横刀立马大将军——彭德怀
第十一章 独眼战神——刘伯承
第十二章 在低潮时参加革命——贺龙
第十三章 学识渊博胸怀宽广——陈毅
第十四章 唯一的政治元帅——罗荣桓
第十五章 最大一支红军部队的指挥员——徐向前
第十六章 一生只做了两件事——聂荣臻
第十七章 人民军队的第一个总司令——叶挺
第十八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大将——粟裕
第十九章 有大功于中国革命的将军——徐海东
第二十章 一生敢讲真话——黄克诚
第二十一章 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将军——陈赓
第二十二章 山西新军创建人和领导人——薄一波
第二十三章 政治地位与军事地位反差强烈——左权
第二十四章 人民英雄——刘志丹
第二十五章 军政双全——彭雪枫
第二十六章 与彭德怀齐名的奴隶将军——罗炳辉
第二十七章 中共的大特务——李克农
第二十八章 作家出身的情报和统战大师——潘汉年
后 记
主要参考书目
特别鸣谢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以土地革命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共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有“现代游击战争之父”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作为一个具有浓厚诗人气质和深厚农民情结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后来被人们称为伟大领袖的毛泽东,论学历不过师范毕业,更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出身,穿着土布长袍和草鞋,讲着一口地道而难懂的湖南方言的农民子弟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竟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农村到城市,最后迫使满脑子文治武功的蒋介石率领残兵败将退守弹丸之地——台湾,从而取得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时人称之为“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那么毛泽东究竟是在什么方面胜出他的同时代人,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并在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对阵中获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呢?
答案只有一个,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无比熟悉的毛泽东领导的以土地革命方式进行的中国革命实际上就是一场农民革命,它是一场由下而上的、有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革命运动,因为是这样的一场革命运动,自然也就无往而不胜了。而与毛泽东同时代的辛亥革命党人(包括蒋介石在内)就不懂得这个道理,更没有和不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也只是在形式上建立了一个假共和的局面,共和制的纲领一直到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失败时也没有真正兑现过。
辛亥革命虽然以具有现代意识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革命纲领,但以孙中山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仅仅是以松散的革命组织,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有组织的力量、团体进行革命的政治动员,这是国民党组织、动员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国民党的施政纲领对社会的变革只能是一种从上而下进行的和平的改良,也就是说基本上不具备暴力革命的性质。这是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有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革命运动截然不同的一点。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革命和改良在现代化的社会运动中,经常是一种互为消长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改良的道路能获得社会的支持,革命的力量就会消沉下去;而如果改良的道路难以获得成效,革命就会发展。当时的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包袱过于沉重,不能正视自己的落后,在洋务运动时只注重学习西方列强的技术,而不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以致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教成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反对变革的理论基础。但这种论调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入侵迫使正处于解体时期腐朽的清王朝也不得不表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学为体”的政治理论也就随之宣告终结。而清王朝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过程中表现出的腐朽性,也使和平的变革路线难以得到社会的信任,很快让位给了革命的变革路线,一大批以救亡为己任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士子们很快成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但这些人对西方社会制度和理论的研究很有限,对中国社会本身的矛盾也缺乏深刻认识。
民主共和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逐步成熟起来的社会生活,这就决定了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革命者中对西方社会制度和理论研究最深入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按照西方的先进模式而规划的行动步骤,也往往因不切合中国社会的实际而获得了一个“孙大炮”的外号。
作为一个冒险主义者,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往往认为只要敢于冒险,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具体的行动方式上,孙中山总是想以一批接受了新思想的先进分子动员“会党”去冲击一下腐朽的清王朝,企图依靠运气赢得胜利,但他不知道“会党”是无法用他的现代观念去改造的,“共和革命”的观念对“会党”难以发生作用。“会党首领难用”是当时革命党人的共识,这就决定了“会党”难以成为革命的社会基础。
辛亥革命得以发动乃至于成功,得力于湖北新军的建立,新军的文化素质比较高。“多为士大夫阶级子弟,也有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民国著名将领陈铭枢语)同时,新军又是一支有组织的军事力量,这是革命者的一个绝无仅有的机遇,这种机遇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革命党人在新军下层官兵中做了大量的思想转化工作,最终使新军这一本应为清政府效力的军事力量走向革命。
武昌起义后,在革命过程中参加起义军队的所谓“群众”性力量,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力。章太炎这样评价说:“金陵召募之师,大半乞儿车仆。”黄兴也指出:“南京之军队,纷无纪律,不能举军政时代一切之任务也。”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军队在民国成立后还屡屡因缺饷而发生兵变,以至于二次革命时黄兴、陈其美等竟至不敢招兵,不敢动员。
因此,我们可以说,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代革命先行者,还不懂得直接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他们还只能去利用和策反既有的组织,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不知道动员、组织群众而且也不知道组织自己、武装自己,以至于不论是当时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还是后来集大成的同盟会,以及在同盟会大旗下的中部同盟会、武汉的文学社和共进会,都是很松散的组织。例如当时的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宣言在谈及队伍的现状时就指出:“有共同之宗旨,无共同之计划;有切实之计划,无切实之组织。”这种现状决定了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群龙无首的局面,以至于不得不推出曾经疯狂搜捕、杀害革命党人的新军旅长黎元洪为起义军都督。
……
前言/序言
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现在怀疑说实用的人是托,因为有个拉链就叫实用吗?有拉链的包型别的书不要太多哦!讲解还比她详细!而且所谓实用的包包那么丑,怎么背的出去啊!
评分
☆☆☆☆☆
这本里面的包包有的造型好匪夷所思,还有的配色好老气。这就是所谓的名牌包吗?
评分
☆☆☆☆☆
《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是一部最全面、最客观、最宏大的军政类图书。它用纪传体讲述了共产党的历史。它回答了共产党为什么能统一大陆,人民为什么能当家作主的历史问题。全书二百余万字,条分缕析的结构,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以千余幅稀见的高清历史老照片。它不仅仅适合对共产党史感兴趣的读者,而且从中能品读出管理学、成功学的道理。同时也因为《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持论公允,也是一套不错的、区别于以往一边的史观的学生课外书籍,党史毕竟是中国人成长过程中必知必读的历史。
评分
☆☆☆☆☆
大家还是买彭丽娟的那个26个布包吧,我不是打广告。我以前看大家的评论买的26布包,新手看着都能看懂,而且很多包包造型别致又实用,从小到大的包型都有。书的纸张全彩印刷,质量很好。
评分
☆☆☆☆☆
这本却小小的,薄薄的,差劲!
评分
☆☆☆☆☆
评分
☆☆☆☆☆
序言
评分
☆☆☆☆☆
在外地新华书店看到的书,感觉满好的,书店不打折,正好双11打半折。
评分
☆☆☆☆☆
物美价廉物美价廉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