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Principles of General Chemistry(4th Edition)]

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Principles of General Chemistry(4th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华彤文,王颖霞,卞江 等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
  • 普通化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大学教材
  • 理学
  • 自然科学
  • 化学原理
  • 第四版
  • 规划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25578
版次:4
商品编码:1127954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化学规划教材基础课系列
外文名称:Principles of General Chemistry(4th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2
字数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是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普通化学基础课教材,并有《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析》与之配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2版在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荣获优秀教材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4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是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普通化学基础课教材,并有《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析》与之配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2版在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举办的优秀教材评选中荣获优秀教材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4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作者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共16章,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和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元素周期律等基本化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第2版1995年曾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共计印刷10次。第3版又被选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并于2005年出版,至今共计印刷14次。
  本着继承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第4版体现出下述原则:(1)深入浅出——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等基本原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但又涉及较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如何深入浅出地表述是作者们潜心研究之处;(2)承前启后——既关注中学基础,又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有些内容用小字或页下注排印,兼顾叙述的系统性和要求层次上的区别,希望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的师生能因之把握“教”和“学”的尺度,并由此悟出“学然后知不足”;(3)注重实验与史实——引入必要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参照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一些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使读者能初步领会人类认识自然的相对性和局限性,以利于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类各专业基础课教材或其他专业普通化学课程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化学?
1.2 化学变化的特征
1.3 化学的疆域
1.4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5 化学:面向未来

第2章 气体
2.1 理想气体定律
2.2 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和Avogadro假说
2.3 气体分压定律
2.4 气体扩散定律
2.5 气体分子运动论
2.6 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
2.7 实际气体和van der Waals方程

第3章 相变·液态
3.1 气体的液化·临界现象
3.2 液体的蒸发·蒸气压
3.3 液体的凝固·固体的熔化
3.4 水的相图
3.5 液体和液晶

第4章 溶液
4.1 溶液的浓度
4.2 溶解度
4.3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4.4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导电性
4.5 胶体溶液

第5章 化学热力学
5.1 反应热的测量
5.2 内能与焓
5.3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定律
5.4 生成焓
5.5 键焓
5.6 过程的性质
5.7 熵
5.8 Gibbs自由能 5.9 Gibbs Helmholtz方程的应用

第6章 化学平衡
6.1 平衡常数
6.2 平衡常数与Gibbs自由能变
6.3 多重平衡
6.4 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
7.1 反应速率的意义
7.2 浓度与反应速率
7.3 反应级数
7.4 温度与反应速率·活化能
7.5 反应机理
7.6 催化

第8章 酸碱平衡
8.1 酸碱质子理论
8.2 水的自耦电离平衡
8.3 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8.4 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8.5 缓冲溶液
8.6 酸碱中和反应

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
9.1 溶度积
9.2 沉淀的生成
9.3 沉淀的溶解
9.4 沉淀的转化
9.5 分步沉淀

第10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
10.1 氧化数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0.2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10.3 标准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平衡
10.4 电极电势的间接计算
10.5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Nernst方程式
10.6 由电势测定求Ksp或pH
10.7 分解电势和超电势
10.8 化学电源

第11章 原子结构
11.1 经典核原子模型的建立
11.2 氢原子光谱和Bohr氢原子理论
11.3 微观粒子特性及其运动规律
11.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11.5 多电子原子结构与周期律
11.6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1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2.1 离子键理论
12.2 经典Lewis学说
12.3 价键理论
12.4 分子轨道理论
12.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2.6 分子的极性
12.7 金属键理论
12.8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第13章 晶体与晶体结构
13.1 晶体的特征
13.2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13.3 等径圆球的堆积
13.4 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其结构
13.5 化学键键型和晶体构型的变异
13.6 晶体的缺陷·非晶体

第14章 配位化合物
14.1 配位化合物及其组成
14.2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14.3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14.4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4.5 晶体场理论
14.6 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14.7 配位平衡的移动
14.8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第15章 元素化学
15.1 s区元素
15.2 p区元素
15.3 d区元素
15.4 f区元素
15.5 元素在自然界的丰度
15.6 无机物的制备

第16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16.1 能源的综合利用
16.2 功能非凡的材料
16.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6.4 生命科学的化学语言 附录
A.习题答案
B.1 SI单位制的词头
B.2 一些非推荐单位、导出单位与SI单位的换算
B.3 一些常用的物理化学常数
C.1 不同温度下的水蒸气压
C.2 常见物质的ΔfHm、 ΔfGm和Sm
C.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C.4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C.5 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
C.6 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
C.7 常见配(络)离子的稳定常数
D.1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价层的电子结构
D.2 原子半径
D.3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D.4 主族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
D.5 元素的电负性
D.6 金属原子化热和熔点
D.7 离子半径
D.8 地壳与海水中元素的丰度 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
索引

前言/序言



《化学的边界:探索物质的奇妙世界》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穿越化学宏伟疆域的探索之旅。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部特定的教材,而是旨在勾勒出化学这门学科的广博图景,揭示其核心概念如何渗透并重塑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理解。我们将深入探究物质的本质,从肉眼不可见的原子和分子,到宇宙间宏伟的化学反应,一一呈现其令人惊叹的奥秘。 第一篇:物质的基石——原子、分子与化学键 我们从化学最基础的构建模块——原子——开始。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舞蹈,是理解一切化学现象的钥匙。我们将探索元素周期表的奥秘,它如何巧妙地组织起所有已知的元素,并预示着它们的化学性质。随后,我们将目光转向分子,这些由原子通过神奇的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微小实体。你将了解到共价键、离子键以及金属键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决定物质的形态和性质。从水的温柔,到钻石的坚硬,再到金属的光泽,一切都根植于微观的化学键。 第二篇:化学反应的舞台——能量、速率与平衡 物质并非静止不变,它们在不断地发生着化学反应,这是生命和社会演进的驱动力。本篇将深入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我们将探讨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反应的发生。你将了解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例如浓度、温度和催化剂,以及如何控制反应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揭示化学平衡的深刻含义——在动态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微妙博弈。从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合成,到生物体内的精妙调控,化学平衡无处不在。 第三篇:溶液的世界——溶解、浓度与酸碱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溶液,从海洋到血液,从空气到我们饮用的饮料。本篇将带你领略溶液的奇妙世界。我们将深入理解溶解的过程,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另一些物质中,而有些则不能。浓度,这个描述溶液组成的重要概念,将被细致地阐述,从简单的质量百分比到更复杂的摩尔浓度。酸碱理论更是本篇的重头戏:强酸强碱的性质,弱酸弱碱的平衡,以及pH值如何精确衡量溶液的酸碱度。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实验,更能解释自然界和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机制。 第四篇:周期性元素的魔力——金属、非金属与过渡金属 元素周期表不仅是元素的目录,更是揭示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宏伟蓝图。本篇将聚焦于周期性元素的独特化学性质。我们将深入了解金属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以及它们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金属相对的是非金属,它们在生命体和许多重要化合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将重点关注过渡金属,它们独特的电子结构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氧化态和催化能力,使其在工业催化、生物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五篇:有机化学的璀璨——碳链的生命与多样性 有机化学,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学科,是现代化学中最庞大、最具活力的分支之一。本篇将为你打开有机化学的大门,领略碳原子独特的成键能力,以及它如何构建出结构极其多样、功能千变万化的有机分子。我们将探索烷烃、烯烃、炔烃等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随后,我们将步入更复杂的官能团世界,如醇、醛、酮、羧酸、胺等,了解它们如何赋予有机分子独特的化学反应性。从生命必需的蛋白质、核酸,到日常使用的塑料、药物,有机化学的魅力无处不在。 第六篇:生命与物质的交融——生物化学基础 生命是什么?从化学的视角来看,生命是高度有序的物质转化过程。本篇将初步探索生物化学的精彩领域,揭示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分子。我们将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探究核酸(DNA和RNA)如何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质如何为生命提供能量和构成细胞膜。你将了解到生命体内的关键生化反应,如新陈代谢,以及这些反应如何通过酶的催化实现高效运转。 第七篇:化学与未来——材料、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不仅是理解过去的工具,更是塑造未来的力量。本篇将展望化学在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的作用。我们将探讨新型材料的开发,如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它们如何推动科技进步。同时,我们也将审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以及绿色化学如何致力于发展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和替代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化学将如何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化学的边界:探索物质的奇妙世界》将以清晰的逻辑、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带领读者穿越化学的各个重要领域。本书的目的是激发你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你的科学思维,让你深刻体会到化学这门学科的普适性、重要性以及它在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你是初次接触化学,还是希望深化理解,本书都将为你提供一次丰富而深刻的知识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这本书在内容编排和知识点呈现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和教育性。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培养读者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讲解化学热力学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公式的罗列,而是通过对能量转化过程的深入剖析,引导读者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书中关于化学键的讨论也十分详尽,从离子键、共价键到配位键,每一个类型的化学键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配以大量典型的分子结构图,让我对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稳定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章节,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优化产率,这对于未来从事化工、材料等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即使是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逻辑和恰当的比喻将其解释得易于理解,避免了许多同类教材中常见的晦涩难懂的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次对化学世界观的重塑。它在逻辑上非常严谨,知识点的衔接也十分自然,让我感觉像是走在一条清晰的康庄大道上,而非迷失在知识的丛林中。我尤其赞赏它在处理化学计量学时的细致入微,从最基本的摩尔概念到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量计算,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并辅以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让我在反复练习中巩固了这些基础知识。那些题目不仅仅是计算题,更包含了一些需要分析和推理的题目,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书中对溶液和电解质溶液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之前对酸碱理论和pH值的计算总是感到困惑,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终于能够清晰地理解酸碱的本质,并能熟练地进行相关的计算。这本书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能够用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式去面对学习中的挑战。

评分

《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在我看来,是一本极其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材。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强调了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的。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动力学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并且结合了多个工业生产中的案例,说明了如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来提高产率和降低成本。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催化剂的部分,书中不仅仅介绍了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还列举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催化剂,如氨合成中的哈伯法催化剂、石油裂化中的催化剂等,让我对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实验设计的思考题,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实验步骤,但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能够验证某个化学原理的实验,这种训练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化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理解和改造世界,这种教育理念是我非常认同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化学学习的“救星”,我当初拿到它的时候,简直是一头雾水,看着那些公式和概念就头疼。但是,当我翻开《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时,我才发现,原来化学可以这么有趣!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理论讲解得清晰明了。比如说,关于原子结构的那部分,我之前总觉得虚无缥缈,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了电子云、原子轨道这些概念,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它们的意义。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那些三维的分子模型,让我一下子就对分子的形状和键合方式有了直观的认识。特别是那个关于化学键形成的动态图解,简直是太棒了!我感觉自己好像亲眼见证了电子是如何在原子间转移或共享的。而且,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章的内容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不会让人觉得跳跃。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思考题”和“习题”,它们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能引导你深入思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很多习题我都花了很长时间去琢磨,虽然过程有点艰辛,但解答出来的那一刻,成就感爆棚!这本书绝对是化学入门的绝佳选择,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曾经被化学“吓退”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它让你重新燃起对化学的兴趣,甚至爱上这门学科。我真心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普通化学的学生,这本书会让你受益匪浅,让你在化学的世界里畅通无阻,甚至发现其中的奥秘和美妙之处,它真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陪伴你走过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

评分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藏。我曾经对化学充满了恐惧,总觉得它充满了各种公式和复杂的反应,难以掌握。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从最基础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开始,一步步深入,讲解清晰,条理分明。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会提供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作者举了食物变质、金属生锈等例子,让我明白了化学反应是如何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做得非常精美,那些三维的分子模型和反应机理图,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化学实验室,亲眼目睹着分子的碰撞和重组。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化学的兴趣,让我觉得化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充满了无穷魅力的探索领域。

评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化学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化学世界的奇妙之处。我一直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感到好奇,比如为什么香蕉会熟透,为什么金属会生锈,但一直缺乏系统的知识来理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在讲到有机化学基础时,书中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碳的链状、环状等多种成键方式,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有机物种类如此繁多。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那一章,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纤维,背后都有如此精妙的化学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讲解,比如为什么不同的聚合度和交联度会对材料的强度和柔韧性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本书还联系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食品添加剂、药物的合成等等,让我觉得化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充实。

评分

这本书的书写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趣味性。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化学书籍,很多都过于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但《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作者在解释复杂的概念时,常常会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用“排队”来比喻粒子的运动,用“搭积木”来比喻分子的形成,这些比喻虽然简单,但却非常贴切,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对概念的直观理解。而且,书中对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非常自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例如,在讲到分子间作用力时,作者先从宏观的“味道”和“气味”等现象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解释这些现象的根源,这种由浅入深的方式,让我感觉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物理化学部分的处理,它将抽象的数学公式与直观的物理图像相结合,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循善诱,将我引向化学的殿堂。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知识的内化。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元素周期表部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列出了各个元素,更深入地分析了元素周期律背后的原因,以及不同族、不同周期的元素在性质上的递变规律。这让我对元素的周期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表格,而是对元素世界有了更宏观、更系统的认识。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元素性质及其应用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了我对化学的进一步探索欲望。我记得有一段关于稀土元素的介绍,它让我惊叹于这些“不起眼”的元素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深入化学的奇妙世界,让我不仅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评分

阅读《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的过程,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学习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思维的旅行。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读者主动思考。比如说,在介绍化学平衡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平衡常数的定义,而是先提出一个动态平衡的场景,然后逐步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描述这个平衡状态,最终引出平衡常数这一概念。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与一个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书中的习题设计也非常有特色,很多题目都带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读者综合运用多个章节的知识才能解答。我记得有道关于酸碱平衡的题目,它涉及到缓冲溶液的pH计算,还需要考虑不同温度下的影响,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勉强解出来。但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我对酸碱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定义和公式,而是真正掌握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酸碱问题。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吸引力,它避免了枯燥的技术术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抽象概念,让我即使在阅读那些比较复杂的章节时,也不会感到疲倦,反而充满了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在我看来,是对高等教育化学教学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作为一本国家级规划教材,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讲解上的严谨性,同时又不失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关照。例如,在讲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时候,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能量守恒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比如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书中对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阐述也十分到位,我之前对这两个概念总是感到模棱两可,但通过书中对它们的微观解释,以及与实际过程的联系,我终于能够清晰地理解它们在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这本书在氧化还原反应那一章节的处理也相当出色,它不仅详细讲解了反应式的配平方法,还深入剖析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这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化学研究的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业应用案例,这使得教材内容紧跟时代步伐,避免了陈旧和脱节。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扇通往现代化学世界的窗户,让读者能够窥见化学学科的活力和发展前沿。

评分

666666

评分

多次购买,很好用,服务也好好好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更棒,给孩子买的,自己也学习一下,和孩子共同成长

评分

孩子上学用书,正版。

评分

北大毕业的化学老师让买的

评分

老师推荐,孩子喜欢。

评分

特别棒,书没有褶皱,包装令人感动,特别适合学化学竞赛的学生

评分

帮同事买的,他很满意。

评分

孩子用的很喜欢清晰明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