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

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供水设备
  • 叠压供水
  • 无负压供水
  • 水泵选型
  • 水泵安装
  • 给水工程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设备选用
  • 技术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1776518
商品编码:1129538705

具体描述




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S109】
            定价 73.0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开本 16
作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装帧 平装
页数 144
字数 36000
ISBN编码 9787802427938








12S109《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中流量<50m3/h、扬程<1.0MPa的叠压供水工程。
主要内容包括:罐式、箱式、高位调蓄式和管中泵式四种形式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计算选用和设备基础减振要求,详细介绍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编制了典型设备安装详图、尺寸及其性能参数,选用安装注意事项和运营管理维护要求。
本图集修编替代06SS109《管网叠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在原来罐式、管中泵式两种形式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箱式、高位调蓄式两种形式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计算选用和设备基础减振要求,介绍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编制现今国内质量较好、工程中使用较多的典型设备的安装详图、尺寸及其性能参数。对于更好的贯彻节能方针、引导和规范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总说明 1
罐式供水设备
ZWG系列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5
ZWG系列供水设备平面图 19
ZWG系列供水设备立面图 20
ZWG系列供水设备基础图 21
ZWG系列供水设备控制柜及基础图 22
ZWG系列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23
AKK系列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7
AKK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平面图 30
AKK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立面图 31
AKK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基础图 32
AKK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控制柜及基础图 33
AKK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34
AKK系列四泵组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40
NFWG系列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4
NFWG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平面图 47
NFWG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正立面图 48
NFWG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左侧立面图 49
NFWG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基础图 50
NFWG系列三泵组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51
NFWG系列四泵组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57
WFY-1系列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0
WFY-1系列供水设备平、立面图 63
WFY-1系列供水设备基础图 64
WFY-1系列供水设备控制柜及基础图 65
WFY-1系列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66
箱式供水设备
Z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8
Z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平面图 72
Z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正立面图 73
Z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左侧立面图 74
Z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基础图 75
Z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76
HLXB系列箱式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79
HLXB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平面图 82
HLXB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立面图 83
HLXB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基础图 84
HLXB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85
HLXB系列四泵组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91
NFWX系列箱式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95
NFWX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平面图 99
NFWX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正立面图 100
NFWX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左侧立面图 101
NFWX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基础图 102
NFWX系列三泵组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103
NFWX系列四泵组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108
WFY-2系列箱式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12
WFY-2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平面图 115
WFY-2系列箱式供水设备立面图 116
WFY-2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基础图 117
WFY-2系列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118
高位调蓄式供水设备
高位调蓄式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20
高位调蓄式供水设备平面图 124
高位调蓄式供水设备立面图 125
高位调蓄罐及控制柜平、立面图 126
高位调蓄式供水设备基础图 127
高位调蓄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128
管中泵式供水设备
管中泵式供水设备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37
管中泵式供水设备立式安装图 140
管中泵式供水设备卧式安装图 141
管中泵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选型表、安装尺寸表 142





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 技术规范与应用指南 前言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中,高效、可靠的供水系统是保障民生和生产活动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供水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供水挑战。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作为一种先进的供水技术,以其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在各类建筑和区域供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图集《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为广大设计、施工、监理及设备使用人员提供了一套系统、详尽的技术指导。本图集旨在规范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选择、配置、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相较于以往的相关图集,本图集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优化,不仅涵盖了最新的设备技术和设计理念,更针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 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概述 1. 基本原理与优势: 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通过增压设备(如变频水泵)对水进行二次加压,直接供给用户,而无需设置高位水箱。其主要优势体现在: 节约能源: 显著降低了水泵的运行能耗,相比传统高位水箱供水,可节约用电量30%以上。 减少占地: 避免了设置大型高位水箱,大大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尤其适用于高密度城市区域。 提高水质: 减少了水在水箱中的停留时间,避免了二次污染,保障了供水的卫生安全。 运行稳定: 采用先进的变频控制技术,可根据实际用水量自动调节水泵运行频率,实现恒压供水,保证用户用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降低噪音: 设备多采用噪音较低的水泵和减震措施,运行噪音远低于传统供水设备。 节约投资: 综合考虑设备购置、安装、运行及维护成本,整体经济效益显著。 防止负压: 设备通过智能控制,有效避免了对市政管网产生负压影响,符合环保要求。 2. 主要构成部件: 一套完整的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通常由以下核心部件组成: 增压泵组: 通常采用多台变频离心泵并联运行,实现根据用水量自动启停和变频调速。 吸水管与稳压罐: 吸水管负责连接市政管网,稳压罐(气囊式或隔膜式)用于吸收水泵启动、停止时产生的压力波动,维持系统压力稳定。 控制系统: 包括PLC控制器、变频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负责监测系统压力、流量,自动控制水泵运行,并实现故障报警及保护功能。 管路及阀门: 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止回阀、泄压阀、排气阀、蝶阀、球阀等,用于实现水的输送、压力控制和系统保护。 电气控制柜: 集成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变频器、PLC等电气元件,实现设备的电源供给、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运行控制。 底座及连接件: 用于稳固设备,并提供方便的安装和连接接口。 辅助配件: 如过滤器(保护水泵)、排污阀、压力表、流量计等。 二、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原则 1. 明确供水需求: 设计供水流量: 根据建筑类型、用水人数、用水定额等因素,计算并确定建筑物或区域的最大日、小时、秒流量。 设计供水压力: 根据最高用水点的高度、用户对水压的要求以及管网的沿程和局部损失,确定设备需要提供的最低供水压力。 供水区域范围: 明确需要供水的楼层范围、建筑面积等。 2. 市政管网条件评估: 市政管网水压: 准确了解市政管网在不同时段(最高、最低、平均)的供水压力,这是确定是否能采用无负压供水以及选择设备关键参数的重要依据。 市政管网供水能力: 评估市政管网在最大用水高峰期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以满足叠压供水设备的基本运行需求。 市政管网水质: 了解市政管网的水质,必要时考虑增加过滤或消毒措施。 3. 设备选型依据: 流量与扬程计算: 根据设计供水流量和所需扬程(考虑市政管网最低压力、设备自身损耗、管网末端压力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水泵。 水泵数量与配置: 通常采用“一用一备”、“两用一备”或多泵并联的方式,以保证供水可靠性。变频控制是核心,需根据流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频器功率和控制策略。 稳压罐容积: 根据水泵的流量、启动频率以及管道系统容积,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稳压罐容积,以吸收水锤、稳定压力。 材质选择: 根据供水介质的性质、水温、压力以及环保要求,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质,如不锈钢、铸铁等。 控制系统功能: 选择满足恒压、恒流、过载保护、缺水保护、高低压报警、通讯联网等功能的控制系统。 4. 特殊工况考虑: 高层建筑: 需要考虑超高层建筑的总扬程需求,可能需要多级增压或与其他供水方式结合。 用水量波动大的场所: 如商场、体育馆、医院等,需要更精密的变频控制和更充足的稳压措施。 消防供水: 叠压供水设备通常不直接承担消防供水任务,需另设消防系统。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考虑与消防系统进行联动或作为生活用水的补充。 水锤防护: 设计和安装时需充分考虑水锤效应,采取有效的减震和泄压措施。 三、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要点 1. 设备基础与支撑: 设备应安装在坚固、平整、承载力足够的地面上,并预留足够的维护空间。 设备基础应能承受水泵、管道及水的总重量,必要时需进行结构加固。 安装时应保持设备水平,连接件应安装到位,防止受力不均。 2. 管道连接: 进水管: 应与市政给水管可靠连接,避免产生负压。连接处应设置阀门,便于检修。优先采用倒流防止器或真空破坏器,以防止回流污染。 出水管: 应与建筑物或区域的供水管网连接。出水管路上应设置止回阀,防止水倒流。 吸水管与稳压罐连接: 稳压罐应安装在吸水管路易于排气的侧边,且连接管路应尽可能短。 管材选择: 管道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连接应严密,避免渗漏。 管道支撑: 管道应有足够的支撑,防止因自重或水压导致变形。 排气装置: 在管道的最高点应设置排气阀,以便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排除空气。 3. 电气安装: 电源供给: 设备应由独立、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并配置相应的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装置。 接地保护: 设备及电气控制柜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可靠接地,防止静电和漏电。 线路敷设: 电线电缆的敷设应规范、整齐,并有足够的载流量和绝缘强度。 控制线路: 控制线路应按照电气图纸正确连接,传感器、变频器等部件的接线应准确无误。 标识清晰: 所有电气元件及线路应有清晰的标识,便于操作和维护。 4. 设备调试与试运行: 检查: 安装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道连接的严密性、阀门的开关状态、电气连接的准确性、基础的稳固性等。 排气: 启动前,应缓慢打开进水阀,并打开排气阀,将管道内的空气完全排出。 试运行: 检查水泵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震动。观察压力、流量是否稳定,变频器工作是否正常。 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用水需求,对控制系统中的设定压力、启动频率、停止频率、最低频率等参数进行精确设置。 联动试验: 进行多泵联动运行试验,确保各水泵能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启停和调速。 保护功能测试: 测试过载保护、缺水保护、高低压报警等功能是否正常。 四、 设备维护与管理 1.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水泵运行声音、电流、电压、压力、流量等参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检查稳压罐压力是否正常,定期补充氮气或空气。 检查设备各连接处有无渗漏。 保持设备周围清洁,清除灰尘和杂物。 2. 定期维护: 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定期对水泵轴承、电机进行润滑。 检查过滤器,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 检查电气控制柜内的接线是否松动,元件是否老化。 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 故障排除: 掌握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如水泵不启动、压力不稳、流量不足等。 出现故障时,应根据控制系统的报警信息,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4. 运行记录: 建立详细的运行记录,包括设备运行时间、用水量、压力、水温、故障记录及维修情况等,为设备管理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 结语 《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图集,凝聚了众多行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力求为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图集的内容涵盖了从设备选择到安装调试,再到后期维护的每一个环节,并针对当前市场主流的设备型号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希望通过本图集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叠压(无负压)供水系统的建设水平,为构建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城市供水体系贡献力量。 使用者应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循本图集中的各项规定和建议,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备选用和规范严谨的安装施工,以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优势。 (完)

用户评价

评分

近期有幸拜读了《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一书,作为一名在建筑给排水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兵,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期面对各类供水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剂及时雨,解决了很多长期存在的困扰。 一直以来,二次供水的水质问题和能源浪费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虽然概念已经提出并应用了一段时间,但在具体的选用和安装规范上,总感觉不够系统和权威。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不得不依赖于零散的厂家资料和经验累积,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免存在潜在的风险。 《12S109》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这本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从叠压无负压供水的基本原理讲起,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类型设备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特别是书中针对设备选型部分,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例如,它详细列出了在不同流量、扬程、压力等级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水泵、储水罐、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图表。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杂设计的工程师来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设计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更值得称赞的是,本书在安装部分的内容也做得非常到位。以往很多技术资料,往往在安装环节就草草收场,留下大量空白。而《12S109》则详细地阐述了从设备基础施工、管道连接、电气接线,到系统调试、试运行、以及后期维护的每一个环节。书中还针对一些常见的安装难点,例如如何有效减少噪音和振动,如何保证电气安全,如何进行有效的系统联动调试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操作要点。 此外,本书还融入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发展趋势,例如在智能化控制、远程监测、能源管理等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其前瞻性。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指南。它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权威、且极具操作性的技术支持,必将成为我们建筑给排水行业从业者案头的必备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在市政工程设计院工作的给排水工程师,我对《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的出现,感到由衷的欣慰。长期以来,二次供水的设计和选型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传统的二次供水方式存在诸多弊端,而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因为缺乏权威、系统性的技术规范而感到捉襟见肘。 《12S109》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参考。它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选型依据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案例。这对于我们进行项目设计,选择最经济、最可靠的供水方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安装部分的详尽程度。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示和步骤,而是深入探讨了安装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和潜在风险,并给出了详细的规避措施。例如,对于管道连接的密封性要求、设备基础的稳定性要求、电气系统的接地保护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指导施工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还对“无负压”技术的实现机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设计,避免对市政管网造成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规范性于一体的优秀技术书籍。它必将成为我们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们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评分

最近读完《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心中感慨颇多。作为一名曾经在供水设备生产企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设备选型和安装的复杂性,也体会过因为技术资料不全或不准确而造成的诸多麻烦。因此,当这本书问世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在设备选型方面的详尽程度。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参数,而是深入地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设备选型的影响,例如用户对水压的要求、用水量的波动情况、建筑物的层高、用水高峰期的预测等等。书中还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和模型,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进行设备容量和储水容积的配置,避免了设备过大造成的浪费,也杜绝了因设备不足而影响供水效果的情况。 再者,安装部分的内容也是非常扎实。它详细介绍了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勘测、基础设计、材料采购等。在安装过程中,书中对每一个关键步骤都进行了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比如管道的连接方式、泵的固定方式、电气的接线规范等等,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注意事项。这对于减少安装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提高安装质量,非常有帮助。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无负压”这一概念的解读。以往我们总担心叠压供水会影响市政管网的水压,而这本书则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设备配置,实现真正的“无负压”运行,既保证了用户的用水体验,又保护了市政管网的安全。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又不失通俗易懂,大量专业术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即使是对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不太熟悉的新手,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其精髓。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技术书籍。它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奋战在供水设备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刚刚翻阅完《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作为一名在物业管理领域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员工,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们基层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工作中,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居住体验,而二次供水系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过去,我们经常会遇到水压不稳、水质下降、水泵噪音扰民等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指导,往往只能被动应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S109》这本书,以一种非常贴近实际操作的角度,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书中对于设备选型的描述,不仅考虑了技术参数,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设备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性和维护性。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小区选择最合适的供水方案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安装部分的指导,简直是手把手教学。它不仅列出了安装步骤,还重点强调了每一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例如如何确保管道密封性,如何正确连接电气线路,如何进行系统调试以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等等。这些细节对于我们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对“无负压”技术原理的解释也十分清晰,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项技术如何避免对市政管网造成影响,从而获得业主的信任和支持。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是一本非常实用、非常贴近实际工作的技术书籍。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供水问题,更能提升我们对供水技术的认知水平,为更好地服务业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最近拿到《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作为一个在设备安装公司工作的技术主管,我感觉像是挖到宝藏一样。一直以来,我们团队在安装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需要依靠经验和现场随机应变。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把我们平时在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坑,都提前给挖好了,并且还给出了如何填平的方案。从设备进场前的检查,到基础的浇筑、管道的预制和连接、电气的敷设和接线,再到设备就位后的固定和密封,书中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尤其是一些关键节点的安装方法,例如水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的连接,储水罐的排气阀和溢流管的设置,控制柜的接线和调试,都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操作说明。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针对一些常见的安装通病,比如管道振动、噪音、泄露等问题,给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提高安装质量,减少返工,节约成本,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赞,虽然是技术书籍,但并不枯燥,很容易理解。对于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简直是福音。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对于我们设备安装公司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安装技术水平,更能规范我们的施工流程,提高工程质量。

评分

作为一名在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工程技术管理多年的专业人士,我对《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的价值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我过往的工作经历中,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选型和安装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供水方式存在水质二次污染、管网压力不稳定、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业主的使用体验。近年来,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推广,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指导却相对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它以一种高度系统化、条理化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方方面面。从设备的原理、技术优势,到具体的型号选择、性能参数匹配,再到安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应用场景下设备的选型建议,例如,对于新建高层住宅、老旧小区改造、商业综合体等不同类型的项目,书中都给出了差异化的选型依据和考量因素,这大大减少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设备选型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此外,书中在设备安装方面的内容也极为翔实,远超我以往接触过的任何同类资料。它不仅仅列出安装步骤,更深入地探讨了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潜在风险,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措施。例如,关于设备基础的沉降控制、管道系统的抗震设计、电气系统的接地保护、以及设备投入使用前的调试流程等,书中都有明确的指导。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后期出现运行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中,《12S109》将成为我们工程部门的标准作业指导书。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其前瞻性。它不仅关注当下主流的叠压无负压技术,还对未来智能供水、物联网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建议。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长远发展考虑的开发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让我们能够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为项目选择更具未来竞争力的供水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在房地产开发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引领我们走向更先进、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供水技术。

评分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给排水工程教学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全面地介绍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教材和参考书。《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 这本书在理论讲解方面非常扎实,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与其他供水方式的对比。对于“无负压”这个核心概念的解读,既有深度又不失易懂性,非常适合作为教学内容。 在设备选型方面,书中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计算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非常有帮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最适合的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 在安装部分,书中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步骤和图示,这对于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安装过程,理解安装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非常有价值。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对设备安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将来进入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书中还融入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发展趋势,这对于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培养具有前瞻性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参考书,更是一本极具教学价值的教材。它将有力地提升我国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遇到的最令人惊喜的技术资料之一!作为一名在泵业公司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工程师,我接触过无数的产品样本、技术手册和规范标准,但《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带来了新的曙光。首先,它的标题就直击痛点——“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这正是当前城市供水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传统的二次供水方式弊端重重,而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以其节能、环保、水质优良等优势,正逐渐成为主流。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以往这类技术在规范化、系统化方面的空白。 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选用要点和安装细节。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叠压供水设备,如恒压变频供水设备、叠压罐式供水设备等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选型依据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为项目选择最合适设备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导。尤其是一些之前困扰我的选型难题,比如如何根据用户的用水高峰期、用水量波动情况来精确计算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如何在设备容量、储水容积等方面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在保证供水效果的前提下避免过度配置,这本书都给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再者,安装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以往很多设备说明书的安装章节都过于简略,往往需要我们根据经验自行摸索。而《12S109》这本书,则详细列出了从设备基础要求、管道连接、电气接线,到系统调试、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它不仅提供了规范化的安装图示,还针对一些常见的安装问题,如管道振动、噪音控制、电气安全等方面,给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提高安装质量、缩短工期、减少返工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甚至可以想象,未来我们公司的安装队伍在进行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时,都会将这本书作为必备的指导手册。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其科学性和前瞻性。它不仅考虑了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和产品,还对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将其融入了设备的选用和安装建议中。例如,书中对于智能化控制、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方面的论述,都预示着未来供水设备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知识财富。它让我们能够提前把握行业脉搏,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技术决策。 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易懂,技术术语的运用恰当,没有晦涩难懂的行话,这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核心内容。我个人特别喜欢书中大量图文并茂的示例,无论是设备结构示意图,还是安装过程的分解图,都清晰地展示了关键的技术要点,大大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和理解性。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更是无可估量。在我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水泵系统设计和安装问题,以往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各种资料,甚至向同行请教。而现在,有了《12S109》,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时刻在我身边提供指导。 这本书还对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节能潜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案例。这对于我们在项目投标时,向客户展示我们方案的经济性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份宝贵的行业参考资料,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得力助手。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供水设备设计、选型、安装、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士。

评分

近期有幸接触到《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作为一个在区域供水管理部门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感到非常振奋。过去,我们在推广和规范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时,常常因为缺乏权威、系统性的技术指导而面临诸多挑战。 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框架。它不仅详细阐述了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设备选用和安装指南。书中对于设备选型的分析,考虑到了各种复杂的工况和需求,例如不同地区的水源水质、用户的用水习惯、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量。这对于我们制定区域供水规划、指导项目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安装方面,本书的严谨性和操作性更是令人称赞。它详细列出了每一个安装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配以清晰的图示,使得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了解安装过程。这对于我们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中关于“无负压”技术如何实现的技术细节,以及如何防止负压产生的论述,更是对我们理解和推广这项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让我们能够更自信地向各方解释这项技术,消除疑虑。 此外,这本书还对设备后期维护和管理提出了专业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建立健全区域供水系统的长效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技术参考书,它将有力地推动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在各地的普及和应用,为提升城市供水质量和效率做出贡献。

评分

作为一名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密切关注着供水设备技术的发展。近期,《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的出版,让我看到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本书的内容,为我们进行质量监督和技术审查提供了权威依据。在设备选型方面,书中详细阐述了选型的原则和方法,确保了所选设备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避免了因选型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和隐患。这对于我们审查设计方案,评估工程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安装方面,本书更是提供了详细的、可操作的安装指导。它明确了每一个安装环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包括管道的连接方式、密封性要求、焊接质量、电气接线规范等等。这对于我们指导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对于“无负压”技术的解释,也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这项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进行技术审查。 总而言之,《12S109 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替代06S109)》这本书,为我们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它不仅规范了设备选型和安装的流程,更提升了我们对供水技术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