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双月出版 上架日期 : 2012-01-01 书刊编号 : ISBN 16727460 语言种类 : [中文][English] 商品规格 : 平装 16开 全彩插图 6 期 /年 : ¥ 288 元 创立于2002年底的《景观设计》杂志社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以出版《景观设计》杂志为主、兼顾景观设计类专*图书的出版。多年来,杂志社以“放眼世界、关注本土、注重实际操作”为主旨,已将《景观设计》杂志打造成国内景观设计类的国际性精品刊物,为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等提供了专*化指导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杂志社与国内外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艺术、环境等相关领域的专*人士一同跨越学科、携手共进;以专*出版者的视点发掘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景观问题和设计新潮,联手打造“国际化”知*品牌,共同推进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景观龙头企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也纷纷加盟《景观设计》杂志社的理事单位,共同为杂志的蓬勃发展献计献策。 《景观设计》杂志社以专*出版者的敏锐触觉,出版发行的《景观设计》杂志和各种景观设计专*图书在业界都享有良好的口碑。《景观设计》杂志是一本具有国内正规期刊号的全彩专*杂志,其精准的专*定位和优异的品质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推崇。杂志着重介绍国内外优*景观设计实例,提供原创实质性资料;介绍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技法,加深同专*读者的对话与交流;多视点捕捉全新的景观设计理念,拓展景观设计新时尚;发现社会需求动态,提供新潮特辑题目和话题;探询循环性社会中人类与环境共存的方式。
哇,拿到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真是太惊喜了!老实说,我一直对景观设计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一个系统、深入的入门途径。这套期刊简直像及时雨,让我感觉踏上了探索之路。翻开第一期,就被那些精心设计的案例吸引住了,从大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到微观的社区花园改造,每一个项目都充满了创意和实用性。更让我欣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展示精美的图片,更重要的是,文章深入剖析了设计理念、技术细节以及背后的生态环境保护思路。我特别喜欢其中一篇关于滨水空间复兴的报道,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废弃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充满活力的亲水公共区域,不仅考虑了美学价值,还兼顾了防洪、水质净化等诸多生态效益。读完之后,我仿佛也参与了一场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感觉自己对“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套期刊不仅仅是图文并茂,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一点点地引导我走进景观设计的殿堂,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简直是我的“灵感宝库”!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景观设计师,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项目需求,有时会感到创意枯竭,思路打结。而这套杂志就像及时雨,每次翻开都能获得新的启发。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微景观”和“口袋公园”的专题,作者们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充满惊喜和功能性的绿色节点。这些案例往往不需要庞大的投资,但却能极大地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配置、材料选择、以及如何巧妙运用光影的技巧,这些细节的掌握,对于提升我作品的品质至关重要。读完之后,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记录下那些打动我的设计元素和理念,然后尝试运用到我自己的项目中去。
评分拿到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关于美好环境和可持续生活的创意。我是一名普通的城市居民,平时也喜欢在社区里散步,观察周围的绿化和公共空间。这套杂志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我所生活的城市。我特别关注了那些关于“社区花园”和“垂直绿化”的介绍,作者们用非常生动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巧妙的设计,为城市注入更多的绿色和生机。读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废弃空间进行景观改造的案例,让我觉得非常振奋,原来我们身边那些被忽视的角落,也可以变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空间。这套杂志让我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表面的美观。它所涵盖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让我这个初学者都觉得受益匪浅。我之前总以为景观设计只是简单的“种花种树”,但读了这套杂志后,才发现它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学、工程、社会学甚至历史学的复杂学科。比如,有一期深入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保护与更新,作者不仅分析了历史文脉的延续性,还提出了如何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保留住那些珍贵的历史印记,让城市拥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结合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方式,让我对城市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关于社区参与式设计的内容也让我眼前一亮,了解到如何通过公众的积极参与,让景观项目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形成更有归属感的社区空间。每一篇文章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评分当我收到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是一名退休的建筑师,一直对城市景观的变化充满关注。这套杂志让我有机会以一种轻松但又不失专业的方式,继续学习和了解当下的景观设计趋势。我特别欣赏其中那些关于“地方性特色”景观的报道,作者们深入挖掘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条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能满足现代需求的公共空间。读到一篇关于某个古镇旅游开发的景观规划,作者是如何在保护古镇原有风貌的同时,通过精细的设计,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这让我感觉非常受启发。
评分能够一次性获得2018年全年的《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是一名景观学的研究生,正处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关键时期。这套杂志的内容,恰好弥补了我课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它提供的案例研究非常详实,不仅展示了最终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项目的设计过程、决策依据、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其中一篇关于“低碳景观”的探讨,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材、种植、水景设计等多个方面,来降低景观项目的碳排放,并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这些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形成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评分购买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绝对是我今年做出的一个明智决定。我是一名房地产项目的策划负责人,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对景观设计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体现项目的品质和生态价值。这套杂志为我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参考资料。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社区景观”和“度假酒店景观”的规划理念。文章分析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营造不同的社区氛围,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以及如何通过独特的景观体验来吸引游客,创造商业价值。杂志中对材料的运用、水景的打造、以及灯光的设计等细节的介绍,都给了我很多具体的启发。我常常会把杂志中的一些优秀案例,转化为对我们项目景观设计的要求,与设计师沟通时也更有底气了。
评分不得不说,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的编辑团队功力深厚,选题精准,内容丰富。我是一名在城市规划领域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一直关注着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理论。这套杂志恰好满足了我对深度解读和理论探讨的需求。2018年的几期,我尤其关注了关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景观规划,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如BIM、GIS、大数据)来提升景观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文章中对一些国外先进的智慧景观项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包括它们在节能减排、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这对我启发很大。同时,杂志中对“韧性城市”和“生态基础设施”等概念的讨论,也让我看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不仅仅是展示优秀案例,更是引领行业思考,推动理论创新。
评分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我最初预期的内容。我是一名在大学任教的城市规划老师,一直在寻找能够补充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优质教学资源。这套杂志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专题,作者们不仅展示了设计精美的广场、公园、滨水区,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入分析了这些空间如何影响市民的生活方式、社交互动,以及城市的活力。文章中关于“行为地图”和“空间叙事”的探讨,让我认识到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形态和功能的创造,更是关于故事和体验的构建。我计划将这套杂志中的优秀案例,引入到我的课堂上,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景观设计的魅力和意义。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选择购买这套《景观设计杂志(2018年一年6期年订)景观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类期刊杂志书》,主要是看中了它“一年6期”的完整性,想着可以系统地了解当年的行业发展。但真正读起来,才发现它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我是一名在城市建设领域工作的工程师,虽然不是直接做景观设计,但景观效果对于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体验至关重要。这套杂志让我有机会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建设。比如,我读到一篇关于“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融合的文章,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城市绿地、道路、屋顶等各个层面,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来达到雨水的吸纳、储存、净化和利用。这种将生态理念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思路,让我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