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格非作品系列:雨季的感觉》收录了格非1993年—1996年发表在各杂志上的文章,计有《湮灭》、《雨季的感觉》、《公案》、《相遇》、《武则天》、《初恋》、《凉州词》、《去罕达之路》、《紫竹院的约会》、《镶嵌》、《半夜鸡叫》、《时间的炼金术》等13篇,24万字,代表了格非创作逐步成熟的过程。
内容简介
《格非作品系列:雨季的感觉》是先锋、智性、敏锐、实力派、清华大学教授、“江南三部曲”作者格非的中短篇小说最新校订本,是最全收录版,共计小说13篇,包括《武则天》、《去罕达之路》、《半夜鸡叫》、《时间的炼金术》等。
作者简介
格非,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
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Ⅸ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以及“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目录
变与不变(代序言)
湮灭
雨季的感觉
公案
相遇
武则天
初恋
凉州词
去罕达之路
紫竹院的约会
镶嵌
半夜鸡叫
时间的炼金术
谜语
格非中短篇小说年表
精彩书摘
村长的脸立刻沉了下来:树生,不懂的事就不要乱说,你知道卑鄙是什么意思吗?树生心一慌,就反过来问村长,照你老人家说,那是什么意思?村长想了想,脸就红了。他转过身冲着我爹摇了摇头,现在的年轻人,不学点马列主义怎么行啊。玄圃,你是读书人,你来跟他说说。
我爹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好像感到很为难。过了一会儿,我爹说:村长,不瞒你说,我也不知道。
那天去参加婚礼的人,大都事先没有见过金子。
当新娘子跟在桂婶的身后走进屋来的时候,我爹正和村长在商量办学堂的事。金子并没有穿那件母亲送她的花褂子,而是穿着一件白色的丧服,她的胸前还佩着一朵黑色的绢花。大伙儿一瞧见金子,就全都不做声了,筵席上的气氛突然变得闷闷不乐。金子在屋里一走而过,好像她的到来不是为了跟大伙儿见个面,而只是偶尔从筵席上路过。
在喝完酒回家的路上,太阳已经躲到树篱的背后去了。福寿满脸不高兴的样子,他一边往前走,一边对我们说,他妈的,树生跟咱们半斤八两,凭什么就能娶回来这么个美人?他好像有些想不通。瞧他那副模样,不像是在生树生的气,倒有些像是在生他自个儿的气。
在这一点上,年保就比他开窍,他虽然也不怎么开心,但脸上却显得若无其事:好汉无好妻,懒汉攀高枝嘛。
晚上,我娘带我去仓库选稻种。村里的女人仍然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着金子。她们说来说去,无非是丧服、绢花、吉利不吉利一类的话。村里的巫婆,鸭子大婶靠在一只稻箱上,一声不吭。半夜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雨来,散工的钟声也跟着响了起来。在等待雨停的这段时间里,鸭子大婶终于开口说话了。
依我看,金子这姑娘有点不同寻常。
怎么个不寻常?一个女人赶忙问道。
鸭子大婶将灯芯捻亮,不紧不慢地说:我在世上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看到过金子这副面相。她如果不是神灵下凡,便是小鬼现身。
这个人日后注定了要在麦村兴风作浪,看来,往后麦村有难了。
经鸭子大婶这么一说,仓库里立刻就显得阴森森的。雨水沙沙地落在瓦楞上,一绺绺潮湿的夜气从窗口渗进屋来。
油灯的火苗在风中忽明忽暗。女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都有几分慌乱。
我娘端着筛子凑到鸭子的身边,低声问道:大婶,你这话怎么说?鸭子大婶闭起眼睛想了一会儿,朝我娘摆摆手:这事咱们先按下不表。
秋天很快就过去了。晚稻一割,风向转北,天上就下起小雪来。
这天下午,我娘正在为我们赶做过冬的棉鞋,树生急匆匆地来到我们家。
金子不见了,他说。
我娘扔下手里的针线,给他倒了一碗水,让他慢慢说。树生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来,递给我父亲:玄圃,你快看看,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我直到那会儿,才知道金子还会写字。
我爹从树生手里接过那张宣纸,并不急于看它。
他打开抽屉找他那副眼镜。好像树生越是着急,他就越是要拖拖拉拉地卖关子。
那副眼镜最后还是没有找到。
我爹在读信的时候,树生就眼巴巴地瞧着他。父亲皱眉头,树生也跟着皱眉头,父亲的嘴巴一张一合,树生的口水就流了出来。等到爹终于读完了那页纸,我听见树生长长地宽了一口气。
玄圃先生,你快说说,那纸上都写了些什么?
……
前言/序言
变与不变
《江南三部曲》问世之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和我商量,计划将我以前的作品也重新编辑出版,包括三部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和全部中短篇小说(分为三辑:取名《褐色鸟群》、《雨季的感觉》、《蒙娜丽莎的微笑》)。
除了《戒指花》、《不过是垃圾》、《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作品写于2000年之后,这些作品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的旧作。编订、翻阅这些旧作,虽说敝帚自珍,但多少有点陌生感了,也时时惊异于自己写作在几十年间的变化。
以前常有一种看法,以为作家的变与不变,主要是源于时代本身的急剧变化。列夫·托尔斯泰,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纳博科夫等等,都是如此。即以乔伊斯而论,若拿《都柏林人》跟《尤利西斯》比较一下,似乎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这两部作品出于同一个人之手。乔伊斯生活在风云变幻的世纪之交,对于时代的变革十分敏感,加之他本人也有强烈的革新小说技法的主观动机,这种变化,我们很容易理解。顺便说一句,就算没有后期的《尤利西斯》等现代主义作品,乔伊斯也是世界一流作家。
他的《都柏林人》在文学史上也形成了一个小传统。美国当代年轻作家耶茨所继承的,正是这个传统。至于纳博科夫,他一生辗转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和德国、法国、美国之间,生活动荡不宁,需时时适应新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小说风格不断出现变化也在情理之中。
但也有不怎么爱变的作家。卡夫卡、霍桑、海明威等作家相对稳定,写作风格没有出现过剧烈的变化和调整。海明威是一个特例,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也很复杂,但一生只写一个主题,居然也写成了世界级的大师。雷蒙德·卡佛是海明威的追随者,和我们生活于同一个时代,也不怎么爱变。
说到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就可以算得上文风不断变化的代表。
从《怀旧》这样的文言小说,到《狂人日记》,再到《呐喊·彷徨》和《野草》,一直在变。若不是去世较早,他往后的小说会有什么变化,今天已不好妄加猜测了。汪曾祺的例子也比较特别。我们所熟悉的汪曾祺,是写出过《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以及大量优美小品的那位作家。可汪先生写作《受戒》的那一年,他已经是60岁了。每念及此,总要无来由地为他老人家捏把汗:假如他活得与鲁迅先生一样长,也许《沙家浜》就要算他的代表作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也有不那么爱变的人。
张爱玲可以算一个,在不变方面,完全可以和海明威相媲美。看她的《小团圆》,不用说语言和基本修辞方法,就连题材、情感、观念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有时候会对古典作家心生羡慕。变与不变,似乎是职业写作出现以来才会有的苦恼。对于那些一生只写一部作品的小说家(比如曹雪芹)而言,想变都没有机会,倒也踏实。安心于茅庐高卧,省了多少六出祁山的左冲右突!但转念一想,也不尽然。古代作家写作的大宗不是小说,而是文章和诗词,其实变化也是始终存在吧,否则就不会有“庾信文章老更成”这样著名的感慨了。
格非 2012年10月
格非作品系列:雨季的感觉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