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徐文堪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0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19030
版次:1
商品編碼:1141193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六閤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1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是著名文史學者徐文堪的文章閤集,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漢語詞匯和發展的專題文章。第二部分是談東方學內容,如粟特文明與華夏文明的交流,阿爾泰學人物等。第三部分談其父徐森玉的學術,及其師友如嚮達、袁同禮、方誌彤等迴憶文字。作者知識淵博,對漢語和東方學有深湛研究,《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可讀性也很強。

作者簡介

  徐文堪,男,1943年10月生於上海。196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曾在中學任教。1977年起參加《漢語大詞典》編纂工作,為編輯委員會委員,主要編寫和定稿人員之一,現為《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編委會委員。任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辭海》編委會委員。被聘為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兼職教授、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美國亞洲學會(AAs)會員。長期參與大中型中外語文工具書的策劃、編寫和審稿。業餘從事古代中亞和內亞文明、古代中外關係、歐亞大陸史前史、語言學、人類學等方麵研究,著有《吐火羅人起源研究》、《外來語古今談》等;譯作有《中亞文明史》(第二捲,閤譯)、《上古漢語的輔音係統》(閤譯)、《塔裏木古屍》、《唐代變文》(校訂)、《經由日本進入漢語的荷蘭語藉詞和譯詞》等。

目錄

談語言起源與古代語文的釋讀
談《現代漢語詞典》及詞典的編纂
論印漢翻譯史研究和佛教漢語詞典編纂
《漢語大詞典訂補》後記
漢語詞源詞典的編纂
談早期西方傳教士與辭書編纂
馬禮遜及其漢語研究
關於近現代漢語新詞詞典的編纂
張永言《語文學論集》讀後
關於“身毒”、“天竺”、“印度”等詞的詞源
關於越南語的係屬
人類起源問題上的中國聲音
尋找北京人化石的新綫索
基因、語言和族群起源
對“農作—語言擴散假說”的審視
略談有關南島語的幾個問題
也談“種族”
維也納歸來談吐火羅學
吉爾吉特寫本研究的可喜成果
《夏鼐日記》整理編輯工作指瑕
巴利語佛典漢譯的新開端——兼談我國傣族佛典的整理研究
“漢學”與“虜學”之互動
粟特文明與華夏文化
關於古代中國羅馬城的討論的“終結”
令人神往的伊特魯裏亞文明
由阿富汗梅斯·艾納剋遺址想到的
《林藜光追思》譯校按語
不應被遺忘的方誌彤先生
略談王靜如和孔好古
敬悼耿世民先生
永懷中國現代圖書館事業的奠基者袁同禮先生
深切緬懷季羨林先生
“瑣事”憶辛笛
功績與精神永存——徐森玉和西北科學考察團
悼印度傑齣學者納拉揚教授
悼念當代傑齣漢學傢蒲立本教授
《玄應和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序
關於《嚮達文集》的編輯與齣版——紀念嚮覺明先生誕辰110周年
衛匡國及其《中國新地圖集》
讀《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後記

前言/序言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古代中亞的曆史和文明(特彆是吐火羅問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古人類學、亞洲各族及其語言的起源等,在國內和美國、丹麥、韓國發錶論文數十篇。

評分

  全書根據內容的區彆,分成四編。第一編由7 篇文章組成,集中於陳寅恪先生生平、交遊的考證以及身後事的介紹。第1 篇《陳寅恪1949 年有意赴颱的直接證據》、第2 篇《陳寅恪1949 年去留問題補談》和第3 篇《關於唐筼赴港的新材料》, 探討的是陳寅恪、唐筼夫婦1949 年的去留問題。第1 篇除瞭披露一條最重要的“直接證據”之外,還轉引瞭1949 年5 月10 日陳寅恪先生的一封信作為旁證。此次修訂,恢復瞭這份信的原貌——全文照錄,繁體付排。當然,原函的錯彆字則作瞭必要的訂正——“曾昭倫”應為“曾昭掄”。另一個變化,是對相關的一條注釋增補瞭最新的考辨。第2 篇,主要是改寫瞭幾條注釋。第3 篇原本是第12 篇《往事如煙耐追摹》的一節,《往事如煙耐追摹》在《南方都市報》刊發時,這一節的標題特彆醒目,以至於不少讀者誤認為是兩篇相對獨立的文章。鑒於第12 篇的主體是一篇書評,而這一節是對唐筼女士赴港問題的補充迴憶,這一次索性一分為二,將它單獨成篇。第4 篇《有這樣一本〈寒柳堂集〉》、第5 篇《〈有這樣一本寒柳堂集〉補正》,是對書友張學東君購藏的一冊《寒柳堂集》所作的考證,牽涉的人事自然和該書的作者陳寅恪先生相關,從中正可以看齣陳先生的交遊,其意義絕不止於提升一本書的收藏價值。撰寫這兩篇文章,讓我真正意識到瞭網絡帶來的便利,也再次體驗到瞭友情傳遞的溫暖。收入本書時,對各條注釋進行瞭規範化處理,同時提供瞭最新的信息,如關於張遵騮、王憲鈿夫婦的一篇迴憶文章——“旗人Sogiya ”的博文《永安南裏的張府》。第6 篇《〈夏鼐日記〉裏的“陳寅恪話題”》依次梳理瞭《夏鼐日記》提到陳先生的22 段文字,範圍較陳、夏交往更廣,其中不乏新材料,既可溫故,又可知新。這次除瞭重新核校夏氏日記原文,還補入瞭鄭天挺先生的一則讀書筆記,使得相關內容更趨細密。第7 篇《陳寅恪、唐筼骨灰安葬側記》是對陳氏伉儷身後事的介紹,現根據潘益民君首先公布的陳方恪等緻陳毅函,重寫瞭第3 自然段,注釋也相應地有所調整。原文第六部分,當年是為瞭吸引眼球而添加的,與正題關係不大,這一次全部刪汰。

評分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評分

也談“種族”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關於越南語的係屬

評分

1977年起參加《漢語大詞典》(全書4500萬字)編纂工作,為主要編寫人員之一,並任定稿編委

評分

關於“身毒”、“天竺”、“印度”等詞的詞源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六閤叢書:編餘問學錄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