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叔本华思想随笔》是从《叔本华全集》卷2、卷4中选取了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10篇随笔,论教育、论天才、论美、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性爱等。这些随笔集中反映了著者对教育、天才、审美、命运、性爱等问题的独到见地,处处闪烁着叔本华思想的智慧之光。
内容简介
《叔本华思想随笔》是作者叔本华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天才、教育、命运、心理、性爱、艺术欣赏等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韦启昌,1962年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 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中得益,我真算是幸运的了。这两样东西就是叔本华的著作和古老的中医。 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思想所引起我的赞叹、爱慕,给予我的精神愉悦,也只有中医的理论及实践可堪相比。两者都是那样的深邃、朴实、直接,其根本观点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以后有机会,笔者或许会把这方面的体会公诸同好呢。 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邂逅”叔本华的,并为之“惊艳”,虽然那是在街边买到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台湾节译本,译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以能阅读叔本华、茨威格的原文为享受目标。托玛斯·曼津津乐道的“斜躺在沙发上整天阅读叔本华”的美妙感觉,肯定是得到个中三昧而发。 叔本华的著作给予了我许多,翻译它们是某种微不足道的答谢。正如中医给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医给病人解除痛苦作回报一样。看到读者通过我的译本而欣赏到叔本华,就犹如看到病人经我之手解除了病痛。最实在的报酬对我来说不过如此。 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竞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 译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阿德勒著《儿童的人格构成及其培养》。
目录
论教育论天才论美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性爱《论性爱》附录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论哲学和智力伦理道德散论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
精彩书摘
论教育 1 由于我们智力的本质所使然,概念应该来自我们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中间经过抽象这一过程。因此,直观认识是先于概念知识的。如果我们确实以这一顺序认识事物——就像那些自己的亲身经验就是自己的老师和教材的人一样——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得很清楚:我们的哪些直观认识隶属于我们所掌握的哪一个概念,并被这一概念所代表。我们就会对这两者都了如指掌,并因此能够得心应手地应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事物的程序和方法称为自然教育。 相比之下,人为的教育就是在我们还没有对这一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经验随后会为这些概念提供直观认识,但是,在此之前,我们会在运用这些概念时出现失误。这样,我们对人、事的看法、判断和处理都会出现错误。教育也就以这样的方式制造出偏差、扭曲的头脑。因此原因,我们在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大量地阅读,但随后在踏入社会时,我们却表现得有时像个怪人,有时又跟一个白痴差不了多少;在某一刻很紧张拘谨,但在另一刻却又相当冒失莽撞。我们的头脑充满着概念,并跃跃欲试地运用这些概念,但在套用这些概念时似乎总是颠三倒四。这是搞乱了从根据到结果的顺序所引致的后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先获得概念,最后才是直观认识——这完全违背了我们思想智力的自然发展过程。教师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而是致力于把别人的现成的思想、观点填塞进小孩的脑袋。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纠正这种由于运用概念不得法所导致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亲身历练才行。这种纠正很少能够完全成功。因此,很少有学究具备健康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而这些东西通常连一个文盲都会有的。 2 根据以上所述,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这一世界,而获得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不过,就像我已表明了的,这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到:对每样事物的直观走在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前,然后是狭窄的概念,最后才是广泛的概念。这样,传授知识的程序就是依次把握概念和以这些掌握了的概念为前提的新概念。但如果在这程序中跳过了某些环节,那就会出现残缺不全的概念,而由此又会产生出虚假的概念。到最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因人而异地有所偏差。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长时间——许多人甚至终其一生——保留这种偏差走样的认识。谁要是检查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所致,这有可能是人为的——教育者向我们灌输了虚假的概念;也有可能是自然的一一我们自己本人缺少了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清楚掌握知识确切的自然顺序,这样,才能够讲究方法地、以符合这种顺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事物及其关联,而不会一味向他们灌输一些荒唐的见解——以后要消除它们都是很难的。首先,我们必须防止孩子运用那些他们无法对应清晰之概念的字词。不过关键之处始终在于直观认识必须先于概念而至,而不是颠倒过来——但这恰恰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不幸情形,就好像小孩出生时脚丫先伸出来,或者写诗歌时先写韵脚一样!因此,当小孩的头脑里面还很缺少直观印象时,概念和定见,甚至偏见,就已经打印在小孩的头脑里面。以后,这些孩子就把这些现成的工具套用于直观知识和经验。其实,概念和定见应该是直观认识和经验的结晶。直观印象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它们在简洁和快捷方面,不是抽象概念的对手——后者很快就把事情概括打发;所以,要纠正那些先人为主的概念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或许这工作永远也无法完成。因为直观知识在各个方面都与先人为主的概念相抵触,所以,我们的直观所告诉我们的东西预先就被认定是片面的,或者干脆遭到否定。人们对直观认识视而不见,以保护先人为主的观点免遭伤害。所以,许多人经常终其一生都受着自己定了型的思想的压迫,这些思想也就是由荒唐的念头,古怪的想法、怪癖、狂想和偏见所组成。的确,这种人从来没有尝试过从直观和经验中总结出基本概念,因为一切概念从一开始就都现成地提供给他们。正是这一原因使无数这样的人变得那样肤浅和乏味。所以,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应该坚持采用合乎自然的培养知识的方法。概念只能出自对事物的直观;起码概念不可以由非直观素材加以证明。这样,小孩只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却都是精确和有充足依据的。他们就会采用自己、而不是别人的一套标准衡量事物。他们也就不会沾上众多千奇百怪的观念和想法。要驱除这些东西起码需要以后的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他们的精神思想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偏见和习惯于对事情的清晰、透彻的判断。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原型中了解到生活之前,他们不应该从其复制件中认识生活的任何方面。因此,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他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然后就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否则,他们的头脑就将充满虚幻的东西;他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错误地理解现实,或者会削足适履,徒劳地根据那些虚幻的东西来重塑现实,并因此在理论上,甚至在实际中步入歧途。早年灌输进头脑的虚幻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偏见所造成的损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世事和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就不得不主要用在消除这些偏见方面。根据狄奥根尼斯的记载,甚至安提西芬尼作出的回答,也是依据上述这一道理:“当被问及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时,他回答说:‘学会忘掉坏的东西’。” ……
前言/序言
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早在29岁就出版了奠定其哲学思想体系的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之后他陆续出版了不少论题广泛的作品,包括《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在这些著作里面,叔本华对其在“主要著作”(叔本华语)里所提出的基本思想作出了更详尽的阐述和广泛的论证。本随笔集里的文章全都属于叔本华的后期著作(《附录与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涵括大自然物理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涉及自然科学、美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但这些思想全都围绕着“意欲”和“智力”(认识力)的核心概念。据叔本华认为,意欲是构成这个世界一切事物内在的、真正的核心,是“自在之物”,属于形而上;我们所看见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包括人、动植物、无机体等)都是基本生命力、自然力,亦即意欲的载体;丰富多样的现象世界是意欲在各个级别客体化的结果。我们人类则是意欲最高级别的现象。智力则是派生的,是为盲目的意欲配备的、帮助其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在本质上与动物的爪、牙、翼没有区别。因为“意欲”和“智力”是构成我们这一现象世界的两要素,这两者的本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因此就构成了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叔本华主要著作的题目就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一点(“表象”就是智力运作以后的结果)。本书的全部文章当然也都围绕这一对核心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论教育》则单独讨论对智力的培养)。 我们意欲(它体现为我们既定的性格、我们意愿和欲望的倾向等)的行为与飞流直下的瀑布在本质上同是意欲的现象,这两种级别不同的现象同样遵循着因果律而活动(变化和发展),只不过无机体根据机械、物理、化学的原因(Ursache)而活动,人和动物则根据动因(Motiv)而活动起来,而被区别称为“动因”的同样是原因——但这些原因经过了认知功能(亦即智力)这一中间媒介。在叔本华的眼里,大自然中的无机体、植物、动物乃至人这些逐级向上的意欲的现象,其根本区别只是认知(智力)的程度。虽然叔本华很关注自然物理科学(他曾写过《论视觉与颜色》的科学专著,在他的著作中,读者也可以看到他那丰富的、惊人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学、植物学和人体解剖学中的微细的神经系统的知识),但他明显更加致力于发现更为复杂、隐蔽,因此也就是更为困难和有趣的关于人的心理道德行为(亦即人的意欲活动)的规律,因为,就像叔本华所说的,心理、道德的真理比自然物理方面的真理向我们透露更多内在的含意(《伦理道德散论》)。这是因为虽然人的道德性格活动和物体的机械物理活动同样都是在具备充足原因以后就必然地展开,但由于经过了人的智力的媒介,那驱使人们的意欲活动起来的动因就变得复杂和隐蔽得多;这些很多时候甚至只是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动因在与同样是深藏的人的性格相互发生作用时,其幽暗、微妙的过程都是难以看透的。正因为这些运作过程发生在“还是笼罩着一片黑暗的内在意识”之中,所以,很多被叔本华发现并反复和充分论证了的看似简单的说法直至今天仍然似乎是闻所未闻、与众不同。例如,人的道德性格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道德是教不会的;真正的美德行为并非出自认识力,这些行为与大自然的现象相矛盾,因此是“神秘”的,等等。《伦理道德散论》和《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简称《意欲》,下同)对人性、人的道德行为的性质和基础、智力与道德(亦即动因与性格)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探讨。 贯穿叔本华整体思想的始终是这一根本观点:意欲是这一世界的主人,是君王;而智力永远只是为这个君王服务的仆人,是为意欲的奋斗找到目标和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的向导、顾问。本书中《意欲》一文尤其详尽地阐述了意欲和智力的主仆关系,以及智力听命于意欲的种种心理和生理情形。与意欲的强大和不可驯服相比,我们的认识力是势单力薄的,并且还经常不得不因为其主人的缘故而做出阿谀奉承、弄虚作假的勾当。就像叔本华所说的,“我们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渴望什么或者害怕什么,我们可以积年抱着某种愿望,但却不肯向自己承认,甚至让这一愿望进入我们清晰的意识,因为我们的智力不获同意知道这些事情”;“我们对于自己做出这样的事情和不做那样的事情的真实动因的判断经常是错误的,我们不愿向自己承认真实的动因,因为它与我们对自己的良好看法压根儿不相匹配”(《意欲》)。出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东西往往经过了一番乔装打扮。关于认识力是意欲的产物并隶属于意欲,叔本华有一生动的比喻:意欲是植物的根部,深藏于黑暗、潮湿之中,智力则是植物顶端的叶冠,伸向光明、干燥之处,而认识(意识)着的我则是连接根、冠两端的茎;意欲活动是颤动的琴弦,智力则是琴的共鸣板,由此产生之回声则是自我的意识(《意欲》)。甚至在睡眠中,意欲仍控制着梦中的情景为意欲服务(《论命运》)。在半个多世纪以后,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内在意识的分析令世人瞩目,他通过研究大量临床心理患者的个案得出的结果与叔本华对自我意识的揭示如出一辙。根据弗洛伊德在1923年发表的《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意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本我”是各种本能与欲望的贮存所,“超我”则是道德说教、伦理规则、宗教教义等上层建筑,而进入我们意识的则是“本我”和“超我”角力后的结果。弗洛伊德对于受到歪曲的精神意识、心理疾病以及“本我”的主要构成部分——性的驱力——的论述与叔本华在这方面的理论(除了本书《意欲》、《论性爱》以外,读者可参阅叔本华的《论疯狂》等文章)不仅“神似”,甚至还达到了某种的“形似”。只不过叔本华看得更深刻:认识力要接受和正视哪些“超我”的内容,归根到底,还是由意欲(性格、道德倾向)决定。叔本华的意欲比弗洛伊德的“本我”更强大,与认识力(即弗洛伊德“超我”的内容)的联系更密切;认识力和意欲是同一株植物的两端。根据这一道理,讴歌和提倡“奉献”精神的社会风气终究不会使一个充满自我的人在寻求一己之利时束手束脚。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自己的学说与叔本华思想的渊源关系,他说过:“关于人的无意识内心活动的假设和思想对于科学和生活意味着多么重大的影响——对此很少人是清楚的。但我们必须赶紧补充这一点:并不是精神分析学派首先迈出了这一大步。著名的哲学家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尤其是伟大的思想家叔本华——他的无意识的意欲就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学的心理欲望和驱力。另外,这个思想家用印象深刻、令人难忘的语言提醒人们注意到性的欲望所具有的、一直以来受到人们低估的含意。”叔本华所揭示的关于意欲与智力关系的真理意义重大,它推翻了众多哲学家一直以来的论断;后者认为人的真正本性或者内核就在于人的认知意识;人的本我就是认识、思想的部分,而意欲活动的本质和方向则是认知、思想的产物。叔本华称这一见解为“极其古老、普遍和根本性的错误”。这一谬误的结果之一就是把人的认识水平(智力)与道德性格(意欲)说成是因果关系。不少人至今仍然把自己行为的性质煞有其事地解释为自己认知或者缺乏认知的必然结果。这方面的极端例子就是把那些做出精心设计、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事后迅速逃逸的罪犯解释为法盲(亦即不知自己的行为是犯法)的原因,是“小学文化”或者干脆“没文化”所致,是没有端正世界观的问题;人们仍然对大学生犯罪或者硕士生打老婆一类的事情感到困惑不解;而那些做出高尚行为、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则是因为阅读了“英雄人物传”、“励志篇”一类读物的缘故。孵化鸡蛋的温度被说成是小鸡生成的原因;把晚间提着灯笼走路的人的原动力归于手里提着的灯笼(这例子见《意欲》)。正因为时至今日,在人们的认识里仍然存在这样的误区,所以,叔本华的思想仍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叔本华形容《意欲》一文所“教给读者关于人的内在知识,或许比许多系统的心理学还要多”。这并非虚言,因为他端正了我们认识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佛教有过“境由心造”一类的理论,我们中国也有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能够如此系统、详尽地阐述这种心理意识的原因和过程,叔本华实为第一人也。 在本书的另一名篇《论性爱》里,叔本华通过讨论性爱的本质和过程,是从另一方面阐明意欲直接左右智力的例子。在激情之爱(意欲活动)的影响下,我们的智力被在这里现身为本能的意欲完全操纵和愚弄,但我们对此却又毫不知情。在《论命运》里,叔本华更将意欲比喻为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大梦的总导演——这场大梦包括人、外在事件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一切都被一条看不见的线绳有条不紊地组织、协调、贯穿起来,而具体实施、进入我们意识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遵循着严格的必然性”这一客观规律。前一种情形由看不见的机缘巧合组成,“超乎人的理解力”(叔本华语);后一种情形则是可被实证、能为人类所认识的事物发展因果律所致,两者并行不悖,后者是前者的明现而已。另外,叔本华对“偶然”所作的并非形而上的解释印证了他提出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遵循着严格的必然性”这一真理。叔本华在《论命运》里的看法“相当大胆”(叔本华语),如果结合他的一贯思想,亦即认为这整个世界是意欲的客体化显现,而我们人只是这整个世界的一小部分,那么,这些思想的产生就是最自然不过的。《论性爱》就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人类在全然不知道自己某一目的的情况下,为着这一目的而发挥想象、投入行动并最终达成这一目的。在《论命运》里所讨论的情形在本质上只不过是类似事情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发生而已。另一个例子就是既然我们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神经、细胞为着我们机体的生存而相互密切合作,其精妙、默契之处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那么,把我们只是构成其中一部分的世事人生看作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在这一更大的整体之中,我们在不明最终目的的情况下通力合作、达成一个超乎我们智力所能理解的目的——在这两种相似的情形里,难道后一种情形比前一种情形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吗?我们既然可以把前一种情形视为理所当然,那么,后一种情形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吗?之所以这一问题存在认识(或者说想象)上的困难,仍然是我们习惯于过分强调人的认知作用的缘故,不知天高地厚达到了可笑的地步。虽然叔本华把这一思想认为只是“在形而上学的领域里所做的梦幻想象”,但这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叔本华求实的真正哲学家的风范,因为在这一章所讨论的属于形而上的东西,确如叔本华所言,是“非人的智力所能探究的”。但从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发现:叔本华哲学的各个部分都是连贯、协调和统一的。另外,叔本华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以有形的世界及其事物作为审视素材。叔本华随时把所发现的、深藏在大自然背后的真理放到大自然现实中验证和核实,亦即把从主体角度出发获得的观点与从客体立场引申出来的观点互为印证和阐释(在本书《论哲学和智力》一文里,叔本华详细解释了这种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探讨思想真理方面,叔本华真正称得上是“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讨论道德(《伦理道德散论》)、人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和表现(《论美》、《论天才》)、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心理散论》、《论性爱》、《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等其他问题时,叔本华都一贯以充分、翔实的现实事实和例子,以支持和证明他那些高深的、并且很多时候是形而上的观点,眼睛始终盯着客观现实的世界。在《论哲学和智力》里,我们还读到了叔本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对哲学与文学的异同,哲学的任务、方法、类别,人们常说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本体论”和与思想智力运作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所作出的精辟和深入浅出的论述。 在《心理散论》中,叔本华则对司空见惯的人的心理、精神现象及其含义作出了解释,包括人的希望、恐惧、憎恨、鄙视、愤怒、执拗、记忆等,内容多样,但主题始终围绕着意欲和智力在人和动物身上的显现。 当然,只有到了人这一级别,意识才有可能成为一面客观反映世界的镜子。真正达到了这一意识境界,人也就是处于客观认识和审美状态之中,而在这方面达致最高程度也就是到达了我们称之为“天才”的级别(《论美》)、《论天才》)。济慈的诗句概括了叔本华的观念:“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在《论美》里,叔本华对美、审美状态、艺术的各个类别,包括雕塑、音乐、戏剧、小说、绘画等,提出了许多历久弥新的见解。 在《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里,叔本华通过对人、动物在意欲和智力方面细致的比较、分析,为我们描绘了人的生存本质和状态——这些冷静、客观的见解与常人的观点有别,但却与婆罗门教、佛教和真正的基督教里面的深奥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叔本华的观点由于过于深刻和真实而不为常规思想的人所认同,不少人更是想当然地把这种毫不客气、手术刀般锐利的观点斥为令人沮丧、泄气,但认真细读这篇文章,任何不带偏见和有一定思想的人都会看出:这篇文章就像任何一部优秀的
叔本华系列:叔本华思想随笔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好书啊好书,最爱叔本华的书了,推荐读一读,真的好
评分
☆☆☆☆☆
历史叙述、历史记忆,甚至作为学科的历史学,都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带有偏见。王明珂援引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观点指出,包括历史学在内,社会科学通常 会受到社会性偏见、学术场域偏见、学术偏见的影响。作为历史人类学者的他,坦言人类学因为强调文化、宗教的特殊价值,因而将由此造成的剥削与迫害视为理所 当然;而在历史学中,主流史学常常不免带有主体国家、民族的视野,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会在表述中被边缘化。。。。。
评分
☆☆☆☆☆
这是很好的东西,非常地值得购买。
评分
☆☆☆☆☆
开始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是始于叔本华。
评分
☆☆☆☆☆
挺好的。。。。。。。。。。
评分
☆☆☆☆☆
尼采都是因为看了他的书才成为那么伟大的哲学家,所以果断入了全套,努力学习他伟大的思想。
评分
☆☆☆☆☆
货已收到,还没打开就评价了,因为我会喜欢的
评分
☆☆☆☆☆
飞铲给力啊,,自营物流就是快
评分
☆☆☆☆☆
这是很好的东西,非常地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