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水经注疏补(上编)》以段仲熙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为工作本,按一至十卷分卷作补。如学林界颇有争议的卷一,解译了中国西部九大水系的水源,分析了西部佛国文化,确定了昆仑释氏所指,科学的确定了神仙居地与现代旅游景点的关系。历史上的源出地名,以现代县地图为基础,补到村级地望,一了过去的争论。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前言
《水经注疏》凡例
《水经注疏》补疏凡例
《水经注》序
水经注疏补卷一 河水
水经注疏补卷二 河水二
水经注疏补卷三 河水三
水经注疏补卷四 河水四
水经注疏补卷五 河水五
水经注疏补卷六 汾水沧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
水经注疏补卷七 济水一
水经注疏补卷八 济水二
水经注疏补卷九 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
水经注疏补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又南,疏:朱又上有河水二字,赵同,戴删。过河东北屈县西。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疏: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河东郡,《晋志》属平阳郡,《魏书,地形志》,平阳郡禽昌,二汉属河东,即汉、晋之北屈也。神(鹿加)元年,世祖禽赫连昌,置禽昌郡。真君二年改,七年,并永安属焉。又定阳郡定阳,延兴四年置。《元和志》,后魏孝文帝于北屈县南二十一里,置定阳郡,即慈州理是也。《寰宇记》,魏于白马城置禽昌县。按:禽昌治白马城,即今临汾,不得在北屈。考魏平阳郡北屈与狐讘等县故城,同属。《寰宇记》,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汉狐讘县故城。曹魏别置狐讘县。是魏、晋之狐讘,已非汉旧。今吉州北接太宁,为汉北屈,其北则永和,为汉狐讘,又北则为汉西河郡地。盖汉末地荒,西河之中阳诸县,既移治太原,而狐议、北屈亦移治平阳。狐讘以《寰宇记》曹魏别置之文,人犹知其移治,而移治所在,已不可考,则名存而实晦。北屈徙治,世无知者。然《地形志》既谓禽昌即北屈,《寰宇记》又谓禽昌在白马城,与二《汉志》所称,北屈有壶口山、采桑津者,明为为二地,则实存而名晦。参互考之,犹可得其大略。《司马子政庙碑》云,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盖狐谣、北屈近接西河,其移治必在同时。
晋以后皆因魏旧。魏世祖所置禽昌,乃魏、晋移治之北屈,至延兴中,始于汉屈北县地置定阳郡县也。唐慈州城即今吉州,则北屈故城亦在州北。北十里有风山,疏:朱十里上有脱文,赵同,戴增西四二字。守敬按:戴臆增,非也。《初学记》八、《御览》四十五引此并作十里。考宋白《续通典》,汉北屈县在吉乡县北二十一里。《元和志》,风山在吉昌县北三十里。唐之吉昌,后唐改吉乡,即今吉州治。则风山约在北屈城北十里,《注》脱北宇耳。今订。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疏:守敬按:《初学记》引无习字。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①疏:朱略上有而字,赵同,戴删。盖常不定,疏:朱脱常字,赵、戴增。守敬按:《御览》引有常字。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门山与龙门山相对。疏:朱二句作河南孟门山五字。赵据《寰宇记》引此,增与龙门山相对六字。守敬按:《元和志》、《御览》四十引,并作河水南出孟门,与龙门相对。《御览》又作南出孟门山。赵增未尽。董佑诚曰,《元和志》,文城县东南至慈州六十五里。孟门山,俗名石槽,在县西南三十六里。按山在河中,故曰河南,在今吉州之西北,宜川之东北,河流所经。《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③其下多黄垩、湼石。疏:守敬按:《北次三经》文。《尸子》疏:朱作《淮南子》,赵、戴同。守敬按:《淮南·本经训》,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云云,文多与此异。此系《尸子,君治》篇文,见《羣书治要》。又引见《山海经》(《北次三经》)注及《穆天子传》注,然则当作《尸子》,今订。③曰:龙门未辟,疏:龙门见后。吕梁未凿,疏:吕梁见前。
……
前言/序言
水经注疏补(上编)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杜甫及其詩歌之出現,當與其所處之歷史條件及文學淵源密切相關。開元治世是唐朝封建社會發展的頂點,政治昌明,經濟富庶,社會安定,文化繁榮,思想活躍,中外經濟文化之交流空前頻繁,人的精神面貌昂揚樂觀。杜甫《憶昔》詩中有如是描述: 『憶昔闈兀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纨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與此同時,也潛伏着複雜的社會危機。天寶末年的安史之亂,則是唐朝極盛而衰之轉折點,各種社會矛盾的總爆發,其來勢突兀,形勢急轉直下,兩京陷落,玄宗奔蜀,胡逆稱帝,民墜塗炭,天下大亂,持續八年之久,造成整個社會大破壞。史载: 天寶十三载(七五四》,全國户數九百六十一萬
评分
☆☆☆☆☆
虽然委贵,但是很值得.16K,页数:1033,超级大部头.再加上活动满减,很值得拥有.中国西部九大水系的水源,西部佛国文化,历史上的源出地名皆有涉及,内容全面权威.赞!
评分
☆☆☆☆☆
序是陈桥驿所写,新书的序写的非常冗长,思路混乱,极乏文才。书纸张很好!但参考文献排序一塌糊涂,第一作者于前言竟不提第二三作者一字,第二作者杨世灿正为其父,可谓大不孝!
评分
☆☆☆☆☆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全书一万余字,而《水经注》40卷字数超出《水经》二十余倍,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自成巨著。郦道元在注文中纠正了《水经》的许多错误
评分
☆☆☆☆☆
上编终于趁着活动买到了,很有价值的一本书,期待下编!
评分
☆☆☆☆☆
序是陈桥驿所写,新书的序写的非常冗长,思路混乱,极乏文才。书纸张很好!但参考文献排序一塌糊涂,第一作者于前言竟不提第二三作者一字,第二作者杨世灿正为其父,可谓大不孝!
评分
☆☆☆☆☆
好书 不错 下次还在京东买
评分
☆☆☆☆☆
水经注疏补(上编)水经注疏补(上编)水经注疏补(上编)水经注疏补(上编)水经注疏补(上编)水经注疏补(上编)水经注疏补(上编)
评分
☆☆☆☆☆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全书一万余字,而《水经注》40卷字数超出《水经》二十余倍,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自成巨著。郦道元在注文中纠正了《水经》的许多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