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藝術

插花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莎仁圖雅,陳翼翔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4090456
版次:1
商品編碼:1145651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5
字數:373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插花藝術》全麵係統地介紹插花藝術的基本知識及插花創造的基本原理,突齣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訓練,重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全書共分10章,主要包括緒論、插花藝術發展簡史、插花基本知識、插花造型基本理論、東方式插花藝術、西方式插花藝術、現代自由式插花藝術、藝術插花、禮儀插花、插花作品鑒賞與品評比。每章章末配有復習思考題,在書末附有實訓指導,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際動手能力。
  《插花藝術》可作為高等院校農學、園林、園藝等相關專業學生學習插花藝術有關理論與技能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各級插花員、花藝師等插花行業相關人員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插花藝術基本知識
第二節 插花藝術的類型
第三節 插花藝術的作用
第四節 學習插花的方法

第二章 插花藝術發展簡史
第一節 東方式插花藝術發展簡史
第二節 西方式插花藝術發展簡史
第三節 我國插花藝術發展狀況

第三章 插花基本知識
第一節 插花必備容器和用具
第二節 花材相關知識
第三節 插花基本技能
第四節 花材養護與保鮮

第四章 插花造型基本理論
第一節 造型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插花造型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插花創作的基本步驟
第四節 插花藝術的意境創作

第五章 東方式插花藝術
第一節 東方式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第二節 東方式插花藝術造型設計的要求
第三節 東方式插花基本花型及插製技法
第四節 中國古典插花的花型及意念
第五節 日本傳統插花的花型及意念

第六章 西方式插花藝術
第一節 西方式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第二節 西方式插花藝術造型設計的要求
第三節 西方式插花基本花型
第四節 西方式插花基本花型的插製技法

第七章 現代自由式插花藝術
第一節 現代自由式插花藝術風格特點
第二節 現代自由式插花藝術錶現技巧
第三節 乾花、人造花插花藝術

第八章 藝術插花
第一節 藝術插花的特點
第二節 藝術插花的創作步驟
第三節 藝術插花的環境布置

第九章 禮儀插花
第一節 禮儀插花概述
第二節 禮儀插花製作
第三節 婚禮場景插花裝飾品製作

第十章 插花藝術作品鑒賞與品評
第一節 插花藝術作品鑒賞
第二節 插花藝術作品品評

實訓指導
實訓一 插花風格欣賞
實訓二 插花基本技能
實訓三 東方式插花基本花型製作
實訓四 西方式插花基本花型製作
實訓五 花籃製作
實訓六 花束製作
實訓七 現代自由式插花花型製作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節 東方式插花藝術發展簡史
  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早在西漢時,已有把花枝均勻地插在盆中的簡單的插花形式。到東漢末年,插花成為佛事活動的供養物之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插花都帶有濃鬱的宗教色彩。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展到宮廷和民間,齣現瞭花文化,插花藝術日趨成熟,並於這個時期隨著文化、宗教等的交流開始傳人日本。日本花道在中國的影響下得以發展,於500年前形成瞭日本獨特的風格和花道精神,其流派頗多,如以草月流派、小原流派、古流派等,對東西方插花藝術的交流與融閤起到瞭巨大的作用。
  一、中國插花藝術發展簡史
  (一)發展階段
  中國插花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深遠的民族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在5 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後期,我們的祖先就把美麗的花卉紋飾燒製在陶器上。中國插花按廣義概念(包括容器和非容器插製)計算,有3 000餘年曆史。按狹義概念(僅指容器中插製)計算,也有近2 000年曆史。中國插花在漫長歲月中,曆經坎坷,幾度興衰,但是最終仍伴隨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延綿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美的古典藝術之一。其發展曆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原始萌芽階段(先秦時期)——佩花或秉花
  在奴隸製社會的夏、商、西周時期,花卉紋飾不僅可以從陶器上看到,在青銅器上也可以看到。到瞭西周至春鞦中期就有瞭文字記載。在民間也已有廣義的原始插花形式齣現,一直到此時期摺枝花應用廣泛,每逢節慶、踏青、訪友及祭祀時,先民們摺取野花插在頭上來裝點鬢發,所謂“菊花須插滿頭歸”“插瞭梅花便過年”,便是這一情景的寫照;人們將花或佩戴胸前、係於腰間,或成束擺放於神座前,或懸掛於屋梁、船頭、木車等上,或用來裝扮、美化環境,或傳情抒懷、寄托心麯,這是插花藝術的雛形。後來纔漸漸發展到以鮮花和果品供神。雖然這些錶現形式無藝術造型,無章法和技巧,但極具實用性和浪漫情趣,以花傳情,藉花抒懷,將自然美與人文之美(品德、思想)融為一體,不僅體現瞭“天人閤一”的自然觀,而且也充滿瞭浪漫神奇的文化內涵,為以後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獨特風格的形成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成書於春鞦時期的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和我國傑齣詩人屈原的《楚辭》中有插花藝術的描述,如《詩經.溱洧》中的“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繭兮……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描寫當時未婚男女青年手持花枝香草到溱河、洧水邊踏青祭祀,談情說愛,臨彆時摺下芍藥花枝相贈以錶達相互愛慕思念之情的詩句。他們摺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說的切花。還有《詩經.東門之粉》中的“視爾如蓧,貽我握椒”,蓧即錦葵花,椒即一種香草,其意是“我看你像錦葵花般的美麗,你就送我一把鮮花椒吧”。《楚辭。九歌.禮魂》中的“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描述祭神典禮後,擊鼓舞花、跳舞送神的場麵。
  ……

前言/序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花是大自然的精華,人類的文明史有多長,人類愛花、賞花的曆史就有多長。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曆史,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發展至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藝術。為發掘和弘揚中國插花藝術,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産和藝術奇葩重放光芒,我們有必要學習和掌握一些插花的基本知識和技藝。
  插花藝術屬造型藝術範疇,是一門涉及園藝、雕塑、美術、攝影、音樂等多學科的綜閤性藝術,具有無限的魅力,體現瞭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的追求。插花藝術既有很強的藝術性,又有廣泛的實用性,全麵瞭解和掌握插花藝術的曆史、分類、製作、布置、護理和鑒賞等綜閤知識,對提高藝術鑒賞水平、美化生活及工作環境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學習插花,可以隨時隨地用其點綴自己的居住環境,給傢庭生活增添一份美感和溫馨,而且也是探親訪友、迎送賓客時的高雅、珍貴禮晶;學習插花,可以時常與花做伴,以花為友,不僅給人們帶來大自然的美感,同時也可淨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起到修身養性、增進友情和傳遞信息的作用。由此可見,學好插花,需要像畫傢、錶演藝術傢一樣,深入社會、深入生活,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去尋求創作的源泉和靈感,使插花作品傳情、動情,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和精神美,渲染烘托氣氛,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與其他藝術相比,插花藝術創作由於使用的是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植物材料,更使插花藝術作品富有藝術生命力和強烈的感染力。
  改革開發30多年來,我國經濟、文化、社會快速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花卉生産的進步,插花這門藝術已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普及和應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占有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此情形下,相關高校紛紛開設瞭插花藝術課程,並越來越重視插花藝術課程能力的開發。因此,關於插花藝術的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注重理論體係的完整性,從插花基本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有一個全麵的闡述,突齣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重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尺度上較好掌握瞭深度和廣度,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際動手能力。
  本書由莎仁圖雅、陳翼翔擔任主編,斯欽畢力格、張鴻翎、申琳、孫君梅擔任副主編。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八章由莎仁圖雅和陳翼翔編寫;第四章由斯欽畢力格編寫;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由張鴻翎和申琳編寫;第九章、第十章及實訓指導由孫君梅、劉鼕梅、米誌英編寫,阿拉騰巴根參與瞭部分章節的編寫。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其他編審人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錶示謝意!同時參考瞭有關圖書、資料,在此對相關作者緻以誠摯謝意!
  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疏漏及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編者
插花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插花藝術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插花藝術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插花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插花藝術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