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杜维明教授为当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学者,被视为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杜教授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孜孜于中国人文传统的复兴与中国文化价值的重建,并提出"文化"中国作为其世界文明秩序构想的一个重要概念。鉴于杜教授的等身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广泛,这部由作者本人核定的文选集,为读者认识与把握杜教授的学术思想之精要提供了方便。
《杜维明思想学术文选》由三大部分组成,大体勾勒出了杜教授的学思理路。第一部分"价值探索",着重提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第二部分"士的自觉",通过对儒家传统士的德性与知性特点的揭示,对接现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许,着重强调现代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并进而开启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向上一着的道德实践的自我完善之路。第三部分"创造性转化"体现杜教授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如"文化中国"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世界文明秩序的构想,对多元文化与全球伦理之间张力的分析等,无不见解独到,精义迭出。
《杜维明学术思想文选》的出版,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有助于中国学术、思想进一步走向世界,进而对当今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儒学第三期:探索,自觉与创造性转化(自序)
一、价值探索
“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张力
作为人性化过程的“礼”
儒家心性之学——论中国哲学和宗教的途径问题
内在体验:宋明儒学思想中的创造性基础
儒家的成人观
宋明儒学本体论初探
从?意”到“言”
孔子仁学中的道、学、政
仁:《论语》中一个充满活力的隐喻
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
从身、心、灵、神四层次看儒家的人学
自我与他者:儒家思想中的父子关系
论儒家的“体知”——德性之知的涵义
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
修身:体现人性的教育
儒家人文精神与宗教研究
儒家视域之创造力
仁的反思:面向2018年的儒家哲学
二、士的自觉
儒家自我修养中的痛与苦
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孔子:人的反思
孟子思想中的人的观念:中国美学探讨
孟子:士的自觉
魏晋玄学中的体验思想——试论王弼“圣人体无”观念的哲学意义
论陆象山的实学
刘因儒家隐逸主义解
日本天理大学藏“王阳明讲学答问并尺牍”卷初探
主体性与存有论实在——王阳明思维模式的诠释
王阳明“四句教”探究
刘宗周哲学人类学的主体性
颜元:从内在体验到实践的具体性
刘智的天方圣学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
早期清代思想中“学”的观念
熊十力对真实存在的探索
人心与天道:儒家的终极关怀——如何回应钱穆先生的“彻悟”
为往圣继绝学
徐复观先生的胸怀——为纪念一位体现了忧患意识的儒学思想家而作
三、创造性转化
东亚思想观念中的“道德共范”
迈向儒家人文主义第三期
反传统、整体观、耐心谨慎:关于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反思
宗教学:从神学到人文学——哈佛大学的宗教研究
儒家人文主义与民主
文化中国:以外缘为中心
超越启蒙心态
对全球社群之核心价值的儒学透视
家庭、国家与世界:全球伦理的儒学探索
全球伦理的儒家诠释
儒家东亚兴起的涵义
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
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个人、社群与道——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编后记
杜维明思想学术文选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评分
☆☆☆☆☆
你的心情变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你的身
评分
☆☆☆☆☆
作品呈现在我面前。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
评分
☆☆☆☆☆
评分
☆☆☆☆☆
(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评分
☆☆☆☆☆
2、近体诗
评分
☆☆☆☆☆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评分
☆☆☆☆☆
特点:融汇大量神话故事,富有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评分
☆☆☆☆☆
很早以前老师推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