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紫禁城,今又称故宫,位于北京,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时的政治中枢。凡四百九十一年,共二十四个皇帝,曾在这里发号施令、主宰中国。
中国古典建筑的最大特色是以宫室为中心。20世纪以前,无论建筑技术和艺术,基本表现在帝皇所在的宫殿、园囿之上,所以宫殿建筑成为欣赏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典范。中国历史上虽曾有过不少著名的宫殿建筑,但迄今尚保存完整的,只有紫禁城宫殿。它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杰作。
《紫禁城宫殿》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古建筑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于倬云主编,故宫有关方面的专家协助编撰。
文字分导论、分论及图片说明三方面,共八万余字;全部图片共五百六十四帧,其中正图四百六十七帧(内彩图二百六十五帧,黑白图二百零二帧),插图六十七帧,建筑墨线图三十帧。结构编排,除导论和附录外,主要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类型、附属建筑及设施分成三大部分。内容所及,大自整体布局到单座宫殿,小自一梁一栋到一雕一刻,无不赅备。《紫禁城宫殿》以有限的篇幅,容纳庞大的内容,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了紫禁城宫殿及其艺术。
《紫禁城宫殿》主要摄影图片由香港和北京故宫专业摄影师合作拍摄而成。为了照片的拍摄,故宫博物院予以前所未有的方便,使得平日参观故宫无法看到或乞未开放的场所,都得以影像留存,使之公之于世。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也为图像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无论是清晰度还是构图的新颖,都让读者为之倾心。为保持画面粹美,突出建筑原有的气氛和风貌,绝大部分照片拍摄时,不搀入近人近物,这在参观者日以数万计的紫禁城,是必须克服很大困难才能做到的。
作者简介
于倬云(1918~2004),中国古代建筑专家,从事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工作达数十年,曾在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和故宫博物院主持大量古代建筑修缮设计工作。曾任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兼古建部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委员。
目录
前言
专论·紫禁城宫殿的营建及其艺术(于倬云)
建筑沿革
施工准备
施工过程与著名技师
建筑艺术
阴阳五行学说在紫禁城宫殿中的体现
紫禁城主要建筑
城池
外朝
内廷
园林
戏台
佛堂、道场及其他祭祀建筑
书房、藏书楼
衙署及其他
建筑结构与装饰
台基、栏杆
梁架
斗拱
屋面装饰
内外檐装修
藻井、天花
彩画
琉璃装饰
其他设施
桥梁、涵洞
给水、排水
御寒、防暑
照明
附录
紫禁城主要建筑墨线图
紫禁城宫殿建筑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精彩书摘
明万历年间重建三殿时,太和殿前所需的御路石“阔一丈,厚五尺,长三丈余”,估计这块石料重达一百八十吨。运输这样巨且重的材料,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就地滚,于是选在冬季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路上泼水成冰,拽石在冰上滑行,摩擦阻力较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的办法。但用这种办法仍需民工二万多名,经二十八天才拽运到北京。不过这块石材的长度仅为原来御路石材的百分之六十。为符合原来的长度,用三块石材巧妙地拼接起来。拼接时,如果直缝对接,必露出接缝,非常丑陋。聪明智慧的石工在做这块御路时,是以云纹突起的曲线为拼合线,使石料之间的接触面成为高低起伏,凸凹交错的弯曲面,虽然用三块石料拼合,也能严丝合缝地咬合为一体。因此这雕石御路虽然位于太和殿前的显眼部位,但长期以来无人看清是拼接出来的,只是由于后来石块走闪,出现缝隙,才发现了三台前面正中的大石雕“御路”与保和殿的用材不同,它不是用十六点五七米长的石雕制的,而是用三块石料拼合而成的。 房山不仅出产青白石,还出产大量的白石,其中还有一种质地柔润坚实,形如玉石,洁白无疵的汉白玉。白石都用来做钩栏望柱,俗称玉石栏杆。 一般的白石易于风化,只有养心殿前的御路石、御花园钦安殿的栏杆及盆景座的一些晶莹的白石才是珍贵的汉白玉石。 当时,采集石材的场地除了房山、门头沟以外,还有顺义县牛栏山和门头沟马鞍山的青砂石、白虎洞的豆渣石和曲阳县的花岗石。这些地方都较靠北京城,说明明代营建宫殿时是采用就近取材、因材制用的办法的,采发来的石料以白石做钩栏,青石做台基,豆渣石做沟基和路面,花岗石做磨石地面,青砂石做次要房屋的柱础台基用。至于现在紫禁城中尚存的少量的五色虎皮石(冰纹拼合的贴面墙石)为清代从蓟县盘山采发的,不属于明初的备料计划中。 ……
前言/序言
紫禁城宫殿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书的内容不错,但是京东的包装还是不行,没有塑料膜。
评分
☆☆☆☆☆
文字分导论、分论及图片说明三方面,共八万余字;全部图片共五百六十四帧,其中正图四百六十七帧(内彩图二百六十五帧,黑白图二百零二帧),插图六十七帧,建筑墨线图三十帧。结构编排,除导论和附录外,主要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类型、附属建筑及设施分成三大部分。内容所及,大自整体布局到单座宫殿,小自一梁一栋到一雕一刻,无不赅备。《紫禁城宫殿》以有限的篇幅,容纳庞大的内容,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了紫禁城宫殿及其艺术。
评分
☆☆☆☆☆
开本很大哦,很多图片,可以了解故宫建筑
评分
☆☆☆☆☆
《紫禁城宫殿》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古建筑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于倬云主编,故宫有关方面的专家协助编撰。
评分
☆☆☆☆☆
《紫禁城宫殿》主要摄影图片由香港和北京故宫专业摄影师合作拍摄而成。为了照片的拍摄,故宫博物院予以前所未有的方便,使得平日参观故宫无法看到或乞未开放的场所,都得以影像留存,使之公之于世。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也为图像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无论是清晰度还是构图的新颖,都让读者为之倾心。为保持画面粹美,突出建筑原有的气氛和风貌,绝大部分照片拍摄时,不搀入近人近物,这在参观者日以数万计的紫禁城,是必须克服很大困难才能做到的
评分
☆☆☆☆☆
尊敬的教授女士,
评分
☆☆☆☆☆
评分
☆☆☆☆☆
很喜欢的一本画册,内容也很扎实,价格很便宜
评分
☆☆☆☆☆
中国古典建筑的最大特色是以宫室为中心。20世纪以前,无论建筑技术和艺术,基本表现在帝皇所在的宫殿、园囿之上,所以宫殿建筑成为欣赏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典范。中国历史上虽曾有过不少著名的宫殿建筑,但迄今尚保存完整的,只有紫禁城宫殿。它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