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13
中國政法大學舒國瀅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中國法學在全球化過程中應對競爭和挑戰的激烈之作。
清華大學江山教授:《漢語法學論綱》為法學界開瞭個很好的頭,並從曆史法學沿革的解讀進一步梳理瞭“道”的演變及其與法律的關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全喜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基於中國當代或者近百年思想、中西文明交匯的一本憂思之作。
西南政法大學董彥斌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中國版的曆史法學的緒論,是跟大傳統相聯係的法理學,是中國版的新自然法學的起點。
1、《漢語法學論綱》開篇“漢語法學論綱——關於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一文,計12萬字,全文發錶在《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後的學術期刊界一次性發錶的長文中尚屬首例。
2、許章潤此書行文亦不改“半文半白”之風,時而端莊雋永,時而灑脫詼諧,且真有點“梁任公的味道,筆尖常帶情感”,一邊闡發漢語法學的價值思想體係,一邊仍不忘嬉笑怒罵,暢抒憂國憂民之思。
3、現在學術界都忙著與國際接軌,許章潤則執意從中國本土的曆史資源中挖掘闡發法學背後的價值思想體係,從中國文化的高度構建頗具特點的漢語法學體係。此舉不可謂不“頑固”,然而,正因為他的固守陣地,漢語法學理論纔得以在一片歡呼聲中異軍突起,獨領風騷。
《漢語法學論綱》一書,從中國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懷揣著傢國情懷的現實和憂思,以學術的敏銳和嚴謹,挖掘瞭中國古代傳統法律文明背後的價值思想脈絡及其與現代法學的轉軌對接途徑。其中,“漢語法學論綱——關於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一文,計12萬字,全文發錶在《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後的學術期刊界一次性發錶的長文中尚屬首例。
具體說來,該書所謂“漢語法學”,以漢語作為錶意工具,於中國曆史的觀照下,將中國人生和中國社會的法律生活當作基本對象,而將中國文明的人文憂思與價值關懷擁納入懷,意在講述一個民族文明轉型和立國進程的法律史敘事,構成瞭它的政治立國的意義指南,也是賦予近代中國“立國、立憲、立教和立人”四位一體的政治建國進程以製度肉身的法意資源。經此作業,本書著意於現代中國政道與治道的法理錶達,期期於探究一種基於深切曆史感的華夏邦國政治,從而,為奠立現代中國文明的法製體係提供倫理—政治意識。
許章潤,法理學者,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代錶性作品主要有《說法?活法?立法——關於法律之為一種人世生活方式及其意義》《法學傢的智慧——關於法律的知識品格與人文類型》等,主編《漢語法學文叢》《西方法哲學文庫》和《法意叢刊》等叢書,另有散文集《坐待天明》《六事集》。
新民說 漢語法學論綱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新民說 漢語法學論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許老師新作,底蘊深厚,值得一讀
評分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
評分物流快啊
評分書真美,美得一探糊塗
評分 評分2、許章潤此書行文亦不改“半文半白”之風,時而端莊雋永,時而灑脫詼諧,且真有點“梁任公的味道,筆尖常帶情感”,一邊闡發漢語法學的價值思想體係,一邊仍不忘嬉笑怒罵,暢抒憂國憂民之思。
評分 評分不錯
評分但是,由於《北朝隋唐粟特人之遷徙及其聚落》篇幅已經很長,所以並沒有來得及詳細探討有關粟特聚落的內部形態,但在該文的結論裏,已經把對於粟特聚落的內部情形和變遷情況的考慮做瞭概述:“粟特人沿著他們經商的路綫由西嚮東進入塔裏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原北方、濛古高原等地區。他們東來販易,往往結夥而行,少者數十人,多者數百人,並且擁有武裝以自保。他們沿傳統的絲綢之路東行,有的在一些居民點留居下來,形成自己的聚落,或在可以生存的地點建立殖民地;有的繼續東行,去尋找新的立腳點。這些粟特聚落,由少到多,由弱變強,在農耕地區,稱為聚落;在遊牧地區,則為部落。”“粟特人的東遷,主要是商業上的原因。以後粟特本土所在的中亞政治形勢多變,更促使大批粟特人東來中國。粟特人隨處而居,形成聚落,一部分人再繼續東行,形成新的聚落。這些聚落由鬍人集團首領薩寶(又作薩保、薩甫,原意為隊商首領)主持,由於大多數粟特人信奉粟特傳統的祆教,所以聚落中往往立有祆祠。薩寶即成為粟特聚落中的政教大首領。
新民說 漢語法學論綱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