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淑芹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48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952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3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是作者近年发表的有关伦理问题论文的合集,其中有少量是与他人合写,大多为作者自著。分为道德基本理论篇、西方伦理篇、经济伦理篇、诚信伦理篇。作者认为,经济与道德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表征,是人民的福祉。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领域道德的失范与式微,使经济伦理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当前我国经济伦理秩序的混乱,已不单是产生大量无效资本、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问题,也是消解人的基本道德信念、破坏社会信任关系的心灵问题,更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政治问题。因此本集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道德问题而进行的思考。

内容简介

  经济与道德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表征,是人民的福祉。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领域道德的失范与式微,使经济伦理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当前我国经济伦理秩序的混乱,已不单是产生大量无效资本、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问题,也是消解人的基本道德信念、破坏社会信任关系的心灵问题,更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政治问题。《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道德问题而进行的思考,主要包括市场道德、企业伦理和诚信道德三大部分。

作者简介

  王淑芹,1962年8月生于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市伦理学会副秘书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职业道德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伦理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项目。出版专著、译著、教材4部;参编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5部;先后在国家权威刊物、全国核心期刊、报纸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报刊杂志转载。《信用伦理研究》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997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入选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目录

道德基本理论篇
道德缘起条件的哲学分析
论道德的逻辑与历史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对普世伦理的超越
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关问题
“以德治国”与制度伦理
政治伦理何以实现
转型期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伦理分析

西方伦理篇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追寻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之辨析
康德的“划界说”
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亚当·斯密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伦理篇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伦理刍议
资本与道德关系疏证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质疑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统一的条件性
市场经济的道德性解读
论市场经济中的法律与道德
论企业市场营销伦理
企业道德责任论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文化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分析

诚信伦理篇
诚信缘何存在
信用概念疏义
失信何以可能的条件分析
传统信德的特征、断裂成因及其承继的原则
社会诚信建设的制度化、体系化和文化化
社会诚信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诚信建设的法律问题
社会诚信问题:怎么看
社会诚信建设:难题与破解

精彩书摘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对普世伦理的超越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其人的需要理论和人的本质的学说,其主要内容揭示了道德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与全民性以及客观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对正确评述普世伦理,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 普世伦理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绝不止是单纯的经济运行方式的转换,从根本的意义上,更是一种思想、道德、文化的嬗变与建设。而普世伦理兴起的全球价值“道德共识”的思想,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产生了质疑,认为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道德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客观统一性等观点过时了。为此,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理论基础及其道德社会本质论进行全面的解读,以正本清源。
  一
  任何科学的思想、观点,都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是以其人的需要理论和人的本质学说为基础的。
  马克思对人类道德现象的考察,不是到人之外去寻求产生的客观根据,而是立足于人和人的需要,从人的需要、活动、社会关系引出道德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生命机体。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而“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 无疑,人作为自然的生命体所具有的欲望和需要,就构成了人的生命力向外摄取和扩张的动力,恰是人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性需要,展开了人类的全部活动。所以,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虽然维持生命生存的物质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他们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构造。” 即是说,人的生产绝非仅仅出于肉体的直接需要,而是能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全面而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把人的生产活动与动物的本能适应性活动的剥离,突显了人的“生产活动”的本质特征:一是生产活动的“社会关系”性,即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们以一定方式相结合的群体的共同活动。所以,马克思说: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往、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可见,生产活动内联着社会关系。二是生产活动的意识性,即人所具有的思维和意识,禀赋的理性和想像力,使人能够超越他作为动物自身的受动性的限制,成为一种具有自觉能动性并使活动显现出自主性的创造者,表现为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制造生产工具、建立生产关系并自觉协调劳动关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概而言之,人类生产活动的能动性、自觉性、自由性,恰是其超越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故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正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社会关系性和意识性,才使道德产生得以可能。质言之,人们在需要驱动下的生产劳动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在客观上产生了确立某种行为规范以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客观需要,而人类对这种维系生产活动和交往秩序协调需要的自觉意识,就使人类为自己的道德立法、主动制定共守的行为规范成为可能。确切地说,需要是道德产生的逻辑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产生的直接动因,人的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道德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基础,除了人的需要理论,还有人的本质的学说。
  人性、人的本质以及与道德的关系,是历代思想家关注和研究的重心。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曾高度重视人性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从英国的经验主义道德哲学到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伦理思想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他们都把人看成是感性存在物,认为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主张道德上的善恶依人的苦乐感决定;而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则视理性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强调道德原则和道德知识源于天赋观念,德是对理性的符合。马克思既没有否认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也没有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和人性,而是把人置于一定的生产活动中,从生产活动的社会关系性质和历史变化中,论述人的本质。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清算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等人的人性学说时指出:人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正是马克思从生产劳动阐明人的本质,才有其在《费尔巴哈提纲》中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正是社会关系作为人性的现实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所以,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性”作为“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场合,” 即由社会关系规定的人,必定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可见,“人性”既是对“类”的普遍性的抽象,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具有人类的一般的共同特征,又有历史的规定性。马克思所确立的人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根本上抛弃了抽象人性论的哲学立场,为我们辩正地理解道德的普遍性、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提供了可能。
  ……

前言/序言

unll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伦理秩序与道德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