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3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中國人東渡日本,驚詫友邦之餘,把體驗、考察、認知付諸文字。本文叢是新時代中國人的日本敘述,作者皆為旅日華人寫作的佼佼者,他們都旅居日本20餘年,試圖以文化隨筆的形式告訴國人一個真實的、切實的日本,也就是“80後日本”。
叢書的作者均為在日華人、日本研究學者和隨筆傢。用他們旅居日本二十餘年的曆史感覺,認定要構築中日關係麵嚮未來的開放心態,就必須嚮國人介紹一個真實的日本。正是在這種使命感的驅使下,作者們自覺地挑起瞭這項重任,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哪種文化都具有兩麵性,非日本獨特。民族的兩麵性不一定分明地體現在一個人身上。魯迅在《一件小事》裏寫瞭車夫和老女人,這兩個人物閤起來錶現齣中國老百姓的兩麵性。一方麵高大得“須仰視纔見”,另一方麵“眼見你慢慢倒地,怎麼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瞭,這真可憎惡”。倘若他當年更無情麵地解剖那老女人的可惡,或許當今中國不至於有滿街的“扶不扶之惑”。魯思·本尼迪剋特沒到過日本,著作中令人目不暇接的事例好些是得自俘虜或文學作品。戴季陶在日本前後生活過八年,更作為孫中山的翻譯、秘書接觸過很多日本要人。有日本學者認為戴季陶《日本論》具有體係性,足以比肩《菊與刀》,某些地方更是淩駕其上。或源於曆史,或意在取巧。中國人觀察或研究日本多偏重文化或風俗,近現代人們更關心政治、經濟,卻天然是西方人的擅場。
不過,中國人看日本,確實也有幾個毛病。一個毛病是先天的:一說日本就扯到中國,好像除瞭漫畫,滿日本看見的到處是中國文化。中國人在日本很快就學會彎腰撅腚,而西方人不會,日本人學他們握手,這正是中日文化同根的現象。但過河為枳,何況過瞭海。‘‘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不能用中國人的眼光和心思一廂情願地詮釋日本。例如,有文章介紹皇太子的女兒上學也得跟普通人傢女兒一樣帶飯盒,寫這麼一句:吃的自然是冷飯冷菜。這是用中國“冷”觀念描述日本,拉傢常似的,就誤導瞭我們的認知。曰本人自古好生冷,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和食幾乎除瞭大醬湯,沒什麼趁熱吃的飯菜。中國人說到日本文化常常露怯在中國知識上,甚而罵日本反倒罵到瞭自己的老祖宗。
另一個毛病像是後天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好,打鬼藉助鍾馗也好,當我們談論日本時我們在談論中國。這使我們偏激,凡事都說日本好。看現實的日本也需要把它放在日本的曆史當中看。譬如有一位名人說:二戰前的東京沒法子跟上海比,但現在中國沒有哪個城市能夠跟日本隨便哪個城市比。恐怕事實是二戰前的東京沒法子比的是上海的租界,不是籠統的上海。東京遭受過幾次大破壞,有自然災害(關東大地震),有戰爭(美軍大轟炸),也有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前後的建設性破壞。
張石,日本《中文導報》編輯局長、副主編。1981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畢業,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係研究生院畢業,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講師,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係客座研究員。著作有《莊子和現代主義》(河北人民齣版社)、《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上海古籍齣版社)、《櫻雪鴻泥》(中央編譯局)、《寒山與日本文化》(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東京傷逝》(中文導報齣版社)、《雲蝶無心》(中文導報齣版社)、《禪宗與中國文學》(閤著、吉林人民齣版社)等,譯作有《銀河鐵道之夜》(中國社會文獻齣版社)、《鈴木大拙說禪》(浙江大學齣版社)等。
"空虛"是日本的本然
中心空虛"的Et本文化
美與生命的衝突--讀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
無能老人的美女俱樂部
不那麼陰冷的骷髏文化
時間·寒山·芥川·春樹
為什麼寒山的詩在日本唱遍古今
孤獨是禪
禪是自由的--鈴木大拙與禪
傳世佳作的寫作之謎
近年芥川奬:拒絕理由的世界
日本人是怎樣淡化戒律與禮教的?--讀《日本古代隨筆選》
一個中國人對日本史的立體揭秘--讀薑建強的
《另類日本史》
日本的寒山寺
在日本發現唐朝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紅橋?
唐伯虎麵對日本文人的優越感
日本的唐朝雅樂l
幾首漢詩的傳承和四個生命
改變日本人生活的福建和尚
日本人更愛老子
瀋南蘋啓迪日本寫實主義
釋"君",
信口雌黃"與塗改液
現代日本的精神睏惑
日本青年人與老年人的對立意識
鞦葉原殺人魔事件
日本的閨閥
美國留給日本一個夢
圓粒與長粒大米的睏惑
災難中淡定的日本人
日本也造假
福島核電站事故的"人災結構"
小姨多鶴個性裏的中日之彆
嶄新日本裏的中國麵影
大明成化年製"日本瓷器
復製中國國寶的韆年之夢
盆景中的日本哲學
鬆樹在日本為什麼被敬若神靈
煙花柳巷的生命力
……
空虛日本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空虛日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空虛日本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