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揭开晚清军队腐败真相
都知道晚清军队腐败,那到底腐败到什么程度?腐败的根源是什么?曾国藩面对这种状况,是严加整治还是别有对策?
☆探秘都督府的收入实情
天下总督之中,地位重要的是两个: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而在太平天国时期,两江总督的重要性应该是是天下第1。可以说,曾国藩是当时大清帝国有权势的人物之一。如此重要的人物,年收入是多少呢?
☆描述曾氏家族的崛起路径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曾国藩选择做一个清官,可是,他的亲族甘心如此吗?他们有没有利用曾国藩的权势为自己谋私利?整个曾氏家族有没有随着曾国藩仕途的升迁而逐步壮大?
内容简介
京官时期,曾国藩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铮铮誓言。其实,这多少有点放空炮的意思。因为想发财也没什么机会。那曾国藩管理众人皆知的腐败的晚清军队以及任总督期间还能做到这一点吗?即使他能做到,他的家人能做到吗?他是怎么对待身边工作人员的?
《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湘军暨总督时期)》对清军的俸饷制度及总督的收支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陋规的产生原因及详细情况做了说明,也通过史料梳理了他在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任上的具体收入与支出。
作者简介
张宏杰,1972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学博士,师从葛剑雄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秦晖教授。目前已出版《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专著11部。其中,《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的销量约为17万,《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两个版本共20万。另外,任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CCTV1、9及湖北卫视2013年3月同步播出)《戊戌变法》总撰稿。2013年6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
目录
序一 戴逸
序二 葛剑雄
绪言 为什么要研究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
第一章 “不要钱”的“大帅”
第一节 晚清军营的腐败
第二节 曾国藩的厚饷政策
第三节 曾国藩湘军时期的经济生活
第二章 曾国荃的贪婪与收获
第一节 从眼里揉不得沙子到闭一只眼
第二节 曾国荃的贪婪与收获
第三节 曾国荃在天京到底收获了多少
第四节 诸将皆富,大帅独贫
第三章 清代总督的收支结构
第一节 两江总督的权力和职掌
第二节 总督的合法收入及支出
第三节 陋规的性质和边界
第四章 整顿官风与裁撤陋规
第一节 如何亮相
第二节 管理身边工作人员
第三节 裁撤陋规与整顿官风
第五章 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第一节 总督的生活水平和对家人的约束
第二节 清与浊:总督生活的具体支出
第三节 小金库:总督期间的收入来源
第六章 晚清督抚群体的经济生活概况
第一节 晚清督抚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李鸿章的财
第三节 左宗棠的经济生活
第七章 曾国荃的乡绅生活和湘乡曾氏的最终规模
第一节 曾国荃的乡绅生活和经济实力
第二节 曾国藩对两位弟弟的约束和劝诫
第三节 曾氏十堂
第四节 曾国藩的晚年生活及身后事
四个结论
第一节 陋规的生长过程
第二节 廉政建设的几块基石
第三节 非典型清官曾国藩
第四节 湘乡曾氏家族的代表性
后记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想报销,拿钱来!
除去人情往来,官场上的“潜规则”更需要大笔银子。
同治七年,捻军被消灭,天下大致平定,太平天国战争军费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报销就要不可避免地遇到“部费”问题。
按照清代财务制度,曾国藩需要先将这些年来的军费开支逐项进行统计,编成清册,送交户部。户部要对报销清册进行审查,检查有无“以少作多、以贱作贵、数目不符、核估不实”等等“虚开浮估”的情况,如发现此类情况,则要退回重报。审查合格,才呈报皇帝予以报销。
因此,报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户部的态度。如果户部高抬贵手,什么不合规定的费用都能报销;如果他们鸡蛋里找骨头,再光明正大的支出也过不了他们的审计关。那么,户部的态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视“部费”多少而定。今天“跑部钱进”亦是官场“潜规则”,不过,钱多花在高级官员身上,而传统时代,“部费”却主要落在具体经办的“书吏”也就是办事员的腰包。
早在咸丰八年,曾国藩就已经开始筹划“部费”问题了。当时他以为太平军不日可平,报销在即,所以在给曾国荃的家书中谈及此事说:“将来需用部费不下数万。闻杨、彭在华阳镇抽厘,每月可得二万。……余偶言可从此项下设法筹出部费。……想杨、彭亦必允从。”
不过他们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曾国藩托李鸿章打听一下户部打算要多少“部费”,李鸿章回信说:报销一节……托人探询,则部吏所欲甚奢。虽一厘三毫无可再减。……皖苏两局前后数年用饷约三千万,则须银近四十万。如何筹措,亦殊不值细绎。……若辈溪壑,真难厌也。也就是说,李鸿章托人去找户部的书吏,探探他们的口风。反馈回来的消息说,书吏们要一厘三毫的回扣,也就是报销一百两给一两三钱。曾国藩需要报销的军费总额是三千多万两银子,按一厘三毫算“部费”需要四十万两。
曾国藩一听,也吓了一跳。四十万之巨,无论如何是不能答应的。怎么办呢?只有继续公关。曾国藩命江宁布政使李宗羲托人,李又托了一个叫许缘仲的人出面和户部书吏接洽,做了大量工作,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给八万两,显然书吏做了极大让步。
恰好在这时,中枢的批复到了。出于对他们平定太平天国、捻军的卓越功勋,皇帝(实际是太后)同意他们免于报销,曾国藩对此感激涕零,同治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给曾纪泽的信中说:
折弁刘高山归,报销折奉批旨:“着照所请,该部知道。”竟不复部核议,殊属旷典。前雨亭方伯托许缘仲关说部中书吏,余与李相前后军饷三千余万,拟花部费银八万两。今虽得此恩旨,不复部议,而许缘仲所托部吏拟姑听之,不遽翻异前说。但八万已嫌太多,不可再加丝毫。
他对此“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按理说,皇帝发了话,这八万两就可以省下了。不过,曾国藩却说,这说好的八万两银子“部费”还是照给。因为阎王好见小鬼难搪,毕竟以后他还需要和户部打交道。
……
前言/序言
给曾国藩算算账 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湘军暨总督时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