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第一講 中國人看美國
袁 明
對當代中國年輕人來說,感知自己正在與曆史同行非常重要。當下網絡技術和信息革命正迅猛發展,我們進入瞭似乎能無限延伸的平麵空間,這是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在美國,聽他們的領導人大談“修建信息高速公路”時,還不太理解這一新技術浪潮日後的發展,因為那時互聯網還沒有廣泛地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十年後,我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聽美國商界谘詢人士講“三維數據”,一位在場的中國青年企業傢告訴我,專業人士稱此為“雲計算”。又過瞭十年,“大數據”成為當下國際輿論的熱點詞匯,從國傢安全到個人日常生活,都在“大數據”的深刻影響之下。
這一切在二十年間快速發展,體現瞭技術和市場兩股曆史力量交織融閤後對世界的影響。這種曆史力量的力度和勢頭都非常之大。就對地球上國傢的覆蓋麵和影響人群的數量來說,它已經超過瞭19世紀的歐洲在工業革命後嚮亞洲和非洲廣大地區的擴張。
美國是這一輪整閤新技術和市場的主導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上,美國因素具有全方位的影響。從地理、曆史、文化、政治、民情等許多方麵來說,中美兩國的差異極大,但是從19世紀中期以來,兩國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密切,其中最具活力與底氣的是人員的交往。
一 中美交往的曆史遺産
19世紀中後期,太平洋的波濤將兩類社會地位不同的中國人由中國送往美國:一類是加利福尼亞金礦被發現、修築西部跨州鐵路計劃開始以後,以“契約勞工”的身份登上美國國土的華工;一類是自1872年開始,由清政府派往美國留學的留學生。清政府將選派“聰穎幼童”赴美國學習的宗旨定為“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學,約計十餘年業成而歸,使西人擅長之技中國皆能諳悉,然後可以漸圖自強”。
這兩類被太平洋波濤裹挾東去的中國人的自然生命都早已結束,然而,他們所從事工作的社會歸宿卻大不相同。中國赴美勞工在金礦開采、鐵路架設中為美國的經濟繁榮流盡血汗,但美國在本身的西進運動完成之後,以“排華”代替瞭繼續招雇中國勞工。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一個《排華法案》,這一支中國人東去的人流中斷瞭。他們對美國的看法,除瞭留下一些在美國受盡歧視與剝削後寫成的血淚斑斑的傢書和詩篇之外,基本上是無聲無息。 一百多年以後,美國對這一段曆史做瞭反思和新的錶態。2012年6月,美國眾議院全票錶決通過並正式以立法形式對1882年的《排華法案》做齣道歉。2014年5月,美國勞工部長佩雷斯在美國勞工名人堂儀式上首次將19世紀興建首條跨州鐵路的華裔工人列入“勞工榮譽室”,以示對中國勞工和生命的尊重。
一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中國人通過各種途徑負笈北美。這一支人流的聲勢不斷壯大。與華工的境遇不同,他們有迴流、有影響,不但架起瞭中美文化交流的一座座橋梁,而且對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做齣瞭重要貢獻。
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大洋彼岸的那一大片土地的確有吸引力。那一片土地曾毫不留情地吞噬瞭大批中國勞工的生命,但同時又培育瞭一批又一批中國的精英。以中國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為例。他在少年時代便赴檀香山學習,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在研究瞭美國曆史以後,孫中山先生最推崇美國總統林肯關於“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政治主張,遂將其與中國實際結閤,提齣瞭“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這一創舉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不可限量。
這裏要特彆提一下“庚款留學”運動。1901年《辛醜條約》所含的不平等條款中規定,中國政府要嚮西方帝國主義國傢賠償四億五韆萬兩白銀。其中美國分得三韆二百多萬兩,約閤兩韆五百萬美元。中國駐美公使梁誠(早期留美學生)嚮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齣減少賠款,並為此與美方進行瞭多次艱苦談判與外交摺衝。美國在華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Smith)於1906年正式嚮本國政府提齣“退款辦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校長愛德濛詹姆士(Edmund J. James)則直接用備忘錄形式緻信美國總統老羅斯福,明確指齣:“哪一個國傢能夠做到教育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傢就能由於這方麵所付齣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得到最大的迴報。對於商業來說,精神比軍旗更可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國內已經積纍瞭雄厚的財富,並開始把戰略發展眼光轉移到更廣闊的太平洋,尋求市場經濟的“新邊疆”。老羅斯福采納瞭他們的建議。美國與清政府商定,將一韆一百萬美元自1909年至1940年逐年退還給中國,用於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的費用,並創建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堂。其中更為具體的規定是,中國赴美留學生80%將學習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銀行等;其餘20%學習法律、政治、經濟等。庚款留學還規定,以庚款為經費的留美學生學成後必須迴國。
初次踏上美國土地的中國青年學子,麵對美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一個開放的、競爭的社會,心情復雜而感慨不已。他們對自己的祖國往往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嘆。這個時期的中國留美學生,大多篤信“科學救國”。他們學成迴國後,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工業發展、科學研究等國傢現代化的重要方麵成為真正的奠基者和播火者。他們之中有橋梁專傢茅以升,氣象學傢竺可楨,建築學傢梁思成,物理學傢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化學傢侯德榜、楊石先,航空學傢錢學森,水利學傢張光鬥,經濟學傢陳岱孫以及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鬍適等人。以上所列,隻是中國現代化大潮中留美運動的一批代錶人物。
從不久前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曆史係閤作完成的“中國現代留美運動口述曆史項目”來看,20世紀上半期的留美運動稱得上是波瀾壯闊,其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有自身的光彩。曆史學者董正華教授在編者前言中這樣寫道:“在中國知識界,老一代留美學人是一個有特殊身份認同的群體,這個群體對於中美文化交流,對於自由、民主、法製等現代製度觀念和現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曾經起瞭並且仍然在起重要作用。他們來自中國各個社會階層,通過各自的途徑走上遠涉重洋的留學道路。留美期間,麵對中美兩國不同政治經濟製度和文化傳統的強烈碰撞、美國對內和對外政策常常造成的巨大反差以及中美關係時而友好時而敵對等等,他們曾苦苦思索。多數人畢業以後隨即迴國報效祖國,不能迴國的也是身在異鄉,心懷故土,每念以各種可能的方式為祖國發展效力。他們的人生經曆和愛國情操,是一份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産。”
文化的迎麵相碰與交流是雙嚮的。20世紀初開始,美國對中國的現代教育和現代醫學發展進行瞭規模較大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必須看到,當時的美國和中國,從經濟發展、社會財富等諸多方麵來看,有著極大的差彆,在國際舞颱上的身份,更不能同日而語。兩個國傢的內部,都有改變自己的強大動力。但不同點在於,美國的國內力量,在改變自身的同時,有著極其強烈的改變世界的衝動。而中國從晚清的自強運動開始,全身心投入的是爭取擺脫被西方列強控製的被動局麵,一心希望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美國的這種改變世界的衝動,帶有基督教文明和市場行為的雙重擴張性。與老歐洲不同的是,美國文化和市場力量在20世紀初達成瞭一種較為有機的結閤。美國對中國現代教育和現代醫學發展的推動,主要不是由政府齣麵主導,而是由大財團和專業人士來踐行。這裏以有代錶性的洛剋菲勒傢族為例。洛剋菲勒傢族靠石油起傢,用現在的話說,是搞能源的,這給整個傢族事業設定瞭一個很高的起點。1913年,洛剋菲勒傢族正式在紐約注冊成立“洛剋菲勒基金會”。一開始的宗旨就定位為“促進知識的獲得和傳播,預防和緩解痛苦,促進一切使人類進步的因素,以此造福美國和各國人民,推進文明”。陳義之高,聽上去就像是一個國際組織的宣言。1917年,洛剋菲勒基金會通過其設立的“中華醫學基金會”,在中國興建協和醫院,這是當時基金會在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大工業生産必然需要具備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基金會要求參與中國協和醫院工作的團隊必須敬業,必須有發自內心的使命感,不是對上而是對整個事業負責,在踐行過程中追求可以達到的最大限度的完美。因為隻有完美纔會體現生命的靈動和創造力,纔會有被後人欣賞和傳承的可能。
在工業文明的背景下展開的公益活動被稱為“慈善”(philanthropy),但是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樂善好施”“積德行善”等還是有著語境和文化上的區彆。“Philanthropy”不是賑災,不是施捨,不是短期行為。它要求嚴密的法律、法規保障來建立有效的機製。它既要喚起自身和公眾的良知,又要影響社會和世界。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人就像是跑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在跑,在實踐“philanthropy”這一理想。在這個跑道上,昔有洛剋菲勒、卡耐基、福特,今有比爾·蓋茨、巴菲特以及許多獻身於這一事業的人。他們的著力點,在健康、教育等這些很基礎但是也很能凝聚人心的領域。
美國與中國現代化的關係既如此密切,那麼美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傢呢?在現代中國人看來,這是個動感情的問題。美國似乎總是與中國人的痛苦和希望聯係在一起。中國人在看美國時,總是難免受到一個復雜多變的外部世界和一個同樣復雜的內心世界的製約和影響。由於中國在近代受到瞭太多的欺負,中國人在看外部世界時很難完全擺脫曆史的陰影。中國社會學傢費孝通先生在1944年至1945年間訪問美國之後,曾寫下如下文字:“大英帝國的擴張時代已經過去,成瞭年,有的是心平氣和、冷眼看世的神氣瞭。”但像美國這樣“一個年輕的文化,配上無比的強力,畢竟不是件太可放心的事。何況,若是拓殖的心理沒有修改,他再度的擴張,是否是世界的幸福呢?現在世界上已經沒有300年前的北美瞭,沒有文化的真空區瞭。若是按照18、19世紀的老方法去擴展的話,說不定會遇著很大的阻力,把人類在封建製度下所解放齣來的力量消磨在無謂的爭鬥之中”。 曆史學者章百傢在研究近代中國外交後曾說:“對中國來說,真正的災難並不在於舊的對外交往體係的徹底崩潰,而在於它剛踏入新的國際社會時一下子就被拋到瞭最底層,找不到任何盟友,找不到任何足以自衛的手段。在兩種國際體係交錯的過程中,強烈的反差使中國人的心理失去瞭平衡:自豪感與屈辱感、仇外和媚外、嚮西方學習先進與抵製西方影響長久地、矛盾地共融於中國人心中,交替起伏,因時而異。” 這段話,高度凝練而透徹,道明瞭中國人同美國人交往中在心理層麵上的一層特殊的曆史積澱。不過,美國人對此幾乎一無所知。中國人的憂患意識與美國人對國傢悲劇的全然無知之間是一道巨大的鴻溝。
如何處理精神遺産,尤其是跨文化的精神遺産,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大課題。這個課題,中國人做瞭一百多年。
……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第二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這套書上中學時在書店看過,想買。當時沒錢,部分又齣瞭第二版,剛好京東做活動入手。
評分總體來說商品的描述與實物相符,配送一如既往的準時,使用起來也沒有遇到什麼明顯的問題,包裝雖然有時候比較單薄,既節約成本,也不失環保的考量,屬於環境友好型的包裝,還不錯。希望京東能繼續專注於用戶體驗的提高!!
評分瞭解美國,瞭解社會,瞭解世界,很通俗的書,好好讀
評分京東平颱賣傢銷售並發貨的商品,由平颱賣傢提供發票和相應的售後服務。請您放心購買!
評分一般瞭解美國文化與社會的非常好的作品。北京大學齣版社的,這一係列的書都是非常好的。
評分書的內容還沒看。包裝得當,書沒有破損。
評分快遞不錯很好
評分培訓老師推薦的書單。
評分好書 書製作精良,值得購買,就是定價太高
名傢通識講座書係: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第二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