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7
谁曾想到采访过 400多位国际政要的水均益,也曾有过青涩时期,也曾面对镜头时后背出汗、腿肚子发抖;也曾有过初入职场的迷茫,差点“下海”做了公关部经理……
一起当“夜猫子”的崔永元,暗中较着劲的白岩松,发挥“超能量”的敬一丹,青春澎湃的他们,不畏尝试、不惧失败,奋斗在新闻理想的前沿……
波黑内战时,他在萨拉热窝贴着墙壁躲避冷枪;巴以巷战中,他在两军对垒时被催泪弹击中;香港回归夜里,他肃穆地唱着国歌;科威特解放时,他欢乐地跳起了肚皮舞……
为了专访克林顿,他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为了“搞定”叶利钦,他跟俄罗斯保镖上演“步步惊心”;曼德拉助他“露脸”,卡斯特罗与他唱同一首歌……与影响世界的风云人物过招,他有哪些秘籍?
《前沿故事》以2015年的全新视角,重新梳理水均益30年精彩新闻生涯和人生经历,讲述其如何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菜鸟记者”,成长为遍访世界政要的“一代名嘴”,与读者分享成长与成功的励志秘籍。
朝气蓬勃的青葱岁月、热血沸腾的新闻理想、惊险有趣的采访故事,使《前沿故事》1998年一出版即销售50万册。书中水均益想方设法采访克林顿等“小记者搞定大人物”的故事,更成为传媒界分析采访技巧的经典案例。
本书对“98版”所有故事进行修订与续写,重新调整内文结构、目录全换、增删数次,使时间跨度从1984年直到2015年,让读者有更佳的阅读体验;新增与球星贝克汉姆交往、2014年世界杯“炮轰”刘建宏、怀念父亲等数万字全新内容;并重新选择精美图片、设计排版,曝光水均益私家珍藏照片。
水均益,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主持人。
1984年入职新华社,曾任新华社中东分社记者;1993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先后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世界》《国际观察》《高端访问》《360°》《环球视线》等节目任记者、主持人、制片人等职务。
新闻从业30年,以报道国际大事件为主。曾深入战地,参与过海湾战争、波黑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等战争报道;专访过普京、克林顿、安南、潘基文、比尔·盖茨等400多位国际政要和世界风云人物。
序 一路风雨,心存感念
第一章 从新华社到央视
1. 从兰州大学到新华社
2. 选报组的“大夜班”
3. 差点“下海”做了公关部经理
4. 加盟中央电视台
5.“惨烈”的初次上镜
第二章 我与《东方时空》
1.《东方时空》24小时等你!
2.“银河号”事件追访沙祖康
3.《焦点访谈》诞生
4. 曼德拉助我在《焦点访谈》中亮相
5. 第一次报道家乡竟是“揭短”
6.差点被美国警察铐走
7. 《我说东方时空》
第三章 《焦点访谈》暗访事件
1. 曝光歪风,遭死亡威胁
2.暗访莒南人质事件
3. 兵分三路赶赴“鸿门宴”
4.“我们坚决支持你们的工作”
5. 头破血流的老虎
6. 赵忠祥帮我们展开调查
7. 野生动物的“奥斯维辛”
第四章 申奥失败,伤心“黑色9月”
1. 追访申奥名人团
2.“冒充”台长采访李铁映
3. 萨马兰奇的“玩笑”
第五章 香港回归,难忘“72小时”
1. 险些错过第一场直播
2. 彭定康与我们“存心作对”
3. 白岩松为直播伤心落泪
4. 难忘香港回归夜
第六章 足球,让我欢喜让我忧
1. 揭密足坛“工体不败”神话
2. 2014世界杯 “炮轰”刘建宏
3. 与贝克汉姆的几次交往
第七章 专访美国总统克林顿
1. 迟迟没有答复的采访申请
2.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
3.从头到脚“琢磨”克林顿
4. 克林顿给了中国人喜欢的回答
5.我眼中的政治家们
第八章 初访基辛格
1. “伏击”基辛格
2. “狡猾”的基辛格被我指挥得乱转
第九章 三访叶利钦
1. “谱”很大的叶利钦
2.叶利钦拒绝中国记者
3.约好的专访被无故取消
4.惊心动魄的第三次采访
第十章 阿拉法特,一个时代的悲剧
1. “在全世界不受欢迎的人”
2. 30个小时没有睡觉的“爸爸”
3. 巴勒斯坦的事业就是他的妻子
4. 加沙约会阿拉法特
5. 巴以巷战,被催泪弹击中
第十一章 拉宾,缔造和平的人
1. 紧急报道拉宾遇刺
2. 不喜欢记者的总理
3.“神的孩子”的遗言
第十二章 专访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1. 在卡斯特罗臂弯里“亲密”采访
2. 寻找一首“失传”的歌
3. 美丽的哈瓦那
第十三章 与联合国秘书长对话
1. 联合国秘书长的官有多大?
2. “不懂政治”的加利
第十四章 遥望海湾战争
1. 驻守埃及的日子
2. 在开罗学会“阿拉伯英语”
3. 科威特兵临城下
4. 分裂的阿拉伯世界
5. 阿拉伯紧急首脑会议
6. 海湾战争爆发
7. 以色列出奇地隐忍
8. 不再遥望战争
第十五章 报道黎巴嫩内战
1. 奔赴战火燃烧的贝鲁特
2. 在使馆亲历激烈炮战
3. 武装组织控制下的黑市
4. 踏访危险的“绿线”
5. 贝鲁特要活过来喽
第十六章 亲历波黑内战
1. 保险公司断定我们有去无回
2. 饥寒交迫奔赴战区
3. 纪念亡者的矮墙
4. 加辛齐难民营的孩子
5. “恐怖之城”萨拉热窝
6. 在“死亡大道”冒死报道
第十七章 伊拉克武器核查报道
1. 在秘密警察监视下采访
2. 等待死亡的小女孩
3. 骑在铁栏杆上直播
4. 安南到了巴格达
5. “大战”记者招待会
6. “不倒翁”阿齐兹
7. 告别阿布
8. 战争与和平
附 怀念父亲
跋 面对关注
“冒充”台长采访李铁映
到了停机坪才发现,和我们一样冲锋陷阵的其他新闻单位的记者,不下五六十人。我在心里暗暗叫苦:等一会李铁映等领导同志到飞机旁为代表团送行时,记者之间恐怕免不了一场“恶战”。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的一桩遭遇。
那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一进大会堂,我的眼睛就开始搜寻可以采访的对象。按一般规律,这种搜寻当然是首先寻找“官大”的,然后再看有没有“名气大”的,即使在国外我想也脱不了这个俗套。
那天的音乐会客人中,“最高贵宾”是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还没有经历过几次手持话筒采访领导人的我,显然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决定采访“荣老板”。
中场休息的时候,荣副主席被人簇拥着走进了贵宾休息室。我便拉着摄像记者在休息室到入口处之间的一处地方悄悄地“埋伏”下来。
音乐会下半场开始的铃声刚一响过,荣毅仁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就在他和我们将要擦肩而过的时候,我手拿话筒,一个箭步冲了上去。
“荣副主席,我们是中央电视台记者……”还没等我把这句话说完,几个彪形大汉饿虎扑食般扑向了我,其中一个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把将我拎了起来,扔在了五六米开外的地方。等我再回头透过人群缝隙看时,只见荣副主席正侧过头,以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似乎在寻找着刚才那位自称是中央电视台记者的人。见没有什么情况,荣副主席这才转身走进了大会堂。这一切发生在瞬间,至今我还记得摄像记者按我们的“预谋”把镜头对准了荣毅仁,却不见水均益,环顾四周才找到我那双瞪圆的大眼睛。
现场采访往往就是这样。
今天采访李铁映会让我有什么结果呢?
按照国内各新闻单位当时的惯例,任何一条新闻是否重要,会不会摆在重要版面或者显著位置,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要看在这条新闻里出现的领导人的重要程度。“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和当时举国关注的“申办奥运”这两个因素,足以让众多记者争先恐后地进行采访。
按照欢送仪式流程,李铁映等领导同志要在飞机舷梯下一侧和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所有的记者则被安排在另一侧的一块固定区域。这块区域用粗粗的隔离绳将记者们围在里面,外面则每隔两步站着一名身强力壮的警卫人员,随时将“不安分分子”抓回隔离区域内。情节严重的则会被“红牌”罚出场外,甚至事后通知所在单位,吊销其采访资格。正是由于如此严格的纪律,要采访一位国家级领导人,既有很大的难度,还要冒一定的风险。
我和摄像记者被圈进采访区域内以后,就开始盘算如何能够在这样的局面下冒一次险,试着“逮”一下李铁映。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通过李铁映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正式提出采访请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作人员十有八九会告诉你:写一份盖有单位公章的正式报告,交上来再说吧。如果在现场即兴采访,撇开事后的麻烦不说,单是如何能够跨过隔离绳接近重兵把守的采访对象,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人民大会堂的遭遇已经让我充分领教了这一点。
“没准他会专门走向记者区,说两句吧?”摄像记者对我说,像是在安慰我。我心想:你一定是外国电视新闻看多了。
想到这儿,一个绝妙的主意突然在我脑子里产生了:白宫草坪外,每天早晨总有一大批记者在那里守株待兔。每当总统出现在草坪上时,时而会有某个记者在画面外高呼:早上好,总统先生。赶上总统心情好的时候,也许会回过头来,冲记者们说上两句。这两句有时候就成了当日的白宫新闻。我为什么不如法炮制?
李铁映一行向飞机舷梯旁走了过来。记者区里照相机、摄像机噼啪乱作一团。代表团主要成员一一和铁映同志握手,登上了舷梯,回身向送行的人群招手致意。铁映同志频频向舷梯上的人们招手,他背对着我们这个方向,离我们大概有十几米。
“铁映同志,您好!”我大喊一声。
铁映同志果然本能地回过头来。
“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
铁映同志点点头,冲我这个方向笑笑。
这时我拽了一把手中连接话筒和摄像机的话筒线,肩扛着摄像机正在拍摄的摄像记者一个激灵,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我毫不犹豫,一步跨过拦着我们的隔离绳,摄像记者也跨了过来,扛着机器跟着我跑。
我手里拿着话筒,一边快速向铁映同志靠拢,一边继续我的问题:“铁映同志,请问您在23日奥委会宣布主办城市的时候会看电视转播吗?”
在铁映同志笑容可掬地回答我的问题时,我们及时站在了他的跟前。一切都像是经过了排练,非常准确。记者区外的警卫和铁映身边的警卫都像我预料中的那样,开始听到我高呼“铁映同志”的时候只是微微地一震,当看到铁映同志的反应后他们默许了我们的行动。
当然,如果说这次采访有什么不完美的话,问题就出在我的身上。回到电视台,把录像带放进机器里一看,在场的人全都哈哈大笑。原来,当时由于紧张,我高呼了“铁映同志”后,在说“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这句话时,竟出现口误,说成了“我是中央电视台台长”!
我至今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偏偏在“台长”和“记者”两个字上出现口误了呢?因为我压根儿也没打算篡台长的权啊!
……
前沿故事(水均益)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前沿故事(水均益)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看,揭秘新中国很多故事
评分应该不错!!! ^o^
评分再版就是原先的冷饭,更新内容不是很多,新增内容个人情感偏多
评分很不错。包装也很好。还会继续购买。
评分赶上活动买的,价格便宜
评分老公在看
评分赶上活动买的,价格便宜
评分值得一看,有意义也有收获
评分到货速度很快给个好评吧
前沿故事(水均益)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