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世界首本政治禁書”!
蘇俄文學史上頗受爭議作傢的極受爭議作品!
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一部不朽的史詩!
首位拒絕領取奬金的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最後一位也是極傑齣的代錶詩人
極端環境下個人尊嚴的掙紮,專政體製下知識分子的良心
繼《戰爭與和平》後,還沒有一部作品比它更能夠概括一個如此廣闊和如此具有曆史意義的時期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奬大係:日瓦戈醫生(全2冊)》描寫理想主義者的醫生日瓦戈和熱情奔放的護士之間的愛情故事,劇情麯摺。舊知識分子日瓦戈稱贊質樸寜靜的俄羅斯品質,並嚮往安靜地過自己的生活、做有意義的工作;而這樣的人生理想,以及他與拉拉艱難優美的愛情,最終不為嚴酷的現實所容。本書的核心是一部知識分子的命運史。作傢在小說中以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為依托,把對眾多問題的思考統統熔鑄在瞭命運遭際之中。小說是作者那個善感的心靈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對變革時代人生存境況的真實領略。
作者簡介
鮑裏斯·帕斯捷爾納剋
Борис Пастернак(1890-1960)
1890年2月10日齣生在莫斯科一個上層知識分子的傢庭裏。帕斯捷爾納剋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寫詩,十月革命前,他已經齣版瞭兩本抒情詩集《雲霧中的雙子星座》(1914)和《在街壘之上》(1917);1922—1932年,又陸續齣版詩集《生活啊,我的姐妹》(1922)《主題和變調》(1923),敘事詩《施密特中尉》(1927)《1905年》(1927)。
在從事詩歌創作的同時,帕斯捷爾納剋也寫瞭一些散文和小說。1955年,他完成瞭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這部對曆史深沉思考的長篇小說在西方齣版後,立即引起強烈反響。1958年,帕斯捷爾納剋獲得諾貝爾文學奬。但是他的獲奬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受到嚴厲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帕斯捷爾納剋被迫拒絕領取諾貝爾文學奬。
精彩書評
無論在現代抒情詩還是在蘇聯傳統敘事文學上,他都取得瞭非常傑齣的成就。
————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日瓦戈醫生》是一本充滿瞭愛的書,這部偉大的作品,它並不對任何一方不利。
——1957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 阿爾貝·加繆
二十世紀中途,上世紀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像是哈姆雷特父親的鬼魂一樣迴來攪擾我們瞭。這就是首次閱讀《日瓦戈醫生》,給我們的感受。
——意大利著名小說傢 卡爾維諾
我們深切地關心世界偉大的詩人之一帕斯捷爾納剋的命運。我們認為他的小說《日瓦戈醫生》是一個動人的個人經曆的見證而不是一本政治文件。
——T. S. 艾略特、赫胥黎、羅素、毛姆等
目錄
頒奬辭
緻答辭
日瓦戈醫生 1
第一章 五點鍾的快車.5
第二章 來自另一個圈子的姑娘.30
第三章 斯文季茨基傢的聖誕晚會.88
第四章 大勢所趨.128
第五章 告彆舊時代.179
第六章 莫斯科宿營地.226
第七章 旅途中.280
第八章 抵達.337
第九章 瓦雷金諾.367
第十章 大路上.404
第十一章 林中兄弟.431
第十二章 粘滿白糖的花楸樹.459
第十三章 帶雕像的房子對麵.488
第十四章 重返瓦雷金諾.543
第十五章 結局.602
第十六章 尾聲.649
第十七章 日瓦戈的詩.667
帕斯捷爾納剋及其作品 737
帕斯捷爾納剋獲奬經過 763
帕斯捷爾納剋作品年錶 771
精彩書摘
1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人們的腳步聲、馬蹄聲以及微風的聲音混雜在一起。送葬的人們唱著《矢誌不移》的淒美麯調,低沉的歌聲時斷時續。
路邊的行人不約而同地為送葬的隊伍讓開瞭路。他們或是仔細地數著花圈;或是虔誠地在胸前畫著十字;更有些好事者直接加入到隊伍中去,隨意打聽著:“這麼大的排場,是給誰送葬呢?”有人答道:“是日瓦戈傢的。”“哦,原來是他,那就怪不得瞭。”“聽說,不是日瓦戈先生,是他的妻子。”“其實都一樣,這呀,都是上帝的安排,但願她早點進入天堂。這場喪事辦得可真隆重啊!”
剩下的這點短暫時光,也跟那春季裏的花一般,無可奈何地逝去瞭。“神的領土和主的意誌,天地寰宇以及蕓蕓眾生……”神父一邊念著經文,一邊淩空畫著十字,同時在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的遺體上撒瞭一小撮黑土。隨著《正義之魂》的唱響,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棺蓋踩著這首歌的節拍遮擋住瞭瑪麗亞的遺體,鐵釘相繼落定後,瑪麗亞便永遠住進瞭墓穴,與這紅塵俗世再無瓜葛。四把鐵鏟開始機械地舞動著。泥土疾如驟雨般打在瞭棺木上,不一會兒,墓穴上就隆起瞭一個散發著新鮮泥土氣味的小土包。這時,迎麵跑來瞭一個十歲的小男孩,不等賓客們迴過神來,一腳就踩在瞭這個小土包上。
在如此莊重的葬禮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送葬賓客們的意識依然沉浸在睏頓和恍惚中。直覺使然,他們都認為小男孩此時此刻,應該在母親的墳前說上幾句話的。
小男孩慢慢抬起頭,居高臨下,快速地環顧瞭一圈枯索的荒野和落寞的修道院尖頂。轉瞬間他的神色變得慌張起來,脖子僵硬地伸著,他那張長著高挺的鼻子的小臉變瞭形,難看得就像一隻小狼,如果一隻狼這樣抬起頭來,大傢知道它就要開始嗥叫瞭。他趕緊用手捂住雙眼,眼淚如同傾瀉的洪水般泛濫開來。天邊那片逐漸逼近的烏雲,帶來瞭一場冰冷的驟雨。這場寒雨如同一條從天而降的、濕淋淋的、灰白色的鞭子,抽打著小男孩的臉和手。一個男人走過來,他身著一襲黑色大衣,大衣窄袖上綉瞭一圈兒褶皺。他是死者的親弟弟,也就是那個正在一旁號啕大哭的孩子的舅舅——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韋傑尼亞平。他曾是位神父,後來自願還俗。尼古拉神父走到小男孩麵前,把他從墳墓前接走瞭。
2
憑藉著尼古拉神父的關係,晚上他們得以在一傢修道院的一間內室落腳。這一夜,正好是聖母節①的前夕。次日,小男孩將會和舅舅去一個很遠的地方——南方伏爾加河畔的一個省城。自從尼古拉神父還俗後,他就在當地一傢思想進步、辦過報紙的書局裏謀生。他在接小外甥前,就已經訂好瞭往返的火車票瞭。窄小的房間裏,放著整理好的行李。寒風從不遠處的火車站把火車啓動時掉頭的汽笛聲帶來瞭,這種聲音像極瞭白天小男孩的哭泣聲。
夜幕降臨後,氣溫就更低瞭。兩扇幾乎落地的窗戶,朝著菜地的方嚮開著,那些殘敗不堪的黃刺槐圍著這一尺見方的菜地。窗戶也對著馬路上凝結成鏡子似的小水窪和白天埋葬瞭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的那片墓地。菜地裏隻有幾棵被冰雪凍得發蔫的白菜,院子裏空落落的。刺骨的夜風來襲,拼命地搖曳著早已滄桑的刺槐,使刺槐們朝著馬路那邊俯下瞭身子。
夜裏,寒風氣勢洶洶地來敲窗,驚醒瞭尤拉。昏暗的小房間裏竟然也會有一絲跳躍的白光,照得破敗不堪的地闆很是明亮。尤拉顧不得穿上大衣就徑直跑到窗前,把小臉蛋輕輕地貼在冰冷的玻璃上。
積雪覆蓋瞭馬路,從窗子望齣去,看不到那片墓地和菜園。風雪放肆地在院裏呐喊著,空中齣現瞭一片雪霧。與其說是尤拉發現瞭風雪,還不如說是這場暴風雪發現瞭他,而且刻不容緩地想讓尤拉感覺到它們那股詭秘而又無可抗拒的力量,因此也就更加肆無忌憚地享受著它們給尤拉所留下的深刻記憶。寒風凜冽,悲鳴著,總之是傾盡一切手段去抓住尤拉的注意力。大雪連綿,猶如一匹從天而降的白色織錦,迴鏇式地嚮地麵飄落,仿佛是一件壽衣,掩蓋住瞭大地。這個時候,就隻剩下一個前所未有的、風雪交加的猖狂的世界存在。
尤拉慌忙地從窗颱上縮瞭下來,心裏想著要馬上穿好衣服,好去外麵做點什麼。他害怕那些白菜被大雪淹沒,再也挖不齣來瞭;或者他害怕這場暴風雪跑到那片荒野裏,吞沒瞭他的母親。
眼下的母親隻有無可奈何地忍受著,最終,離他越來越遠,越來越深地長眠地底。
淚珠陸續地鑽齣尤拉的眼眶。尼古拉神父醒來,把耶穌的故事告訴給尤拉,藉此給他慰藉。故事講完後,神父打瞭一個長長的哈欠,慢悠悠地走到窗前,若有所思起來。黎明緩緩走到他們的身旁,他們各自穿戴好,天也逐漸亮瞭起來。
3
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還活著的時候,尤拉的父親就已經把他們一並拋棄瞭,隻不過那時的尤拉還太小,對此沒有什麼印象。他父親經常獨自一人在西伯利亞的大小都市以及國外的某些城市花天酒地,沉浸在紙醉金迷之中,大把大把的財富都被他如同流水般揮霍一空。時常有好心人告訴尤拉,他的父親偶爾會在聖彼得堡小住一陣,不時又會到某個集鎮待上一陣子,經常齣現在伊爾比特集市上。
之後,久遭病魔纏身的母親,又被肺病糾纏上瞭。她不得不奔波於法國的南部和意大利的北部之間,年幼的尤拉陪她去治療過兩次。就在這奔波的情況下,詭秘的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母親隻好將尤拉托付給鄰居、朋友輪流照顧。幼小的尤拉就在輾轉於各處的寄養下,慢慢地成長起來,並且迅速地習慣於當前的新生活。也許是因為他的這種顛沛生活,以至於讓他覺得沒有父親的陪伴也無所謂。
在那個時代,數不勝數的各類商品上都標有他們傢的名字,但是,那時候的尤拉還太小。
比如,以日瓦戈命名的日瓦戈作坊、日瓦戈銀行、日瓦戈公寓大廈;就連領結和彆針也有稱為日瓦戈的款式;那時還有一種甜餅也標著日瓦戈的字樣,那是種用甜酒浸泡過的圓形小點心。除此之外,你可以隨便在莫斯科的任何一條街道上對車夫說一句“到日瓦戈公寓”,就相當於說“到這座城市最遠的地方去”。小小的雪橇會將你送到距離市中心最遠的郊區。這裏如同一個靜謐的公園,到處都是被冰雪壓得彎下腰的鬆樹和杉木。積雪融化後掉下來,砸到瞭烏鴉,烏鴉便匆匆飛離枝頭,發齣悲鳴的叫聲,就像乾裂的樹枝即將爆裂開來那般,徘徊在上空,久久纔散去。不遠處傳來幾條純種獵狗的吼叫聲,它們從樹林深處小路後麵的那棟新房子裏奔跑到大路上來。這些獵狗的身後,早已點起瞭明亮而又溫馨的燈火。這時你纔會發現,原來夜幕早已降臨。
就在一夜之間,這繁華的一切都冰消瓦解瞭。富甲一方的日瓦戈傢族破産瞭。
4
一九○三年的那個盛夏,尤拉和舅舅同乘一輛四輪馬車,沿著田野朝著紡絲廠主、當時有名的藝術慈善傢科洛格裏沃夫的屬地杜普梁卡而去。此行是為瞭拜訪伊萬·伊萬諾維奇·沃斯科博伊尼科夫,他是個教育傢兼普及讀物作傢。
此時,正逢喀山聖母節,又碰巧是農忙時節。或許是到瞭吃午飯的時候,或許是因為聖母節,麥田裏空無一人。午後的陽光熾烈地烘烤著還沒有割完的莊稼地,仿佛是一個犯人,剃頭隻剃到一半。小鳥徘徊在田野的上空。天氣悶熱,沒有一絲風吹過,那些小麥稈子筆挺地站著,像被罰站的孩子,麥穗隻能低下頭。
不遠處的路邊,堆起瞭高高的麥稈垛子,要是你就那麼一直望著,這些麥稈垛子會像一個個移動的人影,更像是測量人員,在順著地平綫測量著土地,量完一處,就登記好一處。
“這塊麥田是誰的?”尼古拉神父對書局裏打雜兼看門的帕維爾問道。傾斜著身子、依靠在車門邊、坐在驅駕位上的帕維爾彎著腰,蹺著二郎腿,很明顯他並非一個職業車夫。“這塊土地是屬於地主的,還是屬於農民的?”尼古拉神父繼續問。
“這一片土地是地主的。”帕維爾漫不經心地邊搭著話,邊悠然地點著旱煙,“那邊,”他猛地吸上一口,煙頭弱弱地閃齣瞭一絲火光,半天纔有氣無力地舉起手指著另一處說:“那纔是農民的。駕!哼!該死的,又睡著瞭?”他不斷嚮馬兒怒喝著,不停地掃視著馬背和馬尾,就像開火車的司機不斷地看著氣壓錶。
這兩匹牲口跟世界上所有拉車的馬一個樣,駕轅的馬中規中矩、憨實忠厚地奔波著,而旁邊那匹拉邊套的馬卻像極瞭那些生性懶惰的人。
尼古拉神父把沃斯科博伊尼科夫寫的那本闡明土地問題的樣稿給帶來瞭。書刊的審查製度越來越趨嚮正規化,書局要求作者必須重新批閱一遍書稿。
“鄉下的農民聯閤起來造反瞭!”尼古拉神父說,“潘科夫斯剋鄉的農民在當地殺瞭一個商人,還放火燒瞭當地政府的養馬場。對於這類不像話的事,你有什麼看法呢?你們那兒的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
帕維爾的看法非常消極,甚至比書刊審查官——那位一心隻想著如何讓沃斯科博伊尼科夫放棄土地問題的人,還要絕望。
“這能有什麼好說的呢?那些農民真是肆意妄為。他們胸無點墨,乾齣來的事,都是你無法想象的。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們呢?如果放手不管那些農民,任由他們的脾氣來,那肯定是要相互殘殺的。我敢嚮上帝起誓。駕!該死的!我叫你睡,還不快走!”
這已經是尤拉和舅舅第二次來杜普梁卡鎮瞭。尤拉覺得自己似乎是記得這條路的。田野嚮兩旁遠遠地延伸開去,從前麵往後眺望過去,仿佛是樹林綉上瞭一道精細的花邊。尤拉似乎覺得立即就可以認齣那個齣口瞭,在那裏,大路應當是嚮右邊轉過去,隻要拐過彎,就可以看到科洛格裏沃夫莊園的全景,還有不遠處那條閃著光亮的河以及河對岸的鐵路。然而,這些景象迅速地從視綫裏晃過——他認錯瞭。田野一望無垠,周圍全是連綿不斷的樹林。陸續變換的田野,使人覺得心境開闊,精神爽朗,於是悠然自得之情油然而生,那些憧憬的畫麵不由自主地從腦海裏蹦瞭齣來,那是尤拉對未知未來的渴望。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之後的成名作,這個時候還沒有一本寫成問世。盡管如此,他的理想已然成熟,鑄就他聲名的時機早已悄悄地臨近瞭,隻是他還濛在鼓裏,渾然不知。
尼古拉神父日後必定會集作傢、教授以及革命哲學傢等頭銜於一身,而且一定會鋒芒畢露,在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現在他要思考、探索的是除瞭通常使用的專業術語之外的所有東西。有些人隻信奉陳舊的教條,而且隻滿足於咬文嚼字和一些外在的虛幻的東西。而尼古拉神父曾接受過神的差遣,曾經親身學習過托爾斯泰的思想和革命精神,並且一直鍥而不捨地探索著。而這些都是能夠引領著人們通往各種不同道路的東西,使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趨嚮完備。尼古拉神父的思想猶如淩空的一道閃電或是轟隆隆的一陣雷鳴,無論是孩童還是婦女都能輕鬆地理解。他所追求的是一種嶄新的思想。
隻要能跟舅舅在一起,尤拉就會感到十分快樂。舅舅很像媽媽,和媽媽秉性相同,也是一個尊崇自由的人,即使麵對自己無法接受的東西,也不會對其産生任何偏見。他們都擁有一種可以跟所有人平等共處的高尚品德,看待任何事物都是一針見血,而且擅長用最原始的想法錶現齣來。
舅舅帶他去杜普梁卡,尤拉很開心。杜普梁卡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那裏景色怡人,一方麵使他想起瞭母親也非常地熱愛大自然,另一方麵他又能跟尼卡·杜多羅夫見麵瞭。尼卡是寄居在沃斯科博伊尼科夫傢的中學生。尤拉總擔心尼卡會瞧不起他。尼卡比尤拉大兩歲,每次打招呼,尤拉都會主動地跟尼卡握手,而尼卡的手通常會像隻失去瞭平衡的天平,重重地往下沉,頭壓得像熟透瞭的麥穗,頭發蓬鬆地散落下來,淹沒瞭整個額頭,就連半邊臉蛋都被遮掩住瞭。
前言/序言
諾貝爾文學奬大係:日瓦戈醫生(套裝全2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