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尹邦誌 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7714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3082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佛典新讀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78
字數:422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介紹瞭,《勝鬘經》,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1捲。在大乘佛教的發展史上,《勝鬘經》具有裏程碑的意義,號稱“大乘宗要”。在中國佛教史上,該經是曆代大師藉以闡述教理的代錶性經典,注疏頗多,流通甚廣。《勝鬘寶窟》是隋代三論宗的祖師吉藏專門為《勝鬘經》撰寫的義疏。在保存至今的古代注疏中,它的內容是最深刻、最完整的。

內容簡介

  《勝鬘經》為中國佛教史上代錶性的經典,經中的“一乘”思想,被認為是大乘佛法的“宗要”,影響深遠;曆代注疏頗多,流通極廣。《勝鬘寶窟》則是《勝鬘經》注疏中最著名的一種,為隋唐佛教“十大德”之一的吉藏所撰,全麵、係統地闡發瞭大乘佛教的究竟義理,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緻影響瞭後人對《勝鬘經》的重譯。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是《勝鬘寶窟》首次完整整理齣版,並將現存的兩種《勝鬘經》譯本與《勝鬘寶窟》整閤起來,加以校注和必要的釋讀;書前的“釋讀說明”,對成書背景、內容、價值等作瞭詳盡的介紹:可資研究者參考使用,也適閤一般的佛學愛好者閱讀。

作者簡介

  尹邦誌,1969年生,四川彭州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佛教禪學研究,尤以漢、藏佛教的教義及其關係為重點。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課題“漢藏佛教的親緣關係——吐蕃宗論在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影響”“藏傳佛教思想史”及相關的教育部課題,齣版有專著《宗通與說通——吐蕃宗論在後弘期的影響與漢藏佛教的親緣關係》,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學術月刊》等刊物發錶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釋讀說明
勝鬘經
勝矍經序/釋慧觀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求那跋陀羅譯
如來真實義功德章第一
十受章第二
三願章第三
攝受章第四
一乘章第五
無邊聖諦章第六
法身章第七
如來藏章第八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一諦章第十
一依章第十一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真子章第十四
勝鬘章第十五
大寶積經捲第一百一十九勝鬘夫人會
第四十八/菩提流誌譯

勝鬘寶窟
雕勝鬘寶窟敘/道空
勝鬘玄意
一、釋名門
二、緣起門
三、宗旨門
四、差彆門
五、分齊門
序章
一、證信序
二、發起序
如來真實義功德章第一
一、正說直人
二、釋章門
三、嘆佛功德
四、請護
十受章第二
一、分齊門
二、受戒門
三願章第三
一、釋章門
二、勝鬘大願
三、如來述贊
攝受章第四
一、釋章門
二、略說攝受
三、廣明攝受
一乘章第五
一、釋章門
二、佛命說
三、受命說
無邊聖諦章第六
一、釋章門
二、明有聖無聖
三、明有諦無諦
法身章第七
如來藏章第八
空義隱覆真實章第九
一、釋章門
二、佛有智不為空覆
三、餘人無智為覆
一諦章第十
一、釋章門
二、對虛明實
三、對妄情顯深
一依章第十一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真子章第十四
勝鬘章第十五

前言/序言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還可以。(“我們今天理解“人生佛教”,“益西旺波的障難”是前車之鑒,不可不察。菩提心在人生佛教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太虛大師曾說:“其大乘法要義如何?答日:菩提心為因,大慈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至少從蓮花戒開始,這三句話已經在藏傳佛教流傳瞭1200多年。太虛大師適應現代人的機緣,提倡“人生佛教”,側重於人生之改善,仍然落實在菩提心。人生佛教“特齣者即能依之發菩提心而趣於大乘之佛果。即於此上,消極的則對治佛法嚮來之流弊;積極的則依人生之改善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反映瞭藏傳佛教的經驗。菩提心在佛教的教理行證體係中占有特殊地位,故大乘佛教經典作傢對其推崇備至。龍樹稱菩提心“最大最勝最上第一”,天親則贊為“大方等最上妙法”。菩提心不僅是佛教用來區分內外道、大小乘的標誌,而且具有總持佛法的作用。太虛大師曾經述及:“菩提心者,實一切佛法之所歸趣”,“又此菩提心者,是諸菩薩總持行門”。曆史上寂天、獅子賢、蓮花戒等人的佛學體係,便是圍繞“菩提心”而建立的。太虛大師的佛學,也以菩提心為旨趣:

評分

評分

評分

\sfdfssfSAIFEIEngineering2 - Realization2-04 DES - Develop & Design2-04-15 Special HarnessPROJECT_PHASES4 DOCUMENTSC919-PI-05-900 C919 SAIFEI SPAinput_data_format15-01-16 ECM SPA prelim input data SADRI_ref

評分

\sfdfssfSAIFEIEngineering2 - Realization2-04 DES - Develop & Design2-04-15 Special HarnessPROJECT_PHASES4 DOCUMENTSC919-PI-05-900 C919 SAIFEI SPAinput_data_format15-01-16 ECM SPA prelim input data SADRI_ref

評分

評分

書還可以。(“我們今天理解“人生佛教”,“益西旺波的障難”是前車之鑒,不可不察。菩提心在人生佛教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太虛大師曾說:“其大乘法要義如何?答日:菩提心為因,大慈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至少從蓮花戒開始,這三句話已經在藏傳佛教流傳瞭1200多年。太虛大師適應現代人的機緣,提倡“人生佛教”,側重於人生之改善,仍然落實在菩提心。人生佛教“特齣者即能依之發菩提心而趣於大乘之佛果。即於此上,消極的則對治佛法嚮來之流弊;積極的則依人生之改善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反映瞭藏傳佛教的經驗。菩提心在佛教的教理行證體係中占有特殊地位,故大乘佛教經典作傢對其推崇備至。龍樹稱菩提心“最大最勝最上第一”,天親則贊為“大方等最上妙法”。菩提心不僅是佛教用來區分內外道、大小乘的標誌,而且具有總持佛法的作用。太虛大師曾經述及:“菩提心者,實一切佛法之所歸趣”,“又此菩提心者,是諸菩薩總持行門”。曆史上寂天、獅子賢、蓮花戒等人的佛學體係,便是圍繞“菩提心”而建立的。太虛大師的佛學,也以菩提心為旨趣:

評分

好書。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勝鬘經 勝鬘寶窟釋讀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