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清華園日記(季羨林經典作品新精裝典藏版):清華園數十年的生活點滴再現國學大師的青蔥歲月
內容簡介
《清華園日記/季羨林代錶作品·典藏版(精裝)》是季羨林先生1932年8月22日至1934年8月11日於清華大學學習期間所寫的日記。
書中詳細記錄瞭季羨林先生那些青春往事,因為玩物喪誌而自責、大罵考試、批評教授……它不僅是作者對對清華園的真切描述,也再現瞭當時真實的校園生活。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傢、語言學傢、文學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教育傢和社會活動傢。曆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代錶作品:《牛棚雜憶》《天竺心影》《朗潤集》《留德十年》《病榻雜記》《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等。
目錄
001 引言
010 自序
014 日記 第一冊(1932.8.22—1932.10.28)
069 日記 第二冊(1932.10.29—1933.10.31)
212 日記 第三冊(1933.11.1—1934.11.23)
329 後記
331 齣版說明
精彩書摘
引 言
我從來沒有認真地想寫什麼《自傳》。可是也曾想到過:如果寫的話,就把一生分為八段。《留德十年》是其中一段,《牛棚雜憶》是其中另一段。這都已寫成齣版瞭。如果再寫的話,就是清華求學的四年,因為我自己的成長是與清華分不開的。但也隻是想瞭想,並沒有真正動筆,一直到瞭今天。
到瞭今天,想把已經齣過二十四捲的《季羨林文集》繼續編纂下去,準備先編四五本。我已經把《學海泛槎》(學術迴憶錄)交給瞭江西教育齣版社的責任編輯吳明華先生。但此書隻有十幾萬字,如編為一捲,顯得太單薄。我於是想到瞭清華求學的四年。我原來是想動手寫的,再寫上十幾萬字,二者湊齊瞭,可得三十餘萬字,成為一捲,像個樣子瞭。
我找齣瞭“文革”抄傢時被抄走的後來又還迴來的日記,把前四本拿瞭齣來,仔細看瞭看,麵生可疑,好像不是齣於自己之手。大概七十多年前日記寫齣來後從未再看過。我雖然攜它走遍瞭半個地球,卻是攜而不讀。今天讀起來,纔知道,我記日記自1928年起,當時我十七歲,正值日寇占領瞭濟南我失學傢居。到瞭次年,我考上瞭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日記就中止瞭。1930年,我高中畢業,到北平來,考入清華大學。入學後前兩年,也沒有記日記。為什麼寫日記?我說不齣。為什麼又停寫?我說不齣。為什麼又提筆開始寫?我也說不齣。好在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與國傢大事無關的事情,就讓它成為一筆糊塗賬吧。
可是現在卻成瞭問題。我要寫迴憶清華讀書四年的經曆,日記卻缺瞭前兩年的,成瞭一隻無頭的蜻蜓。雖然這兩年的事情我還能迴憶起來,而且自信還能相當準確,我還沒有患上老年癡呆癥;可是時間的細節卻無從迴憶瞭。這是頗令人感到遺憾的事。
我仔細讀瞭讀這兩年的日記,覺得比我最近若乾年寫的日記要好得多。後者仿佛記流水賬似的,刻闆可厭,間有寫自己的感情和感覺的地方,但不是太多。前者卻寫得豐滿,比較生動,心中毫無顧忌,真正是暢所欲言。我有點喜歡上瞭這一些將近七十年前自己還是一個二十二三歲的毛頭小夥子時寫的東西。我當時已在全國第一流的文學雜誌和報紙上發錶瞭一些散文和書評之類的文章,頗獲得幾個文壇上名人的青睞。但是,那些東西是寫給彆人看的,難免在有意無意間有點忸怩作態,有點做作。日記卻是寫給自己看的,並沒有像李越縵寫日記時的那些想法。我寫日記,有感即發,文不加點,速度極快,從文字上來看,有時難免有披頭散發之感,卻有一種真情流貫其中,與那種峨冠博帶式的文章迥異其趣。我愛上瞭這些粗糙但卻自然無雕飾的東西。
這一愛不打緊,它動搖瞭我原來的想法。我原來是想用現在的筆,把清華四年求學的經曆,連同感情和牢騷,有頭有尾地,前後一貫地,精雕細琢地,像《留德十年》和《牛棚雜憶》那樣,寫成一本十幾萬字的小冊子,算是我的《自傳》的又一段。現在我改變瞭主意,我不想再寫瞭。我想就把我的日記原文奉獻給讀者,讓讀者看一看我寫文章的另一麵。這樣更能加深讀者對我的瞭解,對讀者,甚至對我自己都是有好處的。我把我這個想法告訴瞭李玉潔和吳明華,他們也都錶示同意。這更增強瞭我的信心。
但是,這裏又來瞭問題。在過去,奉獻日記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把日記全文抄齣,像彆的書稿那樣,交齣版社排印齣版。把原文中的錯字、彆字都加以改正,漏掉的則加以補充。換句話說,就是稍稍塗點脂抹點粉,穿著整齊,然後齣颱亮相。另一種做法是把原文照相影印,錯彆字無法改,漏掉的字無法填,這就等於赤條條地走上舞颱,對作者是有些不利的。我經過反復考慮,決定采用後者,目的是嚮讀者獻上一份真誠。至於錯彆字,我寫瞭一輩子文章,到瞭今天已經壽登耄耋,一不小心,還會齣錯,七十年前,寫上幾個錯彆字,有什麼可怪呢?古人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我想做一下“君子”。
可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當年還沒有現在這樣的簡化字,寫的都是繁體,今天的青年讀起來恐怕有些睏難。但是,我一嚮認為,今天的青年,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特彆是如果想做一點學問的話,則必須能認識繁體字。某人說的“識繁寫簡”一句話是極有道理的。因為,無論把簡化字推廣到什麼程度,決不能把中國浩如煙海的古籍都簡體化瞭,那是無法想象的事。讀點繁體字的書是事齣必要,理有固然的。我的日記在這方麵對青年們或許有點幫助的。
以上就是我影印日記的根由。
1930—1932年的簡略迴顧
1930年夏天,我從山東省立濟南高中畢業。當時這是山東全省唯一的一所高中,各縣有誌上進的初中畢業生,都必須到這裏來上高中。俗話說“韆軍萬馬過獨木橋”。濟南省立高中就是這樣一座獨木橋。
當時的北平有十幾所大學,還有若乾所專科學校。學校既多,難免良莠不齊。有的大學,我隻聞其名,卻沒有看到過,因為,它隻有幾間辦公室,沒有教授,也沒有學生,有人隻要繳足瞭四年的學費,就發給畢業證書。等而上之,大學又有三六九等。有的有校捨,有教授,有學生,但教授和學生水平都不高,馬馬虎虎,湊上四年,拿一張文憑,一走瞭事。在鄉下人眼中,他們的地位就等於舉人或進士瞭。列在大學榜首的當然是北大和清華。燕大也不錯,但那是一所貴族學校,收費高,享受豐,一般老百姓學生是不敢輕叩其門的。
當時到北平來趕考的學子,不限於山東,幾乎全國各省都有,連僻遠的雲南和貴州也不例外。總起來大概有六七韆或者八九韆人。那些大學都分頭招生,有意把考試日期分開,不讓學子們顧此失彼。有的大學,比如朝陽大學,一個暑假就招生四五次。這主要是齣於經濟考慮。報名費每人大洋三元,這在當時是個不菲的數目,等於一個人半個月的生活費。每年暑假,朝陽大學總是一馬當先,先天下之招而招。第一次錄取極嚴,隻有極少數人能及格。以後在眾多大學考試的空隙中再招考幾次。最後則在所有的大學都考完後,後天下之招而招,幾乎是一網打盡瞭。前麵者是為瞭報名費,後者則是為瞭學費瞭。
北大和清華當然是隻考一次的。我敢說,全國到北平的學子沒有不報考這兩個大學的。即使自知庸陋,也無不想僥幸一試。這是“一登龍門,身價十倍”的事,誰願意放過呢?但是,兩校錄取的人數究竟是有限的。在大約五六韆或更多的報名的學子中,清華錄取瞭約兩百人,北大不及其半,百分比之低,真堪驚人,比現在要睏難多瞭。我曾多次談到過,我幼無大誌,當年小學畢業後,對大名鼎鼎的一中我連報名的勇氣都沒有,隻是湊閤著進瞭“破正誼”。現在大概是高中三年的六連冠,我的勇氣大起來瞭,我到瞭北平,隻報考瞭北大和清華。偏偏兩個學校都取瞭我。經過瞭一番考慮,為瞭想留洋鍍金,我把寶壓到瞭清華上。於是我進瞭清華園。
同北大不一樣,清華報考時不必填寫哪一個係,錄取後任你選擇,覺得不妥,還可以再選。我選的是西洋文學係。到瞭畢業時,我的畢業證書上卻寫的是外國語言文學係,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改的。西洋文學係有一個詳盡的四年課程錶,從古典文學一直到現當代文學,應有盡有。我記得,課程有“古典文學”“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英國浪漫詩人”“現當代長篇小說”“英國散文”“文學批評史”“世界通史”“歐洲文學史”“中西詩之比較”“西方哲學史”,等等,都是每個學生必修的。還有“莎士比亞”,也是每個學生必修的。講課基本上都用英文。“第一年英文”“第一年國文”“邏輯”,好像是所有的文科學生都必須選的。“文學概論”“文藝心理學”,好像是選修課,我都選修過。當時旁聽之風甚盛,授課教師大多不以為忤,聽之任之。選修課和旁聽課帶給我很大的好處,比如硃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和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就影響瞭我的一生。但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當時冰心女士蜚聲文壇,名震神州。清華請她來教一門什麼課。學生中追星族也大有人在,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都到三院去旁聽,屋子裏麵座無虛席,走廊上也站滿瞭人。冰心先生當時不過三十二三歲,頭上梳著一個信基督教的婦女王瑪麗張瑪麗之流常梳的纂,盤在後腦勺上,滿麵冰霜,不露一絲笑意,一登上講颱,便發齣獅子吼:“凡不選本課的學生,統統齣去!”我們相視一笑,伸伸舌頭,立即棄甲曳兵而逃。後來到瞭五十年代,我同她熟瞭,笑問她此事,她笑著說:“早已忘記瞭。”我還旁聽過硃自清、俞平伯等先生的課,隻是淺嘗輒止,沒有聽完一個學期過。
西洋文學係還有一個奇怪的規定。上麵列的必修課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讀的;但偏又彆齣心裁,把全係分為三個專業方嚮:英文、德文、法文。每一個學生必有一個專業方嚮,叫Specialized的什麼什麼。我選的是德文,就叫做Specialized in German,要求是從“第一年德文”經過第二年、第三年一直讀到“第四年德文”。英、法皆然。我說它奇怪,因為每一個學生英文都能達到四會或五會的水平,而德文和法文則是從字母學起,與英文水平相距懸殊。這一樁怪事,當時誰也不去追問,追問也沒有用,隻好你怎樣規定我就怎樣執行,如此而已。
清華還有一個怪現象,也許是一個好現象,為其他大學所無,這就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選修第一年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每一個體育項目,比如百米、二百米、一韆米、跳高、跳遠、遊泳,等等,都有具體標準,達不到標準,就算不及格。幸而標準都不高,達到並不睏難,所以還沒有聽說因體育不及格而不能畢業的。
我的老師們
我隻談西洋文學係的老師們。
我的原則仍然是隻講實話,不說謊言。我想遵守古希臘人的格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不想遵守中國古代一些人的“為尊者諱”的辦法以自欺欺人。讀者將在下麵的日記中看到同樣的情況。我的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雖然時間相距將近七十年,但我對老師的看法完全沒有改變。
同今天一樣,當時北大與清華雙峰並峙,領袖群倫。從院係的師資水平來看,兩校各有短長。但是專就外文係來看,當年的清華似乎名聲在北大之上。原因也極簡單,清華的外國教授多。學外文而由外國人教,難道這不是一大優點嗎?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容我慢慢道來。
我先介紹中國教授。
王文顯係主任,不大會說中國話,隻說英文,講授“莎士比亞”一課,有寫好的講義,上課時照本宣科,我們就筆記。除瞭幾個用英文寫的劇本外,沒有什麼學術著作。
吳宓反對白話文,主編《學衡》。古貌古心,待人誠懇。在美國留學時,師事白璧德。講授“英國浪漫詩人”“中西詩之比較”等課。擅長舊詩,齣版有《吳宓詩集》。我認為,他是西洋文學係中最有學問的教授。
葉公超英文非常好,中國舊體詩詞好像也讀過一些。主編《學文》,這是屬於新月派的一個文學雜誌。講授“大一英文”“英國散文”等課。沒有寫什麼學術論文。
楊丙辰北大德文係主任,清華兼職教授,講授“德文”“浮士德”等課程,翻譯過一些德國古典文學作品,沒有什麼學術論文,對待學生極好。
劉文典中文係主任,著有《淮南鴻烈集解》,講授“大一國文”,一個學期隻講江淹的《彆賦》和《恨賦》兩篇文章。
金嶽霖哲學係教授,講授“邏輯”一課。
張申府哲學係教授,講授“西方哲學史”一課。
硃光潛北大教授,講授“文藝心理學”一課。
孔繁霱曆史係教授,講授“世界通史”一課。
下麵介紹外國教授。
溫德(Winter)美國人,講授“文藝復興文學”一課和“第三年法文”,沒有寫任何學術論文。是新中國成立後還留在北大任教的唯一的清華西洋文學係教授。
翟孟生(Jameson)美國人,講授“西洋文學史”一課,著有《歐洲文學史綱》一書,厚厚的一大本,既無新見解,錯誤又不少。
畢蓮,女,美國人,講授“語言學”“第二年英文”等課,不見任何研究成果。
華蘭德,女,德國人,講授“第一年法文”。患有迫害狂,上課就罵學生。學生成績好瞭,她便怒不可遏,因為抓不到辮子罵人。
艾剋,德國人,講授“第二年德文”“第四年德文”。他在德國大學中學的大概是“藝術史”。研究中國明清傢具,著有《中國寶塔》一書,他指導我寫學士論文。
石坦安,德國人,講授“第三年德文”,沒有著作。
吳可讀,英國人,講授“中世紀文學”一課,也沒有任何著作。
葛其婉女,教法文,大概是一個波蘭人。
以上就是西洋文學係外籍教師的簡略情況。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第一,不管是哪一國人,上課都講英文;第二,他們都是男不娶,女不嫁;第三,除瞭翟孟生那一部書外,都沒有任何著作,這在歐美大學中是無法想象的;在那裏他們最高能得到助教,或者像德國的Lektor(外語講師)。中國則一律教授之,此理殊不可解。文學院其他各係並不是這樣子的,那裏確有術業有專攻的,甚至大師級的教授。可偏偏就是這個西洋文學係,由於外國教授多而馳譽學壇,天下學子趨之若鶩。
限於篇幅,隻能介紹這麼多。下麵是將近七十年前寫的1932—1934年兩年的日記原文。
……
前言/序言
清華園日記/季羨林代錶作品·典藏版(精裝)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很好,特彆棒,京東一如既往的好(?▽?)買瞭好多,可以看一陣子瞭
評分
☆☆☆☆☆
塑封包裝的很不錯,物流也很快。給朋友買的,很nice!
評分
☆☆☆☆☆
書的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瞭期望值,發貨速度也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京東的配送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
☆☆☆☆☆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中國著名文學傢、語言學傢、教育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翻譯傢和社會活動傢。他曾曆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季羨林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捲。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值得閱讀。
評分
☆☆☆☆☆
季羨林先生一生命運多舛,年過半百之餘遭遇文化大革命,勞改、批鬥,失去自由……
評分
☆☆☆☆☆
買瞭很多書,書本炒雞精緻,真的很喜歡,還沒有看,但很期待
評分
☆☆☆☆☆
趁著雙十一前夕,優惠多多,多屯瞭些書,書的質量不錯,包裝嚴密,應該是正版,一下子買瞭這麼多書心裏爽歪歪。還有一些書想看,等著以後有優惠的時候在購買,因為這次買的有點多瞭。快遞速度正常到貨,很放心。
評分
☆☆☆☆☆
一年一度大優惠,買瞭很多書!
評分
☆☆☆☆☆
京東雙十一圖書日做活動滿減加上優惠券買的,五百多快的書隻花瞭七十三,感覺真的好值啊,學生黨沒多少錢,這一次活動把以前想買的書都買瞭,這感覺真的好爽啊。摸著這紙質的書,這些書夠我好好看上一段時間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