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陳勇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16156513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190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7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是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10年齣版的係列專書《資治通鑒十六國資料釋證》的第二冊,第一冊包括漢趙、後趙、前燕國部分,本冊則包括前秦、後秦、後燕部分。繁體橫排。約45萬字。 史料的匱乏,是中古史研究者所麵臨的共同睏境。現存中古史史料本來不多,而正史及其他各類典籍中,少數族史料又遠遠少於漢族史料,中古史研究中民族史史料不足的問題,就顯得更加突齣。齣土資料的利用,似乎是一條齣路,但近年來中古史齣土資料中,與少數族相關的文字十分有限,因而,能否藉此為民族史研究在資料方麵打開僵局,仍不容樂觀。那麼,中古民族史史料匱乏的睏境,是否還有可能突破?進一步說,傳世文獻中的中古民族史史料,是否還有深度挖掘的空間?筆者以為:轉機或許在於研究者視野的調整。譬如本文所涉及的《通鑒》十六國史的文字,以往多被認為是第二手資料,在史料或史實的層麵,並未受到特彆的關注,但經過細緻比對又可以發現:《通鑒》這部分的記載,許多是不見於他書的。《通鑒》保存的十六國史文字,包括那些齣處不詳的內容,是否也能當作史料乃至第一手資料使用,就成為中古民族史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經研究、搜集發現,《通鑒》保存的十六國文字,數量及所占比例都極為可觀,如《通鑒》前燕部分約四萬五韆字,不見於諸史者達二萬五韆字,在上一冊中已有統計、說明,本冊所涉及的前秦部分約六萬字,不見於諸史者達二萬八韆字,比前燕部分還多,在《通鑒》保存的十六國史文字中,重要的史實也並不罕見,堪稱十六國史研究中在《晉書》等正史、《禦覽》等類書之外的另一個巨大的資料庫。 《通鑒》保存的十六國史史料,大量保留舊史文字,對於今天的十六國史研究,幾乎具有與《三國誌》裴注類似的“補闕”作用。如《通鑒》敘十六國宗王事跡,多冠以王或公號,與《晉書》一般僅稱官位不同。溫公等人對包括《晉書》載記在內的十六國史文字進行瞭全麵、細緻的整理,因而《通鑒》往往又可糾正史及相關文獻之誤。《晉書》紀、傳或載記對同一事件的記載,有時差異極大,甚至完全相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通鑒》為此又提供瞭值得重視的甄彆意見。 《通鑒》的上述價值,僅從個彆段落是不易看清的。本係列專書將《通鑒》十六國史資料全部輯齣,逐條與相關文獻比較,分析各種差異,辨彆諸史文字、內容的真僞,進而考查《通鑒》作者處理十六國史文字的思路,甄彆因誤讀或改寫造成的舛訛,復原各種關鍵的細節,嘗試為十六國史研究提供一種基礎性的資料。筆者更大的企圖,則是以《通鑒》為基本參照係,全麵衡量、判彆各種十六國史文字的史料價值,利用宋代學者司馬光等人的研究成果,從現有少量的中國中古民族史史料中大限度地搜集信息,為21世紀的學術研究開闢一點新的空間。


作者簡介

  陳勇,1956年3月生於青島。曆史學者。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政治史與民族史研究。

目錄

代序言:為司馬光正名——《通鑒》十六國部分的史料價值
一 與諸史不同、具體的史實陳述——《通鑒》十六國史料的判定
二 “遍閱舊史,旁採小說”——《通鑒》十六國史料的齣處
三 “詳引諸書錯互之文,摺衷以歸一是”——《通鑒》十六國史料的瑕疵
結語
《資治通鑒》前秦國資料釋證
捲九一 晉元帝太興二年(319)
捲九四 晉成帝鹹和四年(329)
捲九五 鹹和八年(333)
捲九六 鹹康四年(338)
捲九七 晉穆帝永和二年(346)
捲九八 永和五年(349) 永和六年(350)
捲九九 永和七年(前秦天王符健皇始元年,351) 永和八年(皇始二年,352) 永和九年(皇始三年,353) 永和十年(皇始四年,354)
捲一○○ 晉穆帝永和十一年(皇始五年,厲王符生壽光元年,355) 永和十二年(壽光二年,356) 升平元年(壽光三年,宣昭帝符堅永興元年,357) 升平二年(永興二年,358) 升平三年(永興三年,甘露元年,359)
捲一○一 升平四年(甘露二年,360) 升平五年(甘露三年,361) 哀帝隆和元年(甘露四年,362) 興寜二年(甘露六年,364) 興寜三年(甘露七年·建元元年,365) 海西公太和元年(建元二年,366) 太和二年(建元三年,367) 太和三年(建元四年,368)
捲一○二 太和四年(建元五年,369) 太和五年(建元六年,370)
捲一○三 晉簡文帝鹹安元年(建元七年,371) 鹹安二年(建元八年,372) 晉孝武帝寜康元年(建元九年,373) 寜康二年(建元十年,374) 寜康三年(建元十一年,375)
捲一○四 太元元年(建元十二年,376) 太元二年(建元十三年,377) 太元三年(建元十四年,378) 太元四年(建元十五年,379) 太元五年(建元十六年,380) 太元六年(建元十七年,381) 太元七年(建元十八年,382)
捲一○五 太元八年(建元十九年,383) 太元九年(建元二十年,384)
捲一○六 太元十年(建元二十一年,哀平帝符丕太安元年,385) 太元十一年(太安二年,高帝符登太初元年,386)
捲一○七 太元十二年(太初二年,387) 太元十三年(太初三年,388) 太元十四年(太初四年,389) 太元十五年(太初五年,390) 太元十六年(太初六年,391)
捲一○八 太元十七年(太初七年,392) 太元十八年(太初八年,393) 太元十九年(394)
《資治通鑒》**所存前秦國資料輯錄
《資治通鑒》後秦國資料釋證
捲八八 晉懷帝永嘉六年(312)
捲九二 晉明帝太寜元年(323)
捲九四 晉成帝鹹和四年(329) 鹹和五年(330)
捲九五 鹹和八年(333) 鹹和九年(334)
捲九六 鹹康四年(338)
捲九七 晉穆帝永和元年(345)
捲九八 永和五年(349) 永和六年(350) 永和九年(353) 永和十年(354)
捲一○○ 永和十二年(356) 晉穆帝升平元年(357)
捲一○一 晉哀帝興寜元年(363) 晉海西公太和元年(366) 太和二年(367)
捲一○三 晉簡文帝鹹安元年(371) 鹹安二年(372)
捲一○四 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 太元三年(378)
捲一○五 太元八年(383) 太元九年(後秦武昭帝姚萇白雀元年,384)
捲一○六 太元十年(白雀二年,385) 太元十一年(建初元年,386)
捲一○七 太元十二年(建初二年,387) 太元十三年(建初三年,388) 太元十四年(建初四年,389) 太元十五年(建初五年,390) 太元十六年(建初六年,391)
捲一○八 太元十七年(建初七年,392) 太元十八年(建初八年,393) 太元十九年(文桓帝姚興皇初元年,394) 太元二十年(皇初二年,395) 太元二十一年(皇初三年,396)
捲一○九 安帝隆安元年(皇初四年,397)
捲一一○ 隆安二年(皇初五年,398)
捲一一一 隆安三年(皇初六年,弘始元年,399) 隆安四年(弘始二年,400)
捲一一二 隆安五年(弘始三年,401) 元興元年(弘始四年,402)
捲一一三 元興二年(弘始五年,403) 元興三年(弘始六年,404)
捲一一四 義熙元年(弘始七年,405) 義熙二年(弘始八年,406) 義熙三年(弘始九年,407) 義熙四年(弘始十年,408)
捲一一五 義熙五年(弘始十一年,409) 義熙六年(弘始十二年,410)
捲一一六 義熙七年(弘始十三年,411) 義熙八年(弘始十四年,412) 義熙九年(弘始十五年,413) 義熙十年(弘始十六年414)
捲一一七 義熙十一年(弘始十七年,415) 義熙十二年(永和元年,416)
捲一一八 義熙十三年(永和二年,417)
《資治通鑒》**所存後秦國資料輯錄

前言/序言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印刷質量是非常不錯的,很喜歡,而且價格相對來說很實惠,可謂物美價廉,無論是裝訂方式,還是發貨包裝個人感覺都是很不錯的買之前還特意看瞭一下編輯推薦,本來還有點猶豫,看到這麼多名人都喜歡也就打消瞭我的猶豫.簡單的看瞭下我發覺我已經喜歡上它瞭,尤其是書中的一段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

還是相當給力的,京東速度一流

評分

6“《通鑑》常常把官修史撰的材料拿來,加上寫溫公自己喜歡的古人寫的文字,略加組閤,變成‘新史料’,後人就以為是原始材料,跟著走下去,完全變樣瞭,根本不可靠”、“材料裏麵性質各不相同的情況是很多的。比如唐代,溫公等人喜歡用一些他們信任的唐代文人的文集裏的材料,而在運用這些材料時,常有改寫的現象,這種改寫固然有根據,但放在上下文敘事的脈絡裏,便會走樣,這就會有近乎編造的作用,雖然材料本身是有根據的。即便宋代也並非在運用這些材料上看法一緻,否則範祖禹就不用齣來寫《唐鑑》瞭”;

評分

人文學科經典之作,好評。

評分

還不錯的資料整理,體例過於繁瑣

評分

發貨很快

評分

經典學術著作,功夫紮實,內容精深。

評分

6“《通鑑》常常把官修史撰的材料拿來,加上寫溫公自己喜歡的古人寫的文字,略加組閤,變成‘新史料’,後人就以為是原始材料,跟著走下去,完全變樣瞭,根本不可靠”、“材料裏麵性質各不相同的情況是很多的。比如唐代,溫公等人喜歡用一些他們信任的唐代文人的文集裏的材料,而在運用這些材料時,常有改寫的現象,這種改寫固然有根據,但放在上下文敘事的脈絡裏,便會走樣,這就會有近乎編造的作用,雖然材料本身是有根據的。即便宋代也並非在運用這些材料上看法一緻,否則範祖禹就不用齣來寫《唐鑑》瞭”;

評分

資料工作細緻,但過於繁冗瞭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資治通鑒 十六國資料釋證.前秦、後秦國部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