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著名儒家学者、苇杭书院山长杨汝清先生倾情主编
2、孔子后人、世界孔子后裔宗庆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墉先生亲自题写《孟子(玩诵本)》书名并审订内容
3、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著名书法家金德年教授、著名学者秋风教授、思想家余世存先生郑重推荐
4、目前市场上最有创意、错误率最低的国学诵读普及读本,附录内容全面、丰富
5、全书及每篇同步设有诵读录音二维码,杨汝清先生亲自朗诵,方便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
6、正文独创拼音反白形式,难度难辨易错字一目了然,让经典学习轻松好玩
7、本书为方便读诵,正文部分皆注音,采用大字体。注音与文字分色套印
8、本书注释精简,同时精选《孔子圣迹图》《孟子圣迹图》相关图片作为插图
9、本书为“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之一种。“苇杭文库”是苇杭书院与中国纺织出版社携手打造的一个致力于普及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苇杭文库”坚持“立足学术,回归民间,追溯本原,服务当下”的立场,恪守“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择选古代典籍中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并为当下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经典,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注本,对句读、读音、义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思考,精心校雠,并将成果奉献于社会。
10、国学玩诵本系列侧重于对经典的“玩习”与“读诵”。“玩习”着重于对经典思想的玩味习得,通过对历代重要注本中重点字词注疏的品味,对与经典相关的图籍的欣赏,对与其关系密切的重要文献的泛览,提高读者对经典的认识,加深读者对经典的了解。“读诵”着重于对经典读音的厘定并区别形音义,通过对古今音的变化与通假字以及易错难读字音的重点标识,便于读者正确掌握,初步奠定阅读经典的基础。
内容简介
《孟子(玩诵本)》以朱子(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底本,对难读难认字的注音重点标记,标出通假字,强调易错读音,标注古今音(读为今音,注释体现古音)。同时,精选先儒的经典注释作为脚注,并将《孔子圣迹图》、《孟子圣迹图》相关图片作为插图,将《孟子》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人名表、地名朝代表作为附录,便于读者品味玩习。
作者简介
杨汝清,字杭之,号水木心斋。著名儒家学者。
苇杭书院山长兼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旧金山燕京书院导师,南京国学联盟导师,幸福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文化大使。
2006年创建民间公益网站——华夏礼乐网(亦名“礼乐中国”)。
以儒家文化志业和民间公益事业为念,奉守“以儒家解释儒家,用经典诠释经典”的治学理念,立足先秦儒家原典,系统研习《孝经》与“四书”,深入探求儒家核心价值。长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修习传承,孝道与礼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及制度的思考,学堂书院制度、蒙学教育以及民间公益理念的研究、探索、实践。
著有《大孝至尊——〈孝经〉与成功人生》(讲座音像),《〈孝经〉与成功人生》,《论语(玩诵本)》,《孝经 大学 中庸(玩诵本)》,《道德经(玩诵本)》。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作为“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之一,本书延续了《论语(玩诵本)》一书的全部优点。经典需要传承,孟子传承了孔子,我们应该传承孔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借助这套书,走进经典,体悟圣人智慧。“四书”已经进入高中课堂,这套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对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将是个很好的帮助。
——孔德墉(世界孔子后裔宗亲联谊总会会长)
“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越做越精,越做越好,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这套书中,我尤其赞同“玩诵”这一概念,从严肃的角度看,这是一项正本清源的工作。作为当代人,应该把读古书、诵经典看作一件更加风雅和时尚的事情,因为经典不仅可以使身心受益,而且会开启智慧。希望这套书能让更多读者看到、用到。
——钱逊(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
自孔子没,独孟子之传得其宗;后人观孔子之大道,必自《孟子》始。盖孔子立其大者,孟子言其门径。杨汝清先生所编之玩诵本,文简而义正,其为登孟子之堂之门径乎?
——姚中秋(秋风)(著名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弘道书院院长)
《孟子》实为人的身心之学,他以“正命”之观对待人生的莫测之命运,于言辞机锋中正本清源,行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大本。自然而澄净,浩然而坦荡。走入孟子便可走入堂堂正正的儒家。吾友汝清所编《孟子(玩诵本)》于兹有助焉。
——余世存(著名学者、思想家)
目录
卷一 梁惠王上
卷二 梁惠王下
卷三 公孙丑上
卷四 公孙丑下
卷五 滕文公上
卷六 滕文公下
卷七 离娄上
卷八 离娄下
卷九 万章上
卷十 万章下
卷十一 告子上
卷十二 告子下
卷十三 尽心上
卷十四 尽心下
题记
附录一 《孟子》序说
附录二 读《论语》、《孟子》法
附录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节选)
附录四 《孟子》人名表
附录五 《孟子》地名、朝代表
精彩书摘
卷一.梁惠王上
凡七章。
导.语
《梁惠王上》篇共7章,本篇以“义利之辨”为开篇,深刻地阐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为政者以义为先,与民同乐,重视民生疾苦,不以征战为乐事,发政施仁,养民以惠。为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深入阐释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可以带来的利国利民的美好前景。逐步引导他们放弃以逐利之心治理国家和以武力征服树立威望的不仁行为。初步体现了孟子对“民本”思想和天人关系的思考。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子、史迁之忧足以为戒。
重点提示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仁者无敌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前言/序言
《孟子》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们共同完成的一本书。它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由孟子经过精心结纂汇编成书。南宋的朱子将其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为“四书”。
孟子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生于约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幼年丧父,其母仉(zhǎng)氏三迁择地,断机教子,培养了这位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被后世敬称为“亚圣”。孟子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霸道;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确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以及人性的“四端”说;认为人人都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孟子一生经历与孔子有诸多相似之处。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其“仁政”学说在当时以攻伐为贤、尚力不尚德的时代背景下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晚年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体系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子传至曾子,曾子传至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子思子再传至孟子并逐渐形成“思孟学派”。唐代韩愈在《原道》中也阐明了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传承关系,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孟子也自认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他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也是《论语》的思想延续,在儒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正如程子(颐)所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孟子》全书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十四卷。全面论述了孟子的“仁政”说、“性善”论、“存心”、“养性”、“知天”等思想。作为辩论对象,还保存了杨朱、许行、告子的思想材料。同时,孟子的“义利之辨”、“王霸之辨”、“人禽之辨”、“夷夏之辨”以及“推恩”、“保民”的思想,乃至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都是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
《孟子》成书后并没有得到“经”的地位,《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儒家部子书,入《诸子略》。但据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记载:“孝文皇帝(即汉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此时的博士被称作“传记博士”,《孟子》依然没有“经”的地位。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时,后主孟昶命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是《孟子》最早被列入“经书”的记载。直到南宋孝宗时,朱子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孟子》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元、明以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孟子》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的经典注本为朱子的《孟子集注》,与其所注《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章句集注》。其他重要注本有东汉赵岐注、北宋孙奭 疏的《孟子注疏》(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经典是可以点亮人的灵魂的。无论《论语》还是《孟子》,都是我们生命永恒的指南与启迪。北宋龟山先生杨时说:“《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正人心,化风俗,皆从经典开始,无论亲炙私淑,还是思接古人,都离不开经典本身。儒家之学是生命之学,儒家之道是孔孟之道。尽管孔孟的思想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我们也可以从他们传世的经典中找到成长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所在。
此次编订《孟子(玩诵本)》所依据的底本是朱子《四书章句集注》 本,这不仅仅是考虑到朱子本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更是因为朱子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远超历代诸儒,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甚至受其深刻影响的韩国、日本,对其评价之高远超当代的中国。即使稍有学术上、义理上的争议也无伤于其在儒学思想上的价值与地位。 本书同时也参考其他经典注本,并将重要版本差异出注,以便读者参照阅读。
杨汝清
乙未年(2015年)夏 谨识
《孟子》(玩诵本)的图书简介 一、 封面与基本信息 《孟子》,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历经千年而光辉不减。此次推出的“玩诵本”,旨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邀请读者沉浸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所构建的智慧世界。本书精选了孟子思想的精华,配以浅显易懂的注释与导读,力求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读者心中焕发新的生机。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古韵,采用淡雅的水墨风格,勾勒出圣贤的形象,辅以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阅读氛围。 二、 作者简介:孟子——至圣之后,儒家次圣 本书的主角,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他出生于孔子之后,被誉为“亚圣”,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自幼聪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门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一生游说列国,试图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仁政理念推行于世,虽然历经坎坷,但其思想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尤其以“性善论”和“仁政”思想最为人称道。他坚信人人生而有善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皆是人固有的道德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他的学说不仅是古代政治思想的瑰宝,更是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三、 内容精要:性善之论,仁政之光 “玩诵本”《孟子》的编排,以逻辑性和思想的递进为线索,将孟子浩瀚的思想脉络梳理得清晰可见。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篇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聚焦于孟子思想的核心要义,并通过“玩诵”的独特形式,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到理解和体悟的过程中。 性善论的基石: 本书将着重阐释孟子“性善论”的理论构建。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层层深入,揭示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何成为人类道德自觉的起点。书中将选取《公孙丑篇》、《告子上》等篇章中的经典论述,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辩证,展现孟子如何论证人性的向善倾向,以及这种善性如何可以被培养和发展。我们将看到,孟子并非空谈道德,而是将其与现实的政治和人生紧密相连,强调个体道德修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仁政的实践蓝图: 孟子并非一个只论述哲理的空谈家,他更是一位怀揣远大政治抱负的思想家。本书将深入剖析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践性。他提出的“为政者,当务之急,在於顺民心”,强调统治者必须将人民的福祉置于首位。书中将呈现孟子关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非时而税,量入为出,则费不可往也;无罚靡官,则官府必充裕矣”等具体施政方略,这些方略至今读来,仍闪烁着朴素的智慧光芒。我们将看到,孟子并非鼓吹暴力革命,而是主张通过德政、礼乐、兴办教育等方式,逐渐引导和教化人民,从而实现“乐其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业”的理想社会。 浩然之气的涵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响彻千古的名言,出自孟子对“浩然之气”的阐释。本书也将重点介绍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论述,特别是“浩然之气”的形成与涵养之道。我们将学习如何从“不与物交,而能养其充塞乎天地”的角度,理解一种独立于外物、源于内在道德力量的强大精神状态。这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法宝,更是面对困境、坚持原则的坚实后盾。 辩证的智慧与深刻的洞察: 孟子论辩能力极强,书中将精选其与各路诸侯、辩士的精彩对话,展现其逻辑严谨、雄辩滔滔的论辩风采。通过这些论辩,读者不仅能领略孟子思想的深刻之处,更能学习到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以理服人。例如,他关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警句,就展现了他对统治者欺压百姓、适得其反的深刻洞察。 四、 “玩诵本”的特色与价值:古韵新生,智慧启迪 “玩诵本”并非一本寻常的古籍注释本,它更侧重于一种“玩味而诵读”的体验,旨在拉近读者与孟子思想的距离。 精选与提炼: 本书并非收录孟子全书,而是精挑细选了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孟子核心思想的篇章和段落。这使得读者能够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篇幅内,把握孟子思想的精髓,避免因内容庞杂而产生畏难情绪。 现代视角的导读: 每部分内容都配有深入浅出的导读,用现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解释孟子思想的背景、含义以及其在当代的意义。这些导读将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孟子的思想,并思考其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生的关联。 适度的注释与解读: 书中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典故以及一些可能产生歧义的句子,都进行了恰当的注释和解读,力求在保留原文古韵的同时,方便现代读者理解。注释力求精炼,避免过度解读,鼓励读者自己去体会文本的深意。 “玩诵”的理念: “玩诵”二字,蕴含着一种主动参与、乐在其中的阅读态度。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仅是机械地记忆字句,更是能够“玩味”孟子的智慧,尝试将其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生活;能够“诵读”孟子的箴言,体会其中蕴含的力量和启迪。这种阅读方式,将使经典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物,而是触手可及、能够滋养心灵的活水。 艺术化的排版: 本书在排版设计上,力求古朴典雅,同时注重阅读的舒适性。采用传统的竖排方式,配以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距,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每一篇的开头,都可能配以契合内容的小幅插画,增添阅读的趣味性。 五、 阅读本书,您将收获什么? 阅读“玩诵本”《孟子》,您将: 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孟子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价值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 孟子关于“性善”、“浩然之气”的论述,能够帮助您认识到人内在的道德潜能,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学习到智慧的处世之道: 孟子关于仁政、民本的思考,以及他出色的辩论技巧,能够为您提供为人处世、谋划事物的智慧参考。 重拾对道德与人文的关注: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重温孟子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探讨,能够引发您对自身道德修养和人文价值的思考。 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智慧对话: 通过“玩诵”的方式,您将有机会与两千多年前的圣贤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古人的智慧,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玩诵本”《孟子》,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扇窗,通往中华智慧的深邃海洋;它更是一把钥匙,开启您内在的道德与精神潜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孟子的世界,在文字的韵律中,感受思想的光芒,在“玩诵”的乐趣中,体悟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