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管理层 ☆人管人得罪人,只有用制度管人,才能真正管好人。
☆靠人“吆喝”,不如靠制度推动,制度是管理的法宝。
☆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
☆只有用管理的圆规才能画得出企业的绩效之圆。对企业而言,规章制度就如同数学家手里的“规”和“矩”,有了这两样法宝,企业发展之路才会走向圆满和成功。
☆合理规范制度,明确角色责任,逐步细化目标,上下高效沟通,工作奖惩分明,管理有效执行。本书的制度新智慧,拿之能用,用之有效。
内容简介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更适用,没有更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
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使用制度的初级水平是用制度管人、限制人。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弹簧,只有适度用力,才会发挥弹簧的真正作用,用力过猛,也许会导致弹簧永远失效,甚至断裂。同一道理,使用制度到了一种高手境界,制度就不仅仅是管人,更是激励人,发展促进人。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作者简介
谢国计,燕赵人士,他出生的那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唐山大地震、三位伟人相继去世。他是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心理学家、知名图书策划人、畅销书作家。他游历大江南北,文笔细腻,擅长策划与撰写心理、管理、励志类图书,代表作有《人生随时要静心》,《中国最美的情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管理就是搞定人》《管好员工就用这几招》等。
精彩书评
★一个不能将制度看作是企业灵魂的企业,根本称不上是企业。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必须告别能人时代,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新纪元。
——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出版人 目录
第一章
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只是一个货堆
1 你讲不制度,员工就会跟你讲条件
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 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
4 让员工怕你,不如让他怕制度
5 不能被量化的工作,是制度的“短板”所在
6 制度松弛,贻害无穷
7 制度面前,谁都不能有特权
8 不合理的调动,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
9 把好考评这道关,手下才能不闹翻
10 “放羊式”管理,必然导致人才的浪费
1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12 一流的企业用制度管人,二流的企业用人管人
第二章
制度要到位,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1 建立制度的人,决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
2 制度面前,功劳大于苦劳
3 陈腐的制度会浇灭员工的工作激情
4 管人要用制度说话,“人治”不如“法治”
5 制度设置要合情合理,管得住还要玩得转
6 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7 铺天盖地的制度,意味着管理的失控
8 越是模棱两可的事情,越应该制度化
9 管理,就是用好的制度取代不好的制度
10 制度的本质,是对一把手的制约
11 一套好的制度比多几个人管理更重要
12 完成从“老板第一”到“制度第一”的过渡
第三章
制度的执行,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1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
2 一流的执行比一流的点子更重要
3 没有有效的执行,再伟大的战略都等于零
4 做老板,就要把执行力当做经营成败的关键
5 执行就是:现在、立刻、马上
6 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7 有了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还糟糕
8 令出如山,决不能妥协
9 制度执行要从小抓起
10 要学会用制度让执行“提速”
11 有计划的执行才会让效果更完美
12 执行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没有例外
第四章
别指望人人自动自发,有效监督才能为制度保驾护航
1 牢牢把控制度的每一个操作环节
2 监督与问责,对事不对人
3 责任明确,顺着流程直接找到事物责任人
4 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5 监管结合,确保工作顺利持久开展
6 莫让问责走过场,落到实处是关键
7 监督是执行的保障
8 用事实堵住发牢骚人的嘴
9 时常做一下员工满意度调查
10 谨防员工报喜不报忧
11 不淘汰平庸的员工,是对奋斗者的不负责任
12 监督不是个案,要常态化
第五章
公事不公办,制度就会成为花瓶
1 制度是用来实施的,而不是吓唬人的摆设
2 规则是防止人犯错误,制度是惩罚犯了错误的人
3 要明确告诉员工: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4 原则的“高墙”绝对不可以逾越
5 要给制度佩一把“尚方宝剑”
6 疏而不漏,危急关头决不手软
7 制度执行也必须公事公办
8 破坏制度一定要受到惩罚
9 不要让制度隔靴搔痒
10 铲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风
11 果断清除团队中的“烂桃子”
12 拒绝“内讧”,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第六章
制度考核要公平,坚决不煮大锅饭
1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 公平考核,让每一个员工放心
3 制度考核要有连贯性、持续性
4 对下属既不要有偏见,也不要另眼相待
5 争议面前,做一个公正的裁判
6 活力与创造力是“淘汰”出来的
7 公平公正,并非不近人情
8 违章必究,处罚得当
9 爱岗敬业是考核员工的终极目的
10 将工作态度纳入考核之中
11 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
12 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第七章
制度可以严格化,但别把员工当机器
1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2 适度的人情,是管理的“润滑剂”
3 在软与硬之间找到管理的发力点
4 柔性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核心
5 要允许下属犯“合理”的错误
6 对下属要讲原则更要讲人情味
7 管得过严会压抑员工的积极性
8 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与员工同甘共苦
9 过分挑剔下属的毛病,只会招来反感
10 让员工轻装上阵,“心理减负”很重要
11 人事安排合理,一加一就会大于二
12 时间无情人有情,加班宜少不宜多
13 管理无法触及的地方可以靠企业文化解决
第八章
制度设置要严谨,切忌朝令夕改
1 制度朝令夕改,员工就会找不着北
2 制度设置要抓重点,要简洁、明确
3 明确告诉员工制度的前因后果,让他明白该怎么做
4 制定制度不可墨守成规
5 防微杜渐,把好“入口关”
6 制定规章制度,要让大家参与其中
7 制度设置一定要层次分明
8 勿让公司制度与法律法规撞车
9 制度设置要补齐短板
10 让规章制度与时俱进
第九章
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流的团队
1 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
2 一群团结起来的蚂蚁可以战胜一头狮子
3 增强团队成员间的信任,让大家都有归属感
4 铁的纪律,造就铁的团队
5 良性换血,让团队始终保持战斗激情
6 优化团队成员,消除团队中的短板
7 团队精神是打硬仗取得胜利的保证
8 “杀鸡儆猴”是团队管理的大忌
9 及时向能力低下者亮红牌
10 打造团队正能量,从每一个漏洞抓起
11 绝对不容许破坏团队的狂徒存在
12 用目标和利益把团队成员紧紧绑在一起
第十章
扬长避短,会管人还要会用人
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 选人不要只关注学历,会干事才是硬道理
3 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4 领导者要有大胸怀,敢于任用比自己优秀的人
5 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潜力股”
6 用最高的位置,把最有本事的人留下来
7 根据公司的长远规划进行人才储备
8 让员工的能力与职务相匹配
9 实行末位淘汰制,及时清理公司里的庸才
10 对自己有用的人,要舍得下血本
11 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
12 知人善用,是成功管理的关键
第十一章
会激励,善批评,让庸兵变将才
1 领导者的欣赏是员工进步的最大动力
2 绝不把褒奖留到第二天
3 带队伍的过程就是不断激励员工的过程
4 别忘了,员工也需要以薪换心
5 一个响亮的头衔会让他把工作干得更好
6 把握好激励员工的“生命周期”
7 惩罚不是目的,打完巴掌,甜枣要跟上
8 “千里马”不能用重鞭,冷落也要有个度
9 递进式处罚比一棒子打死更有效
10 “胡萝卜加大棒”,让下属自己认错
11 批评时要力争做到心平气和
12 激励员工的五项原则
第十二章
制度管人必须跨越的误区
1 事必躬亲的人,没有当领导的命
2 玩弄手腕,终究会失信于人
3 好话和坏话都要讲在当面
4 忽略鸡毛蒜皮的事
5 权威不等于纪律
6 只奖不罚,只能让更多人不满
7 做战略最忌讳面面俱到,一定要重点突破
8 防止员工在制度上投机取巧
9 有些矛盾冷处理更好
10 要平等,但不要平起平坐
11 和谐管理绝不是讨好员工
12 不要喂得太饱,否则员工就没有了奔跑的欲望
13 不要轻易许诺,难以实现的诺言比谣言更可怕
14 不一定每个岗位都要用最强的人
15 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16 说到做到,绝对不能开空头支票
17 让所有人都成为赢家,而不是整天想着利益独占
精彩书摘
你不讲制度,员工就会跟你讲条件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这一套规矩,就是公平合理的企业制度。如果你不讲制度,不用制度管人,而是用人情管人,那么员工就很可能跟你讲条件,这样你就很难服众了。
中国人最爱讲人情,尤其是在员工犯错的时候,老板很喜欢说“下不为例”。可是,有了下不为例,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作为企业的老板,一定要认识到:在制度合理的前提下,如果你法外开恩,就会为制度的推行埋下地雷。
一般来说,有制度却不严格执行,会造成诸多不良的后果。比如,造成员工职责不清。很多企业都有制度,但是却不按制度执行,这就很容易造成某项工作好像谁都在负责,但实际上谁都没有真正负责。于是,两个部门对一项工作纠缠不休,相互扯皮,使原本有序的工作变得无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为了避免员工和你谈条件,你一定要把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推行下去,让每个员工按照制度去行事,避免造成管理的无序,对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消极的影响。
个人的智慧、水平是有限的,而且很多人对别人的能力往往又不太认同,都认为自己聪明能干,所以不太容易服从别人。因此,如果单纯的“人管人”、“人治人”,就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弊端。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人治”带有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员工很难适应;“人治”有很强的专制色彩,缺乏公平性、民主性,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也容易造成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紧张;“人治”是以人为主的,很容易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员工很可能会巴结管理者,不利于“人和”;“人治”往往难过人情关,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远近的关系,一旦发生“奖亲罚疏,任人唯亲”的事情,管理者就会失去威信,团队也会失去凝聚力。
所以,人治不靠谱,建立企业制度,凡事以制度为准,才是最靠谱的。看看战场上,军纪严明、众志成城的军队,总能打败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同样的道理,企业也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了合理的制度,员工的工作效率才有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才有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凡事都要讲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做事有做事的规矩,管理企业同样有管理企业的规矩。如果没有规矩,那么企业经营就非常容易变得混乱。如果有规矩不遵行,规矩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对企业管理产生不了任何作用。
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大家并没有把制度当成自我规范的守则,没有自律。尤其是领导者,没有以身作则,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直接影响了制度的威严,损害了遵守制度的那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规章制度对企业管理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身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想办法用制度来经营和管理企业。在这一点上,“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就做得很好。
陶华碧从小到大没有读过一天书,但是当她的“老干妈”公司越办越大时,她意识到只靠自己来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公司。为此,她想到了自己的长子李贵山。
李贵山是一个转业军人,做事非常讲规矩。进入“老干妈”管理层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整章建制。他经常把规章制度读给陶华碧听,陶华碧听到重要处时,经常站起来说:“这条很重要,要制定得更具体一些。”当她听到不妥之处时,就会立即口述更正,然后再由李贵山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意,她才会在材料的右上角画个圆圈。在李贵山的协助下,陶华碧的“老干妈”公司终于制定了规章制度,而且制度宽严并济,奖惩分明。
规章制度制定之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很多管理者认为,规章制度是给普通员工制定的,是用来规范大家的,而把自己置身于规章制度之外。其实,身为管理者,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员工树立一个遵守规章制度的榜样,这样才能带动大家积极遵守。
合理的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如果有制度,却不按制度办事,当员工违反了制度时,管理者不对违反者予以处罚,那么制度的威严就得不到维护,如此一来,企业就没了规矩。只有严格按制度办事,制度才是有效的,才能对企业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
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职场对话节目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个单位的干部说:“我只是轻微违反了‘六不准’规定,却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当时我委屈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觉。”这个干部的上司接话说:“你不知道吧?我考虑是否应该按制度处罚你,连续三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从这位领导的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制度与人情这对矛盾的激烈博弈,这种博弈在现实中随处可见。
西安一位36岁的陈女士为了考研,在上班之余苦心复习一年多,可是在考研那天,她来到考场后,却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忘带了。于是,她急忙给家人打电话,等到她拿到身份证时,开考已经过了半个小时。
监考人员表示,陈女士的这种行为违反了考试的相关规定,是没有资格考试的。面对这一“宣判”,陈女士两次跪在监考人员面前,只求被允许进入考场,但最终还是被拒之门外。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辩,对此,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一定会查询相关的法律政策,用法律的武器为我讨回一个公道。”
对于陈女士的遭遇,我们深感同情,一个中年女性,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这种积极学习、乐于上进的精神,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她的行为确实违反了考试制度,是无法“通融”的。
制度不像人情,说些好话、送点礼,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同情归同情,但同情不能取代理智。毕竟,人情是人情,事情是事情。在处理违反制度的事情时,秉公执法才是最值得尊敬的。否则,你违反制度了找理由,他违反制度了也找理由,到时候岂不是乱了套,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情是一个极大的困扰因素。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想留住人情,往往会破坏制度,如果遵守制度,就会破坏人情。我们知道,人是感情动物,因此,坚持按制度办事的管理者,往往被认为不近人情,虽然短期内得不到员工的认可,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领导者可以带企业走向繁荣。
试想,当年要不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怎么能建立起“军中无戏言”的组织纪律?蜀军又怎么保证战斗力?诸葛亮的做法告诉企业管理者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制度,工作是搞不起来的;有制度不执行,工作也是搞不起来的。只有严格按制度办事,把人情放在一边,才能把企业管理好。
虽然制度与人情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地方,执行制度就不能讲人情,讲人情就势必会破坏制度,但是人情并不是制度的对立面,它可以成为制度额外的辅助措施,即对制度没有遇到的情况作出特殊的处理,并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员工违反了制度的规定,按照制度的规定应当处罚,但是在处罚之后,管理者可以与员工好好地沟通一下,说明一下情况,甚至喝上两杯,这样员工心里的阴影就会消除。
让员工怕你,不如让他怕制度
在一些企业,很多员工怕老板,尤其是犯错误的员工。他们为什么怕老板呢?因为老板似乎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员工怕老板是好事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员工一旦害怕老板,工作就无法轻松展开,尤其在与老板沟通时,就会显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这同样不利于工作。
员工什么都不怕行不行?当然也不行。如果员工什么都不怕,那他就会无法无天,做事就没了规矩。那么,让员工怕什么呢?怕制度!只有让他怕制度,而不是怕老板,才能在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有利于企业的运作。
在西方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热炉法则”,它指的是当有人违反规章制度时,就像触碰了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
热炉法则包含4个惩处法则,分别是预警性原则——通红的火炉,就像一盏信号灯,提醒大家不要触碰;必然性原则——只要你摸上去,必然会被烫伤,所以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即刻性原则——只要你碰到热炉,瞬间就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谁触碰了热炉,都会被烫伤,热炉不辨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
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要有人触犯了,就要受到惩罚。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了不该做的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只有做到令行禁止、不徇私情,才能真正实现“热炉法则”。这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有“铁手腕”,维护制度的威严,不讲任何情面。
毫无疑问,惩罚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员工的手段。作为管理者,或许在给员工开罚单时,有一种于心不忍的心理,觉得员工来企业工作,赚钱不容易。但是管理者要知道,不是每个员工都能自律,如果员工不遵守公司制度,导致执行力不高,影响企业效益,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公司倒闭了,员工的利益怎么保障呢?
古人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者对员工严格一点,其实是为了员工好。当然,在惩罚员工之后,有必要对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教育。只有这样,受罚的员工才会心服口服,才会理解你的做法,并对你产生敬意。
不能被量化的工作,是制度的“短板”所在
并不是任何工作都可以量化,尤其是那些带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很难用数值来衡量,而这类不能被量化的工作,正是制度的“短板”所在。
不少管理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把制度当做“金科玉律”,自己则充当起制度的执行者。殊不知,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仅有执行力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者必须看到企业制度背后的“短板”,并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尽可能去弥补公司制度上的不足。
王锋是一家大型科研机构的技术主管,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十分注重那些不能被量化的工作。尽管王锋所在的技术部门曾经研发出不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但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