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本書解釋瞭為什麼美國會選擇以戰爭去迴應“9·11”事件,以及為什麼絕大多數歐洲人至今不願像美國人那樣追求一種充滿暴力的犧牲政治。
當代政治學領域具原創性思想的保羅·卡恩教授,在這部作品中揭示齣:美國仍然維持著活躍的現代政治,而歐洲則正在步入一種放棄瞭犧牲理念的後現代政治。
這是一份內容豐富的跨學科研究。在本書中,卡恩認為:現代政治秩序的基礎並不是社會契約,而是犧牲。自由主義嚮來依賴的社會契約理論,無法解釋為何在全麵核毀滅的威脅之下現代政治生活卻達到瞭頂點。如果我們想理解這種現代狀態,就必須承認這樣的事實:任何政治社群,即使是自由主義的,也都是通過信仰、愛與認同而凝聚起來的。
在本書中,作者運用哲學、文化理論、憲法學、宗教與文學研究以及政治心理學的資源,推進瞭政治理論的研究。在這些領域中,本書都作齣瞭原創性的貢獻。自查爾斯·泰勒的《自我的根源》之後,對於現代性自我觀念的深層結構,就未曾齣現過如此富有雄心的全盤省察。
卡恩指齣:隻有從自由主義式的理性與利益的範疇,轉嚮猶太—基督教式的愛的概念,我們纔能夠理解現代性的自我。愛是客觀意義世界的基石,政治社群就是這種意義世界的錶現形式之一。從這些洞見齣發,卡恩重新解讀瞭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並對美國自由主義譜係作齣瞭梳理,還通過對浪漫與色情的探討,提供瞭一種嶄新的意誌理論,從而將政治理論重新奠基於犧牲的可能性之上。
20世紀的政治既包含著法治的進步,也目睹瞭國傢的大規模屠殺,隻有藉助犧牲的視角進行考察,我們纔能理解20世紀政治的特徵。另外,本書涉及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衝突。它解釋瞭為什麼美國會選擇以戰爭去迴應“9·11”事件,以及為什麼絕大多數歐洲人至今不願像美國人那樣追求一種充滿暴力的犧牲政治。卡恩嚮我們揭示齣:美國仍然維持著活躍的現代政治,而歐洲則正在步入一種放棄瞭犧牲理念的後現代政治。
保羅·卡恩(Paul W.Kahn),耶魯大學法學院羅伯特·W.溫納(Robert W.Winner)“法律與人文”講席教授,耶魯大學法學院小奧威爾·H.謝爾(Orville H. Schell, Jr.)國際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卡恩教授先後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與耶魯大學,研究領域為憲法學、國際法學、文化理論與哲學。近期代錶作品還有《走齣伊甸園:亞當夏娃與惡的問題》(Out of Eden: Adam and Eve and the Problem of Evil, 2006)、《神聖暴力:酷刑、恐怖與主權》(Sacred Violence:Torture, Terror and Sovereignty, 2008)、《政治神學:新主權四論》(Political Theology:Four New Chapters on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2011)、《影片中的自我:新生代的哲學》(Finding Ourselves at the Movies: Philosophy for a New Generation, 2013)。
田力,湖北武穴人,山東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清華法律評論》編輯,研究領域包括法理學與憲法學。
這部著作的論證清晰而有力,對當代政治思想作齣瞭巨大的原創性貢獻。保羅·卡恩用X射綫般的眼光掃描瞭自由主義信仰,並激勵它誠實地重新麵對自己的目的、未被認可的動機、盲點與局限,還鞭策它在這個世界中尋找一個更加適當的新位置。
——喬納森·謝爾,著有《不可徵服的世界與地球的命運》
這部重要的作品代錶瞭當今一位具原創性的法學傢的職業生涯的巔峰。它既準確無比,又充滿想象力。這本書以作者此前的作品為基礎,但又超過瞭它們。在本書中,保羅·卡恩呈現瞭一幅驚心動魄的巨大全景圖,描繪瞭美國自由主義在理論、政治與日常實踐中遇到的難題。由此,他處理瞭來源廣泛多樣的材料,從較高法院的判例到古希臘的悲劇,再到某些重要的政治理論文本。
——萬安黎,康奈爾大學傑剋.G.剋拉剋遠東法講席教授,著有《網絡:由內而外》
作為一部引人注目的著作,《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極具思想性和爭議性,它需要得到認真對待,並且這樣做定會有所收獲。
——帕琴·馬剋爾,曾任芝加哥大學政治學係副教授,著有《承認的束縛》
這部文筆優美的作品是對政治意義的淵源的思考,這些意義淵源無法被任何理性論證所證成。本書勢必讓讀者重新理解政治:從根本上講,政治是一種超過道德的事業,它更接近於浪漫性的愛,而不是理性的論辯。
——瑪格瑞特·科恩,《政治理論》(期刊)
在這本書中,卡恩精彩地闡釋瞭自由主義在後“9·11”時代的睏境。
——薩繆爾·摩恩,《倫理學與國際事務》(期刊)
《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堪稱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它成功地為學術界的自由主義理論敲響瞭的警鍾。
——丹·西爾弗,著有《政治理論的基礎》
這部迷人的作品充滿瞭挑戰性的思想,它為自由主義的思想基礎提供瞭重要的補充。
——詹姆斯·馬吉,《法律與政治書評》(期刊)
中文版序
緻 謝
導論
文化多元主義的挑戰……
文化研究與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式自我的界限……
本書內容概要……
上篇 文化研究與自由主義
第一章 自由世界的構造術
自由主義者與社群主義者:一場無休止的爭論……
不愉快的綜閤……
話語的二律背反……
命題:主我(I)與賓我(Me)……
敘事與解釋……
結論:政治理論,還是政治經驗?……
第二章 美國自由主義的簡要譜係
自由主義:實踐的,還是道德的?……
基督教、殉道與國傢……
基督教、主權與國傢……
早期美國的經驗……
結 論……
第三章 自由主義的不穩定性
自由主義、理性與身體 ……
公私之間的範疇混亂 ……
結 論 ……
下篇 愛與政治
第四章 靈魂的稟賦:超越理性與利益
政治心理學的三種形式 ……
結論:政治意義的多樣性 ……
第五章 愛欲的身體
自由主義之前的傢庭與政治體 ……
愛與權力:現代的誤讀 ……
色情與浪漫 ……
重新思考愛與權力 ……
結論:愛與自由主義 ……
第六章 現代民族國傢的政治自主性
殺與被殺 ……
政治話語的形式 ……
古典視野中的現代政治想象 ……
結論:自由主義、民族國傢與國際法 ……
結 論 民族國傢的未來
後政治性的國內秩序 ……
後政治性國傢的政治 ……
索 引
譯後記
《雅理譯叢》編後記
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 /雅理譯叢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 /雅理譯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追尋著這位聖路易的蹤跡,我們的巴黎之行,首先便尋到瞭西岱島上
評分在京東買瞭好多書,送貨上門,正版書很好
評分如果按中文的字義來“望文生義”的話,那麼,“法國”二字,其意思就可以理解為一個“法治之國”。而究其曆史,法國其實,亦正如她的中文名稱那樣,本來,也是極有希望能成為一個歐洲大陸的“法治之國”的。因為,750年前,此地也曾齣現過一位熱心法治的國王--路易九世。這位被稱為“聖路易”的國王,在曆史上,便素有法國的所羅門、中國的包青天的美譽。據史載:他每天在西岱島的皇傢小教堂裏聽完彌撒之後,就會前往附近的一片橡樹林裏,靠著一棵大橡樹坐下,讓前來申冤的民眾們圍繞著他,然後,他便徐徐地開口問道:“你們誰有案子要申訴的?”所有打官司的人都可以直接趨前和他說話,而法律的和風,也就隨著他公平正義的判決,從那片橡樹林裏輕輕飄齣而吹拂著法蘭西。
評分書不錯,可惜內容深刻繞彎多,故為高冷,嚇跑一批人,其實有西方哲學功底的認為很好,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評分在人們的印象中,法國,從來都是一個充滿浪漫與激情的國傢。但你知道嗎,激情浪漫一旦過瞭頭,則馬上就會有趨嚮不守規矩、破壞法製的危險。不幸的是,這種事情,在法國的曆史上,還真的是層齣不窮。
評分書不錯,可以購買,不錯不錯
評分內容不錯,讀瞭有收獲。
評分很有啓發性的著作,將學術的自由範圍建立在主勝任上。譯者的前言非常非常棒。
評分好書,學到瞭一些知識,內容豐富,紙張也不錯。
擺正自由主義的位置 /雅理譯叢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