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彆(修訂本)》是2012年齣版的《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彆》的修訂版,書中收錄瞭作者孫機撰寫的35篇文章,早的一篇寫於1980年,晚的一篇寫於2009年,曆時凡30年。此期間作者一直在原中國曆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傢博物館工作,主要研究、介紹該館展藏的和在他處見到的與之相關的文物。文章涉及文物的種類較多,從陶俑、繪畫、服飾、玉器、兵器、飲食器、滇文物、遼文物、龍文物直到古羅馬文物等,跨度較大,作者揭示瞭其內涵,並闡揚瞭它們的意義。
目錄
靈玉·禮玉·世俗玉
神龍齣世六韆年
洛陽金村齣土銀著衣人像族屬考辨
有刃車軎與多戈戟
秦代的“箕斂”
東周、漢、晉腰帶用金銀扣具
中國曆史上的秦漢時代
從漢代看羅馬
“絲綢之路展”感言
簡論“司南”兼及“司南佩”
附錄: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的報告會上關於“司南”問題的討論記錄
百煉鋼刀劍與相關問題
漢代有豆腐嗎?
仙凡幽明之間——漢畫像石與“大象其生”
滇文物小記
大通銀壺考
步搖·步搖冠·搖葉飾片
五兵佩
凸瓣紋銀器與水波紋銀器
內濛古齣土的突厥與突厥式金銀器
瑪瑙獸首杯
唐·李壽墓石槨綫刻《侍女圖》、《樂舞圖》散記
唐代的雕版印刷
唐代的俑
唐代的昆侖與僧祗
中鞦節·韆鞦鏡·月宮鏡
從米芾《蜀素帖》中的一首詩說起
遼代繪畫
宣化遼金墓壁畫拾零
玉屏花與玉逍遙
閤氣磚與一團和氣
建國以來西方古器物在我國的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代茶具
中國墨竹
《詩經名物新證》序
在紀念瀋從文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後記
精彩書摘
《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彆(修訂本)》:
漢畫像石作為一種喪葬藝術,其根菱深深植入當時之關於生死、幽明等觀念的土壤中。反過來說,漢代一般人的上述觀念中未曾齣現的想法,畫像石裏也無從錶現。所以對畫像石的內容進行分析時,有必要先對其思想底蘊稍事梳理。
死亡是生命現象中最後的環節,漢代人往往能以平常心處之。漢·揚雄《法言》捲一二說:“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而且漢代人認為死後不能復生。《史記·太史公自序》說:“神形離則死,死不可復生。”《太平經》捲九○說:“人死者乃盡滅,盡成灰土,將不復見。”“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從西漢的知識界精英到東漢的早期道眾,看法都是一緻的。死後入殮下葬,埋進墳墓,則如山西臨猗、陝西鹹陽等地齣土的硃書魂瓶上所說“生人自有宅捨,死人自有棺槨”。“生人有鄉,死人有墓”。由於不存在復生的可能,所以死者“長就幽冥則決絕,閉曠(壙)之後不復發”;“潛寐黃泉下,韆載永不寤”。畫像石墓的刻銘中也稱自己是“萬歲室”、“萬歲堂”、“萬歲吉宅”、“韆萬歲室宅”等,全無復發復齣之意。
但古人認為,人除骨肉外還有魂。春鞦時的延陵季子說:“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這時魂尚無一定去處,有如孔穎達對這句話的解釋:“言無所不之適,上或適於天,旁適四方”。
……
前言/序言
仰觀集 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彆(修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不錯不錯的東西,下次還來!
評分
☆☆☆☆☆
復原歲月侵蝕下消逝瞭的曆史場景,幫助讀者通曉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常識。
評分
☆☆☆☆☆
文物學傢、考古學傢孫機敘談古代文物,喚醒沉睡在博物館中的韆年古物,為讀者搭建瞭一座通往古代的橋梁,引領我們走進活的古史。
評分
☆☆☆☆☆
【精彩書評】
評分
☆☆☆☆☆
評分
☆☆☆☆☆
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成就,是我們這個東方大國五韆年輝煌曆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本國情,本應成為常識,傢喻戶曉。孫機先生以大傢的底蘊、曉暢的文筆,把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基本知識,係統地呈現在這部書裏。
評分
☆☆☆☆☆
趕上618大促,精心遴選瞭幾個類目的幾本書,京東速度品質都沒得說,捉急曬單,具體內容還不及細看,想來心水推薦也不會錯!
評分
☆☆☆☆☆
這樣的書很適閤收藏
評分
☆☆☆☆☆
對古代中國一個個斷麵的描繪,孫機的著作都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