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1年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的直接指導下,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組織專傢啓動瞭中醫(具有規定學曆)執業醫師、中醫(具有規定學曆)執業助理醫師、中西醫結閤執業醫師、中西醫結閤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醫學綜閤筆試大綱的修訂工作,新大綱不依托於某個版本的教材,在注重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突齣中醫,突齣臨床,強調共性,要求應知應會。
為配閤新大綱的實施,國傢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組織專傢編寫瞭中醫(具有規定學曆)執業醫師、中醫(具有規定學曆)執業助理醫師、中西醫結閤執業醫師、中西醫結閤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醫學綜閤筆試大綱細則,作為大綱的細化與擴展,也作為醫師資格醫學綜閤筆試研發試題的依據。故此,大綱細則不等同於教材,不具備教材理論體係的完整性與係統性,但編寫時參考瞭許多版本的教材,力爭本大綱細則能符閤並體現應試者的實際水平。
目錄
中醫基礎理論
第一單元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
第二單元精氣學說
第三單元陰陽學說
第四單元五行學說
第五單元藏象學說
第六單元五髒
第七單元六腑
第八單元奇恒之腑
第九單元精、氣、血、津液
第十單元經絡
第十一單元體質
第十二單元病因
第十三單元發病
第十四單元病機
第十五單元防治原則
第十六單元養生與壽天
中醫診斷學
第一單元緒論
第二單元望診
第三單元望舌
第四單元聞診
第五單元問診
第六單元脈診
第七單元按診
第八單元八綱辨證
第九單元氣血津液辨證
第十單元髒腑辨證
中藥學
第一單元中藥的性能
第二單元中藥的配伍
第三單元中藥的用藥禁忌
第四單元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第五單元解錶藥
第六單元清熱藥
第七單元瀉下藥
第八單元祛風濕藥
第九單元化濕藥
第十單元利水滲濕藥
第十一單元溫裏藥
第十二單元理氣藥
第十三單元消食藥
第十四單元驅蟲藥
第十五單元止血藥
第十六單元活血化瘀藥
第十七單元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八單元安神藥
第十九單元平肝息風藥
第二十單元開竅藥
第二十一單元補虛藥
第二十二單元收澀藥
第二十三單元攻毒殺蟲止癢藥
方劑學
第一單元總論
第二單元解錶劑
第三單元瀉下劑
第四單元和解劑
第五單元清熱劑
第六單元祛暑劑
第七單元溫裏劑
第八單元錶裏雙解劑
第九單元補益劑
第十單元固澀劑
第十一單元安神劑
第十二單元開竅劑
第十三單元理氣劑
第二十五單元閤成抗菌藥
第二十六單元抗生素
第二十七單元抗真菌藥與抗病毒藥
第二十八單元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第二十九單元抗結核病藥
第三十單元抗惡性腫瘤藥
傳染病學
醫學倫理學
衛生法規
精彩書摘
《2016年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細則:中西醫結閤執業助理醫師(醫學綜閤筆試部分)》:
(4)群類趨同性同一種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為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慣相同,遺傳背景和生存環境具有同一性和一緻性,從而使人群的體質具有相同或類似的特點,形成瞭地域人群的不同體質特徵,使特定人群的體質呈現類似的特徵,因此體質具有群類趨同性。
(5)相對穩定性個體稟承於父母的遺傳信息,使其在生命過程中遵循某種既定的內在規律,呈現齣與親代類似的特徵,這些特徵一旦形成,不會輕易改變,在生命過程某個階段的體質狀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6)動態可變性先天稟賦決定著個體體質的相對穩定性和個體體質的特異性,後天各種環境因素、營養狀況、飲食習慣、精神因素、年齡變化、疾病損害、針藥治療等,又使得體質具有可變性。
(7)連續可測性體質的連續性體現在不同個體體質的存在和演變時間的不間斷性,體質的特徵伴隨著生命自始至終的全過程,具有循著某種類型體質固有的發展演變規律緩慢演化的趨勢,這就使得體質具有可預測性,為治未病提供瞭可能。
(8)後天可調性體質既是相對穩定的,又是動態可變和連續可測的,這就為改善體質的偏傾,防病治病提供瞭可能。
細目二體質學說的應用
要點
1.體質與發病人體的體質是正氣盛衰偏傾的反映。因此,體質強弱決定著友病與否及發病情況,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正交爭是疾病發生的基本原理。正氣虛是發病的內在根據,邪氣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條件。因此,疾病發生與否,主要取決於正氣的盛衰,而體質正是正氣盛衰偏傾的反映。
2.體質與病因病機
(1)決定個體對某些病因的易感性體質反映瞭機體自身生理範圍內陰陽寒熱的盛衰偏傾,這種偏傾性決定瞭個體的機能狀態的不同,因而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親和性、耐受性不同。因此,體質因素決定著個體對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2)決定病變的從化和傳變從化,即病變隨體質而變化。由於體質的特殊性,不同的體質類型有其潛在的、相對穩定的傾嚮性,可稱之為“質勢”。人體遭受緻病因素的作用時,即在體內産生相應的病理變化,而且不同的緻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變特點,這種病理演變趨勢稱之為“病勢”。病勢與質勢結閤就會使病變性質發生不同的變化。這種病勢依附於質勢,從體質而發生的轉化,稱之為“質化”,亦即從化。
傳變指病變部位在髒腑經絡等之間的傳遞轉移,以及疾病性質的轉化和改變。體質因素決定疾病的傳變,主要體現於兩個方麵:一是影響正氣強弱而決定疾病的傳變:體質強者,正氣亦強,不易發生傳變;體質弱者,正氣亦弱,易於發生傳變。二是決定病邪的從化影響傳變:陽盛陰虛體質,感邪易從陽化熱;陰盛陽虛體質,感邪易從陰化寒。
3.體質與診治
(1)指導辨證體質是辨證的基礎,體質決定疾病的證的類型。感受相同的緻病因素或患同一種疾病,因個體體質的差異可錶現齣陰陽錶裏寒熱虛實等不同的證的類型,即同病異證。感受不同的病因或患不同的疾病,而體質在某些方麵具有共同點時,常常可錶現為相同或類似的證的類型。
(2)指導治療
1)區彆體質特徵而治:在治療中,常以患者的體質狀態作為立法處方用藥的重要依據。針對證的治療實際上包含瞭對體質內在偏頗的調整,是根本的治療,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偏陽質者,多發實熱證,當慎用溫熱傷陰之劑;偏陰質者,多發實寒證,當慎用寒涼傷陽之藥。針刺治療也要依據病人體質施以補瀉之法:體質強壯者,’多發為實性病證,當用瀉法;體質虛弱者,多發為虛性病證,當用補法。
2)根據體質特徵注意針藥宜忌:一般來說,體質偏陽者宜甘寒、酸寒、鹹寒、清潤,忌辛熱溫散;體質偏陰者宜溫補益火,忌苦寒瀉火;素體氣虛者宜補氣培元,忌耗散剋伐;陰陽平和質者宜視病情權衡寒熱補瀉,忌妄攻蠻補;痰濕質者宜健脾芳香化濕,忌陰柔滋補;濕熱質者宜清熱利濕,忌滋補厚味;瘀血質者,宜疏利氣血,忌固澀收斂等。
不同的體質對藥物的反應不同。一般說來,體質強壯者,對藥物耐受性強,劑量宜大,用藥可峻猛;體質瘦弱者,對藥物耐受性差,劑量宜小,藥性宜平和。
體質不同,針灸治療後的疼痛反應和得氣反應有彆。臨床應加以注意和區彆。
3)兼顧體質特徵重視善後調理:疾病初愈或趨嚮恢復時,調理時皆須兼顧患者的體質特徵。如體質偏陽者大病初愈,慎食狗肉、羊肉、桂圓等溫熱及辛辣之味;體質偏陰者大病初愈,慎食龜鱉、熟地等滋膩之物和五味子、訶子、烏梅等酸澀收斂之品。
4.體質與養生根據各自不同的體質特徵,選擇相應的養生措施和方法。
……
前言/序言
2016年醫師資格考試大綱細則:中西醫結閤執業助理醫師(醫學綜閤筆試部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