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是杰里·H.本特利教授全球史研究的扛鼎力作。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范式,从文化改宗、融合和抵制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近代以前四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传播。
目录
中译本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跨文化联系与交流
第二章 丝绸之路早期
第三章 传教士、朝圣者和世界宗教的传播
第四章 游牧帝国时期
第五章 面向新的世界秩序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旧世界的相遇:近代之前的跨文化联系与交流》:
由于佛教徒数量不断壮大,宗教仪式中必需的香料、象牙、雕像、宝石和宗教服饰以及寺院所需的各种装饰物资的需求量激增,刺激了长途贸易的发展,长途贸易的发展转而又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又是如何走出异域商人贸易聚居区,被中国人接受呢?历史和宗教学者很难对此做出明确解释。原因之一就是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语言、心理、道德、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格格不入,很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接受一个以极为陌生的语言表达的异域信仰,也就不必惊讶为什么佛教在向外传播的最初几个世纪中,在中国只赢得了极少数人改宗。然而,佛教僧人和布道僧逐渐找到了传播他们信仰的方法,让佛教跨越了文化边界,赢得了中国人的兴趣,并以文化融合的方式让整个中国社会都改宗佛教。
佛教在中国受欢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身教义的发展。早期佛教有着严格的教义,认为只有那些遵循严苛的道德和行为的人才能得救。但在公元初期,印度北部的佛教徒提出了一种更易被接受的教义,即一些“即将成佛的菩萨”的佛教徒为了拯救其他人,推迟进入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像基督教圣徒一样,有能力干预尘世间的事务,帮助那些尚未得救的佛教徒进入极乐世界,为人们带来福祉。由于该学派认为人们能够轻易获得自我救赎,与早期佛教思想不同,所以被称为大乘佛教(意为“大的车乘”)。大乘佛教也是针对更严苛的小乘佛教(意为“小的车乘”)而言,因为小乘佛教坚持认为只有少数人,尤其是特别虔诚的人才能得救。随着汉帝国瓦解、游牧民族的入侵和中国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以简单的方式宣扬自我得救的大乘佛教更易引起大部分中国人的兴趣。
……
旧世界的相遇:近代之前的跨文化联系与交流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
好评
评分
☆☆☆☆☆
物流很快,内容也好,但是没有外包装,书也有点脏了。
评分
☆☆☆☆☆
京东购物就是放心,正品又价格便宜,碰到活动更是优惠
评分
☆☆☆☆☆
对于早期东西方交流史的综合性讨论
评分
☆☆☆☆☆
好评
评分
☆☆☆☆☆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
物流很快,内容也好,但是没有外包装,书也有点脏了。
评分
☆☆☆☆☆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