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啊!看书也能拿高分 疑难问题“码上”答 效率提升100%
内容简介
《华图版2017安徽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包括2009年-2016年安徽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一共8套。同时本书还配有图书免费配套视频课程,是一本会说话的书!二维码扫码免费看视频,全新升级!
作者简介
华图教育: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企业,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合作单位。参与该书编写的作者均系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专家,有多年的公务员教学经验,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教学与研究工作,均担任华图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与预测试卷主编,主持编写国版及各省市公务员辅导教材、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等。对全国乃至各省市的省情、考试特点、重点、方向等有深刻了解,对考试有精准的把握,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备受广大学员推崇。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部分数量关系(共10题,参考时限15分钟)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视频解析
1.某地居民用水价格分二级阶梯,户年用水量在0~180(含)吨的水价5元/吨;180吨以上的水价7元/吨。户内人口在5人以上的,每多1人,阶梯水量标准增加30吨。老张家5人,老李家6人,去年用水量都是210吨。问老李家的人均水费比老张家少约多少元?()
A. 12B. 35
C. 47D. 60
视频解析
2.某企业原有职工110人,其中技术人员是非技术人员的10倍。今年招聘后,两类人员的人数之比未变,且现有职工中技术人员比非技术人员多153人。问今年新招非技术人员多少名?()
A. 7B. 8
C. 9D. 10
视频解析
3.老王围着边长为50米的正六边形的草地跑步,他从某个角点出发,跑了500米之后,距离出发点直线距离有多远?()
A. 502米B. 503米
C. 25(2+1)米D. 50(3-1)米
视频解析
4.A、B两列车早上8点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途中A、B两列车分别停了10分钟和20分钟,后A车于早上9点50分,B车于早上10点到达目的地,问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多少?()
A. 1∶1B. 3∶4
C. 5∶6D. 9∶11
视频解析
5.
某种商品原价25元,每半天可销售20个。现知道每降价1元,销量即增加5个。某日上午将该商品打八折,下午在上午价格的基础上再打八折出售,问其全天销售额为多少元?()
A. 1760B. 1940
C. 2160D. 2560
视频解析
6.
某高校艺术学院分音乐系和美术系两个系别,已知学院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0%,且音乐系男女生人数之比为1∶3,美术系男女生人数之比为2∶3,问音乐系和美术系的总人数之比为多少?()
A. 5∶2B. 5∶1
C. 3∶1D. 2∶1
视频解析
7.
木匠加工2张桌子和4张凳子共需要10个小时,加工4张桌子和8张椅子需要22个小时。问如果他加工桌子、凳子和椅子各10张,共需要多少个小时?()
A. 47. 5B. 50
C. 52. 5D. 55
视频解析
8.
某餐厅设有可坐12人和可坐10人两种规格的餐桌共28张,多可容纳332人同时就餐,问该餐厅有几张10人桌?()
A. 2B. 4
C. 6D. 8
视频解析
9.
一环形跑道上画了100个标记点,已知相邻任意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跑道距离相等。某人在环形跑道上跑了半圈,问他多能经过几个标记点?()
A. 49B. 50
C. 51D. 100
视频解析
10.
如下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10厘米,一只小蚂蚁E从A点出发匀速移动,沿边AB、BC、DC前往D点。问哪个图形反映了三角形AED的面积与小蚂蚁行走时间的关系?()
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
前言/序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析与应考策略》 内容聚焦: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过往考题,而是深入剖析历年真题背后所蕴含的考点、题型、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旨在帮助广大考生构建一套系统、高效的学习框架,直击“行测”核心,实现成绩的稳步提升。我们不提供任何机构的培训资料,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纯粹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为您的公务员考试之路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战指导。 核心章节与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精选历年国家及部分省份公务员录用考试(以下简称“行测”)中的经典真题,并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析。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对错误选项的辨析、对题目设问方式的理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拓展。 言语理解与表达: 阅读理解: 涵盖不同题材(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和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主旨概括、细节查找、推断猜测、观点态度、词句理解等)。我们将详细分析文章结构、段落逻辑、关键词句的作用,并教授如何快速定位信息、准确理解文意、识别干扰信息,以及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如“意图题”如何辨别作者的弦乐,而非字面意思;“细节题”如何精准捕捉原文信息,避免过度推断;“推断题”如何基于原文逻辑进行合理推演。 逻辑填空(成语、词语): 重点讲解成语和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我们将梳理高频常考成语的含义、用法及易混淆点,教授辨别语境、词性、搭配、感情色彩等方法。对于实词,我们将从词义、语体、搭配、感情色彩等多角度进行辨析;对于虚词,我们将着重分析其在句子结构、语法功能、表达作用上的差异。 语句表达(病句辨析、句子排序): 深入讲解常见的语病类型,如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并提供系统性的纠错方法。对于句子排序题,我们将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因果、并列、递进等),教授如何通过连接词、代词、指代词等线索构建连贯的语篇。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 系统梳理各种常见的数字推理题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分组数列、周期数列、多次方数列、数形结合等。我们将讲解识别数列规律的常用技巧,如做差、做商、找规律项、观察数字特征等,并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帮助考生熟练掌握规律的识别和应用。 数学运算: 涵盖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概率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植树问题、年龄问题、浓度问题、盈亏问题、饼图、折线图、柱状图、表格等多种题型。我们将深入讲解各类问题的核心公式、解题模型和速算技巧,并通过大量实例,演示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解题步骤。尤其关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流水行船等复杂情况,以及概率问题中的分类讨论和加减乘除法原理。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详细讲解图形推理的常见规律,如数量类(点、线、面、角)、样式类(叠加、删除、位移、旋转、对称、求同存异)、位置类(移动、折叠、组合)、立体图形类(展开图、切割)等。我们将教授如何从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方向、颜色等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提供识别图形规律的系统方法,如“图形的边、角、点、数量变化”、“图形的对称性”、“图形的叠加与组合”等。 定义判断: 重点分析如何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定义,抓住定义的核心要素(主体、客体、行为、条件、目的、结果等)。我们将教授如何进行“比对法”、“排除法”、“特征法”等,快速准确地将选项与定义进行匹配,识别出符合定义或不符合定义的选项。 类比推理: 梳理类比推理的常见关系,如种属关系、因果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工具与功能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作者与作品关系等。我们将教授如何分析题干词语之间的关系,并在选项中寻找与之最为相似或最恰当的对应关系。 逻辑判断: 深入讲解逻辑判断题型,包括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强、解释)、必然性推理(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否定形式的推理)、以及日常逻辑推理。我们将系统阐述前提、结论、论证强度等概念,教授各种推理规则和技巧,如“肯前必肯后”、“否定后必否定前”等,并重点讲解如何辨别论证的缺陷(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等)。 常识判断: 本部分将围绕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科技、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梳理高频考点和近年新出现的知识点。我们将根据考试大纲,重点讲解与国家方针政策、社会热点、法律法规、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帮助考生构建扎实的常识基础,并学会从广阔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应考策略与备考指导 答题技巧与时间管理: 针对不同题型,提供实用的答题技巧,例如:言语理解中的“跳读法”、“精读法”;数量关系中的“估算法”、“代入法”、“排除法”;图形推理中的“特征法”、“归纳法”;逻辑判断中的“排除法”、“代入法”。同时,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分配精力,提高答题效率,避免“难题耗时”。 备考规划与复习方法: 提供科学的备考规划建议,包括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复习频率、模拟考试安排等。分享有效的复习方法,如“知识点梳理法”、“错题本法”、“考点联系法”等,帮助考生系统回顾、巩固和提升。 心态调整与考场发挥: 引导考生调整应考心态,克服紧张、焦虑情绪,保持积极、自信的状态。传授在考场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何保持注意力集中,如何有效利用草稿纸等实操技巧,最大化考场发挥。 高频考点与热点预测: 基于对历年真题的深入研究,提炼出高频考点,并结合时事热点,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点进行适度预测,帮助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本书特色: 1. 深度解析,重在理解: 告别机械的题海战术,我们致力于帮助您理解“为什么”,而非仅仅知道“是什么”。每一道真题的解析都力求透彻,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命题思路。 2. 系统全面,覆盖考点: 严格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要求,全面覆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个模块,确保您的知识体系完整。 3. 技巧与方法并重: 不仅讲解知识点,更注重解题技巧和应考策略的传授,帮助您提升应试能力。 4. 回归基础,夯实根基: 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引导考生从根本上理解题意,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5. 纯粹学术,拒绝干扰: 本书不包含任何与培训机构相关的宣传内容,旨在为考生提供纯粹的知识和备考指导。 适用人群: 即将参加国家及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 希望系统性梳理行测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寻求科学备考方法的考生。 对历年真题有疑问,需要深入理解解析的考生。 本书目标: 助您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掌握规律,提升信心,最终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