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瑞颖,傅建明,严飞,张焕国 等 编
图书标签:
  • 信息安全
  • 信息安全工程师
  • 网络安全
  • 计算机考试
  • 资格认证
  • 教材
  • 教程
  • 信息技术
  • 软件技术
  • 专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408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64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57
字数:14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试指定用书。
  本书依据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编写,是计算机软件考试中“信息安全工程师”岗位的考试用书。
  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技术。
  书中内容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基础、应用系统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工程、息系统安全工程、应用安全工程

内容简介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考试”)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领导下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为适应“十三五”期间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多方对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82号),在2016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将开考“信息安全工程师(中级)”。“信息安全工程师(中级)”岗位的人才评价工作的实施,将成为科学评价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也将为我国培养和选拔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根据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等方面,讲授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技术。全书共分8章,具体内容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基础与应用、网络安全基础、信息系统安全基础、应用系统安全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应用安全工程。
  《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是计算机软件考试中“信息安全工程师”岗位的考试用书,也可作为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安全技术的教材,还可用做相关信息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信息安全基础 1
1.1 信息安全概念 1
1.1.1 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永恒的需求 1
1.1.2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内涵 6
1.1.3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9
1.1.4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理论基础 10
1.1.5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14
1.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15
1.2.1 我国立法现状 15
1.2.2 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法规规章 19
1.2.3 数字信息与知识产权 24
1.3 信息安全管理基础 25
1.3.1 信息安全管理 25
1.3.2 信息安全政策 33
1.3.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45
1.4 信息安全标准化知识 50
1.4.1 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 50
1.4.2 标准化组织 51
1.4.3 信息安全标准 54
1.5 信息安全专业英语 57
1.5.1 Cryptography 57
1.5.2 Network Security 67
1.5.3 Application Security 70
第2章 密码学基础与应用 75
2.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75
2.1.1 密码学的基本安全目标 75
2.1.2 密码体制 76
2.1.3 古典密码 79
2.2 分组密码 85
2.2.1 分组密码的概念 85
2.2.2 DES算法 86
2.2.3 AES算法 95
2.2.4 SM4算法 103
2.2.5 分组密码工作模式 108
2.3 序列密码 112
2.3.1 序列密码的概念 112
2.3.2 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 113
2.3.3 RC4序列密码 115
2.3.4 ZUC算法 117
2.4 Hash函数 119
2.4.1 Hash函数的概念 119
2.4.2 SHA算法 121
2.4.3 SM3算法 126
2.4.4 HMAC 128
2.5 公钥密码体制 130
2.5.1 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 130
2.5.2 RSA密码 134
2.5.3 ElGamal密码 136
2.5.4 椭圆曲线密码 138
2.5.5 SM2椭圆曲线公钥加密算法 143
2.6 数字签名 146
2.6.1 数字签名的概念 146
2.6.2 典型数字签名体制 148
2.6.3 SM2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 150
2.7 认证 153
2.7.1 认证的概念 153
2.7.2 身份认证 154
2.7.3 报文认证 159
2.8 密钥管理 161
2.8.1 密钥管理的概念 161
2.8.2 对称密码的密钥管理 162
2.8.3 非对称密码的密钥管理 164
第3章 网络安全基础 169
3.1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69
3.1.1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69
3.1.2 Internet协议 170
3.2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209
3.2.1 网络安全事件 209
3.2.2 APT 213
3.2.3 暗网 217
3.3 网络安全威胁 219
3.3.1 网络安全现状 220
3.3.2 网络监听 222
3.3.3 口令破解 226
3.3.4 拒绝服务攻击 229
3.3.5 漏洞攻击 239
3.3.6 僵尸网络 249
3.3.7 网络钓鱼 252
3.3.8 网络欺骗 253
3.3.9 网站安全威胁 261
3.3.10 社会工程 267
3.3.11 部分协议的安全漏洞 268
3.4 网络安全防御 274
3.4.1 防火墙 274
3.4.2 入侵检测与防护 292
3.4.3 虚拟专用网络 300
3.4.4 安全扫描和风险评估 308
3.4.5 安全协议 318
3.4.6 网络蜜罐技术 333
3.4.7 匿名网络(Tor) 338
3.4.8 网络备份 342
3.4.9 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与策略 343
3.5 无线网络安全 347
3.5.1 无线网络基本知识 347
3.5.2 无线网络安全威胁及分析 352
3.5.3 无线网络安全机制 364
第4章 信息系统安全基础 380
4.1 计算机设备安全 380
4.1.1 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380
4.1.2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安全实现 382
4.1.3 电磁泄露和干扰 383
4.1.4 物理安全 388
4.1.5 计算机的可靠性技术 397
4.2 操作系统安全 406
4.2.1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406
4.2.2 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407
4.2.3 安全模型 409
4.2.4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416
4.2.5 操作系统安全增强的实现方法 440
4.3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445
4.3.1 数据库安全的概念 445
4.3.2 数据库安全的发展历程 446
4.3.3 数据库访问控制技术 447
4.3.4 数据库加密 450
4.3.5 多级安全数据库 455
4.3.6 数据库的推理控制问题 462
4.3.7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464
4.4 恶意代码 467
4.4.1 恶意代码定义与分类 467
4.4.2 恶意代码的命名规则 468
4.4.3 计算机病毒 471
4.4.4 网络蠕虫 474
4.4.5 特洛伊木马 476
4.4.6 后门 482
4.4.7 其他恶意代码 482
4.4.8 恶意代码的清除方法 485
4.4.9 典型反病毒技术 486
4.5 计算机取证 490
4.5.1 计算机取证的基本概念 490
4.5.2 电子证据及特点 491
4.5.3 计算机取证技术 492
4.6 嵌入式系统安全 498
4.6.1 智能卡概论 500
4.6.2 USB-Key技术 505
4.6.3 智能终端 508
4.6.4 工控系统安全概述及解决途径 514
第5章 应用系统安全基础 518
5.1 Web安全 518
5.1.1 Web安全威胁 518
5.1.2 Web威胁防护技术 520
5.2 电子商务安全 528
5.2.1 电子商务安全概论 528
5.2.2 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体系 530
5.2.3 电子商务的安全服务协议 532
5.3 信息隐藏 557
5.3.1 信息隐藏概论 557
5.3.2 数字水印技术 568
5.4 网络舆情 588
5.4.1 网络舆情的定义 588
5.4.2 网络舆情的表现方式 588
5.4.3 网络舆情的特点 588
5.4.4 网络舆情的诱发因素 589
5.4.5 网络舆情的监测技术 590
5.4.6 网络舆情的预警措施 590
5.5 隐私保护 591
5.5.1 介绍 591
5.5.2 隐私保护技术 595
5.5.3 隐私度量与评估标准 611
第6章 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 615
6.1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与基本设计 615
6.1.1 网络安全威胁概述 615
6.1.2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618
6.1.3 网络安全设计原则 621
6.1.4 网络安全基本设计 622
6.2 网络安全产品的配置与使用 629
6.2.1 网络流量监控和协议分析 629
6.2.2 网御sis-3000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网闸,NetGap) 640
6.2.3 华为USG6000系列下一代防火墙 658
6.2.4 天阗入侵检测管理系统(IDS) 669
6.3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实施 677
6.3.1 基本原则与流程 677
6.3.2 识别阶段工作 678
6.3.3 风险分析阶段工作 690
6.3.4 风险处置建议 691
6.4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693
6.4.1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及应用 694
6.4.2 VPN技术及应用 703
6.4.3 网络容灾备份技术及应用 708
6.4.4 日志分析 712
第7章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718
7.1 访问控制 718
7.1.1 访问控制技术 718
7.1.2 身份认证技术 724
7.2 信息系统安全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准则 737
7.2.1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737
7.2.2 信息系统安全的设计 748
7.3 信息系统安全产品的配置与使用 757
7.3.1 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 757
7.3.2 Linux系统安全配置 769
7.3.3 数据库的安全配置 775
7.4 信息系统安全测评 779
7.4.1 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概述 779
7.4.2 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的基础与原则 780
7.4.3 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方法 785
7.4.4 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程序 795
第8章 应用安全工程 798
8.1 Web安全的需求分析与基本设计 798
8.1.1 Web安全威胁 798
8.1.2 Web安全威胁防护技术 804
8.2 电子商务安全的需求分析与基本设计 808
8.2.1 电子商务系统概述 808
8.2.2 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架构 809
8.2.3 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的基本过程 810
8.2.4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需求分析 811
8.2.5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架构 816
8.2.6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技术 818
8.3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应用 822
8.3.1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 823
8.3.2 智能终端 832
8.4 数字水印在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842
8.4.1 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需求分析 843
8.4.2 基于数字水印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体系架构 843
8.4.3 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的常用数字水印技术 845
8.4.4 数字版权保护系统技术标准 845
8.5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 846
8.5.1 位置隐私保护介绍 846
8.5.2 位置隐私保护常用方法 849
8.5.3 位置隐私k-匿名算法与应用 852
参考文献 858



前言/序言


《网络安全深度探索:从原理到实践》 一、 前言 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互动方式。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血管,承载着海量的数据,连接着全球的设备。然而,网络的便捷与高效背后,潜藏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攻击范围不断扩大,攻击烈度持续升级,给个人隐私、企业运营乃至国家安全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网络安全深度探索:从原理到实践》正是应此时代之需而生。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系统性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实践,带领读者穿越纷繁复杂的网络安全领域,理解其核心原理,掌握其关键技术,并具备应对现实威胁的能力。我们不只是罗列枯燥的概念,而是力求通过清晰的逻辑、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解析,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灵活地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一群在网络安全领域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深谙行业发展趋势,熟悉各类安全攻防技术,并致力于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字。我们坚信,真正的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安全思维、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的综合体现。因此,本书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读者的安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不仅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安全从业者,更能成为一名具有前瞻性和创新精神的行业领军者。 二、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十四章,从基础的网络通信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安全威胁、防护技术、检测手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每一章都力求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并辅以大量的图示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第一部分:网络安全基石 第一章:网络通信原理回顾与安全隐患剖析 本章将从TCP/IP协议栈的四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出发,回顾HTTP、DNS、SM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TCP和UDP在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机制。 深入分析各层协议在设计上的潜在安全漏洞,例如IP欺骗、端口扫描、DoS/DDoS攻击的原理,以及DNS劫持、HTTP劫持等应用层攻击的成因。 强调理解协议栈的底层运作是理解和防御网络攻击的关键。 第二章:密码学基础与应用 介绍对称加密(如AES)和非对称加密(如RSA)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典型应用场景。 讲解哈希函数(如SHA-256)在数据完整性校验和密码存储中的作用。 阐述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的原理,以及它们在身份认证和信息防伪中的重要性。 探讨密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构成。 第三章:操作系统安全模型与加固 分析Windows和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的安全架构,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进程隔离、文件系统安全等。 讲解常见的操作系统漏洞类型,如缓冲区溢出、权限提升、命令注入等。 提供详细的操作系统安全加固指南,包括但不限于:最小权限原则、及时打补丁、安全配置(如防火墙、SELinux/AppArmor)、日志审计等。 介绍沙箱技术和容器安全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 第四章:常见网络攻击技术详解 恶意软件分析: 深入剖析病毒、蠕虫、木马、勒索软件、间谍软件等各类恶意软件的工作原理、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网络侦察与扫描: 讲解端口扫描(Nmap)、漏洞扫描(Nessus)、信息收集(Whois、DNS查询)等侦察技术。 嗅探与中间人攻击: 详细阐述网络嗅探(Wireshark)的原理,以及ARP欺骗、DNS欺骗等中间人攻击的技术细节。 Web攻击: 深入讲解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文件上传漏洞、目录遍历等Web应用程序常见的安全漏洞及其利用方法。 社会工程学: 分析钓鱼邮件、欺骗电话、假冒网站等社会工程学攻击的心理学原理和攻击套路。 第五章:网络边界安全与防护 防火墙技术: 讲解包过滤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应用层防火墙(WAF)的原理、配置和管理。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 介绍基于签名、基于异常、基于协议分析的IDS/IPS技术,以及其部署策略和误报/漏报处理。 VPN与隧道技术: 阐述IPSec、SSL VPN等VPN技术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隧道技术实现安全的远程访问。 网络隔离与分段: 讨论VLAN、DMZ区等网络隔离技术在降低攻击面中的作用。 第六章:端点安全与终端防护 杀毒软件与反恶意软件: 讲解传统杀毒软件的检测机制(病毒特征码、启发式扫描)以及下一代反恶意软件技术(行为分析、沙箱执行)。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 介绍HIDS的工作原理,如何监控系统日志、文件完整性、进程行为等。 终端安全策略: 讨论U盘使用限制、软件安装控制、系统补丁管理等终端安全策略。 数据丢失防护(DLP): 介绍DLP技术在保护敏感数据免遭泄露方面的作用。 第七章:Web应用安全深度解析 OWASP Top 10漏洞详解: 详细分析OWASP Top 10中的每一个常见Web漏洞,包括其成因、危害以及详细的防御措施。 安全编码实践: 强调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应遵循的安全编码规范,如输入验证、输出编码、参数化查询等。 Web安全扫描工具: 介绍Burp Suite、OWASP ZAP等Web安全测试工具的使用。 API安全: 探讨RESTful API、GraphQL API等常见API的安全设计与防护。 第三部分:安全运维与应急响应 第八章:安全日志审计与分析 日志管理系统: 介绍集中式日志管理系统(如ELK Stack、Splunk)的设计与部署。 日志收集与标准化: 讲解如何从各种设备(服务器、防火墙、IDS)收集日志,并进行格式标准化。 日志分析技术: 介绍基于规则的分析、基于统计的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等日志分析方法。 安全事件关联分析: 讲解如何通过关联分析多个日志源中的事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第九章:漏洞管理与渗透测试 漏洞扫描与评估: 介绍漏洞扫描工具(Nessus, OpenVAS)的使用,以及如何对扫描结果进行误报剔除和风险评估。 渗透测试方法论: 讲解渗透测试的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漏洞扫描、漏洞利用、权限维持、报告编写等。 渗透测试常用工具: 介绍Metasploit Framework、sqlmap、ncat等渗透测试常用工具的使用。 红蓝对抗与演练: 探讨红蓝对抗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模拟攻击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第十章:应急响应与事件处理 应急响应计划(IRP)的制定: 讲解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准备、检测、遏制、根除、恢复、总结等阶段。 安全事件的分类与优先级: 如何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确定响应优先级。 证据收集与保全: 讲解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收集和保全数字证据,以备后续的溯源和法律追究。 事故恢复与复盘: 介绍安全事件发生后的恢复策略,以及如何进行事故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措施。 第十一章:安全态势感知与威胁情报 安全态势感知(SA)的概念与构成: 讲解SA如何实现对网络安全状态的全面、实时的洞察。 威胁情报(TI)的来源与应用: 介绍威胁情报的各种来源(OSINT、商业情报、社区情报),以及如何利用TI指导安全防护决策。 SIEM与SOAR: 介绍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平台与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SOAR)平台的集成应用,以提升安全运营效率。 第四部分:新兴安全领域与未来展望 第十二章:云计算安全挑战与防护 云安全模型(IaaS, PaaS, SaaS): 分析不同云服务模式下的安全责任划分。 云端常见威胁: 讲解针对云环境的攻击,如API滥用、不安全的配置、数据泄露、DDoS攻击等。 云安全技术: 介绍云防火墙、云WAF、身份与访问管理(IAM)、密钥管理服务(KMS)等云安全解决方案。 容器与微服务安全: 探讨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化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和防护方法。 第十三章:物联网(IoT)与工业控制系统(ICS)安全 IoT设备的脆弱性: 分析IoT设备由于设计缺陷、资源限制等原因带来的安全风险。 ICS/SCADA系统安全: 介绍ICS/SCADA系统的特性,以及其面临的独特安全威胁,如APT攻击、物理安全风险等。 IoT与ICS安全防护策略: 探讨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固件更新、安全监控等关键防护手段。 第十四章:网络安全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AI)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探讨AI在威胁检测、漏洞挖掘、自动化响应等方面的潜力。 零信任安全模型: 介绍零信任的理念和实践,以及其在现代化网络安全架构中的重要性。 隐私计算与数据安全: 探讨差分隐私、同态加密、联邦学习等技术在保护数据隐私方面的应用。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合规性: 简述国内外重要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在合规性方面面临的挑战。 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展望网络安全行业人才需求,并提出个人及组织在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 三、 适用读者 本书内容全面且深入,适合以下各类读者: 信息安全工程师及技术人员: 为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技术指导,帮助您提升专业技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 IT运维及开发人员: 帮助您理解安全风险,掌握安全编码和安全部署的最佳实践,构建更健壮的系统。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学生: 作为课程学习的有力补充,帮助您系统性地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网络安全感兴趣的爱好者: 如果您渴望深入了解网络世界的安全奥秘,本书将是您的理想起点。 四、 结语 网络安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领域,技术在发展,威胁也在演变。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而全面的知识框架,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并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网络安全深度探索:从原理到实践》期待成为您在网络安全探索之旅中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扎实了,让我对信息安全工程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我眼中,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这本书从不同维度出发,不仅讲解了防御性的技术,也触及了攻击的原理,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信息安全攻防的博弈。例如,书中对社会工程学的介绍,就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最强大的武器并非代码,而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利用。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安全习惯,也更加警惕那些看似无害的“诱饵”。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安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本宝藏!作为一名初学者,我一直对信息安全这个概念感到既神秘又充满挑战。市面上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琳琅满目,却常常让人无从下手,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而这本《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网络安全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核心概念。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复杂技术时,所使用的清晰易懂的比喻和贴切的实例。例如,在讲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枯燥的协议和端口,而是将其比作一道坚固的城墙,将网络内部的安全区域与外部的潜在威胁隔离开来,形象生动地帮助我理解了防火墙的核心功能和重要性。

评分

对于我这种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的描述上,而是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场景,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演练”中。书中的实验指导非常详细,从环境搭建到具体操作步骤,都清晰可见,即使是新手也能照猫画虎地完成。我曾尝试过书中关于SQL注入攻防的实验,通过亲手搭建一个存在漏洞的Web应用,然后进行模拟攻击,再学习如何加固防护,整个过程让我对Web安全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这种“动手做”的学习方式,比单纯阅读文字要有效得多,也更能激发我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信息安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专业领域,充满了各种高深的术语和晦涩的理论。但是,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认识了信息安全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必备技能。从操作系统安全到应用软件安全,再到网络安全架构的设计,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为我搭建一座知识的阶梯,让我一步步攀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让我意识到,技术固然重要,但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更是构建安全体系的基石。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在内容编排上极其用心。每一个章节的衔接都非常自然,过渡流畅,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一章结尾处设置的“思考题”和“扩展阅读”部分,这极大地鼓励了我的主动学习和深入研究。通过思考题,我能够巩固本章所学内容,并且尝试去解决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而扩展阅读则为我指明了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的方向,让我能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在我进步时给予鼓励,让我对未来的信息安全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好厚的一本书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全看完

评分

好厚的一本书,考试用的希望有帮助。

评分

还不错,东西收的很快,也很好,还不错,给个好评吧。物流也很快。现在京东,一直在京东买东西。

评分

因为考了软考的网络工程师,得知信息安全的缺口更大,所以买了书。还不错。

评分

自营的物流就是给力!看起!

评分

学习知识,提高自己。

评分

一直都关注着,看到特价就买了!

评分

正品保证,就是大头书真的很厚,努力吧

评分

信息安全工程师,这个职称是在2016年才出现的,在网络基础上增加了安全,解密等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