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其他常用电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的机电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或自学者参考。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1
1.1 二极管的使用 1
1.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
1.1.2 二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符号 3
1.1.3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5
1.1.4 认识二极管家族 6
思考与练习 9
1.2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应用 9
1.2.1 整流应用 9
1.2.2 钳位应用 10
1.2.3 限幅应用 10
1.2.4 稳压应用 11
1.2.5 开关应用 11
思考与练习 11
1.3 技能训练:二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12
第2章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7
2.1 三极管及其应用 17
2.1.1 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符号 17
2.1.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21
思考与练习 24
※2.2 场效应晶体管 25
2.2.1 结型场效应管 26
2.2.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28
思考与练习 30
2.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31
2.3.1 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31
2.3.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 33
2.3.3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4
2.3.4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6
2.3.5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 37
2.3.6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39
思考与练习 40
2.4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42
2.4.1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42
2.4.2 集电极―基极偏置放大器 45
思考与练习 45
2.5 多级放大电路 46
2.5.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46
2.5.2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47
2.5.3 频率响应和通频带的概念 47
思考与练习 48
2.6 功率放大电路 49
2.6.1 认识功率放大器 50
2.6.2 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51
2.6.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LM386 53
思考与练习 55
2.7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56
2.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56
2.7.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8
思考与练习 59
2.8 技能训练:三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60
2.9 技能训练:用万用表调整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62
2.10 技能训练:三极管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 65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3
3.1集成运算放大器 73
3.1.1 认识集成运放 73
3.1.2 常见集成运放芯片介绍 78
3.1.3 理想运算放大器 78
思考与练习 80
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 81
3.2.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81
3.2.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82
3.2.3 差动比例(减法)运算电路 84
3.2.4 加法运算电路(加法器) 84
思考与练习 85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86
3.3.1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86
3.3.2 电压比较器 88
3.3.3 正弦波振荡器 89
思考与练习 90
3.4 技能训练: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与测试 91
第4章 直流稳压电源 95
4.1 整流电路及其应用 95
4.1.1 认识整流电路 95
4.1.2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96
4.1.3 整流电路的应用 99
思考与练习 101
4.2 滤波电路及其应用 102
4.2.1 认识滤波电路 102
4.2.2 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02
思考与练习 105
4.3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106
4.3.1 晶闸管 106
4.3.2 晶闸管的测量 107
4.3.3 晶闸管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108
思考与练习 111
4.4 稳压电路 112
4.4.1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112
4.4.2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113
4.4.3 集成稳压电路 115
思考与练习 117
4.5 技能训练:串联型可调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118
第5章 数字电路基础 122
5.1 脉冲与数字信号 122
5.1.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22
5.1.2 数字电路的特点 123
5.1.3 数字电路的分类 123
5.1.4 数字电路的应用 124
5.1.5 脉冲信号 124
思考与练习 125
5.2 数制与码制 126
5.2.1 十进制数 126
5.2.2 二进制数 126
5.2.3 八进制数 127
5.2.4 十六进制数 127
5.2.5 不同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128
5.2.6 BCD编码 130
思考与练习 130
5.3 基本逻辑门电路 131
5.3.1 简单门电路 131
5.3.2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136
5.3.3 CMOS集成门电路 141
思考与练习 143
第6章 组合逻辑电路 145
6.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45
6.1.1 逻辑代数 145
6.1.2 逻辑函数的化简 146
6.1.3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48
6.1.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50
思考与练习 151
6.2 编码器 152
6.2.1 编码器的基本知识 152
6.2.2 集成编码器的产品简介 155
思考与练习 157
6.3 译码器 157
6.3.1 译码器的基本知识 158
6.3.2 集成译码器的产品简介 163
思考与练习 165
6.4 技能训练:三人表决器的制作 166
6.5 技能训练:抢答器电路安装与调试 169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173
7.1 RS触发器 173
7.1.1 基本RS触发器 173
7.1.2 同步RS触发器 177
思考与练习 180
7.2 JK触发器 181
7.2.1 主从JK触发器 181
7.2.2 边沿JK触发器 182
思考与练习 184
7.3 D触发器 185
7.3.1 同步D触发器 185
7.3.2 边沿D触发器 186
7.3.3 集成D触发器 186
7.3.4 T触发器 187
思考与练习 188
7.4 寄存器 189
7.4.1 数码寄存器 189
7.4.2 移位寄存器 189
思考与练习 192
7.5 计数器 193
7.5.1 二进制计数器 193
7.5.2 十进制计数器 194
7.5.3 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196
思考与练习 198
7.6 技能训练:秒信号发生器的制作 198
第8章 其他常用电路 202
8.1 常见脉冲产生电路 202
8.1.1 多谐振荡器 202
8.1.2 单稳态触发器 203
8.1.3 施密特触发器 206
思考与练习 209
8.2 555时基电路 210
8.2.1 555时基电路 210
8.2.2 555时基电路的应用 212
思考与练习 215
8.3 数/模转换电路 216
8.3.1 D/A转换电路的基本知识 216
8.3.2 集成数/模转换器的应用 218
思考与练习 220
8.4 模/数转换电路 220
8.4.1 A/D转换电路的基本知识 220
8.4.2 集成模/数转换器的应用 222
思考与练习 225
《电子技术基础》自2009年1月出版以来,得到了全国许多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过去的五年多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的时期,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电类专业的通识课程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已成为多数职业与岗位的能力和技术支撑。
2009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修订,新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技能”,更加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中降低了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增加了一些实训项目。教学方法建议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本次教材在修订过程中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贯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这次教材再版基本保持原有教材的体例结构,但教材内容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其变动的情况如下。
1.对每一章节都重新进行了精细化的组织和整理,力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在每一章节前增加了学习目标。
2.结合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本课程一般应开设的实验与实训项目。
3.将每章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改为每节后面都附有“思考与练习”,可供学生在学完每一节后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训练。
4.将第5章的数字逻辑电路修订为第5章数字电路基础和第6章组合逻辑电路。
本教材由范次猛主编,张炜、徐丽萍各自对原编写的内容进行了修改。限于编者的水平和能力,修订后的教材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予以批评指正。
编 者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相当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一点点地堆叠知识点,不会让人觉得一下子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作者的讲解风格非常接地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时不时还会穿插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也更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清晰明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电路原理。这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不错。它不仅仅是讲解基础知识,还涉及了一些更深入的课题,比如一些经典电路的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我发现书中提供的例题和习题都很有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我发现自己理解上的盲点。我已经开始尝试着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的电路图,并尝试着去分析它们,这种学习过程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态度,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阅读下去,去探索更多关于电子技术的奥秘。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的电子技术知识水平一定能得到质的提升。
评分哇,拿到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真是太惊喜了!封面设计简约大气,一看就很有内涵。迫不及待地翻开,纸张触感温润,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我一直对电子世界充满好奇,但基础知识总是让我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各种元器件、电路图什么的,有时候真的像天书一样。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些神奇的电子设备是如何工作的。
评分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半导体器件的介绍部分特别感兴趣。之前对二极管、三极管什么的都只是模糊的了解,总觉得它们很神奇,但又不知道具体是怎么运作的。这本书用非常细致的篇幅,从微观的载流子运动讲到宏观的特性曲线,让我对这些“电子世界的积木”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实际应用的案例,比如它们是如何在收音机、放大器等设备中发挥作用的,这让我觉得理论知识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有血有肉的实际应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