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漠古道
第01章 边城瓜州
大唐贞观元年十一月,玄奘来到了瓜州城,这是大唐西北的最后一座城市。[1]
城池不大,城门连同城内的屋舍都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着,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连绵的小雪包,险些被他错了过去。
相传当年周穆王西巡时,西王母设宴款待,命仙女至天界采瓜。仙女回途路过此地时,不慎在云端摔了一跤,失手将天界的蜜瓜掉落。从此,蜜瓜便在此地大量生长,此地遂得名瓜州。
从瓜州往西便是玉门关,再往西去便不再是大唐的国土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西来东往的商旅都要在此补充给养,而这里的守军也会严密监视每一个进出者。
玄奘以前从未到过西域,只听说前面有沙漠有烽燧,道路复杂,别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现在,他站在城外的山坡上,看着城门守将依次检察过往行人的过所和公验,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管怎样,他都必须进城。独自走过了千里河西走廊,他的体力已严重透支,眼下的他需要休息,需要为下一段路程准备马匹和干粮,需要向当地人打探路况,了解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样才不至于两眼一抹黑,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当然,若是能找到一个熟悉地形道路的向导,为他带路,就更好了。
问题是,这可能吗?
耐心等了半日,总算等到了傍晚守将换班之时,玄奘赶紧背起行囊下了山,乘天色昏暗守备疏松之际潜进城去。
玄奘本以为瓜州地处边关,又刚刚下过雪,定然十分冷清。进城后他方知自己想错了,这座小小的边城竟是极为热闹,城中居民除汉人外,还有突厥人、高昌人,以及各种杂胡。一条长长的主街贯穿全城,街道两边店铺林立,人来人往。
由于朝廷下了禁边令,很多原本往来于丝路上的商队现在不得不在此停息下来,等待着边关局势的明朗。以前他们大都风尘仆仆,牵着骆驼马匹,驮着绢帛布匹、茶叶瓷器、皮毛香料、颜料珠宝,步履匆匆地走过长街。而现在,暂时安顿下来的商旅们纷纷在这条大街上开起店铺,就地做起了生意。
瓜州市场上集中了中原的丝绸、于阗的玉石,以及来自西域各地的毛皮、胡麻、蚕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物,还有人拿中原的蔬菜来换这里的椰枣,据说,越是干旱地方出的椰枣,越是甜得厉害。
小小的瓜州城,在政治军事上风声鹤唳之际,在经济上反倒呈现出一派繁华之象。
玄奘身背经箧,独自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街道上的积雪早已被无数双脚踏成了烂泥。
他的身上还有一点盘缠,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买一匹好马。
瓜州有很多贩马的商人,因为当地生长着胡杨、椰枣和大片的牧草,是个牧马放羊的好地方。被誉为“天马”的大宛马、乌孙马、龟兹龙马,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眼下因为禁边之故,马匹的价格涨了不少,马行的生意也都不错。
玄奘挑选了一家看上去挺大的马行,迈步走了进去。
老板很热心地迎上来,扬着笑脸问道:“这位师父,可是来看马的?”
玄奘点了点头。
老板一脸殷勤地笑道:“师父可算是来对地方了!咱们这里可是全瓜州最大的马行,什么好马都有!我这就带您瞧瞧去!”
说话间,便将玄奘领进了马厩,不住口地夸奖他的马有多么精壮。
“师父,您看看这匹,多壮实!用来耕田犁地再好不过了,比骡子都能干!还有这匹,虽然矮小,但是腿粗,能负重,驮多少货都不嫌累;您再看这匹,别瞧它瘦,跑起来又快又稳当,性子还机灵,若是牵出去打仗,保管立功……”
看着那一匹匹毛色俱佳的马,玄奘不禁又想起了小白龙,想起了乌骓,心里一阵痛楚。
“贫僧是买来走路的。”他说。
“原来师父是要出行啊。”老板恍然道,“但不知是走长路呢还是走短路?您跟我说,我替您挑好的!”
玄奘愣了一下:“这有分别吗?”
“当然有分别了!”老板叫道,“有的马跑得快但无法持久,适合短途;有的马耐力足却不是太快,适合长途;还有的马浑身都是劲儿,适合行李多的。您瞧,就是这种,两匹马驮的东西顶得上一头骆驼了,交的税可差得远了,那些丝绸商人就喜欢这样的,要不是朝廷禁边……”
“贫僧要一匹能走长路的。”玄奘打断他道,“最好能走沙漠。”
“走沙漠?”老板停了下来,有些惊异地看着他,“师父莫不是要西去?”
“正是。”
老板眼中露出惊羡的目光,不住口地赞叹道:“师父,您可真是不简单!现在众多商队都因禁边被困在了瓜州,您居然可以获颁过所,厉害呀!”
玄奘沉默了一下,小声问道:“如果……贫僧没有过所,檀越可知有什么出关的路线能够避开守军吗?”
“啊?!”老板大叫一声,倒把玄奘吓了一跳。
“师父,您不是在开玩笑吧?”他瞪着玄奘问。
玄奘没有说话,心里有些后悔,不该跟这个一惊一乍的老板打听事儿。本来觉得他挺健谈,又是卖马的,想必跟各种远行的商队打过交道,可以从他这里了解一些西行路线,谁知这么不禁吓,嗓门还大,真是要命了。
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就听这老板咋咋呼呼地说道:“你想避开守军?别逗了!要有能避开守军的路,那大唐还不得让突厥人给打成筛子?”
玄奘想尽快结束这个话题,正要开口说些别的,谁知这老板却又热心起来,拉着他的衣袖道:“师父,您跟我来,我摆给您看。”
“如今突厥人闹得正凶,边境全关闭了,私自越境,那可是死罪……”老板嘴里嘟嘟囔囔地,将玄奘引入马厩旁边的一个小木棚里。
然后,他从地上拣起几块小石子,很内行地摆了起来。
“师父,您看,从瓜州西行,有两条道路可以走,一条是北道,一条是南道。
“南道由瓜州到敦煌,从敦煌过去,经鄯善、于阗,折向西北到莎车,然后从那里越过葱岭,便是西突厥的天下了。西突厥的可汗叫统叶护,听说是个了不起的人呢,他占的地盘比颉利可大多了。颉利这家伙就知道抢人抢粮,没多大出息……”
老板自顾自地喋喋不休,玄奘却只关注路线的信息,默默地在头脑中勾画着……
“过了葱岭再往西去,全是统叶护的地盘,这其中的具体情形我就不大清楚了,想来差不多该到天尽头了吧?而且这条道路艰险难行,商旅稀少得很。”
“那北道呢?”玄奘问。
“北道由瓜州向北到伊吾。”老板一边摆石子一边说道,“绕过高昌后沿北部的雪山西行,经龟兹到疏勒,由疏勒越过葱岭,再折向西南,就又到了统叶护的地盘……嘿嘿,我虽然没去过,但知道那些西域胡商大多数走的是这条道,想是这条道上的国家都很有钱吧?”
“如此说来,似乎北道更安全些。”玄奘沉吟道,“贫僧道路不熟,又孤身西行,就走北道好了。”
老板笑着摇头:“师父你说得轻巧,却不知这北道也不好走得很哪!别的暂且不说,就光是出瓜州这段路,就难!”
玄奘抬眼看着他:“此话怎讲?”
老板继续在地上比画:“从瓜州向北行五十多里,有一条葫芦河,上窄下阔,水深流急漩涡多,根本就无法行船。只有一座官桥,通往玉门关。桥头有重兵把守,没有过所,那是决计过不去的!”
玄奘听了也觉得麻烦,他犹豫着说道:“只是一条河而已,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过去吧?”
老板道:“就算你有办法过河,对岸不远就是玉门关,一样也得受到盘查呀。”
玄奘不禁皱起眉头,沉思起来。
那老板又看了玄奘一眼,笑道:“我说这位小师父,你买不买我的马无所谓,我顶多也就少挣俩钱儿。但俗话说,人命关天啊!有些话还是得跟你说清楚。我瞧你一个出家人,单身在外,又生得这般娇嫩,如若西去,十有八九会死在半道上。还是趁早打消了这念头吧。”
玄奘心中叹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认定我会死在半道上呢?
“多谢檀越提醒。”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继续问道,“是否出了玉门关就算成功出关了呢?”
“你还真以为你出得了玉门关哪?”老板惊叫道,“那可是西行的必经之路!好好好,就算你有本事,能绕开玉门关,前面还有五座烽火台,一直通到沙漠里!这些烽火台依官道而设,每座相距百余里,驻扎在那里的可全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一旦发现偷渡出关者和入境的奸细,当即乱箭齐发,哪怕你是佛陀再世,也管教你变成刺猬!”
“那么……”玄奘徐徐问道,“能否避开这些烽火台呢?”
“避开?”老板瞪大了眼睛,“可以啊,当然可以!如果师父你已经修炼到了不用喝水也能活下去的地步,那就可以!”
“此话怎讲?”
“师父,你是不知道啊,过了葫芦河,再往前,方圆七八百里,就只有那五座烽火台附近有水,其余地方别无寸草!”
玄奘沉默了,思虑良久,又接着问:“那,要是玉门关和五烽都通过了呢?”
其实他自己也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还是继续往下问。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这个老板看起来很熟悉这段路,向他多了解些情况,总是好的。
他可不想再找第二个一惊一乍的人问路了。
“通过了又能怎样?”老板道,“前面的路只会更加难走。”
“更加?”
“过了五烽再往西,南边的山地、北边的草原,全被东突厥的骑兵占领了,大唐正准备跟他们交战呢。师父,您这个时候过去,一旦被抓,可是好耍的?”
玄奘点点头。他想,这大概就是当今皇帝不批准他西行的理由吧?
“所以师父,您还是听我一言,别过去的好。”老板好言相劝道,“可别还没走到西域,就被那些天杀的突厥人抓住,绑在铁架子上活活烧死,然后把你的头盖骨做成酒杯,把烤熟了的肉吃掉。”
玄奘倒没在意这段恐吓,他的目光再次落到老板摆在地上的石子阵里:“山地和草原中间没有突厥兵吧?”
“没有!”老板爽快地回答,“因为那里是一片被魔鬼下了诅咒的地方!”
玄奘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老板:“莫贺延碛?”
“没错!”老板道,“八百里的大戈壁!师父,您最好别打那里的主意,可邪门了!白天会把人晒晕,晚上能把骨头冻透。无水无草无生灵,还时不时地听到有鬼哭狼嚎!这可是真的,我在这里经常听说,有好几百人的大商队,连人带牲口,整个儿都被活埋在沙石下面!你一个人过去,那不是找死吗?”
玄奘听后默然无语。
“老板人呢?买马啦!”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呼喊。
“来啦!”老板赶紧答应,站起身来,口中还在絮絮叨叨,“再说了,就算这大沙漠也被你闯了过去,那也只是到了伊吾国。再往前去,路还长着哪!”
他一边说一边往外走,讲到神秘处,不禁压低了嗓门:“听人说啊,打葱岭往西,什么邪门的东西都有!比方说吧,有一种长着狗脑袋的人,说话的声音就像狗叫一样;还有一种鸟,巨大无比,能把大象抓起来,活活摔死!”
“这怎么可能?”玄奘起身笑道。
“有什么不可能的?”老板瞪起了眼睛,“师父,您别不信,好多打西边来的商人都这么说,神着呢!”
玄奘没再说什么,在中原人以及河西商旅的心目中,西域本都是妖魔鬼怪住的地方。当年法显大师西行的时候就曾说过,一出玉门关,附近就有恶鬼。特别是沙漠中的妖魔鬼怪,常有迷惑行人者,以把他们引入死亡之渊为乐事。
西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葱岭以西了,在很多人眼里,那根本就是个传说中的地方,百鬼夜行在那些国度里是常有的事。
“再说了。”老板还在往下说,“眼下天寒地冻大雪封路,师父,您就算真的要西行,也得先在这儿住上一段时间,等来年开了春再走。”
玄奘望着马棚外被践踏成泥的雪,犹豫着。
“噢对了。”出门前,老板又想起什么似的,转过身来,“还有啊,看你是个出家人,我还得再提醒你一条,在西域,凡是有水的地方必有狼。”
玄奘回过神来,合掌道:“多谢檀越提醒。”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的节奏把控简直是大师级的范例。它不像某些小说那样,前半段拖沓冗长,后半段仓促收尾。作者似乎深谙叙事艺术的呼吸之道,时而加快速度,用密集的事件和紧张的对话将读者推向紧张的境地,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必须一口气读完才能罢休;时而又会插入大段的内心独白或对景物的细致描摹,让读者和主角都有时间停下来梳理思绪,消化刚刚发生的一切。这种张弛有度的处理,使得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既有足够的情感冲击,又不至于让人感到疲惫。特别是那种伏笔的回收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你可能在一百多页前随手留意到的一个小细节,在故事的后半程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却又“原来如此”的方式重新浮现,这种精妙的结构感,让人由衷地佩服作者的布局能力。
评分这部作品的文学功底实在深厚,行文风格流畅自然,却又时常闪烁着令人惊喜的文采。作者的语言掌控力极强,时而如同行云流水般轻快洒脱,适合描绘日常的温情瞬间;时而又变得沉郁顿挫,饱含张力,用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于人物对白的处理非常出色,每一个角色的声音都是独特的,他们说话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都精准地反映了他们的出身、教育背景以及当下的心境,这种“闻声知人”的技巧,极大地增强了角色的立体感。我曾多次因为某句台词而停笔,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张力——那份压抑的爱,那份不甘的愤懑,都被作者用最简洁却最有力的文字表达了出来。相较于那些堆砌辞藻的作品,这本书的文字更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钢,锋利且富有质感。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我完全沉浸在了作者构建的那个宏大而又细致入微的世界里。开篇的几章,情节的推进犹如山间的溪流,看似平缓,实则暗流涌动,每向前翻一页,都会有一个新的谜团抛出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主角接下来会遭遇什么。特别是对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简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某次夜宿荒野时,作者对风声、虫鸣以及角色内心深处的恐惧的描写,让我仿佛都能感受到那种彻骨的寒意和无助。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冲突的方式,它不是那种直来直去的暴力冲突,而是充满了智慧和权谋的较量,每一次转折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却又出乎意料。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琢磨作者的遣词造句,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实际上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底蕴。这本书的格局很大,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恩怨,它似乎在探讨更深层次的命运、选择与救赎的主题,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总想找人交流一下自己那些零碎的感悟。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探讨人性复杂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没有提供简单的“好人”与“坏人”的标签,而是将每一个角色都置于一个道德的灰色地带。我发现自己经常在阅读过程中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共情,即使他们的行为在我理智上难以认同,但作者却能让我理解他们做出选择背后的痛苦与无奈。书中那些关于背叛、牺牲与自我救赎的描写,极其深刻地触及了存在的本质问题。比如,某个主要配角为了所谓的“大义”而做出的残忍决定,作者没有进行道德批判,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其内心煎熬的细节,让我反复思考,在极端压力下,底线究竟该如何衡量。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的耐读性极大地提升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愿承认的阴影与光辉。每次合上书页,我都会感觉自己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又多了一层维度。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想象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它成功地搭建了一个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新颖创意的奇幻设定。作者对于构建世界观的投入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光怪陆离的地域风貌、独树一帜的社会结构,乃至那些光影交错的超自然现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逻辑自洽。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因为构建了如此庞杂的背景而牺牲了故事的流畅性。相反,背景的铺陈如同精美的刺绣,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情节的脉络之中,为主角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比如,书中描绘的那座漂浮在空中的古城,其运行的原理和历史渊源,作者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古籍的片段展现出来,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保持了叙事的神秘感。读到高潮部分时,那种史诗般的宏大感扑面而来,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场决定世界走向的关键战役之中,让人热血沸腾,手心冒汗。
评分搞活动买的性价比很高
评分便宜,还没有开始看啊,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装帧精美,图片清晰,正版。
评分满满的感动哦
评分正版,很不错,与新华书店一样。
评分买了很多书,留着慢慢读~~~
评分搞活动买的性价比很高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