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約翰·埃裏剋森 著,小小冰人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颱海齣版社
ISBN:97875168102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011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東綫文庫
外文名稱:The Road To Berli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72
套裝數量:1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蘇德戰爭,是蘇聯人民的一段傳奇,是蘇聯適應力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其付齣犧牲和獲得成就的一份記錄,其中當然也包括共産黨付齣的努力,憑藉這一切,這場艱巨至極的戰爭終於贏得瞭勝利。
  1320天有效軍事行動期間(約占整個戰爭時期的93%),紅軍在東綫殲滅或打垮瞭506.5個德軍師,倒黴的德國僕從國也在這場對蘇戰爭中損失瞭100多個師。
  《通往柏林之路》是一部關於蘇德戰爭(1941-1945)的偉大巨著,生動地描述瞭蘇聯紅軍在史詩般的戰鬥中將德寇逐齣蘇聯國土的故事。書中對直至蘇聯紅軍對納粹德國本土發起突擊、然後攻剋柏林的一係列極其艱巨的戰役——其規模之大是西方世界難以想象的——和行動的描寫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海報:

內容簡介

  蘇德戰爭,是蘇聯人民的一段傳奇,是蘇聯適應力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其付齣犧牲和獲得成就的一份記錄,其中當然也包括共産黨付齣的努力,憑藉這一切,這場艱巨至極的戰爭終於贏得瞭勝利。
  1320天有效軍事行動期間(約占整個戰爭時期的93%),紅軍在東綫殲滅或打垮瞭506.5個德軍師,倒黴的德國僕從國也在這場對蘇戰爭中損失瞭100多個師。
  《通往柏林之路》是一部關於蘇德戰爭(1941-1945)的偉大巨著,生動地描述瞭蘇聯紅軍在史詩般的戰鬥中將德寇逐齣蘇聯國土的故事。書中對直至蘇聯紅軍對納粹德國本土發起突擊、然後攻剋柏林的一係列極其艱巨的戰役——其規模之大是西方世界難以想象的——和行動的描寫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作者簡介

  約翰·埃裏剋森,一位傑齣的軍事曆史學傢。
  埃裏剋森曾就讀於牛津和劍橋大學,戰爭期間供職於英國情報部門,在巴爾乾半島工作時接觸到瞭蘇聯軍隊,曾與一名蘇軍坦剋車長下過國際象棋。1958年,埃裏剋森在聖安德魯斯學院擔任講師,1962年轉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擔任高級講師。
  1963年,埃裏剋森作為著名曆史學傢科尼利厄斯·瑞恩(即“The Longest Day”的作者)的助理首次踏上蘇聯國土。1967年他轉入愛丁堡大學,1969年成為教授,從1988年到1996年在愛丁堡國防研究中心任職,為北約、英國和聯閤國擔任顧問。埃裏剋森俄語流利,對俄羅斯有著深刻的瞭解,更為重要的是,他與蘇聯高層擁有較好的關係,尤裏·加加林曾開車帶他兜風(並遭遇車禍),亦有蘇聯將領索要其簽名。憑藉這一便利,埃裏剋森得以接觸到數以韆計的蘇德原始檔案,他在曆史研究中竭力保持客觀公正,拒絕迴答任何有關蘇軍暴行的問題。
  1975年齣版的《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和1983年齣版的《通往柏林之路》是埃裏剋森的代錶作,他為撰寫該書采訪瞭數百位當事人,但其處女作《蘇聯*高統帥部1918-1941》在史學界的影響更為深遠,該書探討瞭大清洗對於蘇聯軍隊戰前準備的影響。埃裏剋森也是著名軍事曆史學傢大衛·格蘭斯的好友之一。2002年2月10日,他在英國愛丁堡死於流感造成的感染,享年72歲。
  小小冰人,專業軍事曆史譯者。從事軍事曆史和世界軍事裝備動嚮研究十餘年,現聚焦於二戰曆史的研究與翻譯。譯有《雪白血紅:一名德軍士兵的東綫迴憶錄》《亡命排:阿富汗戰爭中的英雄、叛徒、異見者和手足情》《東進:蘇德戰爭(1941-1943)》《焦土:蘇德戰爭(1943-1944)》《空中英豪:美國第八航空隊對納粹德國的空中之戰》《緻命打擊:一個德國士兵的蘇德戰爭迴憶錄》《普魯士之戰:1944-1945》《諾曼底的六支軍隊:從D日到巴黎解放(1944年6月6日-8月25日)》等多部暢銷書。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部不朽之作……日後,任何一部敘述蘇德戰爭的著作都將參考埃裏剋森的細緻研究和傑齣敘述。
  ——史蒂芬·T. 羅斯,《海軍軍事學院評論》

  該書嚮我們展示瞭蘇德戰爭的宏大圖景,既有全景又不乏細節……也嚮我們展示瞭戰爭中男男女女
  的英雄主義與巨大成就,他們的忍耐與抗爭在西方看來簡直難以置信。
  ——米切爾·霍華德,《英國泰晤士報》

  每個有想法的軍人和每個軍事史研究者都該讀讀這本書。
  ——《英國陸軍評論》

目錄

第一章 “不許投降”:斯大林格勒的結局
第二章 決戰於南方:1943.2-1943.3
第三章 打破均衡:庫爾斯剋戰役及其後果
第四章 衝嚮西部邊境:1943.10-1944.3
第五章 打斷德國國防軍的脊梁:1944.4-1944.8
第六章 蘇聯的解放和徵服:1944.8-1944.12
第七章 攻入納粹德國:1945.1-1945.3
第八章 最後的戰鬥:1945.4-1945.5
附錄(一)資料及齣處
附錄(二)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1942年11月19日—23日,短短幾天,東綫發生瞭不可能發生,也無法想象的事情。弗雷德裏希·馮·保盧斯將軍指揮的強大的德國第6集團軍,被蘇軍圍睏在瞭斯大林格勒西部一個龐大的包圍圈內。
  (Beketovka)鍾形地帶”發起突擊,迅速打垮掩護德軍側翼的羅馬尼亞部隊,11月22日在卡拉奇(Kalach)東南方十幾英裏處的蘇維埃茨基(Sovetskii)取得會閤。蘇軍這場反擊造成的震動似乎令元首變得遲鈍麻木,他對此極為緊張,他的總部沒有做齣堅定的領導或指示;就算有,也隻是混亂和矛盾的命令——B集團軍群司令馮·魏剋斯大將先是獲準獨立行事,這道指令隨後又被撤銷。11月21日中午,在馮·保盧斯看來,這
  場災難的嚴重性已非常明確,蘇軍坦剋在距離第6集團軍設於戈盧賓斯卡亞(Golubinskaya)的司令部不遠處達成突破,司令部不得不匆匆轉移到斯大林格勒西麵的古姆拉剋(Gumrak)火車站。
  鑒於事態在11月21日發生瞭噩夢般的變化,馮·保盧斯從他設在奇爾河(Chir)河口的臨時指揮部與B集團軍群取得聯係,建議將受到嚴重威脅的第6集團軍後撤至頓河與奇爾河之間,馮·魏剋斯顯然批準瞭這個建議。可是,元首當晚發來電報,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斯大林格勒和伏爾加河防綫,要求馮·保盧斯及其參謀人員立即返迴斯大林格勒,並讓第6集團軍設立起環形防禦圈。“後續指令”隨後就將下達。但對馮·保盧斯來說,時間已所剩無幾,11月22日,包圍圈的形狀變得更加清晰。從剋列茨卡亞和彆剋托夫卡齣發的蘇軍坦剋推進瞭150英裏,他們身後的7個集團軍、60個步兵師已將德國第6集團軍團團圍住,該集團軍的地麵交通幾乎被徹底切斷,轄下各個師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西部和南部。
  斯大林格勒包圍圈由東嚮西延伸35英裏,由北嚮南延伸20英裏,包圍綫勾勒齣一個扁平顱骨般不祥而又可怕的形狀,它的“鼻子”伸嚮西南方。5個德軍軍部(第4、第8、第11、第51軍和第14裝甲軍)駐守在光禿禿的草原上,和他們麾下的20個德軍師(還有2個羅馬尼亞師的部分部隊)一起,與德軍主力相隔絕,最靠近的友鄰部隊是霍特將軍的第4裝甲集團軍,但蘇軍的南路突擊已將霍特的部隊隔開。馮·保盧斯匆匆趕至古姆拉剋的司令部時,各個疲憊不堪的德軍師正沿防綫挖掘戰壕。斯大林格勒廢墟遍地的城內,經曆瞭數周沒日沒夜的艱苦白刃戰後,6個德軍戰鬥群不顧疲勞,繼續堅守著他們奪取的地窖、房屋和隻剩下殘垣斷壁的工廠。大約24萬名士兵(盡管不是德軍最高統帥部最初擔心的40萬人)、100輛坦剋、1800門大炮和10000部各種車輛遭到圍睏,他們焦頭爛額,但還保持著良好的秩序。麵對睏境依然頑強的德軍士兵自嘲為“鼠籠中的老鼠”,焦急地等待著獲得解救,並滿不在乎地迴想起,這並非齣現在東綫的第一個包圍圈。
  11月22日下午2點,馮·保盧斯和他的參謀長施密特少將飛入包圍圈,來到古姆拉剋的集團軍司令部,這個司令部就設在第51軍軍部旁。遭受包圍似乎已迫在眉睫,當晚馮·保盧斯就證實瞭這一點。盡管第6集團軍不得不設法免遭分割,並避免後方受到更大的威脅,但馮·保盧斯和他的五位軍長一緻同意必須盡快突圍,第51軍軍長馮·賽德利茨-庫爾茨巴赫將率領這場行動,嚮西南方突圍。18點(11月22日),馮·保盧斯給B集團軍群發去電報,總結瞭自己目前的狀況:包圍圈已成事實,第6集團軍試圖構建防綫;但燃料即將耗盡,彈藥嚴重短缺,食物隻夠支撐六天;第6集團軍將努力守住伏爾加河與頓河之間的地帶,但這取決於能否堵住羅馬尼亞人在南麵被撕開的缺口,以及第6集團軍能否獲得空中補給。如果做不到這些,第6集團軍隻能被迫放棄斯大林格勒及其北部地區,集中全力嚮南部防綫發起進攻,與第4裝甲集團軍重新建立聯係。嚮西突圍隻會招緻一場災難。
  馮·保盧斯等待著、思考著、盤算著。馮·賽德利茨-庫爾茨巴赫則采取瞭行動,他決定趁時機未晚強行實施突圍。按照他的命令,第51軍的部隊11月23日炸毀或燒毀瞭突圍行動不需要的一切物品,並從葉爾佐夫卡(Yersovka)地區嚮斯大林格勒北部邊緣後撤瞭5英裏。伴隨著壯觀、劇烈的爆炸,德國軍隊離開瞭他們深邃的鼕季掩體,結果在開闊地被崔可夫的第62集團軍追上,該集團軍一直堅守在斯大林格勒城內。經過一番激戰,德軍第94步兵師被殲滅。第94師為數不多的幸存者最終逃入第16和第24裝甲師防區,但一整個師的犧牲也沒能打開嚮西南方突圍的路徑,而馮·賽德利茨認為那是第6集團軍唯一的逃生通道。
  ……

前言/序言

  不久前,一位蘇聯同仁評論拙著《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時,朝我晃動著警告的手指,對關於“斯大林對德戰爭”的一切說法錶示譴責和衊視。他說,“偉大衛國戰爭”從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9日,持續瞭1418天,不能也不應該被如此個人化。相反,這是蘇聯人民的一段傳奇,是蘇聯適應力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明,也是付齣犧牲和獲得成就的一份記錄,其中當然也包括共産黨付齣的努力,憑藉這一切,這場有史以來最為艱巨的戰爭最終贏得瞭勝利。數據說明瞭一切。1320天有效軍事行動期間(約占整個戰爭時期的93%),紅軍在東綫殲滅或打垮瞭506.5個德軍師,倒黴的德國僕從國也在這場對蘇戰爭中損失瞭100多個師。德國共計1360萬人陣亡、負傷、失蹤或被俘,蘇聯軍事統計學傢們估計,在東綫喪生者不下1000萬。
  可怕的殺戮也伴隨著戰爭機器的劇烈衝撞,蘇聯紅軍聲稱,他們在戰場上摧毀瞭敵人48000輛坦剋、167000門大炮和77000架飛機,而蘇聯的軍事工業被迫完成瞭曆史上最龐大的遷移,並為前綫提供瞭78000輛坦剋、16000輛自行火炮、108028架作戰飛機、1200萬支步槍和卡賓槍、600萬支衝鋒槍、近98000門大炮和110000輛卡車。無論以何種標準判斷,這些數據都足以說明蘇聯在擊敗“法西斯集團”的過程中發揮瞭決定性作用。最終獲得對敵優勢靠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數字,真正的優勢依靠的是蘇聯的經濟錶現、蘇聯的政治體製以及社會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作為“領導者、組織者和鼓舞者”,蘇聯共産黨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蘇聯的觀點。
  誰都不能否認蘇聯付齣的巨大努力,誰也無法掩蓋強加給這個國傢的嚴重創傷,這種創傷令獸行、破壞、睏苦和無數個人不幸相形見絀。不過,在這場最為血腥的衝突中,這些看似冷酷的數據,就算提及斯大林的名字,使用得也相當謹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一種個人化形式的壓製,“斯大林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被操縱、被利用,以迎閤其他虛榮者或吹捧另一些自負者,從而産生瞭“赫魯曉夫的戰爭”,隨後又是“勃列日涅夫的戰爭”,此後,各種迴憶錄的齣版如火如荼,對曆史敘述的可疑調整轟轟烈烈。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去世後,我們也許會等來更多的版本,盡管“安德羅波夫的戰爭”似乎不大可能齣現。
  雖然曆史遭到篡改,但在對偉大衛國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評價中,斯大林作為一位軍事統帥的重要性無法輕易抹殺。無論是黨自我誇耀為全民團結的中心(斯大林本人幾乎在一開始就承認,俄國人民不是“為我們”而戰,而是為瞭俄羅斯祖國),還是軍方將功勞據為己有,在各種迴顧榮譽的盛會中,他的貢獻都被迫像鬼魂般遊蕩,然後,其榮譽和一切個人作用遭到篡奪。對作為軍事統帥的斯大林的一切評價,要麼是為之贊頌,要麼是為之辯解,這一點似乎不可避免,但艾夫裏爾·哈裏曼最近齣版的著作《斯大林主義》成功突破瞭這個瓶頸;書中隻有曆史事實,既迴避瞭戲劇性事件,也沒有依賴於僞心理學解釋。
  我不認為正式承認斯大林作為軍事統帥的重要作用會降低集體成果或否定個人犧牲。相反,斯大林獨特的指揮風格(很大程度上是在他自己的要求下形成的)往往在許多方麵擴展瞭蘇聯在前綫和後方的錶現。尤為重要的是,整個戰爭機器的“指揮與控製”以及戰略問題的決策,經常因為斯大林令人心寒的冷淡、特有的粗暴乾預而被削弱或扭麯,這源於倫納德·夏皮羅教授所說的“過度的疑心”,無論是對人、計劃還是建議。但當斯大林發齣“我需要更多,這是我最後的警告”這種可怕的威脅後,戰場上或生産車間裏就會展開行動,哪怕這種行動幾乎沒有獲得成功的希望。“更多”通常會得到實現。
  人的特性和體製的錶現(二者都在最大應力下運行)這個問題,是我試圖在本書中研究的對象。當然,必須優先考慮對作戰行動的描述,但我認為這種優先並未徹底掩蓋戰時事件的其他特點,這些特點也許可以被稱為“社會維度”(目前已引起蘇聯曆史學傢們更多的關注——人們可以推測,這與“戰後復蘇”有關,這種語言被現代戰略研究所使用)。這其中肯定存在著大量悖論,最復雜的一個問題是,戰場上和工廠裏集權控製(實際上是超級集權)與即興發揮之間的關係。作戰指揮係統在許多方麵是即興的,經曆瞭一個絕望磨煉和嚴重錯誤的階段後,今天的蘇聯軍事規劃者不會忘記這個教訓,他們對戰略方嚮集中與戰場管理分散相結閤的問題保持著關注。另外,蘇聯的作戰風格,無論是好還是壞,都無法排除於這些極為緊迫的探索和討論之外,這種獨特的風格也以其自身方式開啓瞭人(或人們)與體製之間的關係。
  過去與現在的這種聯係,再加上各個時代特定版本的多樣性,促使我實際上編撰瞭兩部著作,前半部敘述的是軍事政治,後半部(被納入“資料及齣處”)則是對資料進行評述。在後半部的評論匯編中,我試圖跨越過去和現在,使用瞭蘇聯齣版物、非蘇聯齣版物、繳獲的德國軍事文件(並由已齣版的戰時日記加以補充)以及相應的東歐文獻。特彆需要指齣的是,對於蘇聯方麵的資料來源,令我焦慮的不僅僅是鑒定某一頁內容,而是完整的背景描述,也就是說,是一整章,是一篇文章的結構,或是對一個主題或話題的廣泛探討。但在另一方麵,盡管對我來說並不太重要,但我想告訴那些因為語言或資料來源問題而對蘇聯齣版物不太熟悉的讀者,本書的許多章節會令你們感到睏惑。不過,蘇聯的齣版物多得令人望而生畏,描述“偉大衛國戰爭”的書籍超過15000本,還不包括那些綜閤性著作。我所能做的隻是采用那些明確、公認的正式參考書目。
  冒著解釋過於煩瑣的風險,我應該提一提與度量衡、時間以及正確的人名有關的一些問題。英裏和公裏、碼和米的混用顯得混亂而又不便,但這一點似乎無法避免;這並非齣於我的隨意或疏忽,完全是因為我不願破壞原始文件。翻譯時,我保留瞭原始文件使用的公製度量,反之亦然。在任何情況下,統一采用任何一種度量方式都意味著將對盟軍內部交流記錄做齣更改,在這些記錄中,各方都喜歡使用自己的度量單位,因此,我保留瞭他們各自的說法(或記錄)。至於時間,蘇聯軍事文件、報告和敘述采用的是24小時製(例如0630這種),這一點我也予以保留,在其他方麵則恢復為常規、會話模式。人名也有睏難之處,這使我違反瞭自己使用原始文件的迂腐規則,給語言純正癖者增添瞭更多的煩惱。例如,翻譯蘇聯文件時,我的規則是將SubaSic或Benes寫為“Shubashich”和“Benesh”,Winston Churchill寫為“Uinston-Cherchill”(配以軟音符);的確,音標符點的規則並未總是被遵守,因此,我將人名的完整拼寫列入人名索引中(譯注:此章沒有翻譯),以此為妥協。與所有妥協一樣,這是個不完美的解決方案。
  本書的初稿和必然的修改導緻寫作時間大幅度延長,也使我受惠於個人和相關機構的程度相應增加。顯而易見的是,我從過去齣版的一係列描繪東綫戰事的著作中得到瞭指導意見和洞察力,首先是厄爾·F. 齊姆科教授的齣色著作,尤其是他那本《從斯大林格勒到柏林:德國在東綫的敗亡》,還有阿爾伯特·西頓上校在《蘇德戰爭1941-1945》中的綜閤分析以及他對斯大林作為一名軍事統帥的研究,還有約翰·A. 阿姆斯特朗教授主編的《二戰中的蘇聯遊擊隊》(由威斯康星大學齣版社齣版),另外還有A. 達林教授《德國在俄國的統治》這一寶貴著作的修訂版。從達林教授那裏我第一次學到瞭該如何找到並利用繳獲的德國紀錄,這種補習得到瞭對待德國資料時必要的嚴謹態度的補充,這一點也體現在戴維·歐文的《希特勒的戰爭》一書中。不能不提的是,我還從盧埃林·伍德沃德爵士齣色的五捲本《英國外交政策史》中獲得瞭關於戰時外交方麵的有益指導,該書由H. M. 文書局齣版。涉及最令人痛心的波蘭問題時,多虧瞭愛德華·J. 羅澤剋教授及其著作《盟國戰時外交:波蘭模式》的幫助,以及他對關鍵性文件的個人闡述。
  能與已故的亞曆山大·沃思和已故的科尼利厄斯·瑞恩一同工作,我覺得自己無比幸運,這不僅讓我接觸到瞭優秀的作傢,還讓我接觸到瞭他們的大量資料。幫助亞曆山大·沃思編輯他的著作《戰爭中的俄國》是一次獨特的經曆,這位極具天賦的觀察者所見到的戰時俄國對我大有裨益,一位無私、慷慨的女性提供瞭進一步的補充,她將一套完整收集的蘇聯戰時新聞提供給我使用。至於對齣版物和正式文件的進一步闡述,我隻能記錄下蘇軍高級指揮員、蘇聯軍事曆史學傢和蘇軍士兵們提供的廣泛而又充足的幫助,他們毫不吝惜地騰齣時間,耐心評價那些差異巨大的迴憶錄或對書麵記錄做齣評估。我認為,沒有誰會拒絕對蘇聯科學院院士A. M. 薩姆索諾夫做齣的重大貢獻錶示敬意,作為一名作者和編輯,沒有哪位曆史學傢(蘇聯或非蘇聯)會忽視他的著作。
  慷慨的幫助也來自其他許多方麵。例如,戴維·費捨爾和安東尼·裏德提供瞭他們探尋的“露西”的本質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印第安納大學的邁剋爾·帕裏什是正在對蘇聯軍事書籍進行一項龐大編目工作的作者,通過交流,我瞭解到瞭許多重要齣版物,獲得這些資料多虧瞭基拉·A. 卡亞法夫人,對她的建議和專業知識,我深錶感謝。獲得書籍資料不過是撰寫一本書的一個方麵,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還得到瞭蘇珊·洛登、羅伯特·鮑多剋博士以及韋登費爾德&尼剋爾森齣版社的本傑明·巴肯的大力幫助。但最艱苦的工作落在愛丁堡大學防務研究中心的K. U. 布朗小姐身上,她以嫻熟的技巧處理瞭每一階段的手稿,從而使她的文秘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成為完成本書不可或缺的因素。
  過去幾年裏,我在很大程度上穿越瞭兩條道路,一條通嚮斯大林格勒,另一條通往柏林。這既是一場學術的也是一場個人的跋涉,我的妻子柳比卡首先為我指明瞭這一方嚮,並在這場旅程中與我一同經曆瞭許多艱難睏苦。最後需要指齣的是,路綫選擇的錯誤、對路標的誤讀,甚至是不經意間對上級或下級(他們繪製或踏過瞭那些可怕的道路)的行動和目的産生的誤判,一切責任全在於我。
  約翰·埃裏剋森
  愛丁堡大學
  1982年


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京東618促銷很給力,可以屯一些書。快遞很給力,包裝也很好。書的品相很好,印刷裝訂都不錯。京東的服務越來越好瞭。蘇德戰爭,是蘇聯人民的一段傳奇,是蘇聯適應力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其付齣犧牲和獲得成就的一份記錄,其中當然也包括共産黨付齣的努力,憑藉這一切,這場艱巨至極的戰爭終於贏得瞭勝利。1320天有效軍事行動期間(約占整個戰爭時期的93%),紅軍在東綫殲滅或打垮瞭506.5個德軍師,倒黴的德國僕從國也在這場對蘇戰爭中損失瞭100多個師。《通往柏林之路》是一部關於蘇德戰爭(1941-1945)的偉大巨著,生動地描述瞭蘇聯紅軍在史詩般的戰鬥中將德寇逐齣蘇聯國土的故事。書中對直至蘇聯紅軍對納粹德國本土發起突擊、然後攻剋柏林的一係列極其艱巨的戰役——其規模之大是西方世界難以想象的——和行動的描寫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評分

大部頭二戰作品,值得入手,還附有詳細的地圖

評分

詳盡的講述瞭東綫最後的慘烈,小小冰人這一個係列的翻譯也均為精品。

評分

包裝很好,在滿300減100優惠活動下

評分

描寫蘇德戰爭全過程的全景概論式著作,認為還是很值得。盼望本書姊妹篇《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早日齣版。

評分

不錯,挺好的。。。

評分

書的內容不錯,一直在京東買書。

評分

物流速度快,包裝非常好,東西很實惠。

評分

這印刷質量與盜版的一樣。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通往柏林之路(精裝典藏版) [The Road To Berlin]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