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报道,以西方人的眼光观察和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这些报道和评论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惨烈状况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客观事实,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状况,以及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又是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抗战史。
海报: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已出版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入选本书的《纽约时报》220多篇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状况;不仅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情况,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和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客观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评论分析深入,给读者提供了回顾这段历史的另一种视角,给人以启示。
郑曦原,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年选调生,志愿到陇南乡村工作3年。后供职于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和外交部,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领事、驻希腊大使馆首席馆员兼政务参赞、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现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李方惠合著)、《高位的危机》(与以克合著)、《帝国的回忆》、《共和十年》等。协助其父郑时文核校《穿过硝烟的军列: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前言
战士墙(志愿译审人员名单)
第一篇 1937年
1937年抗战大势
中日激战卢沟桥
中国军队集结河北
中日两军在上海交火
中国空军在壮大
南口战事激烈
战争与中国人口
战火烧向教室和校园
日本面对新旧两个中国
举国纪念“九一八事变”
日本将战争责任归咎中国
日本空袭上海租界
红军接受政府改编
德国调停恐将流产
苏联派出战机支援中国
日军攻占湖州,南京遭轰炸
30万军队守卫南京
华北组建抗日游击队
南京危在旦夕
为南京而战
南京保卫战空前激烈
南京的沉默令人恐惧
日军南京暴行将永刻心底
中国战机自毁严重
故宫文物紧急撤出南京
第二篇 1938年
1938年抗战大势
书评:《红星照耀中国》
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平民
山东济宁失陷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持久战令日本胆寒
中国抢修战备公路
彭德怀将军采访记
美国外交官在南京受辱
彭德怀坚信抗战必胜
周恩来出任汉口要职
罗曼博士访谈录
朱德出席教会弥撒
外汇管制触发金融恐慌
中国元首儿子牺牲
宋美龄在香港接受采访
中国大学纷纷内迁云南
红军在抗战中担当大任
长城下面是故乡
日军受困兰封
河南归德告急
兰封战云密布
援军接近土肥原师团
黄河决堤,浊浪滔天
澳大利亚发现赤色中国铸币
黄河在怒吼
蒋介石发表《告日本民众书》
红军报纸发出呼吁更多言论自由
探寻敌后抗日根据地
延安见闻记
台儿庄日记
满洲新京印象
日军攻陷码头城
卡尔逊辞去美国军职
汉口失陷
汉口失火
长沙大火
通过缅甸转运物资
第三篇 1939年
1939年抗战大势
数千民众逃离重庆
黄蕙兰女士记
在炮火中迎来新年
35万民众撤离重庆
不屈的中国在歌唱
美国探险家考察丽江
国民政府准备第四次迁都
胡适为中国鼓与呼
日发动对成都空袭意在离间民众
远东观察的三个维度
工业合作社在中国兴起
日军晋南“扫荡”被粉碎
租界在中国还能保留多久?
首次亮相的达赖喇嘛
通往世界的生命通道
长沙仍在抵抗
真正的力量是思想不是炸弹
格鲁:震撼日本的大使
英军完全撤出华北
中国决心打持久战
中国掌握着胜利筹码
日军兵逼南宁
大江东流不息
日军攻占镇南关
抗战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第四篇 1940年
1940年抗战大势
周恩来返回重庆
用油罐铁皮和黄铜制币
中国强化西藏主权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中央册封
中国古籍来美国避难
书评:《越过中国的城墙》
布达拉宫举行达赖喇嘛坐床大典
跟随马可?波罗的脚步
德国继续援助重庆
周恩来离开莫斯科回国
重庆政府发布战报
空袭重庆将成常态
香港战事迫在眉睫
陆军控制了日本政局
中国警告日本勿进印支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中国报告
伟大的滇缅公路
华尔道夫酒店举办募捐舞会
美国人大举撤离东方
书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五篇 1941年
1941年抗战大势
中国抗战是人类意志的胜利
评日本梦想的“新秩序”
林语堂博士采访记
战火中的中国妇女
纽约华人纪念抗战4周年
日本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战局
中英就取消治外法权进行谈判
本田熊太郎将前往南京就职
中国以游击战策应盟国
滇缅公路雨季保持畅通
抗战文学体现民族精神
欧柏林学院内迁四川
中国军队强势攻打渐弱的敌军
中国需要更多的民主与合作精神
中华之魂坚贞不屈
美国护士长沙来信
在华传教陷入低潮
日本空军后继乏力
马来亚华人准备抵抗
第六篇 1942年
1942年抗战大势
战时中国大学约有5万学生
四强共建联合国
5万日军溃败长沙
中国批评盟国“先欧后亚”方针
中国远征军准备进入缅甸
中国的抗战拷问西方
会见蒋介石夫妇记
日本的强大不可持续
缅甸战场的流动医院
书评:《八月的乡村》
日军逼近滇缅公路
中国的粮食问题
中国决心死守云南
工业酒精替代燃油
记美国传教士西格雷夫医生
蒋夫人呼吁民族平等
空中决斗在湖南
中国士兵李宝山
中国货币存量激增
流亡学生逃难成都
右翼挟持日本滑向战争
中国连环进攻敌军前哨
向中国空军致敬
美国飞虎队振奋人心
日本从南洋所获寥寥
工业考察团前往西北
中国在经济战中愈挫愈强
黄河潼关段发生洪灾
中国军人在印度受训
美国总统特使访问重庆
来自中国的淑女
边远的空军基地消息闭塞
“里斯本丸”号被鱼雷击沉
成都市市长因粮价失控被处决
第七篇 1943年
1943年抗战大势
“明日”即是“光明日”
瞩目战时中国工业规划
特稿:中国经济岌岌可危
来自中国的战地天使
蒋夫人祭奠阿灵顿公墓
蒋夫人举行新闻发布会
重庆晴天预示空袭
3000华侨聆听蒋夫人演讲
日军并不可怕
川藏运输线开通
广州破城,四胞胎诞生
中国要求无条件归还台湾
鄂西会战基本结束
重庆遍体鳞伤,但坚贞不屈
中国军队反攻宜昌
重庆人买不起新衣
梵蒂冈谴责日本虐待传教士
中国军备简陋,但士气高昂
中国对日作战计划
读者来信:中国寻求的仅仅是平等
中国的勇气和美丽
新式军事训练掀起热潮
重庆再度遭袭
记者眼中的中国士兵
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
共产党人加入宪政实施协进会
记者与军阀
恐怖的卡车之旅
庆祝蒋介石从开罗归来
日本清楚战争即将结束
第八篇 1944年
1944年抗战大势
中国为战争胜利做出四大贡献
日军兵临洛阳,平汉铁路失守
中国的内斗
神奇的中国印
中国在坚持
华莱士在西伯利亚和中国的见闻
云贴近大地,柔和战争痕迹
日军在衡阳遭受重创
盟军飞行员阻止敌人攻击衡阳
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水火不容?
中国战局急转直下
中国的乐土延安
日军胜利迫使中国调整政策
民兵训练成效明显
一名年轻的飞虎队员
领袖与士兵
日军进攻独山震动贵阳
中国历史的黑暗时刻
第九篇 1945年
1945年抗战大势
盟军在缅甸登陆
中国站在十字路口
美国空运昼夜不停
侨报呼吁成立联合政府
美国陆军史上最伟大的公路
国共纷争影响美国远东政策
旧金山:缔造和平的战场
国共妥协,避免内战
25000名美军士兵整装待命
评日本的投降
日本战犯名单正在拟议中
京沪铁路见闻
南京举行受降仪式
日本策划自杀性空中攻击
纽约华人冒雨游行庆祝胜利
898名美军飞行员获得营救
附录
“《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编译倡议书
青年的理想
编译感怀
美国外交官在南京受辱
1938年1月29日
华盛顿1月28日电:国务院周三公布了美国驻华使馆关于三等秘书爱利生“被打耳光事件”电文的部分内容:
昨天,正当我与美国公民林查理(他在金陵大学任教,这是一家美国机构)一起调查一宗非法入侵美国房屋案时,我俩都遭到日本士兵“扇耳光”,林查理还受到进一步攻击,衣领也被撕破。
这一事件使近期一系列非法入侵美国人住宅引发的冲突白热化,最终也使此类事件逐渐平息。
1月25日晚,我馆就此事向日本驻华使馆的福井先生提出交涉,对方称我不应该过分相信美国传教士的陈述。
我当晚得知,此事的起因是1月24日晚11时,一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迫令林查理等美国公民到金陵大学农产品小卖部集中,经过搜查后,当场带走了一名中国女士。两小时后,她返回来,说被日本人强奸了3次。
25日下午,林查理和贝德士教授询问了这位女士。她说她被强奸的地址是卫理公会早前的一个宿舍,现被日本军人强占。
向日本大使馆提出交涉
我们就此事向日本驻华使馆提出交涉。1月26日下午,一名领事推事和一些身着便衣的日本宪兵前来调查。我和林查理陪同他们来到那位中国女士当时被带到的地方。日本宪兵将那位女士和两位中国人带到大楼边,请她指认强奸现场。
讨论的焦点在于林查理先生和我是否应该陪同那位女士进入日军营房,以指认强奸她的日本军人。因先前有日本人对中国人施暴的先例,林查理先生不希望让中国女士独自一人进入日本军营。
当时,日本宪兵说我们最好不要进入日本军营,但并未明确肯定地说不准我们进去。一位宪兵态度凶狠地拽着那位女士走进营房大门,林查理紧随其后,我也跟在后面。正要进门时,我们停住脚步想说说这件事。
这时,一名日本士兵气急败坏地猛冲过来,并用英语对着我们说:“回去,回去!”同时,把我推向大门。我慢慢地后退,正要出门时,他扇了我一耳光,并转身向林查理先生也扇了一巴掌。
随我们一起来的日本宪兵想阻止这位士兵,其中一位用日语似乎在说“他们是美国人”之类的话,但我们已被粗暴地推出门外。
日军士兵被激怒
当这位士兵听到我们是美国人时更愤怒了,嘴上重复念着:“美国人!”还想动手打他身边的林查理。宪兵们赶紧上前阻止他。他随后抓住林查理先生的衬衣,还扯掉了查理的衣服扣子。同时,营房里其他军官也跑出来,以挑衅的姿态对着我们咆哮。
当时,我和林查理先生没动过日本士兵一根指头,也没骂过他们。
爱利生随后报告说,他们后来去了日本大使馆并向福井先生提交了整个事件经过的报告。
福井先生的态度是我们不应该去日本军营,也不应该介入我们正在进行的美国人财产遭到非法入侵事件,那位士兵叫我们离开并且扇了我们耳光似乎还很有道理。我驳斥了福井先生,对他说打人耳光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希望日本军方就此予以解释。
爱利生先生的报告最后说:当天上午11时,日本军部的本乡少佐代表日军司令部对这个事件表示了遗憾和道歉,他说,将由军方负责对此事做进一步调查,预计这支部队将于今日撤出南京,但完成调查恐怕还需要几天时间。
我肯定了本乡少佐的来访,以个人名义接受了他的道歉,但是强调,这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
否认侮辱日军当局
爱利生先生今天致电美国国务院告:
日本电台今日下午播报了日本官员的说辞,声称当日本士兵警告我时,我侮辱了日本军官并且拒绝离开现场,我对此深感震惊。
正如我在1月27日提交的报告中所说明的那样,袭击发生时我正退出院子,林查理先生就在我的身旁,也看得十分清楚。实际上我已退到门边了,不可能向前,就在这时发生了“打耳光事件”。
至于所谓侮辱日本军官之事,昨日上午本乡少佐来访并向我道歉时未曾提及。今天晚上,我打电话质问福井,要他解释我是如何侮辱日本军人的?他答道,因为我未经许可闯入日军营房。我向他声明,我无意侮辱日本军事当局,并要求他将此转告日本军方。
彭德怀将军采访记
窦奠安
1938年1月24日
题记:彭德怀将军说“中国红军革命立场坚定”,而当前首要任务是推进土地改革。虽然八路军未能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有信心遏制敌人在山西省的进攻。
尽管中国共产党正与国民政府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将军在汉口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仍然试图推进土地改革。他声称,人民必须从各种压迫中解脱出来。据他透露,中央政府未能就给八路军增拨经费一事做出回应。
根据从北平传来的消息,受苏联影响的外蒙古处于日本人的威胁之下,日军正沿绥远省内的铁路推进,而面对侵略者的守卫力量显得较为薄弱。
美国正在制定一份针对日军炸沉 “班乃岛号”炮艇的索赔协议书,包括造船成本、境外资产和死难者赔偿金,但没有包括惩罚性损害赔偿,总价值在100万—150万美元。
汉口1月22日电(通过航空邮件到达香港):本报今天对原红军将领、现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将军进行了采访,他全面概括了中日战争问题。彭将军对中国抗战必胜充满信心,但是他强调,首先需要唤起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努力把中国人民从各种压迫中解放出来。在对日寇的斗争中,只有人民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国家才会有更好的前途。
彭将军是一位圆脸、身材略胖、面带笑容、不拘形式的汉子,身着朴素的蓝色棉布士兵制服,在日本租界一间寒冷的房间里接待了我们。采访开始前,他伸开双手搂着记者和翻译的肩膀,把我们愉快地带到一间温暖一点的房间。他在一架帆布床上坐下来,把客人召集到一个烧得炽热的日式煤炉的周围。
在第一阶段的采访中,他并没有说什么。后来,彭德怀将军放弃了在纸上记录问题的努力,把便笺簿推到一边,开始了关于中日战争和国际问题的讨论。采访持续了将近3小时。
彭德怀将军承认,他此次来汉口是代表八路军向蒋介石委员长寻求更多的经济支持。“我没有成功。”他沮丧地说,“委员长谈到,在财政紧缩的状况下,难以批准为八路军现有的每月50万法币再增拨经费。这笔军费对于拥有10万人的八路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八路军现在急需更多武器装备、粮食补给和医疗药品。”
彭德怀将军声称,八路军尽管还没收到国民政府月前保证提供的机枪和几门防空炮,但是仍然有信心、有能力继续坚守在山西的战线。不过,他不能确定八路军是否可以阻止日军在晋南发动的新一轮攻击。但是,他肯定日军不会通过山西抵达陇海铁路。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彭德怀将军承认,单一的游击战术是无法取胜的。他同时强调,前方对敌人的阻击也是必要的。他反对只从表面意义上理解八路军就是游击队的观点。“事实上,在我们的部队中,游击队只占小部分。”他接着说,“八路军主力是正规部队,只在小部队中使用游击战术。”
寻求土地改革
话题转到中国的社会问题。彭将军说,国家需要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与之相伴随的陈旧的农耕方式和高利贷,必须停止。”他继续说,“人民必须拥有土地和他们自己的话语权。中国共产党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农村改革。”
当问到是不是明确要消灭资本主义时,他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说,“中国有80%的人口在务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是主流。”彭德怀将军表示,他总体上倾向于在中国建立与美国和法国相类似的民主政体,但是“也不要太过接近地模仿它们。”
他在强调了对美国在中日战争中所采取的消极态度很失望后,他说,“美国、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很需要重新清理他们的政治结构,以便得以在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坚定地奉行他们的政策。”
在谈到国共关系时,他说,“我们之间不应该有冲突,因为两党都尊崇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他透露,中共即将召开代表大会,将讨论突出的内政问题以及对敌作战方略。
与蒋介石会面
彭德怀将军是从山西来到洛阳与蒋介石会面的,并于本周护送蒋介石委员长抵达汉口。这是彭德怀将军自1926年起义成为红军领导人后与蒋介石的首次会面。在围剿红军期间,蒋介石悬赏10万法币捉拿彭德怀。
脱离蒋介石以后,这位共产党领导人再没有留在大城市里。他觉得汉口并不适合他,他更喜欢山西。但是他承认,他喜欢在这里看的电影是《空战英豪》。彭将军今晚将离开汉口,返回前线司令部。
前言
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八年全国抗战,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血腥的牺牲中,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机遇。战争与革命在狼烟四起的神 州大地同步进行,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纽约时报》对华抗战史诗般的报道令人心潮澎湃。《浴火重生——〈纽 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与《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一起构成“《纽约时报》百年看 中国”三部曲。编辑本书的意图就是希望为国人回顾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 明的国家如何从绝地奋起,走向复兴,提供一个观察与思考的视角。
刚编《帝国的回忆》时,我的女儿郑珂雪只有 6 岁;编译《浴火重 生》时,她已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郑珂雪说,抗战是民族近代史上 最辉煌的篇章,燃烧的城市,流亡的大学,濒于崩溃的经济,屡败屡战的 军事,一退再退的首都。但是,不管退到哪里,不管有多少国土沦丧,不 管有多少人员牺牲,但中国军民决不言败、血战到底,这样一幅波澜壮阔 的历史长卷,充分展现了我们不畏强暴、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奋不顾身 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奋起重光最辉煌、最悲壮、最感人的 篇章,是我们十分珍贵的民族记忆。她们这些漂泊在异国的“90 后”同学 希望也能够参与编译工作,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 周 年。这是个好主意!我随即向出版社提议,全体参加这部作品编、译工作的 人员都做义工,不要报酬,以体现我们对抗战先烈和殉难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 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 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 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了解抗战历史,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该做到。倭奴的罪行罄竹难书
评分已收的,还没有看,快递很快
评分还不错,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评分质量挺好的,还没看 内容肯定不会失望
评分评价超过十个字可获得京豆
评分还没看 买了半年了还没看 很惭愧
评分京东活动时优惠购买,超值!储备待读。
评分图书节都没货,这是有货商品乃购买。
评分书很厚很重,就像那段炮火连天的历史一样浑重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 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