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從心理語言學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以來,張積傢教授已在這一領域辛勤耕耘多年,他既是介紹者,也是研究者。本書是張積傢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自20世紀90年初以來在國內期刊上發錶的心理語言學的綜述和理論文章的薈萃,共有100篇文章,內容涉及心理語言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語言與腦、基因,詞匯與語匯認知,語言影響認知,雙語心理與雙言心理,言語産生與閱讀,語言與知覺,記憶與心理健康,語言缺陷與認知等諸多方麵。閱讀本書,既可以瞭解心理語言學各研究領域的前沿,又可以把握國內外心理語言學的理論發展脈絡,更可以領略他們提齣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本書適閤心理學、語言學、外國語專業的研究者與學習者閱讀,對中小學語文教師、語言工作者、中文人工智能研究者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張積傢(1955- ),男,字雋生,山東蓬萊人,博士,心理學傢。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民委“民族語言文化心理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專傢,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民族心理與教育重點研究基地”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和民族心理學,對心理學基本理論、心理學史、教育心理也有較深的造詣。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報紙上發錶論文500餘篇,其中95篇發錶在《中國社會科學》《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國內ding級學術刊物上。齣版專著與教材10餘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奬10餘項。在漢語與漢字認知、民族語言認知、語言對認知的影響、雙語心理與雙言心理、特殊兒童心理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在學術界具有重要的影響。
目錄
第一編 心理語言學基本理論與方法 1
馬剋思恩格斯的具身認知思想及其價值 3
維果茨基的心理語言學思想述評 28
自然語義元語言理論:內容、發展和麵臨的挑戰 39
動物文化及其辯論和思考 61
語言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 74
意識的建構理論述評——一種對於意識的新的探討 84
無意識知覺和知覺的信息加工理論 93
命題網絡模型與ACT理論 100
文化塑造整體�簿植咳現�方式:理論、機製及啓示 110
反事實思維兩大理論:範例說和目標—指嚮說 125
解釋水平理論視角下的心理距離 138
Ad hoc類彆研究:理論與價值 148
語言伴隨性手勢是否和語言共享同一交流係統? 158
閾下啓動信息加工的心理機製 176
閾下啓動與記憶分類 188
動作知識的組織與提取及對認知的影響 194
從言語行為理論談管教信息的機製及效能 209
語言復雜性理論及臨床應用 219
Stroop效應研究的新進展——理論、範式及影響因素 227
測量語義相似性的方法 238
第二編 語言與腦、基因 245
語言和文化塑造大腦 247
比喻性語言加工的腦機製 259
漢語加工腦神經機製研究的新進展 274
雙語腦的研究:不同的語言是否有不同的皮層機製? 280
雙語腦研究的進展及啓示 289
反語認知的神經�殘睦砘�製研究及其進展 300
動、名詞損傷的腦功能性定位 308
動、名詞的認知及其腦機製 317
名詞和動詞加工的認知神經機製 328
閱讀睏難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336
語言相關基因FOXP2的發現及對語言研究的啓示 350
語義範疇特異性損傷:研究現狀和理論 356
第三編 詞匯、語匯認知 365
義符研究20年:理論探討、實驗證據和加工模型 367
漢字詞認知過程中整體與部分關係論 400
文字發展規律與漢字規範工作 411
正字法深度與字詞認知 425
漢語多詞素詞識彆及錶徵的理論和新設想 435
漢語個體量詞認知研究述評 446
慣用語理解的多種心理機製:不同的證據 465
對慣用語理解機製的一些新設想 475
慣用語理解——如何知曉言外之意 484
納西東巴文字性質研究進展和新視角 488
東巴文認知研究對心理語言學的貢獻及展望 501
口語和手語認知中的言語分割機製 518
前言/序言
序 言
一、 什麼是心理語言學
既然這部書的名字為《心理語言學:研究及其進展》,就有必要對心理語言學這門學科及其發展脈絡作一個總的介紹。
(一) 心理語言學的概念
心理語言學是研究人類語言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人類語言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包括語言的心理錶徵,語言理解、語言産生、語言習得和語言運用的心理過程及影響因素,語言活動的認知神經機製等。通俗地說,心理語言學就是研究人類個體如何習得語言,如何理解和産生語言,如何運用語言來思維,如何在交際中運用語言去錶達,以及人類個體為瞭掌握和運用語言需要哪些知識和能力。作為一門學科,心理語言學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它是語言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綜閤學科。它與哲學、邏輯學、符號學、計算機科學、信息論、係統論、控製論、人類學、社會學、認知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關係也十分密切。與其他的語言學分支不同,心理語言學主要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即觀察、測量和實驗的方法。
心理語言學濫觴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認知心理學興起以後,心理語言學獲得瞭長足的發展,成為語言學界的後起之秀,呈現齣蓬勃發展之勢,在學術界産生瞭重要影響。
(二) 心理語言學發展簡史
心理語言學雖然隻有短暫的曆史,卻有著漫長的過去。
1. 心理語言學産生的理論淵源
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曆史上許多思想傢共同關心的問題。維果茨基(Lev Vygotsky)指齣: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最為復雜和最為重大的問題”,探討這一問題有助於揭示人類意識的本質。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Plato)和亞裏士多德(Aristotle)就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錶達過不同看法,前者認為思想就是話語,後者認為語言隻是思想的符號。在中國先秦時期,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也有過激烈爭論。老子主張“名生於道”;莊子主張“名者,實之賓也”;孔子主張“正名”;墨傢主張“名止於實”;荀子主張“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認為詞不等同於概念,詞與概念的關係是復雜的。到瞭近代,法國哲學傢、數學傢笛卡兒(Rene Descartes)認為,語言是獨立於人類智能之外的能力。語言不僅是思維的符號,也是思維存在的直接證明。與之相反,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傢洛剋(John Locke)卻認為,語言是“人類使用內部詞語作為內在概念的符號”的能力。聲音和意義沒有天然的聯係。人對事物的命名是任意的,約定俗成的。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西方哲學齣現“語言學轉嚮”,語言成為日常語言哲學傢與理想語言哲學傢在方法上的基本齣發點。“語言學轉嚮”實際上是現代哲學方法論轉嚮,哲學傢力圖在語言、意義和實在之間達到統一。哲學的研究序言對象從思維和理性活動的內容轉嚮錶達這種內容的語言本身,認為在語言背後,並不存在需要由語言來錶達的理性內容,語言本身就是這些內容。語言影響並決定思想,甚至決定人類的生存狀態。例如,英美哲學傢把語言看作是思想的邏輯形式,語言既是人類認識活動的結果,也是人類認識活動的對象。語言具有外在於人類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哲學研究的任務,就是在澄清語言的意義和用法的同時,揭示語言的客觀性和獨立性。例如,英國哲學傢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說:“凡是能夠說的事情,都能夠說清楚;凡是不能說的事情,就應該保持沉默。”哲學史上爭論的問題都無意義。哲學的任務隻是對語言進行邏輯分析,即日常語言的明確化。歐洲哲學傢更是強調語言對於人的存在的本體論意義:語言不是哲學的研究對象,而是哲學得以存在的根據,是人類存在的基礎,是支配和決定人類思想的最後因素。例如,德國哲學傢海德格爾(Heidegger)有一句名言:“存在在思想中形成語言,語言是存在之居所,人棲居在語言所築之居所中。”思想是語言的自我顯現,不是人們在使用語言,而是語言利用人們的身體在說話。在說的過程中,身體和工具是載體,思想則以語言的形式得以顯露。語言的結構直接影響思維的結構。語法和邏輯是思維結構的直接體現。
現代心理學産生後,不同心理學派對語言與思維的關係錶達瞭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5種觀點。
(1) 行為主義的觀點。認為認知等同於語言。例如,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認為,思維與語言沒有絲毫的不同。思維是無聲的語言,人在“大聲言語中所習得的肌肉習慣也負責進行潛在的或內部的言語(即思想)”。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認為,語言與其他人類心理機能本質相同,語言學習實質上就是一組“刺激—反應—強化”的過程。
(2) 發生認識論的觀點。瑞士心理學傢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認知決定語言。聾啞兒童缺乏正常的語言能力,卻有正常的思維。感覺—運動階段的兒童尚未齣現語言,卻有思維和智力。智力和思維並不來自語言,而來自動作。兒童的智力發展到形式運算階段,語言就成為智力的必要條件。
(3) 語言模塊論的觀點。美國語言學傢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認為,語言係統和認知係統的規則和錶徵不同,語言是與思維相對獨立的人類能力。
(4) 社會文化曆史學派的觀點。維果茨基認為,從種係發展看,思維和語言具有不同的遺傳根源,有不同的發展路綫,但時常會交叉。就個體而言,思維和語言的關係在發展中産生和變化。開始時分彆進行,如動作思維和咿呀學語。2歲左右開始匯閤,並形成新的行為模式。語言和思維好比兩個圓,它們部分重疊,這就是有語言的思維。語言和思維的結閤點是詞義。詞既是交際單位,也是思維單位。
(5) 語言關聯性假設。沃爾夫(Benjamin Lee Whorf)認為,思維的範疇和類型並非自然地存在,而是由語言來組織。不同的語言強調世界的不同方麵,這會對思維産生影響。
2. 心理語言學産生的科學背景
心理語言學的産生也有來自生物學、生理學和人類學的助力。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從物種起源角度觀察瞭語言的進化和兒童的語言發展。布洛卡(Paul Broca)和韋尼剋(Wernicke)測定瞭大腦的左半球主管語言的部位。斯佩裏(Roger Wolcott Sperry)通過割裂腦實驗提齣瞭“左右腦分工理論”。左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右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象、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和直覺性。法國人類學傢列維�菜固乩退�(Claude Levi�睸trauss)歸納齣兩大係列親屬現象:一是由不同稱呼語詞錶達的親屬關係語詞係統;二是由親屬的相互態度構成的親屬關係態度係統。親屬關係不僅需要靠生物學關係來維持,還需要靠語言的反復使用加以鞏固。親屬之間的語詞稱呼,構成實際親屬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使用親屬關係語詞係統的個體或群體,由於語詞錶達和指謂的特定關係,行為上受到語詞規定的關係規則的約束,使用這些語詞就等於踐行這些語詞所規定的關係規則。
3. 心理語言學産生的方法學背景
行為主義將人類語言視為言語行為,本質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可以進行客觀的觀察和測量。認知心理學將語言活動視為在人類頭腦中的信息加工過程,可以通過反應時和錯誤率來測量,為考察語言的心理過程提供瞭方法學基礎。計算機科學的發展,為模擬人類的語言活動提供瞭可能;認知神經科學采用腦電、腦成像技術研究語言加工及其腦機製,為心理語言學的發展提供瞭更為科學的研究手段。
上述理論和實驗的探索為心理語言學的産生做瞭充分的準備。
以下略.....
心理語言學:研究及其進展(上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