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它是古代中醫與現代中醫的轉摺點。這一時期造就瞭很多集理論與臨床於一體的中醫大傢,他們紮實的中醫基本理論功底與豐富的臨證實踐,加上難得的中西匯通的開放思想,使其學術思想與臨證實踐對於當代中醫極具指導意義!本套叢書甄選其中特色鮮明,且臨證特點突齣的7位醫傢,將其具有臨證指導意義與價值的藥學論著與方劑學論著匯編成冊,希望通過此種方式使讀者深刻領悟各醫傢遣方用藥的奧旨,以便用於自己的臨床實踐中。其中包括《孟河大傢丁甘仁方藥論著選》《紹派傷寒何廉臣方藥論著選》《臨床大傢張锡純方藥論著選》《醫藥學傢曹炳章方藥論著選》《嶺南名醫盧朋著方藥論著選》《醫學大傢秦伯未方藥論著選》《理論大傢惲鐵樵方藥論著選》。適閤中醫臨床從業人員、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中醫藥愛好者閱讀使用。
內容簡介
《臨床大傢張锡純方藥論著選》節選自張锡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從藥物與醫方兩方麵進行論述。
藥物部分精選瞭79味常用藥物,從性味歸經、煎服方法、配伍化裁到諸傢論述等方麵進行介紹。張氏以《神農本草經》為宗,旁參他傢本草論著,並結閤實踐,去僞存真。對所載藥物,多附錄臨證驗案進行闡發,論證結閤,相得益彰。
醫方部分收方176首,分為治陰虛勞熱方、治陽虛方、治大氣下陷方等33個類彆。其中,既有自製之方,又有化裁古人之方,還收錄他人驗方,中西閤璧,囊括內科、外科、婦科和兒科常見疾病的治療,匯集其多年臨證經驗之精華。論述醫理,深入淺齣,條分縷析。方後所附驗案,有理有據,不拘一格。
張氏崇古尊經,《臨床大傢張锡純方藥論著選》中對醫理的闡發均溯源《內經》《難經》,在藥性藥用的認識上推崇《神農本草經》,而在組方配伍上取法《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並能對曆代醫傢的經驗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張锡純(1860-1933)。字壽甫,河北省鹽山縣人,近代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中西醫結閤實踐的先驅者,創立的許多有效的製方,部分製方為現代方劑學所收錄。
叢書總主編 王緻譜
王緻譜,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內民國醫史文獻研究專傢。同時具有豐富中醫臨床經驗。重視中醫理論與實踐密切結閤,對各種常見病的診療有豐富的閱曆。他推崇民國名醫丁甘仁、何廉臣、張锡純等醫傢學術思想。整理齣版多部民國醫傢中醫藥著作,收到讀者廣泛好評。
目錄
藥物詳解
1.石膏解
2.人參解(附:人參形狀考)
3.西洋參解
4.黃芪解
5.山萸肉解
6.白術解
7.赭石解
8.山藥解
9.地黃解
10.甘草解(附:甘草反鰱魚之質疑)
11.硃砂解
12.鴉膽子解
13.龍骨解
14.牡蠣解
15.石決明解
16.玄參解
17.當歸解
18.芍藥解
19.芎勞解
20.大黃解
21.樸硝、硝石解(附:樸硝煉玄明粉法)
22.厚樸解
23.麻黃解
24.柴鬍解
25.桂枝解
26.三七解
27.滑石解
28.牛膝解
29.遠誌解
30.龍膽草解
31.半夏解
32.瓜蔞解
33.天花粉解
34.乾薑解
35.生薑解
36.附子、烏頭、天雄解
37.肉桂解
38.知母解
39.天門鼕解
……
處方學
精彩書摘
《臨床大傢張锡純方藥論著選》:
1.石膏解
石膏之質原為硫養輕鈣①化閤而成,其性涼而能散,有透錶解肌之力,為清陽明胃腑實熱之聖藥,無論內傷、外感用之皆效,即他髒腑有實熱者用之亦效。《神農本草經》原謂其微寒,其寒涼之力遠遜於黃連、龍膽草、知母、黃柏等藥,而其退熱之功效則遠過於諸藥。《神農本草經》謂其微寒,則性非大寒可知。且謂其宜於産乳,其性尤純良可知。
蓋言其性不甚寒涼,可用於産後也。乃後世注《神農本草經》者,不知産乳之乳字原作生字解,而竟謂石膏能治婦人無乳,支離殊甚。要知産後無外感之熱,石膏原不可用。若確有外感實熱,他涼藥或在所忌,而獨不忌石膏,以石膏之性非大寒,乃微寒也。是以漢季張仲景所著《金匱》中有竹皮大丸,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中有石膏。夫乳中者,生子之時也,其煩亂嘔逆必有外感之實熱也,此實通《神農本草經》石膏主産乳之義以立方也。
石膏,醫者多誤認為大寒而煆用之,則宣散之性變為收斂(點豆腐者必煆用,取其能收斂也),以治外感有實熱者,竟將其痰火斂住,凝結不散,用至一兩即足傷人,是變金丹為鴆毒②也。迨至誤用煆石膏僨③事,流俗之見,不知其咎在煆不在石膏,轉謂石膏煆用之其猛烈猶足傷人,而不煆者更可知矣。於是一倡百和,遂視用石膏為畏途,即有放膽用者,亦不過七八錢而止。夫石膏之質甚重,七八錢不過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藥,欲用一大撮撲滅寒溫燎原之熱,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實熱,輕證亦必至兩許;若實熱熾盛,又恒重用至四五兩,或七八兩,或單用,或與他藥同用,必煎湯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溫飲下,熱退不必盡劑。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傢之疑懼,且欲其藥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涼不至下侵緻滑瀉也。蓋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實熱,斷無傷人之理,且放膽用之,亦斷無不退熱之理。惟熱實脈虛者,其人必實熱兼有虛熱,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以人參佐石膏亦必能退熱。蓋諸藥之退熱,以寒勝熱也,而石膏之退熱,逐熱外齣也。是以將石膏煎服之後,能使內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齣,且因其含有硫養輕,原具發錶之性,以之煮湯又直如清水,服後其寒涼之力俱隨發錶之力外齣,而毫無汁漿留中以傷脾胃,是以遇寒溫之大熱勢若燎原,而放膽投以大劑白虎湯,莫不隨手奏效。其邪實正虛者,投以白虎加人參湯,亦能奏效。
蓋石膏之所以善治寒溫者,原恃其原質中之硫養輕也。若煆之,其硫養輕皆飛去,所餘之鈣經煆即變質,若誤服之,能將人外感之痰火及周身之血脈皆為凝結錮閉。是以見有服煆石膏數錢脈變結代,浸至言語不遂,肢體痿廢者;有服煆石膏數錢其證變結胸,滿悶異常,永不開通者;有服煆石膏數錢其周身肌肉似分界限,且又突起者。蓋自有石膏煆不傷胃之語,醫者輕信其說以誤人性命者實不勝計矣。故凡用生石膏者,宜買其整塊明亮者,自監視軋細(凡石質之藥不軋細,則煎不透)方的。若購自藥房中難辨其煆與不煆,迨將藥煎成,石膏凝結藥壺之底,傾之不齣者,必係煆石膏,其藥湯即斷不可服。
且嘗曆觀方書,前哲之用石膏,有一證而用至十四斤者(見《筆花醫鏡》);有一證而用至數十斤者(見吳鞠通醫案);有産後亦重用石膏者(見徐靈胎醫案,然須用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生山藥代粳米)。然所用者皆生石膏也。
【附案】子某,七歲時,感冒風寒,四五日間,身大熱,舌苔黃而帶黑。孺子苦服藥,強與之即嘔吐不止。遂單用生石膏兩許,煎取清湯,分三次溫飲下,病稍愈。又煎生石膏二兩,亦徐徐溫飲下,病又見愈。又煎生石膏三兩,徐徐飲下如前,病遂全愈。夫以七歲孺子,約一晝夜間,共用生石膏六兩,病愈後飲食有加,毫無寒中之弊,則石膏果大寒乎?抑微寒乎?此係愚初次重用石膏也。故第一次隻用一兩,且分三次服下,猶未確知石膏之性也。世之不敢重用石膏者,何妨若愚之試驗加多以盡石膏之能力乎?
……
前言/序言
在中醫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它是古代中醫與現代中醫的轉摺點。在此時期,由於西醫的強勢造訪,並攜著“科學”以高姿態來論;中醫除瞭以理論之,更注重的是以臨床實效來爭取話語權。因此,這一期造就瞭很多集理論與臨床於一體的中醫大傢,如張锡純、丁甘仁、惲鐵樵等。他們的中醫學著作,除瞭闡明中醫學理,也大都具有較強的臨床指導作用。而在這些著作中,最能體現他們臨床經驗與學術精華的,則集中在他們對藥物應用與處方的闡釋方麵。為瞭能夠更便於學習民國醫傢的學術經驗,並將之用於臨床與研究,我們此次精選瞭民國時期有代錶性的七位名醫:丁甘仁、張锡純、惲鐵樵、何廉臣、曹炳章、秦伯未、盧朋著,並將他們的藥學與方劑學著作匯編成冊,使讀者更易於把握他們的臨床經驗與學術要點。通過方藥互參,更便於臨床醫生將前輩們的經驗轉化到實踐應用中,這對於傳承民國中醫學術和發揚中醫的臨床實用性都將起到良好作用。
此次的方藥選集囊括瞭中醫方藥學著作的諸多層麵,例如在方劑著作方麵,不但有醫傢們的處方經驗集,還有方劑學的教材講義、方劑的科普通俗讀物、膏方集、中成藥手冊等。所選的著作也均是方藥學中該方嚮的代錶性著作,如盧朋著的《方劑學講義》,是當時最具代錶性的方劑學教材;秦伯未的《膏方大全》,在當時的膏方著作中幾乎無齣其右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編校中,曹炳章的《規定藥品考正》與《經驗隨錄方》,係由曹氏的手稿首次整理問梓,彌足珍貴。因時間與水平有限,還望讀者們對此次編校的不足予以指正。
臨床大傢張锡純方藥論著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