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內經》書名始見於《漢書·藝文誌》。晉皇甫謐在《甲乙經》序中首次提到《內經》包括《素問》九捲、《針經》九捲(後世稱為《靈樞》),共計十八捲。唐代王冰將《素問》改編為二十四捲,對《內經》的傳承起到瞭重大的貢獻。宋代史崧將傢藏的九捲本《靈樞》改編為二十四捲,成為瞭現存獨一行世的《靈樞》版本。今世所通行的《內經》,以此兩種版本為多。原本的十八捲本《內經》,由於宋代戰火,典籍大量散佚,早已湮沒無聞。
《黃帝內經太素》,隋代楊上善撰,是分類注釋《黃帝內經》的早期典籍。原書三十捲,早在南宋便已失傳,19世紀纔在日本發現瞭唐鈔本,現僅存二十五捲(缺捲一、捲四、捲七、捲十八、捲二十,共五捲)。《太素》所注釋的《內經》為十八捲本,且成書早於王冰編訂《素問》,呈現瞭《內經》的版本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也是研究《內經》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次整理齣版的《黃帝內經太素》,以1924年蘭陵堂刊蕭延平校勘本為底本,以1980年中國中醫研究院影印的《缺捲覆刻黃帝內經太素》補入第十六捲、第二十一捲及第二十二捲部分內容,共計二十五捲。原書均為繁體竪排,現改為簡體橫排,並加現代標點,以便讀者的閱讀與研究。
內頁插圖
目錄
捲第一(佚)
捲第二(捲末缺)
攝生之二
順養
六氣
九氣
調食
壽限
捲第三(捲首缺)
陰陽
調陰陽
陰陽雜說
捲第四(佚)
捲第五(捲首缺)
人閤
陰陽閤
四海閤
十二水
捲第六(捲首缺)
藏府之
五藏命分
藏府應候
藏府氣液
捲第七(佚)
捲第八(捲首缺)
經脈之一
經脈病解
陽明脈解
捲第九
經脈之二
經脈正彆
脈行同異
經絡彆異
十五絡脈
經脈皮部
捲第十
經脈之三
督脈
帶脈
陰陽喬脈
任脈
衝脈
陰陽維脈
經脈標本
中醫典籍叢刊:黃帝內經太素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