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絲綢之路和中亞古國文明感興趣的學者專傢及普通讀者 1.“絲路譯叢”萃集英、美、德、法、意、印、俄等多個國傢的絲綢之路考古專傢的力作,
涉及當今世界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新考古發現以及新成果,用著作填補瞭近十年世界絲綢之路學的空白。本叢書的引進旨在弘揚絲綢之路文化,為“一帶一路”國傢戰略增加文化籌碼,提升文化軟實力,且對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全麵發展同周邊國傢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2.書中還配有大量插圖,展示考古所齣的壁畫、佛像、珠寶,圖文並茂,深入淺齣,實為絲綢之路研究的佳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外學人的絲綢之路文化研究視野開闊,觀點新穎,對國內相關領域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3.“絲路譯叢”同時以考古藝術這一物質文化的直觀形式呈現瞭漢唐絲綢之路的曆史,與《新唐書》《舊唐書》等史書形成曆史研究的二重證據,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4.絲路文化成為當前的熱點,受到多方關注,絲路沿綫的新考古成果也極有必要翻譯介紹給我國學界與讀者,絲路譯叢係列正是適應瞭這一需求,不僅展現瞭這些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揭示瞭唐代以及中國古代文化與中亞諸文化的密切關係,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5.本叢書從考古和藝術的角度對中古史重新進行研究,是東西方學者研究中亞古代社會文化、唐代中外關係史等領域的必讀著作。
6.“絲路譯叢”已獲得2016年國傢齣版基金項目資助。
內容簡介
撒馬爾罕——粟特古國的都城,即中國古籍中所言的“康國”。葛樂耐曾說,我雖然生在法國,但我更應該被稱為康國人,因為我的青春和熱血都灑在瞭撒馬爾罕的土地上。葛樂耐教授自青年時代開始研究波斯語言和拜火教曆史,1989年起,他投身於撒馬爾罕古城遺址的發掘,帶領各國博士們揮汗如雨度過27個夏日考古季,並獲得豐厚成果。《駛嚮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即是葛樂耐多年研究和考察的成就集結。在本書中,葛樂耐教授從撒馬爾罕的藝術作品與粟特商旅之間的關係及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的解讀說起,梳理瞭撒馬爾罕文明的發展曆程,並從考古學、錢幣學、文獻學和星相學多角度切入,綜閤考證瞭粟特本土的各方神祇,同時對拜火教徒的納骨甕文化進行瞭深入解讀,對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中考證齣的新關於唐太宗、武則天以及佛教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給研究北朝的學者們提供瞭新的思路。
《駛嚮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為“絲路譯叢”的一種。1999年到2007年間,聯閤國考古隊在中亞五國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獲重大發掘成果:數百尊佛造像,兩萬平米壁畫,足以再造一個敦煌;同樣的八年,中國北方陸續齣土中亞來華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數量與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遙相呼應;近年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上,歐亞各國學者紛紛把上述兩批文物糅閤分析,取得裏程碑式的學術突破。這些在中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的重要考古發現,對於絲綢之路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葛樂耐(Frantz Grenet),考古學傢、壁畫修復專傢、粟特和波斯語言學傢。巴黎人, 巴黎大學考古學博士,現任法蘭西學院之絲路學科帶頭人, 曾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CNRS)主席二十年,同時任法國高等師範學院教授二十年。
代錶著作有:《絲路拜火教兩韆年史》《撒馬爾罕古城考古發掘報告(1989—2015年)》《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保護和修復項目(2009—2015年)》(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逐年齣版,並每年提交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代錶論文有:《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上的波斯新年場景》《粟特人的自畫像》《震撼世人的喀拉汗王朝壁畫遺産》《穿過欽瓦特橋: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等。 因為傑齣的學術成就,榮獲法國“金石碑銘學院奬章”(1985、1997、2009年度)、法國“國傢學術勛章”(2003、2010、2012年度)等。
毛銘,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倫敦《中亞藝術考古學刊》編輯,在大英博物館講授《被遺忘的絲路:中亞五國》,守護聯閤國遺址的中亞考古隊隊員。現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灕江齣版社《絲路藝術》期刊編委。
精彩書評
葛樂耐對於伊朗所存的祆教藝術爛熟於心。當考古學傢一塊塊地打開石闆的包裹,我們由於刺鼻的粉塵而咳嗽時,葛樂耐已經檢視完石闆並開始解說瞭。
——(美)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耶魯大學曆史教授,著名漢學傢)
“絲路譯叢”的作者來自俄羅斯、法國、烏茲彆剋、美國、意大利等國,都是世界級的東方學專傢和絲路藝術史傢,每一位都親身參加國際考古隊在中亞五國聯閤國遺址的挖掘工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用血汗和青春見證瞭玄奘之路寶藏的齣土,用著作填補瞭最近十年世界絲路學的空白和疑難。他們都是國際學界公認研究絲路的學者,文章是曆年國際會議上的代錶作。此係列叢書中還配有大量插圖,展示考古所齣的壁畫、佛像、珠寶,圖文並茂,深入淺齣,實為絲路研究的佳作。
——徐文堪(復旦大學教授,美國亞洲學會AAS會員,《漢語大詞典》總編纂)
“絲路譯叢”內容涵蓋中亞五國絲路考古新成果,提供瞭大量一帶一路的文化情報,揭秘瞭一帶一路上的許多曆史懸案,是一套近年罕見的學術翻譯著作。該叢書以絲路沿綫地域為經,以文化交往為緯,鈎織齣不同民族、文明類型及其相互影響的曆史狀況,展示瞭歐亞大陸文明碰撞與交融的壯闊曆史場景,以饗急需瞭解海外絲路研究動態的中國讀者。全套書視野寬闊、史料豐富、分析深入,打破瞭過去傳統的畫地為牢、自我隔離、脫離時代、故步自封的舊習,開闊瞭國人的眼界,吸納瞭新鮮空氣。
——葛承雍(國傢文物局、文物齣版社總編輯,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
目錄
序一 玄奘之旅:血汗見證的“絲路譯叢”(徐文堪)
序二 歐亞文明碰撞與交融的壯闊曆史場景 (葛承雍)
譯者前言 重新喚醒的北朝 (毛銘)
捲一 撒馬爾罕壁畫
粟特人的自我畫像
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都說瞭什麼?
捲二 古城·文書·遺事
撒馬爾罕古城,世界的紐帶
白匈奴時代的撒馬爾罕
片治肯特王最後的日子
捲三 星座·錢幣·眾神
大夏貴霜王朝的希臘萬神殿(1—4世紀)
粟特拜火教神廟裏的印度神祇
吐魯番齣土的唐代占星術繪捲中的印度和波斯天文學傳統
捲四 拜火教與北朝
粟特早期納骨甕上的拜火教主題
花剌子模與粟特的納骨甕
穿過欽瓦特橋: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
譯後記 葛樂耐:生在法國,長在康國
附錄:北朝粟特考古大事年錶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見證的“絲路譯叢”
徐文堪
近年來,在中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都有大量重要的考古發現,這些發現與中國北方齣土的來華粟特人墓葬和遺物交相輝映,對於絲路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學術價值。《絲路譯叢第一輯·玄奘之旅》對此作瞭詳細的闡述。書中還配有大量插圖,展示考古所齣的壁畫、佛像、珠寶,圖文並茂,深入淺齣,實為絲路研究佳作。
《絲路譯叢》的作者來自俄羅斯、法國、烏茲彆剋斯坦、美國、意大利等國,都是世界級的東方學專傢和絲路藝術史傢,每一位都親身參加國際考古隊在中亞五國聯閤國遺址的挖掘工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用血汗和青春見證瞭玄奘之路寶藏的齣土,用著作填補瞭最近十年世界絲路學的空白,解決瞭諸多疑難。如馬爾夏剋教授,從事粟特考古五十三年,最後殉職埋葬在沙漠場地,被稱為“中亞考古之父”。
《絲路譯叢第一輯·玄奘之旅》作者與著作有:
1.俄羅斯鼕宮博物館、“中亞考古之父”馬爾夏剋: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
2.法蘭西學院葛樂耐教授:
《駛嚮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
3.意大利拿波裏大學康馬泰:
《唐風吹拂撒馬爾罕:粟特藝術與中國、波斯、印度、拜占庭》;
4.烏茲彆剋期坦國傢科學院院士瑞德維拉紮:
《張騫探險的佛國:貴霜大夏考古》;
5.美國紐約大學樂仲迪:
《從波斯波利斯到長安西市:粟特與北朝藝術》;
6.俄羅斯鼕宮博物館、塔吉剋斯坦片治肯特考古隊長盧湃沙:
《舞蹈的濕婆與火神:粟特寶藏重現》。
他們都是國際學界公認研究絲路的權威學者,文章是曆年國際會議上的代錶作。目前第一輯六十萬字,插圖六百多幅,已經譯齣四十萬字,我審讀一遍,不時停筆,擊節贊嘆。
叢書譯者,倫敦大學的毛銘博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陶步思(BruceDoar)博士和美國賓州大學的梅維恒(VictorMair)教授,多年從事中外學術翻譯事業,並親自參與考古工作,他們組織的翻譯團隊,精通中、英、法、意、俄、阿拉伯、梵文、中古波斯、粟特文等多種文字,譯筆準確、清麗、流暢。切望叢書得以早日齣版問世。
(復旦大學教授,美國亞洲學會AAS會員,《漢語大詞典》總編纂)
2015年7月18日於上海
駛嚮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