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內濛古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在內容上嚴格依據內濛古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編寫;在結構上按照學科特點進行科學排布;在知識呈現形式上,結閤圖錶,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著重標記,並設置瞭“經典真題”版塊,便於考生更快速、更直觀地記住重要知識點。另外,教材還對熱點知識進行瞭補充與完善,例如法律知識部分根據2017年3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進行瞭相關知識點的更新。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內濛古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共包括九篇內容,分彆是政治知識、法律知識、經濟知識、人文曆史知識、科技生活知識、地理知識、管理知識、公文知識以及國情概況。本書內容是在分析研究內濛古曆年考試真題特點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全書重點突齣,有針對性地講解瞭公務員考試中的熱點難點知識。     
目錄
   第一篇政治知識  
第一章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2)  
第一節馬剋思主義哲學(2)  
第二節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9)  
第二章毛澤東思想(14)  
第一節毛澤東思想概述(14)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16)  
第三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20)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20)  
第二節“三個代錶”重要思想(24)  
第三節科學發展觀(25)  
第四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6)  
第四章黨和國傢的方針政策(28)  
第一節“四個全麵”戰略布局(28)  
第二節“十三五”係列規劃(31)  
第三節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點)(33)  
第五章中國共産黨的曆史(36)  
第二篇法律知識  
第一章憲法(44)  
第一節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製度(44)  
第二節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47)  
第三節我國的國傢機構(50)  
第二章行政法(54)  
第一節行政法概述(54)  
第二節行政行為(54)  
第三節行政復議(58)  
第四節公務員法(62)  
第三章刑法(66)  
第一節刑法概述(66)  
第二節犯罪(67)  
第三節刑罰(74)  
第四章民法(81)  
第一節民法總則(81)  
第二節閤同法(88)  
第三節婚姻法(89)  
第四節繼承法(91)  
第五章商法與經濟法(95)  
第六章訴訟法(99)  
第一節刑事訴訟法(99)  
第二節民事訴訟法(104)  
第三節行政訴訟法(112)  
第三篇經濟知識  
第一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118)  
第一節經濟體製(118)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20)  
第二章微觀經濟(122)  
第一節市場主體(122)  
第二節市場機製(123)  
第三節市場競爭(126)  
第三章宏觀經濟(129)  
第一節宏觀經濟調控(129)  
第二節財政收支與財政政策(131)  
第三節貨幣與貨幣政策(135)  
第四章國際經濟(138)  
第一節開放經濟(138)  
第二節國際貿易(140)  
第三節國際金融(141)  
第四節世界經濟組織(144)  
第四篇人文曆史知識  
第一章文化常識(148)  
第一節文化概略(148)  
第二節我國名傢名篇(163)  
第三節外國名傢名篇(171)  
第二章曆史常識(174)  
第一節中國曆史(174)  
第二節世界曆史(189)  
第五篇科技生活知識  
第一章高新技術(202)  
第一節信息技術(202)  
第二節能源技術(204)  
第三節生物工程技術(206)  
第四節新材料技術(209)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學常識(211)  
第三章世界科技史(218)  
第一節科技簡介(218)  
第二節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24)  
第三節航天發展年鑒(227)  
第六篇地理知識  
第一章自然地理(230)  
第一節天體和天體係統(230)  
第二節太陽係(231)  
第三節大氣和風(234)  
第四節洋流及其影響(236)  
第五節陸地(237)  
第六節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239)  
第二章人文地理(241)  
第一節城市與城市化(241)  
第二節工業區位因素和工業地域(243)  
第三節環境保護(244)  
第三章世界地理(248)  
第七篇管理知識  
第一章公共管理基礎知識(250)  
第一節公共管理概述(250)  
第二節公共政策(250)  
第三節公共決策(252)  
第四節公共事業管理(253)  
第五節公共服務管理(255)  
第六節公共危機管理(256)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礎知識(258)  
第一節政府職能(258)  
第二節行政組織(259)  
第三節行政領導(261)  
第四節行政執行(262)  
第五節行政監督(265)  
第八篇公文知識  
第一章公文基礎知識(268)  
第一節公文簡介(268)  
第二節公文格式(270)  
第三節公文行文規定(275)  
第二章常用公文寫作(279)  
第一節決定通知(279)  
第二節公告通告(282)  
第三節報告請示批復(284)  
第四節通報函(286)  
第三章公文處理(289)  
第一節公文擬製(289)  
第二節公文辦理(291)  
第三節公文管理(292)  
第九篇國情概況  
第一章我國的自然環境(294)  
第二章我國的資源、能源與自然災害(299)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02)      
精彩書摘
     第一篇  
  政治知識  
  第一章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節馬剋思主義哲學  
  一、哲學及其基本問題  
  (一)哲學概述  
  哲學是和人們的世界觀聯係在一起的。哲學就是理論化、係統化的世界觀,或者說,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係。  
  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它所涉及的是關於整個世界的本質、存在方式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根本問題。  
  哲學既是世界觀的理論體係,同時又是一種方法論,是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論。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二、物質和意識  
  (一)物質  
  1.物質的定義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列寜的這一物質定義,主要有兩方麵的內容:第一,與自然科學的物質概念不同,哲學的物質範疇是一個抽象程度最高、範圍最廣的範疇;第二,從物質與意識的關係上看,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就是說,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但能夠被人感覺到。  
  2.物質與運動  
  運動是標誌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變化的哲學範疇。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是同樣不可設想的:一方麵,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是一切物質形態的存在方式,沒有不運動的物質;另一方麵,物質是運動的載體,是一切變化和發展的基礎,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  
  3.運動和靜止  
  運動是永恒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而靜止是暫時的、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運動和靜止又是互相包含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事物在運動過程中總會在一定的時間裏,不進行某種形式的運動、不改變與某一參考係的位置關係或保持質的穩定。但是,事物即使沒有進行這種形式的運動,也在進行其他形式的運動;即使相對於這一參考係沒有改變位置關係,相對於其他參考係也在改變位置關係;即使它的質的規定性保持不變,量的規定性也在變化。由此可見,靜止隻是運動的特殊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靜止不重要: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我們認識和利用事物的必要條件,也是測量和計算運動的尺度。  
  (二)意識  
  1.意識的含義、本質及能動作用  
  2.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  
  “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所蘊含的哲理是()。  
  A.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B.意識活動本身可以改變客觀世界  
  C.人們的精神動力依賴於物質活動  
  D.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答案】A。解析: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BD兩項說法錯誤。題乾“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強調的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而C項是在強調物質決定意識。故本題答案選A。  
  三、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一)質量互變規律  
  1.質、量、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1)質是事物成為自身並區彆於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由於事物內在矛盾的多樣性,事物的質也是多種多樣的。事物的質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通過事物的屬性錶現齣來。  
  (2)量是事物本質所固有的可以用數量形式錶示的規定性,包括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構成事物諸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閤方式等。每一種質都有相應的量,因此,事物的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並且是多種多樣的。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幅度、範圍,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量的區間。  
  (4)質和量是事物兩種不同的規定性。質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質一旦失去,事物就不存在瞭;量和事物的存在並不直接同一,量在一定的幅度內變化,並不影響事物的存在。質和量的統一就是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限度、幅度、範圍,是和事物的質相統一的量的區間。在度中,質和量相互結閤、相互規定。一定的質規定著量的活動範圍,一定的量又規定著質的穩定性。質和量在度中的相互結閤和規定,使質量雙方處於統一狀態。  
  2.量變和質變  
  量變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數量上的增減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量變和質變是相互區彆,又相互聯係、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質變和量變相互包含、相互滲透。一方麵,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著部分質變。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階段性部分質變,即事物的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但次要的性質卻發生瞭變化,使事物的發展呈現齣階段性特徵;二是局部性部分質變,即事物全局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但個彆部分的性質發生瞭變化,使事物的發展呈現齣不平衡性。另一方麵,質變過程中又有量的擴張。質變過程是一個新質因素不斷擴張,直到占領全局的過程,具有量的特徵。  
  質量互變規律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又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不能滿足於眼前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改良,要有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實現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又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理想的實現必須依靠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長期的艱苦奮鬥,必須從眼前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改良做起。  
  我國延遲退休政策將采取小步走、漸進式,並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現狀的訴求,讓相關群體有必要的準備期。這體現的哲理是()。  
  A.客觀規律限製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B.重視量的積纍,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C.事物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不斷往復,無限循環  
  D.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答案】B。解析: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因此,要重視量的積纍,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我國延遲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漸進式的方法,正是重視量的積纍的錶現。故本題答案選B。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  
  1.辯證的否定  
  第一,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於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內部的否定方麵戰勝肯定方麵的結果。  
  第二,辯證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係的環節。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沒有辯證否定就無法達到質變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聯係的重要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繼承舊事物內部積極的閤理的因素,而拋棄消極的已喪失閤理的因素,是發揚與拋棄的統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學的做法。  
  2.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從肯定自身齣發,到否定自身,再到否定這一否定迴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過程。這就是哲學上所說的事物發展的周期性。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發展的周期性趨勢。否定之否定與開始的肯定有著錶象上的相似,但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更高層次上的新的發展,是螺鏇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規律錶明,事物發展總的趨勢是上升和前進,而事物實現發展的道路是麯摺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麯摺性的統一,是波浪式前進。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又要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的艱難麯摺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既不能因為社會主義受到嚴重的挫摺而對社會主義喪失信心,也不能因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而忘乎所以。    
				
 
				
				
					2018年內濛古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指南  導語  作為一項備受矚目的國傢選拔機製,公務員考試始終是廣大有誌於投身公共服務事業人纔的焦點。其中,內濛古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更是吸引著無數渴望為傢鄉建設貢獻力量的優秀青年。而“公共基礎知識”作為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考察範圍之廣、內容之雜,常常讓考生感到無從下手,備考過程也因此變得尤為關鍵。本書旨在為2018年內濛古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考生提供一份係統、全麵、精準的備考指南,幫助考生高效掌握公共基礎知識的核心要點,自信迎戰考試。  本書特色與價值  本書嚴格依照2018年內濛古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大綱及最新考試動態,對公共基礎知識的各個模塊進行瞭深度解析與梳理。我們深知,考生備考時間寶貴,因此,本書力求做到內容精煉,直擊考點,避免冗餘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升考生的學習效率。     體係化構建,脈絡清晰: 本書將龐雜的公共基礎知識體係化地進行梳理,從宏觀到微觀,層層遞進,構建起一套清晰的學習邏輯。無論是政治、經濟、法律、曆史、文化,還是科技、時事,都按照其內在聯係進行編排,幫助考生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融會貫通。    緊扣考綱,精準預測: 我們對曆年真題進行深度剖析,結閤最新的考試趨勢,精準提煉齣常考知識點、高頻考點以及可能齣現的創新考點。本書的每一部分內容都緊密圍繞考試大綱,確保考生復習的方嚮與考試要求高度一緻,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內容詳實,深度講解: 對於每一個知識點,本書都進行瞭詳細的闡釋,不僅介紹“是什麼”,更注重解釋“為什麼”和“怎麼用”。力求幫助考生理解知識點的深層含義,掌握其內在邏輯,從而能夠靈活運用,應對各種題型。    圖文並茂,生動形象: 為瞭更好地幫助考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本書融入瞭大量的圖錶、示意圖、案例分析等,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便於記憶和理解。    附帶練習,鞏固提升: 在每個章節的末尾,我們都精心設計瞭配套的練習題,題型多樣,難度適中,旨在幫助考生及時檢驗學習成果,鞏固所學知識,熟悉考試題型,為實戰打下堅實基礎。    時事熱點,緊跟時代: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察往往與時事熱點緊密相連。本書特彆關注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期間的國內國際重大時事、政策變動、科技發展等,並將其有機融入到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中,幫助考生拓展視野,把握時代脈搏。  本書內容模塊詳解  本書圍繞2018年內濛古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範圍,精心策劃瞭以下幾個主要模塊:  第一篇: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  本篇是政治理論部分的核心,重點考察考生對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曆程及其理論創新的掌握程度。     第一章 馬剋思主義的産生、發展及其基本原理: 涵蓋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曆史唯物主義等基本範疇,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産生和發展。考生需要理解馬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其在分析社會現象中的應用。    第二章 毛澤東思想及其曆史地位: 重點梳理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如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等)及其曆史貢獻。    第三章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深入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形成和發展脈絡,包括鄧小平理論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戰略;“三個代錶”重要思想關於堅持與時俱進、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是主題、創新是動力、協調是本質、共贏是目標等核心要義。    第四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是當前政治理論部分考察的重中之重。本章將係統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核心要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包括“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等重要論述,以及關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軍隊、“一國兩製”和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方麵的戰略部署。  第二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本篇旨在考察考生對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嚮獨立富強的曆史進程的認識,以及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成就和經驗的理解。     第一章 資本主義萌芽和社會變革: 重點迴顧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重大曆史事件及其影響。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深入解析中國共産黨成立、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曆史時期,理解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艱辛曆程。    第三章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初步探索: 考察新中國成立初期,特彆是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取得的成就與探索。    第四章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重點梳理改革開放以來,特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發展曆程,包括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社會體製改革等方麵的成就,以及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篇:國傢與法的基本理論  本篇考察考生對國傢、法律的性質、起源、發展以及基本理論的認識。     第一章 國傢學說: 探討國傢的起源、本質、職能、基本要素以及國傢形態的演變。    第二章 法律的起源、本質和基本特徵: 理解法律是社會發展的産物,闡釋法律的強製性、規範性、普遍性等基本特徵。    第三章 法律的淵源與體係: 介紹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法律淵源,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基本構成。    第四章 法律的遵守、適用與實現: 探討法律的運行過程,包括法律的遵守、法律的解釋、法律的適用以及法律的保障。    第五章 憲法基本理論: 重點理解憲法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則,以及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傢機構等內容。    第六章 行政法基本理論: 考察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內容,理解依法行政的理念。    第七章 刑法基本理論: 瞭解犯罪、刑罰等基本概念,以及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八章 民法與商法基本理論: 涉及民事法律關係、閤同、物權、婚姻傢庭、繼承以及公司法、證券法等基本內容。  第四篇:中國文化常識與科技常識  本篇考察考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對基礎科學知識和科技前沿發展的瞭解。     第一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涵蓋中國古代思想史(儒、釋、道等)、文學藝術(詩詞、書法、繪畫、戲麯等)、曆史人物、重要典籍、民俗風情等方麵,引導考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章 現代科技發展前沿: 介紹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航天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當前科技發展的熱點領域,幫助考生瞭解科技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基礎科學知識: 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側重於與日常生活和生産實踐相關的常識性內容。  第五篇:當前時事與經濟常識  本篇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相結閤,考察考生對國內外重大時事政策的關注度,以及對經濟基本原理和運行規律的把握。     第一章 國內時事政策: 重點關注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期間,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齣颱的重要政策、會議精神、國傢戰略等。    第二章 國際時事: 關注影響世界格局的重大國際事件、國際組織、主要國傢的外交政策、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等。    第三章 經濟學基本原理: 涵蓋市場經濟、供求關係、價格機製、宏觀經濟調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國際貿易、金融常識等基礎概念。    第四章 中國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 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方嚮,關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倡議、區域協調發展等重要議題。  備考建議  1.  製定詳細復習計劃: 根據本書的章節劃分,為自己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明確每天、每周的學習目標。 2.  夯實基礎,吃透教材: 認真研讀本書的每一部分內容,理解概念,掌握原理,不要死記硬背。 3.  緊扣考綱,聚焦重點: 重點關注本書中標注的“考點”、“難點”、“易錯點”,以及曆年真題中反復齣現的知識點。 4.  勤於練習,及時鞏固: 認真完成每章節的配套練習題,通過練習檢驗學習效果,找齣薄弱環節,並及時迴顧復習。 5.  關注時事,拓展視野: 保持對時事熱點的關注,閱讀權威媒體的報道,將時事與理論知識相結閤,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6.  模擬考試,調整狀態: 在考前進行幾次模擬考試,熟悉考試流程,調整考試心態,找齣自己的答題節奏。 7.  保持良好心態: 公務員考試競爭激烈,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至關重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本書的指導,自信應考。  結語  “中公版·2018內濛古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的編寫,凝聚瞭我們對公務員考試的深刻理解和對考生的殷切期望。本書是您備考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我們相信,隻要您認真研讀本書,紮實復習,定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齣,實現自己的公務員夢想!祝願各位考生在2018年的內濛古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