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外科專業(中級 2017)/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 》是新大綱的具體細化。其內容涵蓋臨床中醫、中西醫結閤、中藥、中醫護理四類20個專業(中級、初級師、初級士三個層次)、50個考試學科。《大綱細則》以20個專業分類,分彆裝訂成書。《中醫外科專業(中級 2017)/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 》既是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命審題專傢命題用書,也可以作為臨床中醫學參考資料。
目錄
大綱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中醫基礎理論
內經
傷寒論
金匱要略
溫病學
中藥學
方劑學
第二部分 相關專業知識
中醫診斷學
診斷學基礎
傳染病學
醫學心理學
醫學倫理學
衛生法規
第三、四部分 專業知識與專業實踐能力
中醫外科學
大綱細則
中醫基礎理論
第一單元 陰陽五行學說
第二單元 藏象
第三單元 精氣血津液神
第四單元 經絡
第五單元 病因
第六單元 發病
第七單元 病機
第八單元 防治原則
內經
第一單元 氣·陰陽·五行
第二單元 藏象
第三單元 病機
第四單元 病證
第五單元 診法
第六單元 論治
第七單元 養生
傷寒論
第一單元 太陽病辨證論治
第二單元 陽明病辨證論治
第三單元 少陽病辨證論治
第四單元 太陰病辨證論治
第五單元 少陰病辨證論治
第六單元 厥陰病辨證論治
第七單元 霍亂病辨證論治
第八單元 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辨證論治
金匱要略
第一單元 痙濕喝病篇
第二單元 中風曆節病篇
第三單元 血痹虛勞病篇
第四單元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
第五單元 胸痹心痛短氣病篇
第六單元 腹滿寒疝宿食病篇
第七單元 痰飲咳嗽病篇
第八單元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第九單元 黃疸病篇
第十單元 婦人妊娠病篇
第十一單元 婦人雜病篇
溫病學
第一單元 溫熱類溫病
第二單元 濕熱類溫病
第三單元 溫毒類溫病
中藥學
第一單元 中藥的産地
第二單元 中藥炮製
第三單元 藥性理論
第四單元 中藥的配伍與用藥禁忌
第五單元 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第六單元 解錶藥
第七單元 清熱藥
第八單元 瀉下藥
第九單元 祛風濕藥
第十單元 化濕藥
第十一單元 利水滲濕藥
第十二單元 溫裏藥
第十三單元 理氣藥
第十四單元 消食藥
第十五單元 驅蟲藥
第十六單元 止血藥
第十七單元 活血化瘀藥
第十八單元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九單元 安神藥
第二十單元 平肝息風藥
第二十一單元 開竅藥
第二十二單元 補虛藥
第二十三單元 收澀藥
第二十四單元 湧吐藥
第二十五單元 攻毒殺蟲止癢藥
第二十六單元 拔毒化腐生肌藥
方劑學
第一單元 概述
第二單元 解錶劑
第三單元 瀉下劑
第四單元 和解劑
第五單元 清熱劑
第六單元 祛暑劑
第七單元 溫裏劑
第八單元 補益劑
第九單元 固澀劑
第十單元 安神劑
第十一單元 開竅劑
第十二單元 理氣劑
第十三單元 理血劑
第十四單元 治風劑
第十五單元 治燥劑
第十六單元 祛濕劑
第十七單元 祛痰劑
第十八單元 消食劑
第十九單元 驅蟲劑
中醫診斷學
第一單元 問診
第二單元 望診
第三單元 舌診
第四單元 聞診
第五單元 脈診
第六單元 按診
第七單元 八綱辨證
第八單元 病性辨證
第九單元 髒腑辨證
第十單元 其他辨證方法概要
診斷學基礎
第一單元 癥狀學
第二單元 問診
第三單元 檢體診斷
第四單元 實驗診斷
第五單元 器械檢查
第六單元 影像診斷
傳染病學
第一單元 傳染病學總論
第二單元 常見傳染病
第三單元 醫院感染
醫學心理學
第一單元 心理學基礎知識
第二單元 心理應激
第三單元 心身疾病
第四單元 心理障礙
第五單元 心理健康
第六單元 病人心理與醫患關係
醫學倫理學
第一單元 醫學的道德傳統
第二單元 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與範疇
第三單元 臨床診療的道德要求
第四單元 疾病預防的道德要求
第五單元 醫學研究道德
第六單元 醫德修養與評價
第七單元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
衛生法規
第一單元 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
第二單元 相關衛生法律法規
中醫外科學
第一單元 中醫外科學概述
第二單元 中醫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
第三單元 中醫外科疾病辨證
第四單元 中醫外科疾病治法
第五單元 中醫外科疾病康復與調護
第六單元 瘡瘍
第七單元 乳房疾病
第八單元 癭
第九單元 瘤、岩
第十單元 泌尿男性疾病
第十一單元 周圍血管疾病
第十二單元 其他外科疾病
第十三單元 肛門直腸疾病
第十四單元 皮膚及性傳播疾病
第十五單元 麻醉
第十六單元 體液代謝
第十七單元 輸血
第十八單元 休剋
第十九單元 復蘇
第二十單元 外科急腹癥
精彩書摘
《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中醫外科專業(中級)2018年沿用此版》:
要點一 望苔質的內容及臨床意義
苔質,是指舌苔的質地、形態。主要觀察舌苔的厚薄、潤燥、腐膩、剝落、真假等方麵的改變。
1.薄、厚苔
(1)錶現特徵
苔質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準,即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體的為“薄苔”,不能見到舌體則為“厚苔”。
(2)臨床意義
苔的厚薄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氣之深淺。
①薄苔:本是胃氣所生,屬正常舌苔;若有病見之,亦屬疾病輕淺,正氣未傷,邪氣不盛。故薄苔主外感錶證,或內傷輕病。
②厚苔:是胃氣夾濕、邪氣熏蒸所緻,故厚苔主邪盛人裏,或內有痰濕、食積等。
(3)舌苔厚薄變化的臨床意義
①舌苔由薄轉厚:提示邪氣漸盛,或錶邪入裏,為病進。
②舌苔由厚轉薄:提示正氣勝邪,內邪消散外達,為病退的徵象。
③舌苔的厚薄變化,一般是漸變的過程,如果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氣極盛,迅速入裏。
④舌苔驟然消退,舌上無新生舌苔,為正不勝邪,或胃氣暴絕。
2.潤、燥苔
(1)錶現特徵
①潤苔:舌苔乾濕適中,不滑不燥。
②滑苔:舌麵水分過多,伸舌欲滴,捫之濕而滑。
③燥苔:舌苔乾燥,捫之無津,甚則舌苔乾裂。
④糙苔:苔質粗糙如砂石,捫之糙手,津液全無。
……
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中醫外科專業(中級)2018年沿用此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全國中醫藥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與細則:中醫外科專業(中級)2018年沿用此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