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學山堂印譜》
定價:1280元
裝幀方式:綫裝
書號:ISBN 978-7-5348-6386-8
中圖分類:藝術
齣版時間:2016.10
《學山堂印譜》,明代名傢刻印譜錄,明張灝輯。十捲,每捲一冊。每葉鈐印一、二、四方不等,印文大多為格言聯句,每印下有釋文。第一冊有董其昌等人序及張灝自序。
印章藝術源遠流長、名傢輩齣,但形諸書畫流傳至今的印譜卻很寥寥。即便少量傳世,也深藏於各大公私收藏機構,讀者難得一睹。有鑒於此,我們擬選國內各大圖書館藏珍稀印譜,分輯齣版,以饗學林。
首批精選上海圖書館藏印譜7種,依原大彩色影印,手工宣紙綫裝,再現古樸典雅之氣韻。
《中國圖書館藏珍稀印譜叢刊`上海圖書館捲》之《學山堂印譜》,兩函十冊,張灝輯明代印人篆刻,於崇禎初年編成。與《飛鴻堂印譜》《賴古堂印譜》閤稱為“至美之三堂印譜”。
張瀕,生卒年不詳,一名素,又名休,字夷令,號長共,彆署白於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秀纔。托父蔭傢居不仕,詩書自娛。癖嗜印章,選名言雋句、齋館彆號,集當時印人篆刻,曆時數十年,積印逾韆方,取材金、銀、銅、石、晶、玉、犀、象、琥珀、瑪瑙等品。先於萬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輯為《承清館印譜》。崇禎初年,又輯成《學山堂印譜》。諳式開集各傢印風之先,後人將其與《賴古堂印譜》《飛鴻堂印譜》閤稱為「三堂印譜』。
原書版框高二十點八公分,寬十三公分。今據之原大影印。
評價一 初次翻閱《學山堂印譜》這部浩如煙海的巨著,內心的震撼無以言錶。那手工宣紙溫潤的觸感,仿佛承載著歲月的沉澱,每一頁都透著古樸典雅的氣息。色彩的運用更是精妙絕倫,那些印譜中的圖紋,從傳統的硃砂紅到沉靜的墨黑,再到偶爾點綴其間的雅緻色彩,無不展現齣高超的製印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尤其鍾情於那些細節之處,比如印章邊緣的微小損耗,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又或是印泥的暈染痕跡,增添瞭幾分自然的韻味。這套彩色影印本的質量令人驚嘆,仿佛藝術傢親手將原件呈現在眼前,每一個細小的綫條,每一次落款的力度,都得以完美復刻。作為一名對中國印章藝術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深感能擁有這套《學山堂印譜》是莫大的榮幸。它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審美價值,對於研究印章藝術、學習篆刻技藝,乃至欣賞中國傳統文化,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細細品味每一方印章背後的故事和藝術魅力。
評分評價五 《學山堂印譜》帶來的驚喜,遠超我的預期。當我逐一翻閱這10冊精裝本時,我被深深吸引。手工宣紙的質感,溫潤而富有生命力,與紙麵上那些色彩飽滿、細節豐富的印章圖案相得益彰。這套彩色影印本的還原度令人驚嘆,那些古老的印章,仿佛穿越瞭數百年時空,真實地展現在眼前,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筆畫的起伏,每一個印章的輪廓,甚至是印泥的厚薄變化。我尤其喜歡那些印譜中收錄的各類名傢名作,從構圖的獨具匠心,到刻字的精湛技藝,都足以讓人駐足良久,細細品味。這套書不僅僅是印章圖案的匯集,更是一部關於中國印章藝術發展演變的曆史畫捲。通過它,我仿佛能夠看到不同時代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以及他們如何將個人的情感和思想,通過一方方小小的印章得以錶達。我時常會沉浸在其中,想象著製作者當時的心境,以及這些印章在曆史長河中扮演過的角色。這套《學山堂印譜》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度挖掘的體驗,它讓我更加熱愛和敬畏這門古老的藝術。
評分評價四 當這套《學山堂印譜》1-10冊擺在我麵前時,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油然而生。這絕非一般的書籍,它更像是一部珍貴的史料集,上海圖書館的這份珍藏,經過如此精心的影印,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近距離接觸中國印章藝術巔峰之作的絕佳機會。我注意到,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極具匠心,每一冊都如同一個獨立的寶盒,打開後便能窺見其中蘊藏的無價之寶。我特彆喜歡那些結構復雜、紋飾精美的印章,它們的細節之處,例如綫條的粗細變化,轉摺的力度,甚至細微的筆觸痕跡,在彩色影印下都清晰可見,這對於研究者的考證工作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對於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印章風格都有詳盡的收錄,這使得它成為一部極具參考價值的工具書。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欣賞那些印章的印文,有的字形古老而充滿力量,有的則婉轉秀麗,每一方印章都仿佛在講述一段塵封的往事。這套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的價格,它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國古代藝術的輝煌成就,也讓我們反思當下藝術創作的傳承與創新。
評分評價三 《學山堂印譜》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大門。我並非專業的篆刻傢,但齣於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喜愛,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打動我的作品。這套書,尤其是那手工宣紙的質感,以及細膩到極緻的彩色影印,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的印章工坊。每一頁的圖譜都經過精心編排,印章的尺寸、印文、甚至連印泥的質感都得到瞭逼真的呈現。我特彆欣賞那些印譜中對於不同印章風格的分類和展示,從秦漢的古拙,到明清的工巧,再到近現代的創新,都得以窺見一斑。其中一些印章的設計,其構圖的巧妙,綫條的流暢,以及寓意的深刻,著實令人拍案叫絕。我反復翻看那些印章的邊款,想象著那些刻印者在燈火闌珊處,用一把刻刀,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其中。這套書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讓我更加理解瞭“一方印章,一世人生”這句話的內涵。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學山堂”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産生瞭濃厚的興趣。
評分評價二 說實話,在入手《學山堂印譜》之前,我對“珍稀印譜叢刊”這個概念並沒有太清晰的認知,直到這套10冊的精美包裝呈現在我眼前,纔真正體會到它的分量。這不僅僅是幾本冊子,而是上海圖書館將他們珍藏的寶貴印譜以如此精良的品質呈現給世人,這其中的付齣和意義非凡。翻看其中,你會發現,每一方印章都不僅僅是文字或圖騰的組閤,它們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是文人雅士情感的寄托,是曆史事件的見證。我尤其喜歡那些印文古樸,結構嚴謹的印章,它們仿佛穿越瞭時空,嚮我們訴說著那個時代的風貌。而那些印章的邊款,更是值得細細揣摩,每一個字都飽含深意,每一次刀刻都力透紙背。這套書的彩色影印,做到瞭極緻的還原,讓那些原本因為年代久遠而可能模糊不清的細節,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為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是一部“厚重”的書,不僅在於其篇幅,更在於其承載的文化重量。它讓我對中國印章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對這段曆史文化的無限遐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