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真义》为岭南经方研究代表性著作,是近代《伤寒杂病论》经典注本,在国内经方界口耳相传。
《伤寒杂病论》远绍内难,阐发奥蕴,其辞约,其义精,并采集汉以前一切名医精华,纳入系统,有如万派千流,同归大海,永为汤药疗法之准绳,亦为学者必宗之经典。
《伤寒论原文真义》谨遵《伤寒论》原文,逐节串注,严密考据,阐发古义,务求与仲师心法契合无间,直贯全论。全书集注,纯粹以经典中医学说为基础,以经勘经,欲令学者先参透中医原理,乃入经方之门。
本注所附医案,皆为经验所得,必属残顽奇险,或具有特别意义者,始为选入,对临床经方应用具有极强的启发作用。
苏世屏(1894—1961),号离尘,广东新会人。早岁师从岭南四大名医黎庇留先生,得窥长沙门径。素性沉默,唯喜读书,学成后,于江门、新会、开平等地悬壶并教授医学。学宗仲景,精内难本草,尝言“凡诊得病邪伤于无形之经气,悉从伤寒六经以论治;察得病邪伤于有形之躯,得从金匮以求医”。有感于中医之圣道尘封,虽在抗战烽火离乱颠沛之世,历时十二年,数易其稿,著成“伤寒论原文真义八卷”“金匮要略原文真义四卷”“古今方韵合编二卷”“中医拨云集一卷”等,先生一再申明其著述“为保存国粹计”“为发扬中医真理计”,其医著最大特点是以经勘经,言必有据。先生晚年回归故里服务桑梓,并参与创办了新会中医研究院,为培养后继人才做了大量工作。用“悬壶、著述、育人”来概括先生一生的努力,当毫不为过。
卷首上
原序 自序 凡例 附图 气化真铨
卷首下
病变纲要
卷一上
辨太阳病脉证计四十一节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白虎加人参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
调胃承气汤
四逆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黄连黄芩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卷一 中
辨太阳病脉证计八十一节
干姜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桂枝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栀子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干姜汤
真武汤
禹余粮丸
小柴胡汤
……
卷一 下
辨太阳病脉证计五十八节
抵当汤
抵当丸
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
小陷胸汤
文蛤散
白散
柴胡桂枝汤
……
卷二
辨阳明病脉证计八十二节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猪苓汤
蜜煎导方
猪胆汁方
茵陈蒿汤
……
卷三
辨少阳病脉证计十节
附小柴胡汤见卷一中
卷四
辨太阴病脉证计八节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卷五
辨少阴病脉证计四十五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黄连阿胶汤
……
卷六
辨厥阴病脉证计五十五节
乌梅丸
当归四逆汤
……
卷七
辨霍乱病脉证计十一节
四逆加人参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计七节
烧裩散
枳实栀子豉汤
牡蛎泽泻散
理中丸
竹叶石膏汤
辨痉湿暍脉证计十六节
这本《伤寒论原文真义》真是让我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之前断断续续地看过一些伤寒论的讲解,但总感觉隔靴搔痒,对于原文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直到我遇到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了伤寒论的博大精深。作者的解读非常深入,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结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古籍考证,将原文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条文一一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少阴病”的论述,之前我一直对少阴病的一些证候感到困惑,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致的辨析,让我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对少阴病的理解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原文、注释、解义分栏清晰,阅读起来非常方便。我经常会在晚上睡前翻几页,总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对于想要深入学习伤寒论的同道中人,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像一些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临床温度,读起来既有启发性,又感到亲切。
评分作为一名西医医生,我一直对中医,尤其是伤寒论,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敬畏的态度。我的知识体系主要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其精妙的辨证论治,一直缺乏一个清晰的入口。《伤寒论原文真义》这本书,恰恰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作者在解读原文时,并没有刻意去西医化,而是用一种非常严谨、逻辑清晰的方式,阐释了张仲景的医学思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表里”、“虚实”、“寒热”等基本概念的深入剖析,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在不同的条文和病机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逐渐理解了伤寒论是如何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细致观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疾病诊治体系的。书中引用的许多医案,即使是用西医的思维去看,也能体会到其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本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有了一个更扎实、更科学的理解基础,也更加期待未来能将不同医学体系的智慧融会贯通。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中医,尤其是经典,需要一种“慢下来”的心态,去体会古人的智慧,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伤寒论原文真义》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慢阅读”的追求。作者的解读,不是那种快餐式的知识灌输,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揣摩。书中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溯源考证,都做得非常扎实,让我能够理解原文的精妙之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少阳病”的论述,之前总觉得少阳病的特点难以把握,书中通过对“柴胡”等药物药性的剖析,结合经络学说,让我对少阳病的病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伤寒论,更是在与张仲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建立了对伤寒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观”,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中医理论,去指导临床实践。
评分我是一个刚入行的中医小白,接触《伤寒论原文真义》这本书,完全是被它的封面和书名所吸引。当时我连伤寒论的原文都还没完全读懂,更别说理解它的“真义”了。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真的非常吸引我,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一些抽象的医学概念解释得浅显易懂。比如,书中用“风吹草动”来形容外感风寒的初期症状,一下子就把那种病机给描绘出来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古代的医学故事和趣闻,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医文化的魅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太阳病”的章节,作者讲解了太阳病的传变规律,以及不同太阳病证的辨别方法,让我不再觉得太阳病是一团乱麻。现在,我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这本书,感觉自己对伤寒论的理解一天比一天深入,信心也越来越足。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伤寒论的殿堂。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很多时候都会回想起学习中医时所学的经典理论。《伤寒论原文真义》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把开启临床实践的金钥匙。作者在解读原文时,特别强调了原文与临床的结合,每一个论述都落到了实处。书中对于“桂枝汤”、“麻黄汤”等经典方剂的解析,不仅仅是讲解了药物的配伍,更是深入剖析了方剂所针对的病机,以及在具体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霍乱”的论述,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类似的病例,当时用了很多西药效果都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尝试运用书中提到的辨证思路和方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伤寒论并不是陈旧的古籍,而是充满生命力的临床宝典,它指导着我们如何在复杂的临床实践中,找到最精准的治疗方向。
评分很好,送货速度很快,书质量有保证,买书,信赖京东。。。。。。。?
评分国粹,应该了解,不过还是觉得价钱有点贵
评分非常完美的一次购物质量满意
评分竖排版的古籍是我最喜爱的,就是有点贵
评分值
评分师承黎庇留,伤寒大家之作,值得一读。。。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东西不错的,纸张原文都很清晰,待阅
评分很好 物流很快 正版书!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