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中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内容十分广泛,为便于学生系统复习,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满足考研复习的需要,组织长期从事动物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吴跃峰、刘敬泽等编写了《动物学考研精解/生命科学辅导丛书之考研精解系列》这本动物学考研精解。《动物学考研精解/生命科学辅导丛书之考研精解系列》共分23章,各章由学习要点、试题荟萃、参考答案组成,试题荟萃中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和填图题等6种题型。本书并附有部分院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学试题及考研模拟试题,供读者参考使用,便于检测学习成效。
《动物学考研精解/生命科学辅导丛书之考研精解系列》适合于参加动物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复习使用,也可作为生命科学、林学、农学等专业师生在动物学教学、复习过程中的参考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前言
绪论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七章 原腔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幕虫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 圆口纲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 鱼类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七章 两栖纲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八章 爬行纲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十九章 鸟纲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二十章 哺乳纲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二十二章 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学习要点】
【试题荟萃】
【参考答案】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2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3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4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5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6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7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8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9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0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1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2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3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4
动物学考研模拟试题15
中山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山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山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湛江海洋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湛江海洋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厦门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前言/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学历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生命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和T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门领域,近些年获得了空前发展,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扩大,考取研究生已经成为众多院校毕业生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各学科通行教材往往内容繁杂、考点不明确,不适合考生在短期内复习使用。为提高考生专业课复习备考的效率,亟须提供一套有针对性的考研辅导书。本套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本套书的编者来自全国多所大学,均是多年从事科研、教学和考研辅导,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时主要从3个方面考虑:①精选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考研真题,并从知识要点、解题思路、标准答案和解题捷径4个方面加以详细解析;②结合典型考研真题编写大量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并配有答案;③10~20套全真模拟试题,供考生实战演练使用。
本套书的编写过程中引用了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部分考研试题,鉴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取得联系,这里对这些单位表示感谢。
限于编写时间紧迫和编者个人水平,在对某些试题的理解和解释上难免有所偏颇.有待广大教育T作者和读者指正。我们一定会吸收正确意见,并及时做出修订。
本套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参编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此致以衷心的谢意!
科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进化之痕:生命演化的壮丽画卷》 一部探索生命起源、演变与多样性的鸿篇巨著 生命,自地球诞生之初便以其顽强的姿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繁衍生息,谱写着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演化史诗。从微不足道的单细胞生物到如今万紫千红、形态各异的生命王国,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规律与力量?是什么驱动着生命不断适应、进化,最终孕育出如此令人惊叹的多样性?《进化之痕:生命演化的壮丽画卷》正是这样一部旨在揭示生命进化奥秘的恢弘著作。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数亿年的时空隧道,深入探索生命起源的谜团,解析驱动进化的核心机制,描绘波澜壮阔的演化历程,并展望生命未来的无限可能。 第一章:生命的黎明——起源之谜与早期演化 本章将带领读者回到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我们将从构成生命的基石——有机分子——的形成讲起,探讨在原始地球的特殊环境下,无机物如何一步步演化出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复杂分子,直至第一个原始细胞的诞生。我们将回顾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假说,如“原始汤”理论、深海热泉假说等,并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和地质学证据,分析生命起源可能经历的几个关键阶段。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早期生命的演化。地球大气成分的改变、光合作用的出现、细胞结构的复杂化,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如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又如何为更复杂生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将探讨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演化,细胞器的起源,以及真核细胞内共生理论的科学证据。生命的早期历史虽然难以直接观测,但通过对现存生物的基因组分析、古老化石的解读以及对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我们正逐渐拼凑出这段古老而关键的篇章。 第二章:驱动进化的引擎——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 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适应环境、产生多样性,其根本驱动力在于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本章将深入剖析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现代遗传学的最新发现,阐释这两个关键概念的深刻内涵。 我们将详细解读“自然选择”这一伟大的进化机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遗传上是可传递的,环境会对这些差异施加选择压力,导致适应性更强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性状传递给下一代。我们将通过丰富的实例,例如适应不同栖息地的鸟类喙的形态、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以及工业革命前后桦尺蛾颜色的变化等,生动地展示自然选择在不同尺度下的运作方式。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是产生新遗传变异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突变,以及它们对生物性状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基因重组、基因流等其他能够影响种群遗传组成的重要因素。理解遗传变异的多样性,是理解生命多样性乃至进化出全新物种的基础。我们将探讨基因的水平转移、基因组的复制和扩张等复杂机制,它们如何为进化的创新提供原材料。 第三章:生命的多样性画廊——从微生物到巨型恐龙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生命多样性画廊。我们将按照生命演化的时间顺序和生物分类的层级,系统地展示地球上不同时期、不同类群生命的壮丽景象。 我们将从最早的生命形式——细菌和古菌——讲起,介绍它们的生存策略、代谢方式以及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随后,我们将进入显生宙,探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奇迹,在那里,几乎所有现今动物的门类都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伟大生命类群,例如三叶虫、鱼类的崛起、两栖动物登陆、爬行动物的繁盛,直至那个令人类着迷的恐龙时代。我们将通过对化石证据的解读,还原这些古代巨兽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以及最终灭绝的原因。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植物和真菌的演化历程,了解它们如何从水生走向陆地,发展出复杂的组织和器官,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我们将介绍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演化节点,以及真菌与植物之间共生关系的演化。 当然,本章不会忽略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崛起,以及它们在恐龙灭绝后迅速占据主导地位的演化过程。我们将关注适应各种环境的哺乳动物,例如海洋中的鲸豚、陆地上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以及空中飞行的鸟类。我们将探讨飞行能力的演化,以及鸟类丰富的鸣声和行为。 第四章:演化的分支与融合——共生、协同与寄生 生命演化并非总是孤立进行的个体竞争,许多生命形态的出现和繁荣,是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章将聚焦于这些“演化的分支与融合”,深入探讨共生、协同和寄生等关系如何塑造了生命的多样性。 我们将详细介绍共生关系,包括互利共生、片利共生和偏利共生。例如,细菌与肠道宿主之间的共生,能够帮助宿主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珊瑚礁中的虫黄藻与珊瑚虫的共生,为珊瑚礁的繁盛提供了能量基础。我们将探讨这些共生关系是如何通过长期的共同演化而建立起来的,以及一旦失去,对双方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协同演化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将以被子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为例,阐释它们如何相互适应,共同创造出更加高效的繁殖策略。花朵的形态、颜色、气味,以及昆虫的口器、飞行能力,都是漫长协同演化的杰作。我们还将探讨掠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式演化,例如毒液的产生与抗毒能力的演化,以及伪装与识别能力的演化。 寄生关系虽然常常被视为负面联系,但它在生命演化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我们将探讨寄生虫的演化策略,例如它们如何寄生于宿主,如何逃避免疫系统,以及如何影响宿主的繁殖和生存。某些寄生关系甚至能够改变宿主的行为,例如某些真菌能够控制昆虫的神经系统,使其走向高处传播孢子。 第五章:生命之树的延伸——人类的演化与未来 作为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一个独特分支,人类的演化历程同样充满了奥秘与精彩。本章将把目光聚焦于我们自身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生命未来的演化方向。 我们将追溯人类的演化轨迹,从早期的人类祖先,到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再到智人。我们将结合古人类学、考古学和遗传学的证据,分析人类体型、大脑容量、工具制造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演化。我们将探讨直立行走、语言的产生、火的使用以及农业的出现等关键性事件,是如何将我们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的。 除了对过去的回顾,本章还将大胆地展望生命的未来。在人类活动日益深刻地改变地球环境的今天,生命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将讨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因素对未来生命演化的影响。我们将探讨人类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是否会为生命演化开辟新的道路,甚至引发“人工进化”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将回到生命演化的终极问题——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虽然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通过理解生命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程,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生命所蕴含的无限价值与可能性。 《进化之痕:生命演化的壮丽画卷》,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身的哲学探索。它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史实材料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生命演化宏伟殿堂的大门。无论你是生命科学的爱好者,还是对生命的起源与未来充满好奇的求知者,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一次深刻而难忘的阅读体验。它将帮助你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又将走向何方。